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942100000051

第51章 试论巴蜀牌坊的价值现状与保护 (2)

牌坊所体现出的文学艺术,首先是雕刻艺术所展演的文学性故事。如汉源九襄牌坊以"忠、孝、节、义"为主题,选择了48部传统川剧中的若干精彩场景,雕在牌坊的各处。数百人物个个面目清晰,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出古代石刻的精湛技艺和不朽魅力。此外,巴蜀牌坊戏曲剧目丰富,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如表现"穆桂英挂帅"、"岳飞辞家"、"唐氏乳母"、"安安送米"、"孟宗哭竹"、"滴血成珠"、"太白醉写"、"黄泉会"以及取材于《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中的故事。

除此之外,每一座巴蜀牌坊都蕴藏着一段传说,而这些故事所体现的正是一种文学的表达方式--口头文学。我们在宜宾南广镇甜竹村实地考察时,采访到有关当地烈女牌坊的故事:

很多年前,女方陈姑即将出嫁,男方送来了聘礼。可到了出嫁的前一天晚上,新郎突然暴病身亡,而陈姑家却热闹非凡。噩耗传来,陈姑听后,不吃不喝,一夜未睡,第二天照样出嫁。到了于家,抱着灵牌痛哭之后,说自己生是于家的人,死是于家的鬼......

她的公公是当地的名医,有钱有势,见陈姑在家呆着,时间长了,便起了歹心,多次向陈姑示好,今天给她买布匹,明天给她买玉佩。陈姑坚决不从,公公百般为难她。陈姑见无法阻止,就对公公说:"既然你喜欢我,那就名证言顺地和我公开拜堂成亲。"在封建社会,这显然办不到,于是,公公继续迫害陈姑。终于有一天,陈姑对公公说"明天鸡叫时,你可以到我屋来。"届时,公公果然偷偷溜进陈姑房间,但看到的却是上吊的陈姑。这件事情惊动了周围的邻居,他们在陈姑身上发现了一张纸条,纸条上记载了公公对陈姑的丑恶行径。后来事情传到京城,皇帝命于老头用自己的钱财和力气,为死去的陈姑立贞节牌坊。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牌坊上面,刻着于老头和陈姑两个人的名字,一个遗臭万年,一个流芳千古。

总之,巴蜀牌坊是特定社会制度的产物,虽有许多封建思想的原初含义,但也是宝贵的民族、地方文化遗产。由牌坊生发出来的戏剧文学、口头文学,不仅表现出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也为后人理解当时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艺术的角度看,巴蜀牌坊是借鉴、学习民族艺术和地域文化的活课本;从内容上看,巴蜀牌坊上所雕刻诸多图案,是我国古代民风民俗、人生理念的形象化体现,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了解巴蜀乃至中国古代社会及其人们的思想理念具有重要价值。可以说,巴蜀牌坊就是一部文学史、艺术史,乃至社会史。

二、巴蜀牌坊的现状

实地调查得知,昔日巴蜀境内林林总总的牌坊,许多今天已经难觅踪影。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隆昌县志》载,隆昌城乡有明清牌坊42座,后又有数目不详之修造,但到1954年10月普查时,只存28座。而今隆昌县境内仅存牌坊18座。

民国初年,泸州境内牌坊众多,而今仅存两座,即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位于市郊鱼塘乡一心村的孙孺人节孝坊,以及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叙永县大石乡朝阳村牌坊坝唐氏贞节坊。孙孺人节孝坊现已完全倒塌。

夹江县自古以来即为乐山重要门户。牌坊众多,如明代吏部文选郎中张庭的"天宫坊",明代弘治进士、山西按察使张凤羾的"进士坊",明代宿进的"遗直坊",明代翰林院检讨毛凤的"太史坊"和进士毛起的"世科坊",另有诸多"节孝坊"和"五世同堂坊",以及甘江镇黄河坎"黄牌坊"、漹城镇"李牌坊"等。今仅存位于该县吴场镇的明代"白龙池"牌坊与二郎庙玉皇观殿前"昊天金阙"牌坊残坊。

(二)巴蜀牌坊的艺术价值 (2)

旧时资中县城北至两路口为石坊群,1千米内就有13座,今仅存两座。新中国成立初期,自贡市区及周边曾有各式牌坊百余座,目前市区仅存6座,加上两县和郊区,整个自贡市今存牌坊不到20座。重庆市万州区境内仅存4座,巫山县仅有1座,奉节、巫溪等地则一座也没有。

旧时成都市也有不少牌坊,如著名四川籍作家李劼人在《大波》中即有记载:

这天,清晨开门出来,却也使他们大吃一惊。尤其是住在下半城最为热闹的,如陕西街、道门口、黉庙街、一牌坊、二牌坊、三牌坊、段牌坊,一直到鼓楼一带街道上的人。

另据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于1898年对灌县游历的记叙,当时成都至灌县"要从6座美丽的牌坊下面穿过,牌坊非常精巧,饰有在松软的灰色砂岩上堪称绝美的深浮雕"。

今巴蜀大多数牌坊雄姿早已不在,只能在文献中窥其一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人为的破坏,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牌坊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产物、统治阶级愚民的反面教材而被破坏,如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蔺县平蔺元功坊、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合川县护国寺独钓中原坊、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的仪陇县茶房寺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北川县神禹故里坊,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武胜县双石坝坊,以及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至清末的重庆市沙坪坝区的旌表"德政、节孝、人瑞"等7座牌坊,都被认为是封建礼教残害人民尤其是女性的历史见证而惨遭毁坏。

时易世移,剩下的巴蜀牌坊已寥寥无几,且多寂寞于乡间田垅。有的成了民居主体,如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大山村一组回龙桥桥头坊坊柱即为民房立柱,而资中市谷田小学功德坊成了猪圈羊舍,甚至被改造成厕所。

一些牌坊残件被农户挪用做了建筑物件,有的甚至成为砌猪圈的石料,而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陈家山陈翟氏节孝坊上刻有"节孝坊"三字的精美石雕则被不法分子盗走。

除人为因素外,自然灾害也是巴蜀牌坊遭受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如1975年的马边大地震中,屏山县平和乡雷氏节孝坊坊顶坠落,右大吻亦同时坠落。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也使不少牌坊严重受损,如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支巷李王氏节孝坊"顶部中央的一块直径半米的石冠坠落,摔得粉碎",这是"近年来从石坊上跌落的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部件",所以现该坊顶部已残缺。

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蚀、世事的变迁,幸存的巴蜀牌坊的雄姿已显逊当年,其构件以及雕刻、图画、文字等,都有或多或少的风化脱落,诸多牌坊已倒塌或濒临倒塌,其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如渠县岩峰区大石乡大神山寺冯公庙前牌坊、罗江县白马关庞统祠旁牌坊、屏山县五峰乡庙坝村贞节牌坊、成都市大邑县雾山乡雾中山雾中第一禅林坊等。

经过岁月的磨洗,巴蜀昔日诸多牌坊已了无痕迹,但却有诸多以牌坊命名的地名仍延续至今。如广元旺苍木门镇有牌坊河,达州大竹县有牌坊乡,南充市嘉陵区桥龙乡羊龙庙村有牌坊岭,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南岸陈家坝有牌坊坪,绵阳市魏城镇有牌坊梁,渠县任家乡兴武村有牌坊沟,西充县、屏山县城北锦屏山有牌坊湾,绵阳市涪城区城郊乡、广安市、仁寿县、叙永县、自贡市沿滩区邓关镇以及成都市青白江区等地有牌坊村,自贡市大安区凉高山、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有牌坊坝,三台县有牌坊垭,成都市有红牌楼街,成都市、隆昌县、自贡市、重庆市有(花)牌坊街,成都市有义坊巷、牌坊巷,自贡沿滩区有牌坊小学,成都市崇州三郎镇有牌楼堰,成都蒲江县天华镇有"王牌坊",夹江县甘江镇黄河坎有"黄牌坊"、漹城镇牌坊村有"李牌坊"等等。这些地名,为我们今天探寻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线索。

三、巴蜀牌坊的保护

可喜的是,多年来,政府和民间在牌坊的保护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已立数百年的牌坊,在许多百姓心目中仍是神圣物。如20世纪90年代初,值位于长宁县井江乡三块村三组罗郑氏节孝坊修建100周年之际,其后代齐聚,至牌坊处烧香化纸,作揖叩头,挂红放炮,并置办酒席,以示庆贺。

巴蜀民间认为,牌坊乃正气之所在,俗传:心术不轨之人从牌坊明间走过,会"跶扑爬"。迷信的人还认为,牌坊能镇邪,因此将收鬼之罐挂于牌坊上;有的则在牌坊上的狮子、大象等处挂上红绸,初一和十五,烧香化钱,顶礼膜拜,如重庆市璧山县青杠镇来凤安乐村五组周何氏百岁坊、巴南区白市驿镇董周氏节孝坊、云阳县高阳乡牌坊村夏黄氏节孝坊等,均可以见到这种痕迹。有的认为牌坊可庇护小儿健康成长,故拜之为"干爹",如隆昌县城南关舒承湜百岁坊。民间多赋予牌坊一些神秘的色彩,如长宁县眉白乡、自贡市舒坪镇迷信的人认为,不能对着牌坊各间修建房屋。汉源县九襄镇黄郝氏节孝坊上精美的浮雕刻有"西厢惊艳、七仙女下凡、十二寡妇征西、薛仁贵征西、连环计、和尚戏翠柳、三战吕布、长坂坡,郭子仪卸甲封王、渭水垂钓、三娘教子"等传统川戏。当地俗语说:"抬头望牌坊,48本戏在上头唱。"成都市蒲江县大塘镇洪福村三组何汪氏节孝坊上也刻有川戏浮雕,村民们传说,每到下午五六点,便可听到牌坊处传来缥缈的川戏锣鼓声。

受旌表者的牌坊后人还会常去除掉牌坊周围的丛生杂草,看看牌坊上的雕刻,念念牌坊上的字,摸摸牌坊上的狮子,吹吹牌坊上的海螺,摆摆牌坊的"龙门阵"。

有人去打听牌坊的事,他们总是热心指点带路,多方帮助寻找熟知牌坊的族中老人,尽可能地介绍,自豪感与荣誉感表露无遗,并尽己之能,为保护牌坊出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增强了对牌坊等文物的保护意识。

我们认为,对于巴蜀牌坊的保护,当前亟须做的工作是:

第一,加强思想工作,提高人们对保护巴蜀牌坊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对其作为"立体活史书"重要价值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脚踏实地投入到实际保护工作中去。"文化大革命"中,正是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导致大量牌坊被毁。今天我们不能再因为思想认识上的原因而致使牌坊这一文化遗产遭受毁坏。

第二,力争使牌坊不被人为破坏。如果说"5·12"大地震等自然因素对巴蜀牌坊的损害难以避免,那么,人为的因素则可以消除。这就需要尽量处理好文物保护、资源开发与地方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等诸多关系。尤其是在规划和施工等过程中,应从长计议,通盘考虑。

第三,运用现代技术,大力维护与修复巴蜀牌坊。盐亭县玉龙镇新家沟村五组赵涂氏节孝坊,邛崃市天台山镇走马坪村永乐寺"雪巢名胜"坊,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四甲村韩杨氏、韩范氏双节孝坊,隆昌县城北关油坊街郭陈氏节孝坊等,均得到了维护与培修。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4年对隆昌县城北关油坊街郭陈氏节孝坊进行了加固维护,采用改性环氧树脂6101对断裂、空膨、剥离部位进行粘接加固和灌浆补糨,对牌坊上大面积的剥离块体,配合使用钢筋悬臂梁技术,效果非常理想。这一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谢。

第四,加强对巴蜀牌坊全面系统且深入细致的调查,及时准确地用现代的摄影和摄像等技术,将有关巴蜀牌坊的原始资料收集起来,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抢救性"地保护与继承巴蜀地区乃至弘扬中华泱泱大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