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1942100000020

第20章 王庠与苏轼交谊考述 (1)

王庠与苏轼交谊考述

杨胜宽

内容提要:王庠是比苏轼年龄小得多,且二人交往短暂,终生未曾会面的苏门人士。把他列为苏门一员,不仅因为他是苏轼的"侄婿",也不仅因为他们都是蜀人,而是因为他们有限的书信交往,完全符合苏门文人间往来的一般方式与规律,具有该文人群体活动的基本性质与突出特征。文章对王庠的家世与身世,其与苏轼兄弟及黄庭坚的交往进行了系统梳理,论述了王庠的立身行事之道,及苏轼在与他的通信中所体现的重要学术与文艺思想。

关键词:王庠家世与身世;苏轼;黄庭坚;《此君轩和诗》;立身之道;治学与文学创作

王庠是北宋末受到苏轼一定影响的士人之一,因其与苏家的姻亲关系,苏轼在书信中称之为"侄婿",对于他与苏轼兄弟的交往,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众多苏门人士中,他的年辈较晚。由于资料匮乏,虽然今天已经难以确证王庠的出生年月,但据《宋史·王庠传》,自言大观庚寅(1110)其母年六十,如果按照他比母亲小20岁左右计算,其出生年代大约为1080年(神宗元丰三年)前后;其弟王序宣和间(1119-1125)以恩幸得官徽猷阁直学士,庠浮沉其间,而死后宋孝宗谥之曰"贤节",可知其去世的时间大约在孝宗绍兴年间(1131-1162)。可考的两人交往事迹虽然不多,但苏轼在与王庠的通信中,表达了不少重要的学术和文艺思想,值得专文加以梳理分析。

一、王庠家世背景与生平概述

王庠,字彦周,荣州(今四川荣县)人。其祖王伯琪,为人仗义,"以义声著于乡。州有盐井,籍民煎输,多至破产,惟有禄之家得免。伯琪请于州,均之官户。而仕者诬诉之,赍恨以殁"。仕宦之家不肯失去既得利益,不惜以诬告的方式,为王家罗织罪名,致王伯琪含恨而死。王庠之父王梦易,登仁宗皇祐进士第,释褐为绵州(今四川绵阳)法曹,迁青石(今四川蓬溪县境)令。以包拯荐,授右军巡判官,数雪冤狱。因其政声卓异,得增秩,除果州(今四川南充)通判。"初,梦易父伯琪,因(请)均盐法赍恨没,梦易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复其言。时陈希亮判勾院,以闻(于上),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尝摄兴州,旧例:川茶募民运入秦,民苦于役,岁复干没数万。

梦易奏陈公私之便,宜如驿传法,置茶铺,免民役,岁课亦办。部刺史恨其议不出己,镌三秩,罢归。筑亭县北双溪上,名曰'归来'。寻卒。"王梦易的这段为官经历,《宋史·王庠传》的记载要简略得多,但关于刺史对王梦易请求盐民还籍一事,有"以他事中之"一语。如果所记属实,那么,王家两代人为了替盐民争取还籍,解除三百多户人家破人亡的命运,前仆后继地努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引起"部刺史"的妒忌,竟诬以他事中伤之,导致王梦易落职归乡,成为一介平民。王氏父子两人,因为为民请命,遭到地方乡绅和政府官僚的罗织迫害,同样遭受不幸。这种打击,使王庠的母亲(钦圣宪肃皇后向氏之姑)悲愤难平,在王梦易的灵前,抚柩发誓,要让儿子王庠、王序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争取朝廷恢复其父官职,乃许归葬。王庠与弟弟相勉,决心通过制科考试,实现光宗耀祖的宏愿。

关于王庠的兄弟姐妹,《宋史》等均以为只庠、序兄弟二人,无姐妹。然黄庭坚《与荣州薛使君书》其三向薛使君推举王庠的德行和才具,其中有"其兄庄叔老于世事,亦不可得"之语,且言僧人祖元为其族兄。照此看来,王庠之上还有一位字庄叔的兄长,遗憾的是,由于相关的历史资料太少,已经难以查考此人的更多情况了。《宋史》本传又言:"(庠)以田均给庶兄及前母之姊",似乎王庠兄弟乃王梦易再婚所生,梦易前妻还育有子女,说不定这位字庄叔的兄长,就是他的同父异母兄弟。

钦圣宪肃皇后向氏,查《宋史·后妃传》,为神宗皇后,系故相向敏中曾孙女。真宗治平(1064-1067)中,神宗为颍王时入选颍邸,神宗即位,封为皇后。哲宗立,尊为皇太后。徽宗即位,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在收用章惇斥逐的元祐士大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垂帘听政六个月后,还政于皇帝。据《宋史·王庠传》,皇太后向氏念其姑,曾欲给王庠安排官职,但王庠推辞自己的才能逊于弟、侄和外甥,希望其弟等人先获得这个机会,于是,王序得以入朝为官。

为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仕途,王庠闭户发奋读书,开始穷究经史百家之书、传注之学,不惜寻师千里,请益学问之道。《宋史·王庠传》云:"早岁,上范纯仁、苏辙、张商英书,皆持中立不倚之论,吕陶、苏辙皆器重之。"这里的"早岁"虽然不能确知具体年月,但应该是王庠学有所得、参加科举考试之前;本传又有"元祐中,吕陶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荐之"之语,可知,其上书吕陶、苏辙等人的时间在元祐(1086-1093)末。由于王庠《文集》五十卷(见《宋史·艺文志》)已佚,书信的具体内容无从得知其详,但苏辙在王庠未参加科举考试前,就对其学业见识有所了解,是可以确定的。

徽宗崇宁元年(1102),王庠以"能书"应试,被考官评为第一。这一年,京师蝗灾,王庠上书论时政得失,以为"中外壅蔽将生寇戎之患",张舜民叹为危言。此次应试,不知何故(不排除与他上书言事有关),王庠没有取得任何官职,他只得归乡奉亲养志,其后八年没再参加科举考试。

崇宁三年(1104),朝廷下诏:"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遂行三舍法。本州推举王庠应诏。庠辞之云:"昔以母年五十二求侍养,不复愿仕;今母年六十,乃奉诏,岂本心乎?"王庠之所以不愿应招出仕,是因为崇宁、大观间厉行党禁,所谓"元祐党人"遭到清算。王庠自言:"苏轼、苏辙、范纯仁为知己,吕陶、王吉尝荐举,黄庭坚、张舜民、王巩、任伯雨为交游,不可入举求仕,愿屏居田里。"所提及的这些人,大都是被列入元祐党籍的士人,也难怪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他只得放弃应举入仕的愿望,作屏居乡里的打算了。这恐怕也是他崇宁元年应举无果而归的主要原因吧。

这期间,其弟王序在朝为官,已经达到可以赠其父荣誉性官衔的条件,故王梦易获赠官职,洗雪了当年的诬枉之名,兄弟俩才安葬了父亲的灵柩。未几,母亲向氏亦卒,庠为守制。大观四年(1110),王庠被以"八行"卓异推荐到朝廷,在太学中被大司成考定为天下第一。所谓"八行",据《金史》的解释:"八行者,乃亡宋取《周礼》之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加之中、和为八也。"说明这是宋朝为专门选拔操行卓异的士人所特设的科目。"八行"评选的结果出来以后,王庠获得"诏旌其门"的褒奖。本传云:"朝廷知其不可屈,赐号'处士'。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庠卒,孝宗谥之曰'贤节'。"其卒年在孝宗绍兴年间何年,难以确定。

二、王庠与苏轼兄弟及苏门人士交往考索

由于王庠一生未仕,长期生活在荣县农村,与朝廷及官场距离较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交游的范围;虽然晚年在京城王序的府第中生活过,但就王庠的性格与操行而言,他所不喜欢的人,也是不愿与之往来的。

王庠在元祐中曾给范纯仁、苏辙、张商英、吕陶等人写信,目的应该是希求闻达。分析数人,不难发现王庠选择他们的原因:要么是蜀人,吕陶为眉州彭山人,苏辙为眉山人,张商英为新津县人;要么是该人此时在四川做官,比如范纯仁元祐中在成都府路做过转运使;几人最大的共同点还在于,都对"熙宁变法"持反对态度,虽然张商英、苏辙变法初受到王安石的重视在变法派当政时期一度得势,但很快就因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而遭到贬谪和排挤。吕陶、苏辙还是反对变法的代言人之一。范纯仁作为范仲淹的儿子,其父推动了北宋著名的"庆历新政",但他在熙宁时期则是明确反对新法的。这几人在元祐时期,都比较得志,所以,王庠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元祐时期,苏轼兄弟同在朝廷为官,但王庠最初想结识的却不是苏轼,而是苏辙,其中的原因不得而详。查苏辙留存至今的诗文作品,包括《栾城集》、《栾城后集》、《栾城三集》、《龙川略志》、《龙川别志》等,没有发现流传下来与王庠文字往来的记载,但《宋史·王庠传》明言苏辙对王庠十分"器重"。

王庠与苏轼的文字交往时间,一般以为始于苏轼贬惠州(1094-1097)时,依据是苏轼《与王庠书》。关于此信的写作时间,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系于哲宗绍圣二年(1095),因为王庠兄弟派人专程从四川前往惠州看望遭贬的苏轼,送达了王氏兄弟所赠送的药物和书信,转达了王庠向苏轼的问候及请教的学术问题,于是,苏轼作了这封答书,让使者带还。孔凡礼《苏轼年谱》:"绍圣二年七月十三日,王庠(周彦)、王序(商彦)兄弟万里遣人遗药物相问,抵惠州。苏轼与庠书,论为文在辞达;赞庠所作《经说》。庠欲往黔南见黄庭坚,轼为书绍介。轼又与庠书,论八面受敌乃治学之道。"苏轼这一年多的行迹大致是,绍圣元年(1094)初,在定州知州任;四月十三日,被解除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职务,以左朝散郎知英州(今广东英德),同日,降为左承议郎,仍知英州,闰四月,除命下,往赴英州任;六月初,苏轼尚未到任,来之邵等人诬告苏轼讥刺先朝,诏谪惠州安置,十月二日至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