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90

第190章

明沈易编,易字翼之,华亭人。是编前有洪武己未钱惟善序,称易游学北方,南还乡里,为童子师,得束修以奉二亲。其教之也,一以躬行为主。尝编《五伦诗集》,俾知人之所以为人,在乎此五者云云。则此集本为课蒙而作,故所录皆浅近通俗之作。据其原目,共内集五卷、外集七卷。内集五伦分五卷,外集则睦族、并言(案易自注,并言者一诗并及五伦者也,其立名殊鄙,谨附订於此)、务本、尚志、比喻、警省、诗馀分七卷,此本但有内集,盖不完之本。卷末有跋,称钞自朱彝尊家,原阙后七卷。则其佚久矣。

《姑苏杂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启诗凡古今体一百三十六首。南老复因其题,各赋五言六韵。末又增叠韵吴官词一首,补遗四首,续附词二首。按启所作已具见本集中。南老追其后尘,未能联步,合而刊之,殆有蒹葭玉树之目。南老字正道,自号拙逸子,亦明初人也。

《金兰集》三卷、《附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徐达左编。达左所编《颜子》(案是书已为高阳所窜乱,改名颜子鼎编。

然鼎编非达左之旧名,故仍称以颜子),已著录。达左当未仕以前,家苏州之光福里,於所居筑耕渔轩。一时名流往还,多为题咏。此集乃其所辑同时酬赠之作。

又附录一卷,则达左兄子济出守邵武及归田后与友朋相倡和之诗。其十一世孙<志羽>为之校梓以行。前附载正统九年徐珵所作《耕渔子传》。珵即有贞初名也。

《文章类选》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凝真子序,并庆府图章。以史考之,盖庆王<木旃>也。为太祖第十六子,好学有文。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宁夏,三十年始建邸。是书刊於三十一年,则在建邸后矣。序称暇日会诸儒,将昔人所集文选、文粹、文鉴、翰墨全书、事文类聚诸书所载之文,类而选之。分五十八体。然标目冗碎、义例舛陋,不可枚举。如同一奏议也,而分之为论谏、为封事、为疏、为奏、为弹事、为劄。诗不入选,而曲操、乐章仍分二类。又如序事类载《左传》隐、桓本末,郑庄公、叔段本末,及子产从政,凡三篇,而《战国策》范睢见秦王反刊於前。颠倒失次,其甄综之无识,又概可知矣。

《虎邱诗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宾编。宾有《光庵集》,已著录。是编专录虎邱题咏,自楼钥至顾阿瑛,得诗一百八十八首。然止及宋、元两朝,不免多所遗漏。末有朱彝尊跋云:“此编为项氏万卷楼藏书。”中有邾经诗云:“虎邱山前新筑城,虎邱寺里断人行。”

虎邱筑城当属淮张时事,吴人鲜有知者。末云:“竹垞老人识,时年七十有三。”

观其笔迹,乃从原本影抄者,非即项氏万卷楼所藏也。

《燕山八景图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永乐十二年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也。燕山八景,始见於金《明昌遗事》。《永乐大典》载《洪武北平图经》,亦具列其目。然如“琼岛春云”作“琼岛春阴”、“太液晴波”作“太液秋风”、“蓟门烟树”作“蓟门飞雨”、“金台夕照”作“道陵西照”,皆与此编所载名目不符。元陈孚《刚中稿》有《神京八景诗》,所列八题惟“金台夕照”与此编同,馀并与《北平图经》相合,疑图经所载,本元时旧名,而此编则明初诸人所改,至今沿之。其道陵二字,近畿无此地名,或《永乐大典》缮录之误也。此本凡诗百二十首,皆缉首倡,而翰林学士胡广,国子祭酒胡俨,右庶子杨荣,右谕德金幼孜,侍讲曾棨、林环,修撰梁潜、王洪、王英、王直,中书舍人王绂、许翰等十二人和之,广独再和焉。前有广序,后有杨荣跋,称写八景图,并集诸作置各图之后,裱为一卷,藏之箧笥。则此集乃后人从图卷中录出者也。

《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讷编。讷有《祥刑要览》,已著录。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四十九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五体,则皆骈偶之词也。程敏政作《明文衡》,特录其叙录诸体,盖意颇重之。陆深《谿山馀话》亦称《文章辨体》一书,号为精博,自真文忠《文章正宗》以后,未有能过之者。今观所论,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源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

如内集纯为古体矣,然如陆机《文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已纯为骈体,但不隔句对耳。至骆宾王《讨武曌檄》纯为四六,而列之内集;又孔稚圭《北山移文》亦附之古赋。是皆何说也。《古乐府》备列吴声歌曲、西曲歌、江南曲诸体,淫词艳语,并登简牍。而独斥律诗为变体,非耳食欤?外集收及词曲,已为泛滥。而以王维《渭城曲》、刘禹锡《竹枝词》、白居易《杨柳枝》词缀於简末,谓之附录。夫《渭城曲》本题为《送元二使安西》,当时伶人采以入乐耳。

遽别之於绝句之外,已为愦愦。且唐歌曲乃宋、元词曲之先声,反附录於宋、元人后,直本末倒置矣。其馀去取,亦漫无别裁,不过取盈卷帙耳,不足尚也。

《桥门听雨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金庠编。庠,苏州人。永乐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得陈燧等九十五人。时值巡幸北京,诸贡士寓居太学俟廷对,雨中取杜甫“好雨知时节”及“落日放船好”二律,人各一韵,赋诗见志。庠因汇而成帙,凡九十五人。中除前科已经冠带及肄四裔书者不与。馀八十人,又以忧去者二人。

诗凡七十八首,内阙史安、邓昌二首,盖编录之时,已偶失其稿也。

《鼓吹续编》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朱绍、朱积同编。绍字善继,积字善庆,江阴人。二人兄弟也。是编成於永乐二十二年,盖续《唐诗鼓吹》而作,故所录仍皆七言律诗。凡宋诗一卷,元诗二卷,钜手名篇,率不一选。而明人之诗乃多至六卷。其去取乖方,可以想见。

明初风气犹淳,而已有后来坊刻社稿之习,殆不可解。

《士林诗选》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怀悦编。悦字用和,嘉兴人。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是集所载,皆一时友朋之作。近体最多,持择亦未精审。

《兴观集》一卷、附《山村遗诗、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瞿暹编。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跋。其邑人翰林修撰王希范常以兴观二字题卷端,故暹名之曰《兴观集》。宣德三年,暹又乞其伯父长史佑书所为七律五十首於卷后。故魏骥序曰:“《兴观集》者,钱塘瞿暹集其乡人先达仇山村、瞿存斋二先生所著七言近体八十八首。”世或专称《仇远兴观集》,误也。后缀《山村逸诗》一卷,凡诗五十四首,《杂著》二首,不知何人所附。今《山村遗稿》已有新本,而远《金渊集》复从《永乐大典》中裒集成帙,刊刻以行。此不完之本,不足为重,故仅存其目焉。

《柳黄同声集》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杜桓编。桓字宗表,徽州人。是编刻於宣德己酉。以柳贯、黄溍皆其乡人,因采贯延祐庚申以国子监助教分教上都诗三十二首,至治癸亥考试进士於上都时诗九首,溍至顺辛未以翰林应奉扈从上都诗十二首,合为一集。其时溍集未刻,故所载虞集诸人题跋,较贯诗独详云。

《存存稿》十卷、《续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存存稿》,明周泰编。《续稿》周寀编。皆其先世遗集也。《存存稿》凡《石初集》五卷,周霆震撰;《达止集》三卷,霆震子庄撰;《提举集》一卷,庄长子静撰;《蹄涔集》一卷,庄次子庸撰。泰合编之为十卷,泰即庸之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