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91

第191章

其书成於正统丙寅。至万历十九年,其裔孙寀又益以周永锡《愚直存稿》一卷,周正方《佩韦存稿》二卷,名曰《续编》,合订成帙。案霆震《石初集》有单行之本,已别著录。其馀五集特子孙自珍其手泽,为一家之书耳,实皆非霆震比也。

其曰《存存稿》者,寀序称或取绵绵之义,或取存其所存。是其命名,其子孙已不得详之矣。

《双桂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墺编,墺,无锡人。是集录其祖环父允之诗。环字伯枢,元兵部侍郎宪之子,洪武间,常以茂才荐,擢上元县主簿,终临桂县丞。所著有《临桂集》。

允字邦孝,所著有《水南集》。墺合为一集刊之,统名曰《双桂》。朱彝尊《明诗综》蒐罗至三千四百馀家,而环父子之诗不载一字。然其诗皆未成家,疑彝尊删之,未必不见也。

《诗学权舆》二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黄溥编。案明有两黄溥。其一鄞县人,有《简籍遗闻》,已著录。此黄溥字澄济,自号石厓居士,弋阳人。正统戊戌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是书兼收众体,各为注释。定为名格、名义、韵谱、句法、格调诸目,复杂引诸说以证之。

然采摭虽广,考证多疏。如卷首《董少平歌》,不知鸣平为韵,古多此格,乃误以为七言一句之歌,甚至以《楚辞》与《骚》分为二体。可谓不知而作矣。

《二麓正议》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汤光烈及其子頀所著也。光烈号西麓,新建人,官海丰县教谕。頀号小麓,尝受业於张元祯。元祯携之入都,欲荐於朝。会元祯卒,不果。光烈於正统时尝上《御戎》、《勤王》、《择官养民》、《开科取士》四疏;頀尝作《野史辨诬》,以纠李贤《天顺日录》之舛。其郡人艾璞合刊之,名《二麓正议》,而以诗歌杂著及同时赠答之作,各附载於后。前有宏治戊午张元祯序,盖刊於頀未北上之日也。光烈所作凡一卷,以《御戎疏》为冠。其第一条,欲於沿路多掘陷穽,架以二木,中置长锥,覆以草土,待敌自入。坑其一骑,则十骑错愕,坑其十骑,则百骑惊疑,坑其百骑,则万骑犹豫,自不敢长驱,殆毫不晓事之腐儒。頀所作凡二卷,其辨李贤诬景帝而谀英宗,是固不免。至於以夺门之功比之汤武征诛;又力为石亨辨冤,事事为之回护,以为社稷纯臣,功高受戮,乃韩信、岳飞之匹,则殊乖公论。考张元祯之学出於吴与弼,而頀之学出於元祯。或因亨尝荐与弼,以门户之故,感而修报欤?

《齐山诗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祖浩与其徒道璼同编。二人并齐山寺僧。案齐山在池州贵池县,有十馀峰,以其正相齐等,故曰齐山。或云唐刺史齐映有善政,尝好游之,因而得名。

宋李壁曰“《唐书》载映为江西观察使,不言其作池州守,池州郡牧题名有齐照,当是以此得名也。”自唐杜牧齐山登高有诗,后之游者多继作。此集汇采成帙,并杂著记序附焉。书成於弘治甲寅。

《雍音》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缵宗撰。缵宗有《安庆府志》,已著录。是编专辑秦中之诗。始於泰伯、文、武、周公、成王、宣王诸逸篇,下迄於元,凡百五十人。分体排纂,以合於雅音者为内编二卷,未尽雅驯者为外编二卷。然李陵、苏武诸诗概列之外编中,其进退殊不甚可解也。

《石钟山志》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恕撰。案是时有二王恕。一为三原人,《明史》有传;一即此王恕,字尚忠,湖口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湖口有上下石钟山,即苏轼作记者。恕以其为邑名胜,因辑古今题咏、赋、传、记、跋等文,都为一编。

虽以志为名,实总集也。

《江南春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周等追和元倪瓒作也。时吴中有得瓒手稿者,因共属和成帙。首有作者姓氏,自周以下共五十人。嘉靖十八年,袁表序而刻之。后有袁袠跋。二人亦皆有和作。又有张凤翼、汤科、陈瀚三人之作。卷首不载姓氏,疑刻成后所续入也。

瓒原倡题三首,而其后和者皆作二首。祝允明跋云:“案其音调是两章,而题作三首,岂误书耶?”袁表则云:“细观墨迹、本书二首,后人以词一阕谬增为三也。”今考《云林诗集》,惟《春风颠》一首载入七言古体,题作《江南曲》,而无《汀州夜雨》一首。则后一首是七言诗,而前一首是词耳。然文徵明《甫田集》云:“追和倪元镇江南春,亦载入诗内。”则当时实皆以诗和之,盖唐人乐府,被诸管弦者,往往收入诗集。自古而然,固非周之创例矣。

《新安文粹》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金德玹撰。苏大重订正之。其第十五卷则苏大自载其诗文也。德玹字仁本,大字景元,皆休宁人。此书成於景泰、天顺间。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成於弘治初。《文献志》载此书之目於事略。此书补遗之内亦出敏政名。则二书同时所作,略有先后耳。中间所录之文,不及《文献志》之博,而颇有《文献志》所不载者。二书固互相表里也。

《联句录》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东阳编。东阳有《东祀录》,已著录。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东阳自为序,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之。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一通冠於前,凡六十有九人。诗不尽工。又焦芳、李士实之流亦厕其间,交游未免稍滥。然其时馆阁儒臣,过从唱和,以文章交相切劘。说者谓明之风会,以成、宏为极盛,即此亦可以想见也。

《雅音会编》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康麟编。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以诸诗案韵分隶。盖因宋人十二先生诗宗之体,稍变通之。所列始音、正音、遗响亦沿杨士宏唐音之例,无所发明。

《咏史集解》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敏政编,林乔松注。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乔松,晋江人,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景宁县知县时也。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止七言绝句一体。采辑颇备。然亦有本非咏史而因类编入者,又有改窜原题者,体例颇为冗杂。乔松之注,亦多就事铺叙,依文训义,不足以资考证也。

《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录》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程敏政编。凡唐元筠《轩集》诗八卷,文五卷;唐桂芳《白云集》诗五卷,文二卷;唐文《凤梧冈集》诗四卷,文四卷。前列诸集原序,后附以传记、铭志之文,稿成而毁於火。正德戊寅,唐氏裔孙泽濂、得其副於程师鲁,因重为补辑,徽州知府张文林刊之。今三集已别著录,存其总目於此,以不没搜辑之功焉。

《明珠玉》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谔编。谔字秉忠,江阴人。是编成於成化甲午。选明一代之诗,自刘基以下凡数百家,而所录只七言律诗一体。盖用《唐诗鼓吹》例也。然猥杂殊甚,不及元好问书多矣。

《海钓遗风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萧鸣凤编。鸣凤字子雝,浙江山阴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事迹具《明史》本传。鸣凤父显,字文明,别号海钓。永乐甲申进士,官至给事中。其卒也,李东阳等各为诗以哀之,题曰《海钓遗风》。鸣凤因取显遗诗及东阳等所作序传,并为此集,而仍其旧名。体例糅杂,编次殊为无法。

《春秋词命》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王鏊撰,王彻注。鏊有《史馀》,已著录。彻自署松江人,始末未详。是书杂采左氏所载应对之词,释以通俗之语,似非鏊之所作。疑为书肆所托名,然序文乃载鏊集中。朱彝尊《经义考》亦著录,则事之不可解者也。所录虽源出春秋,而於经义无关,於传义亦不相涉。今以其辑录旧文,为童蒙诵读之用,姑附之总集类中。

卷一百九十二集部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