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19366800000189

第189章

宋罗黄裳编。黄裳,池州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罗黄裳撰五言诗十二篇,又择古文凡有关於蒙养者三十篇以训蒙。”今考所录,皆乡塾习诵之文。无所鉴别,亦无所发明,殊无一长之可取,不知何以流传於后也。

《宋四家诗》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一为施枢《渔隐横舟稿》,一为徐集孙《竹所吟稿》,一为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诗选,一为敖陶孙《臞翁诗集》。不解何以取此四家,配为一集之意。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装为一册也。

《宋名臣献寿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也。

《群公四六续集》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凡自甲至癸十卷,皆南宋人通候之启。其正集今未之见,此其续集也。所录无非应酬泛语,无足采录。如方云翼、葛谦白等贺秦太师诸启,尤秽简牍也。

《大全赋会》五十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南宋程试之文。案宋礼部科举条例,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韵八字,一平一仄相间,即依次用。若官韵八字平仄不相间,即不依次用。其违式不考之目,有诗赋重叠用事,赋四句以前不见题。赋押官韵无来处,赋得一句末与第二句未用平声不协韵,赋侧韵第三句末用平声,赋初入韵用隔句对,第二句无韵。拘忌宏多,颇为烦碎。又淳熙重修文书式,凡庙讳、御名本字外,同音之字应避者凡三百一十七。又有旧讳濮王、秀王诸讳应避者二十一。

是下笔之时,先有三四百字禁不得用,则其所作,苟合格式而已,其浮泛庸浅,千手一律,固亦不足怪矣。

《启劄锦绣》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清旷赵先生编,不著其名。所录皆南宋人启劄,而不题作者之姓名。

盖当时盛行此体,书贾采辑刊版,备挦撦之用耳。不足以言文章也。

《宋遗民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矣。此本所录,仅谢翱、方凤、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潜、吴师道十人之作,已多挂漏。又潜及师道皆元臣,而乃贤为葛逻禄氏,为元色目人,与宋尤邈不相涉。概曰遗民,殊不可解。殆书肆贾竖伪托之以售欺也。

《唐诗鼓吹笺注》十卷(通行本)

金元好问编。国朝钱朝鼒、王俊臣注。王清臣、陆贻典笺。朝鼒字次鼎,俊臣字子籥,清臣字子清,贻典字敕先,并常熟人。《唐诗鼓吹》旧有郝天挺注,明万历己卯,新会廖文炳重为补正,增以诠释,名曰《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朝鼒等又以廖所注解为未善,复删改以成是编。其实三家所注。相去无几。廖固不足服郝,四人亦未能服廖也。惟其仅改廖解,未改郝注。又以廖注与郝注别列。

朝鼒等补注与廖注又别列。其字句异同,郝注称“某一作某”,朝鼒等所加则变文曰“一本作某”,尚可以寻旧本之迹。较明人臆改古书,淆乱不可复辨者,差为胜之耳。

《濂洛风雅》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金履祥编。履祥有《尚书表注》,已著录。是编乃至元丙申,履祥馆於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王偘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濂洛诗派图。但以师友渊源为统纪,初不分类例。良瑞以为濂、洛诸人之诗固皆风雅之遗,第风、雅有正变、大小之殊,颂亦有周、鲁之异。於是分诗、铭、箴、诫、赞、咏四言者为风雅之正,其楚辞、歌骚、乐府、韵语为风雅之变,五、七言古风则风雅之再变,绝句、律诗则又风雅之三变云云,具见良瑞所作序中。

盖选录者履祥,排比条次者则良瑞也。昔朱子欲分古诗为两编而不果。朱子於诗学颇邃。殆深知文质之正变、裁取为难。自真德秀《文章正宗》出,始别为谈理之诗。然其时助成其稿者为刘克庄,德秀特因而删润之。故所黜者或稍过,而所录者尚未离乎诗。自履祥是编出,而道学之诗与诗人之诗千秋楚越矣。夫德行、文章,孔门即分为二科;儒林、道学、文苑,《宋史》且别为三传。言岂一端?

各有当也。以濂、洛之理责李、杜,李、杜不能争,天下亦不敢代为李、杜争。

然而天下学为诗者,终宗李、杜,不宗濂、洛也。此其故可深长思矣。

《中州启劄》二卷(永乐大典本)

元吴宏道撰。宏道字仁卿,金台蒲阴人,江西省检校掾史。是书作於大德辛丑。前有许善胜序,称吴君裒中州诸老往复书尺,类为一编,凡若干卷。体制简古,文词浑成。其上下议论,率於政教彝伦有关。风流笃厚,典型具存。今考其所载,有赵秉文、元好问、张斯立、杜仁杰诸人劄子,大抵皆一时名流。《永乐大典》载宋、元启劄最夥,其猥滥亦最甚。惟此一编,犹稍稍近雅。以文多习见,故亦仅存其目焉。

《唐诗说》二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释圆至撰。圆至有《牧潜集》,已著录。此书盖取宋周弼所选三体唐诗为之注释。前有大德九年方回序。其书诠解文句,颇为弇陋。坊本或题曰《碛沙唐诗》。考都穆《南濠诗话》曰:“长洲陈湖碛沙寺,有僧魁天纪者居之,与高安僧圆至友善。至尝注周伯弼所选唐三体诗,魁割其资,刻置寺中,方万里特为作序。”由是三体诗盛传人间,今吴人称《碛沙唐诗》是也。则其来已久矣。

《元朝野诗集》(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斋,终熊涧谷。不分时代,亦不分体制,次序殊为杂乱。案当时别有《元风雅》二十四卷,乃傅习孙存吾所辑,视此较为完备。是编残阙舛错,几不可读,疑为未全之帙。顾嗣立《元诗选序》例,载有蒋易《元风雅》一书,或即其残本欤?

《武夷山诗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总录一篇,述山之得名及历代兴建封号之事。后杂录诗二卷,皆游人题咏之什。唐惟李商隐一首,馀皆宋、元人作也。前有后至元三年旧序云,万年宫提举张一村携示。似即一村所纂辑,其人无可考矣。

《庚辛唱和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缪思恭等撰。乃至正庚子、辛丑间思恭等分韵唱和之作。庚子为张士信乱后,辛丑则游景德寺作也。先后共诗二十八首。重见者二人,共二十六人。明郁嘉庆因考其爵里,为考世编附於后。其名公手翰二十二条,则嘉庆以意附编,非原书所有。后朱彝尊亦尝编订是书,於每诗之前,人各为传,所述与考世编相出入。其跋云:“旧本姓名之下概无爵里事迹,特一一考而补之。”盖未见嘉庆本也。中有王纶字昌言,槜李人,为嘉兴教授。见《刘基集》及邵复孺《怀友诗注》。

而嘉庆与彝尊皆未之及,信乎考证之难矣。又鲍恂字仲孚,彝尊作字仲子。以其名推之,盖彝尊笔误云。

《静安八咏诗集》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元释寿宁编。寿宁字无为,号一庵,上海人。居於邑西之静安寺。寺建於吴赤乌中,最称古刹。名迹有七:曰赤乌碑、曰陈桧、曰虾子潭、曰讲经台、曰沪渎垒、曰涌泉、曰芦子渡。寿宁又手植桧竹桐柏,积十年而参天。自号曰绿云洞,以续古迹为八,因作《静安八咏》。并汇诸家之作,请序於会稽杨维桢。维桢复各为之评点,卷首有吴兴钱鼐所作事迹述一篇,后嘉靖中邑人伊府纪善张抑及其兄参议纮重校刊之,末载纮八咏诗,盖即其时所附入也。

《残本诸儒奥论策学统宗》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谭金孙编。金孙字叔金,号存理,自称古云人。不知古云为何地也。是编杂选宋人议论之文,分类编辑,以备程试之用。凡后集八卷,续集七卷,别集五卷,而阙其前集。盖不完之本。原本又以陈释、曾文筌、石桓诗小谱冠於卷首,而总题曰《新刊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增入文筌、诗谱,文理冗赘,殆麻沙庸陋书贾所为,今析文筌、诗谱别入诗文评类,而此书亦复其本名,庶不相淆焉。

《赠言小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题画之作。末有旧跋,称元季诗文之盛,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赠言之集,昔寓金陵邵氏,见其藏本,为帙颇多。甲申兵燹之后,遂不复覯。適从孙青选,留心蒐秘,略备数种,惜仅十之二三云云。考其词意,殆指为顾瑛《玉山草堂雅集》所佚。考《玉山草堂雅集》,传本甚多,不应云“竟不复覯”。且此集所收诗二十九首,词一首,皆不见《玉山草堂雅集》中。

不应与瑛赠答之什,瑛自佚脱,转待后人收之。又瑛但以诗名,其书仅朱珪《名迹录》中载其自书墓志。李日华《六研斋笔记》称其行楷楚楚,奄有洛神、画赞风轨。画则从无片楮。而诸家收藏跋尾,亦无一字及之。此集忽竞题其画,已不相符。且瑛本昆山人,而秦约序中称云间顾子,皆不可解。考《画史会要》,顾禄字谨中,松江人,官太常典簿。善杂画,亦能钩勒竹石。其人在元末、明初,与顾瑛同时。殆当时赠禄之作,后人以瑛与同姓,而名为较重,故移掇於瑛,复以伪跋实之耶。其序三首,皆题画之作,非序此集。而亦移掇以冠卷,其伪益见矣。

《风林类选小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朱升编。升有《周易旁注》,已著录。是编皆录五言绝句,始於汉、魏,终於晚唐。分三十八体:曰《直致》、曰《情义》、曰《工緻》、曰《清新》、曰《高逸》、曰《富丽》、曰《艳冶》、曰《凄凉》、曰《衰暮》、曰《旷达》、曰《豪放》、曰《俊逸》、曰《清润》、曰《沉著》、曰《边塞》、曰《宫怨》、曰《闺情》、曰《客况》、曰《离别》、曰《悲愁》、曰《异乡》、曰《感旧》、曰《寤想》、曰《寄赠》、曰《慨叹》、曰《消遣》、曰《讽谏》、曰《颂善》、曰《戏嘲》、曰《怀古》、曰《景物》、曰《风土》、曰《时事》、曰《乐府》、曰《风人》、曰《问答》、曰《摘句》。而附录《闺阁》、《仙鬼诗》於末,实三十九门。分类颇为琐屑,有似於《瀛奎律髓》。盖宋末、元初,方回称诗於新安,升其乡人,故尚沿其故法。其序中文之精者为诗语,亦本回《瀛奎律髓》序,可以证也。所列诸诗,如富丽类中《昆仑子》,乃王维五言律诗前半首。边塞类中《盖嘉运伊州歌》,乃沈佺期五言律诗前半首。《戎浑》亦王维五言律诗前半首。客况类之《长命女》,乃岑参五言律诗中四句。盖当时采以入乐,取声律而不论文义。故郭茂倩《乐府诗集》各载於本调之下。今因而录之,殊失考证。凄凉类中《芜城曲》,韦縠《才调集》删前四句,实无端绪。升因之取为绝句,亦殊未协。至乐府类中以《白头吟》前三解分为三首,悲愁类中以李商隐《夜饮诗》割中二联为绝句,则自我作古,更无稽矣。又直致类中“夜雨滴空阶”诗题曰何逊,案“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句见逊本集。此诗词气不类,莫详所据。清新类中《江行》六首题曰钱起,案《江行》一百首乃起孙钱珝之作,因附刻起集之后,遂以孙易祖。王维《山中书事》二首,乃苏轼所戏拟,本集不载,乃竟以为维诗。近人补入维集,实由此误。至风人类中《相思》一首,实王维诗,见於本集,而乃别题曰雍陶,疏舛尤甚。他如序称女流灵异之作亦附见焉,集中崔莺莺二诗附於卷末,盖即其例。而武曌之《将游上苑》,张文姬之《溪上云》,姚玉京之《咏燕》、南海女子之《送兄》,侯夫人之《自感》,元宗宫人之《题梧叶》、宣宗宫人之《题红叶》、刘采春之《啰唝曲》、卓文君之《白头吟》、龙安佳人之《阿最歌》,皆属女流,乃散见各类,亦未免自乱其例。均未足以言善本也。

《尺牍筌蹄》三卷(永乐大典本)

明陈桱编。桱有《通鉴续编》,已著录。是书选录宋代书简,其标目有曰要套、曰书式、曰具位、曰具礼、曰官称。又曰合用故事,可於《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书言故事》内随意择用。则村塾俗书,未必真出於桱也。

《麟溪集》二十二卷、《别篇》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明郑太和编。太和字顺卿,浦江人。世所称为义门郑氏者也。是集成於元至正十年。裒辑宋以来诸家题赠诗赋及碑志序记题跋之类,为表扬义门而作者,共为一编。前十卷以十干纪卷,后十二卷以十二支纪卷。末为别篇二卷,则续入者也。前有潘庭坚、程益二序,又有王祎后序。其曰《麟溪集》者,郑氏所居在婺州东二十八里,地名麟溪故也。

《馀姚海隄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叶翼编。翼,宁波人。其祖恒,字敬常。元天历间,为馀姚判官,筑堤捍海,民赖其利。至正末,诏封仁功侯,立庙祀之。其子晋,为南台掾,尝辑当时名人序记诗文为一集,未及刊而毁於火。宣德中,翼复裒缀散佚,以成是编。

《残本光岳英华》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许中丽编。中丽爵里未详。朱彝尊《明诗综》称明初操选政者有许中丽云云,则洪武中人也,此书传本残阙,仅存七言律体一门。唐后即接以元、明,不录宋金。然则李攀龙撰《诗删》,并废宋、元,其来亦有渐矣。

《五伦诗》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