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剑胆琴心的含金量
我们的汉字,真是世所唯美。这里写下“剑胆”与“琴心”,看起来十分悦目,听起来非常赏心,思想起来更是意境无穷呀。
据专家考证,“剑胆”“琴心”出自元代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学者吴莱,字立夫,本名来凤,门人私谥渊颖先生。他是元朝集贤殿大学士吴直方的大公子,延祐间举进士不第,在礼部谋个小职。因生性清介,与礼官不合,愤而退归故里,隐居松山,深研经史做学问,大体可算是一位民间高人。著名人物宋濂,就是他的学生。这样一种先仕后隐、以隐为主的经历,使其所作诗文并不完全山林化,于当时的社会问题多所触及,讲求“德化”与“刑辟”并举,还是挺“入世”、挺留心政治的一个文人。吴莱能诗,尤其工歌行,作品瑰玮有奇气,对元末“铁崖体”诗歌有一定影响。所著有《渊颖吴先生集》。这么甚美的“剑胆琴心”出自吴莱之手,也还不算憋屈。
但是,笔者以为,包括吴莱在内,从来对剑胆琴心的含金量,严重评估不足。大都这么说:古代文人出行,仗剑抚琴,显得刚柔相济,任侠儒雅,既有情致,又有胆识,风流倜傥,文武双全。也这么说:剑锋利而威猛,古琴雅而多情。有剑而无琴,剑只是一件杀人凶器;有琴而无剑,琴便是懦弱的别名。唯有剑琴合一,一刚一柔,方显张力和内蕴,耐人寻味又令人神往。还有的这么说:什么叫《霸王别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就是剑,质丽情深的一代美人虞姬就是琴,英雄美人便是剑琴组合,剑琴交融便是一种悲怆瑰丽的爱情传奇,便是一个很美却也很难达到的至高境界。然而,在笔者看来,把一种爱情美当作剑琴组合的“一个很美却也很难达到的至高境界”,含金量还是低了许多。那么,最高的含金量在哪儿呢?应该说它象征并昭示着一种人格美,一种人格类型美,一种中国独有的二元文化要素浇铸的士君子人格美:“入世”当作青锋剑,剑胆铮铮,修齐治平,出将入相,心系苍生,以天下为己任;“出世”即为高格琴,琴心悠远,权把剑锋暂秋藏,且放脚步走民间,“隐居以求其志”(《论语·季氏》)。不论是行为上的归隐,还是只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都可寄情于青山绿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读之写之,思之想之,或著书立说以醒世,或积蓄东山再起之力道。如此的剑琴组合,剑胆与琴心熔为一炉,阴阳互补,相辅相成,化作万古活灵魂,才配称其为一种至美、至难、至高的人生境界。
中国士君子的剑胆成色,前文书中多有触及,琴心若何?形成士君子整体人格的另一基本文化元素如何?不妨一表。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隐逸文化,是由中国文人内心一种隐逸情结所造就,当然一般不称“琴心情结”,称作“渔父情结”,源自《楚辞》中那个唱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渔父,和《庄子》里那个跟孔子辩论的渔父。作为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一个意象,“渔父”所承载的丰富内涵是隐逸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研究这一意象,对剖析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体味和感知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有着重要的意义。
隐逸行为,是中国士君子一种很独特、很重要的生存方式、生命理念和人生追求。隐逸心理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隐逸文化,或可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同始终。《隋书·隐逸传》云:“自肇有书契,绵历百王,虽时有盛衰,未尝无隐逸之士。”从前文书中提到过的传说中的许由、巢父,到有史籍可考的伯夷、叔齐,到散落在诸子记载中的长沮、接舆之属,到汉代提出隐身“金马门”,谓之“朝隐”的东方朔们,到魏晋时期作“林泉之隐”的“山中宰相”陶弘景们,这些早期的隐逸之风从无断绝,而至唐则不绝有变。宋代的隐逸文化别具一格,大有说头。元代特殊的社会现实,使隐逸文化出现鲜明对比:一方面显示出强烈的反叛精神,一方面则悠闲处世、淡泊存身,充满了挣脱名利羁绊后新生的喜悦和对生命自由的热爱,展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明清的隐士,隐也无所谓隐,官也无所谓官,只有一批抗清复明的志士在国破家亡之际,落下一个悲壮绝情的“不得不隐”。
其实,在孔子的原始儒学里,早就为士君子二元结构的精神世界留有充分空间,明显包含有“避世”的一面。孔子强调经世济民的“入世”,但有个条件,叫作“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想当官就当,不想当就不当,这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前提是首先得保全我的“道”,保全我的独立社会人格。孟子对此再加阐发:“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方面的典型实践者是颜回。老师孔子对他这位学生大加赞叹,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有了颜回,便有了庄周。所以郭沫若后来恍然大悟道:原来庄子“出世”一派,是从颜回那儿发展来的。在中国所有的大诗人中,三闾大夫屈原是官品最高者之一,且忧国忧民之心特重。然而虽则如此,他也受道家思想很大影响,内心仍“留白”着一大块出世空间,这才写出《卜居》《渔父》《悲回风》《远游》等诗章,开创了游仙诗的先河。
魏晋(包括魏晋)以前的士君子们,不得志时,为保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惜“藏声于江海之上”、独处于深山老林之中,过着一种极为艰难困苦的隐士生活。著名者如孙登,如公孙凤,如范粲、杨轲,如“竹林七贤”。接下来是陶渊明,他觉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时,倒也不必非逃到薮泽荒林中去,主张“回家即隐逸”,认为要想把自己的命运把握住,关键在于忘怀得失,安贫乐道,身在何处倒不必太计较。这也算得了孔子“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的真传了。
发展到六朝的谢灵运们,又更新了一种隐居模式,可以称为“亦官亦隐式”。就是:一旦不得志,可以从容退入自家的大庄园里“闭门成市”,在独处中靠内心自我调节来求得解脱,既不必像陶渊明那样放弃太多的物质享受和名禄地位,又可以在回归自然(当然是庄园中的一片人造自然)的短暂时日里平心养性,赋诗抒怀,企图把迷失的自己赶紧找回来。
至唐又一大变。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代之一。这时不仅道教文化继续发展兴盛,而且佛教也从外在的宗教演变成一种内在的宗教,佛教文化中国化。儒、道、释“三教合一”,多元文化自由交融,多种价值观互相参照并可以自由转换,给文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富有弹性的心理结构,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调节机制。面对无限的展望和激发,他们追求独来独往的自由生活和个性解放,自由意志和浪漫主义大张扬。诗人们的表现尤为突出。有唐一代不到三百年,遗留下来的诗歌约五万首,比此前一千六百年间(西周至南北朝)的总和还要多出三倍以上;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六十多位,也大大超过此前历史上著名诗人的总和。真正的价值还不在于数量,在于大唐诗歌不论是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记游诗、赠答诗、闺怨诗,还是抨击社会时政或别的什么诗,大都自然天成,出自我心,充满着乐观高亢的气概,渴求自由解放的热情,丰富浪漫的想象,优美通俗的语言,多姿多彩的风格,很少有那种散发着儒墨气味的理性晕染的教化痕迹。这当然不是偶然的。这和写诗人的政治抱负、创作个性和社会心态密切相关。大唐诗人们由于社会大环境的相对宽松开放,比起建安文人和正始文人来,一般具有更强的“布衣感”,即平民意识。不但在野时以布衣为骄傲,一旦进入庙堂,还能继续以布衣为荣。这一点也就是封建社会中作为社会精英的士君子们的骨气和品格,也就是可以与帝王文化来那么一点分庭抗礼的精神凭籍。他们并不缺少“入世”的希冀、奋斗和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欲献济时策”,“敢进兴亡言。”“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他们“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感时思报国,达兼济天下”,或以科举,或应征辟,或被罗致幕府,从而走进或者接近庙堂……也仍是地道的儒家追求。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可以从容做到“成则卿相,败则草野”,甚至敢于大发文人脾气,一旦入世受阻,立马撂挑子走人:“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然后或去求佛,或去访道,或游历山川湖海,叫作“仗剑去国,辞家远游”。正是这一份敢与帝王文化相颉颃的人性底蕴、个性定力和精神操守,催发着诗歌天赋的脉动和井喷,谱写出前无古人的大唐诗史。
现在着重说说宋代的隐逸文化。笔者觉得,宋代的隐逸文化不仅极为发达,不亚于任何前朝后世,而且别具特色。
南朝刘宋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序中说:隐逸者“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他把隐士分为以上六种类型。学者冷成金先生在他的《隐士与解脱》一书中,则把隐士归纳为七种:孔子之隐、庄子之隐、朝隐、林泉之隐、中隐、酒隐和壶天之隐。文史学家陈传席先生又有新分法,他在《隐士和隐士文化问题》中,把隐士分为十种:真隐、全隐;先官后隐;半官半隐;忽官忽隐;隐于朝;假隐;名隐实官;以隐求高官;不得已而隐;先真隐,有机会就出山,没机会继续真隐。那么,以上各种分类法,就把隐逸者说准确、说完全了吗?以宋代的实际情况看,恐怕还是有点问题。
不错,用上述分类法去盘点两宋传统意义上的隐士,那还是行得通的。这样的隐士群体也很庞大,也不乏种种“名隐”。比如北宋初年著名隐士陈抟,《唐才子传》说他“字图南,谯郡人。少有奇才经纶,易象玄机,尤所精究。高论骇俗,少食寡思。举进士不第,时,戈革满地,遂隐名,辟谷练气,撰《指玄篇》,同道风偃”。《宋史·陈抟传》说他“能逆知人意”“好读《易》”。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养之事。又撰有《入室还丹诗》五十首、《易龙图》《赤松子诫》(或作《赤松子八诫录》)《人伦风鉴》(或作《龟鉴》)各一卷;另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六百余首。另外,据说他传有《无极图》《先天图》等。《全宋文》收入其数篇文章。《正统道藏》题名陈抟的作品有《阴真君还丹歌注》。南宋吕祖谦所编《皇朝文鉴》,收入其《龙图序》;元张理《易象图说内篇》并收《易龙图》之序及数图式,可考见其易学象数思想。曾慥《道枢·观空》录其论说,又可见其观“五空”思想。
总之,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相术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陈抟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
再就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逋了。他字君复,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放鹤。良久,逋必棹小舟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遂世又常呼林和靖。其实,年轻时的林和靖并非心若止水。祖父是吴越钱王的通儒院学士,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十岁时成了归宋的吴越遗民,取字君复,可见其对钱王的感情和对故国的怀念。死前有绝笔诗《自作寿堂因作一绝志之》:“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从骨子里就有些不食宋粟、不当宋官的意思。在《和靖诗集》里,诗作平淡自然,野趣横生,境界清幽。贫穷成疾而无呻吟,愤世嫉俗而无怒吼,秋寒冬酷而无悲哀,烟火常断而无凄苦。“风回时带笛,烟远忽藏村。”“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可见孤山不是他的人生驿站,是他永久的归宿。临终前抚摸着鹤的身子说:“我欲别去,南山之南,北山之北,任汝往还可也。”主人归天,鹤却流连,在他的墓前悲鸣而死。后人将它们葬于主人的墓侧,取名鹤冢。据载元代时林墓被盗,发现棺中只有一块端砚、一支玉簪。终生未娶的林逋为何要以玉簪陪葬?一首小词如此写:“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也许这首以女子口吻拟写的词作,隐藏着他灰心仕途、终老林泉的别一真心?顺便提及的是,小他二十多岁的范仲淹,小他三十六岁的梅尧臣,都是他的忘年交。他死后二十多年,范仲淹在杭州任上,常常独步孤山小径,苦苦找寻林泉友那曾经飘逸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