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节的要求
“情节——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情节是作为现实主义作品的形式的要素,来反映现实的运动、反映社会、某一集体、某些性格的发展趋势……要想在文学作品中充分深刻地描写对像,没有情节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和它的一切现像,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中和发展中的,而这种发展的趋向和它的强度,也就是衡量该现像及其对现实的意义的主要尺度。”(索斯金:《谈短篇小说题材的运用》)既然情节是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作品形式的要素”,这就给情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么作品的情节应该达到哪些要求呢?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文学作品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小说基本要素的情节,更不能背离这一基本要求。没有真实性,就没有真正的艺术。近年来,传记体小说、记实小说之所以如此受到空前的欢迎,首要的条件就是得力于它的真实性。这是因为,实在发生的事件,作家动笔写来,对情节和大量细节更容易写得真实。另一方面,人们对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常常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作家将真实事件、人物,进行一番酝酿思考,经过一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典型化过程,就更能增强事件的真实性和吸引力量。小说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雨果的短篇小说《克洛德.洛》就是一篇以真实事件为基础的小说。主人公克洛德是一个穷工人,因生活所迫偷了几块面包,便被捉进监狱罚苦役。他对种种虐待,凌辱,忍无可忍,忿而杀死了监狱里的工场场长,以致被判死刑。小说对主人公的不幸命运以及性格、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真实可信。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一生》的女主人公约娜,就是以他的母亲洛尔为原型。早在蜜月旅行期间,洛尔就发现丈夫是个好色之徒。他通奸、嫖妓,与使女鬼混,荒唐至极,据说还生了个私生子。以致夫妻反目,终生痛苦。洛尔还和约娜一样,有一个不肖儿子。难怪作品写得那样真实感人。
我们说,写真人真事容易征服读者,并不是说,所有真人真事都能写成好作品,更不是说,写真人真事不能成为杰作。因为,真人真事不一定都是美的,有表现价值的,当中还有个作家的造诣问题。众多的事实证明,许多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都是虚构的,但作者却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杰作。塞万提斯说:“虚构愈切近真实愈妙,情节愈逼真、愈有可能性,就愈能使读者喜欢。”(《堂.吉诃德》)老舍的《骆驼祥子》就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骆驼祥子”其人。作家是怎样写出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呢?作者说:“关于洋车夫的生活,我很熟悉,因为我小时候很穷,接触过不少车夫,知道过不少车夫的故事,但那时我并没有写《骆驼祥子》的意图。有一天,一个朋友和我聊天,说有一个车夫,买了三次车,以至堕落而悲惨地死去。这给了我不少启发,使我联想起我见到的车夫。于是,我决定写旧社会里一个车夫的命运和遭遇,把事情打乱,根据人物发展的需要来写,写成了《骆驼祥子》这一个作品。”老舍先生的成功经验证明,虚构可以写出生动感人的杰作。但虚构并不是天马行空、闭门造车,而是几十年的观察积累,一旦有所触发,灵感忽至,调动起丰富的生活储藏。“把事情打乱,根据人物发展的需要来写”,也就是通过艺术的集中概括,把事件拆散、拼凑、重新加工,便会写出天衣无缝的、真实可信的传世佳作。
小说的情节还有第三种情况,即既不是过去或现在所真实发生的事,也不是虚构出的、在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而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这样的作品,仍然会使人们感到很真实。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登上南屏山的祭坛,仗剑作法,便“借来”浩荡的东风,劲吹着火船,把曹操大营少了个一干二净;神行太保戴宗双腿绑上“纸马”,便像腾云驾雾一般,日行七百里;蒲松龄笔下许许多多的鬼魂、狐仙、花妖、树精;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笔下的萨姆沙,异化成了一只大甲虫,却仍然使我们感到可信,甚至可亲。原因是作者虽然极度的夸张和变异,但仍源于生活真实的缘故。诸葛亮“习天书玄妙法”,预测到东风将降,“祭坛借风”,无非是故弄玄虚;戴宗无非是一位捷足的长跑健将;鬼狐花精无非是真人的变形;那大甲虫,则正是资本主义将人扭曲、异化成虫豸的形像写照。不论夸张也罢,变形也罢,倘使脱离生活真实,完全失去生活的影子,那就成了白日说鬼,痴人说梦,无人相信。许多荒诞故事之所以很快被读者遗忘,正是缺乏起码的真实性的缘故。
二、典型性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要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对情节提出了典型化的要求。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作品中,一定的情节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情节应该体现时代的风貌。过去年代发生的事情,在今天就不一定再存在,如果仍然存在,则说明今天的时代,仍留有旧时代的残余。这便是情节的时代性。它可以反映某一特定时代及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代表一定范围内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但是,不论情节的时代性要求,还是代表性要求,都要服从于典型化的要求,不能为情节而情节。情节只能围绕着人物这根“轴承”转动。茅盾说:“如果将‘人物’作为本位,先有了怎样的一个性格在胸中,则作品的动作(故事)就有了一个中心——即皆为描写此特定‘人物’而设,凡是不足以刻画此‘人物’性格的动作都在不必要之列。于是故事的剪裁就不是怎样难的问题了。”(《创作的准备》)
果戈里提炼构思出购买“死魂灵”这样惊人的“故事”,正是源于乞乞科夫这个精明、强干、圆滑、无耻,一心想发横财的可鄙人物的丑恶灵魂。而通过“死魂灵”买卖这一故事,揭示了农奴的不幸,地主阶级的贪婪腐败,官场的黑暗及农奴制的日趋瓦解。托尔斯泰构思出安娜观看赛马时,渥伦斯基坠马的情节,既表现了当时酒醉饭饱的贵族阶级的“雅趣”,有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了安娜坠入情网后的精神境界。试想,不是面对情人坠马后可能出现的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安娜何至在丈夫面前那样失态!而正是她的“失态”,才引起丈夫的怀疑,导致她与渥伦斯基关系的暴露,成为以后情节发展转化的契机。也正是情人坠马这一典型情节,使安娜同渥伦斯基的感情公开化了,并使她跟丈夫的矛盾冲突表面化了。人物的命运由此滑入了新的轨道。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左拉在长篇小说《娜娜》中,也写了类似的赛马场面,但这次赛马,并不是情节发展前后环节之间的必然,而是一个游离的部分。因此,左拉那无微不至地观察与描摹,不唯对揭示生活、刻画人物无直接补益,反而成了“一个精雕细琢的赘疣”。(卢卡契语)
契诃夫短篇小说《新娘》的初稿,写主人公参加了革命。朋友们看后认为不真实。作者仔细考虑后,也感到那样描写不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便改为对美好生活的朦胧憧憬。这种改动,正是对情节典型性要求的服从。
徐怀中的短篇小说《西线轶事》的主人公刘毛妹,是十年浩劫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子。他和其他青年一样有过苦闷和迷惘,对待事物常常表现得冷淡、悲观和偏激,不但对入党持消极态度,而且出言不恭。这个对党缺乏正确认识的情节,表现在她身上是很典型的。但在改编成广播小说时,编者把这一情节改成了她有着强烈的入党要求,只是因为“不愿挂在嘴边”,才没有写入党申请。这一“净化处理”,背离了人物的性格,损害了人物。使主人公“变得惨白惨白的了”。(徐怀中语)
可见,典型化的情节对塑造典型化的人物是多么至关重要。有人认为,典型化的情节,必然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核心,即反映人们的阶级性和阶层性。除此之外,便无典型可言。这种论点,不仅不实际,也极为有害。文学史上的典型人物,典型情节,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政治标签所能囊括的。
三、生动性
人们读小说,一旦入了迷,可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手不释卷。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品产生的强大吸引力。作品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节的生动性。构成生动情节的手法很多,有巧合、误会、曲折、惊险、离奇等。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巧合。
古人说:“无巧不成书”,巧合是小说创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一部精彩的小说或戏剧,“总是依靠人物的独特命运,使人物性格鲜明起来,总是依靠事物发展的偶然机会,使性格与性格间的冲突激化起来的。古往今来,剧作家所留心的,所追寻的,永远是那显露着生活真理的个别事物,永远是那使不同性格撞击出火花来的偶然际遇。”(胡可:《情节、结构》)这里说的“偶然际遇,”就是巧合。巧合有两种: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巧合,和在一定条件下偶然发生的巧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巧合性越小;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则巧合性越大。偶然性越强,越能收到出人意料的强烈艺术效果。小说家“有不受理性束缚的神圣权力”。(爱丽丝.默克多)“小说必不可缺少的东西是事件发生的偶然性。”(雷班)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海港》,就是一个典型的巧合例子。顺风圣母号青年水手杜克洛,在泊船马赛港时,跟十个同伴到咖啡馆里寻欢作乐。他们每个人都找到了“满意的姑娘”。杜克洛得到的是个很年轻的姑娘。两人“狂欢”之后,姑娘向他打听他们的轮船,并打听到他的名字。在他发誓不向外人提及此事时,姑娘才告诉他,她是“杜克洛的妹妹”。原来,三年半前,他离家之后,父亲、母亲、哥哥都在一个月里患伤寒死了,只撇下年轻的妹妹弗朗索斯。她拍卖了家具抵债,自己出去佣工,不幸被雇主奸污。后来到了一个会计师家佣工,又被会计师拐卖。她流浪到马赛,沦落成“女招待”——事实上是妓女。兄妹相认了,哥哥哭倒在地,妹妹也痛哭不止……这个兄妹痛心巧逢的情节,展现了不幸人民的悲惨遭遇。这里,巧合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悲剧力量,也增强了对罪恶社会制度的控诉力量。试想,如果不是兄妹的邂逅相遇,并发生了兄妹间不该发生的事,而是妹妹从水手那里间接知道哥哥的下落,哥哥也是从水手那里间接得知妹妹的遭遇,作品绝没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量。“犯罪”的年轻人是无辜的,罪恶在吃人的社会!
2、误会
误会也是造成小说意外效果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人物不可避免会发生认识上的错误。原因千变万化,但认识的不足和错误,是形成误会的生活基础。生活中也就充满了误会。在小说中,我们也可随手举出许多例子。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能够获得完全成功?无非是误会帮了忙。因为,在司马懿的心目中,诸葛亮用兵“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这一错误判断,使得深谋远虑的老帅,面对一座空城,竟下令“速速退兵”。黛玉误认为宝玉和宝钗结婚是宝玉负心,临死前,痛苦地呼喊“宝玉,宝玉你好……”琼玛误认为牛虻叛卖了地下爱国组织,不但断然与他决裂,还痛打了他一记耳光,致使亚瑟流落海外;琼玛误认为亚瑟已死,便跟波拉结了婚。玛蒂尔特为了赔项链,辛苦十年还清了债务,才知丢的是一条假货。切尔维亚科夫把将军因他唠叨的厌烦,误认为是因他失礼、将唾沫星子溅到脖子上的忿怒。想到得罪了一个将军是不得了的事,终于惊吓而死等等,都是运用了误会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