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19221700000014

第14章 挺进国际大市场(2)

一、在美国,双星热硫化鞋销量最大。双星集团是美国市场最大的供应厂家之一。双星产品是美国人民喜欢的产品。我们决定来此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扩大贸易范围,加强与各贸易伙伴的合作,争取把生意做得更大;二、鉴于双星在国际上的销量和地位,决定在国际上注册“双星牌”商标,用双星商标直接向全世界销售;并在1992年9月份德国杜塞尔多夫鞋业博览会及中东和南美的国际订货会上直接以双星商标参展;三、中国企业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按市场经济发展,就一定能够办好。我们建立了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制度。我们以高质量的产品打进美国市场。双星企业的发展和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有自己一套管理理论和管理哲学,创造了“双星九九管理法”。我们自豪地感到,双星的管理水平在当今世界同行业中已名列前茅;四、随着双星事业的高速发展,双星已经开始具备跨国经营的条件,准备以美国为基地,在互惠、互利、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股份实体性双星国际经营公司,逐步做到原料、生产、销售、经营一体化,高层次地参与世界竞争行列;五、双星集团已有70年历史,现在已经能生产高档运动鞋及皮鞋等。国内新闻界朋友及鞋业同行称双星为鞋王。今天我们双星牌硫化鞋已经走向世界。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向美国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中国名牌——双星鞋。

汪海的发言,赢得了一片掌声。

接着,刘其中首先发言,他说:“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讲,中国企业界以企业名义单独在美国举行国际新闻发布会,你们双星还是第一家。在此,我代表分社全体同仁向汪海总经理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我也想向汪总经理提一个问题,你这次到美国来开拓市场,是不是很有信心?双星集团每年向美国出口多少双鞋子?”

汪海说:“……美国作为全球鞋类消耗大国,鞋类90%以上都要靠进口,市场潜力很大。由于双星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很受欢迎,我们对美出口数量也在年年大幅度增长,今年就有1500多万双鞋进入美国市场。今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我们对美出口还将有一个大的增长和大的发展,扩大贸易的前景非常好,我对此充满信心。”

随后,记者们开始争相提问。

美国鞋业新闻杂志记者狄克.塞尔曼问:“很抱歉,汪海先生,我无法想象出你们双星是个什么样子,能向我描绘一下吗?它生产什么产品,同国际同类产品相比怎么样?”

这一问题,使汪海的精神倍增,他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描述了青岛的秀丽风光后,说:“我们双星集团公司就坐落在著名旅游风景区青岛海滨的黄金地段,已有70多年的悠久历史。现在的成员企业已发展到75家,占地1000多亩,拥有员工2万多人,年产各种胶鞋、皮鞋、冷粘鞋、注射鞋达4000多万双,其中50%以上出口,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制鞋企业集团,也是亚洲最有影响的制鞋企业集团之一。我们还同时拥有印刷、印染、纺织、服装、饮料、涂料、橡塑制品、制鞋器械、宾馆、酒店、旅游、运输等20多个配套产业,目前又开始向运动装、运动包、运动帽、运动袜及运动器械、运动饮料等体育用品进行综合配套发展。1988年自出口以来,出口主导品种帆布硫化鞋和皮帮硫化鞋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他品种因为起步较晚,目前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双星人有能力、有信心通过积极努力,将各种制鞋工艺的双星产品全部达到和超过国际制鞋业的先进水平。”

香港文汇报驻纽约记者张烯培问:“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将做鞋列为夕阳工业,大规模向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而国外客户,特别是香港买家一般喜欢将订单下到南方鞋厂。双星地处北方,为什么有那么多客户竟舍近求远,愿到双星下订单?你们出口为什么能搞得这样好,奥秘是什么?”

汪海说:“世界制鞋业由西方向东方转移,双星人早就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机遇,而且赶上了这班车。我们按照中央改革开放的精神,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规律办事,在巩固扩大内销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做到了出口内销两条腿走路,逐步实现了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要说我们的‘上帝’能自己找上门来下订单有什么奥秘,我可以告诉大家,就是一条:我们双星产品的品质好、质量过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不好就等于自杀。我们参与国际市场的目标是把‘双星’变成高品质的代名词,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最好质量的鞋。”

纽约世界鞋报记者IRACEY.GIDDS问:“汪海先生,我从美国中兴公司总裁爱伦先生、美国凯美可公司总裁拉夫尔.桑克斯先生那里得知你们鞋厂的管理是第一流的,请问你是怎样管理这样大规模企业的?采用了什么先进管理办法?”

纽约侨报记者侯文怡提问:“据我所知,双星在中国国内市场可以说是闻名遐迩,老少皆知,而在国际市场上牌子还不是太响,我想问这‘双星’的含义是什么?汪总经理在提高产品商标知名度上有什么新打算?”

美国华语电视记者王艾冰问:“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市场,各国贸易商千方百计、挖空心思进行渗透,都想挤进来占有一席之地。而双星距离美国几万公里,你们能在陌生的美国市场上站住脚吗?你们开拓美国市场下一步有什么好办法?”

……

汪海对记者们的提问,一一作了精彩的答复。

刘其中的心终于踏实下来了。他眼前的这位中国企业家以一种胸有成竹的大将风度,面带微笑,神态自若,手中连一张讲稿都没有,竟能口若悬河,对答如流。他不由地产生了一种钦佩之情。

然而,没过多久,让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星岛日报记者甄荣光,突施冷剑,提出了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请问中国鞋王,如果美国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实施特别301条款,你的企业会不会受到影响?你对此持何态度?”

刘其中禁不住为汪海担心起来。

但汪海却十分平静:

对这个问题,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态度,我只是个鞋匠,对政治不想多谈。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国有大企业的负责人,我的回答是:第一,最惠国待遇本身就是对等的,不是哪一方恩赐给哪一方的,贸易是相互的,制裁同样也是相互的;第二,美国如果实施301条款,我们企业发展会不会受影响?

肯定会受影响。但是东方不亮西方亮。美国有2亿人,中国却有12亿人,整个世界有52亿人,市场是很大的。我们丢个美国市场算不了什么,可以再开拓其他市场嘛!有人就要穿鞋,关键在工作。可是美国却会因此而丢掉了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好的、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第二,双星高品质的产品已经赢得了‘上帝’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为美国人民所喜爱,即使实施301条款,我们也照样有办法继续进入美国市场,这是不以哪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市场规律、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汪海一席话说得台下没有了声儿。刘其中得意地昂起了头,直视台下的记者们,心想:今天遇上了个厉害的主,看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但意想不到的故事还是发生了。纽约美东时报记者威廉.查理这时满悠悠地站了起来,蓝眼睛里闪动着狡黠的光。他把一个极其刁钻的问题抛在了汪海面前:

“汪海先生,大家都叫您中国鞋王,都讲双星鞋是品质一流的,我冒昧地问一句:您现在脚上穿的鞋蛮漂亮,请问穿的是什么牌子的鞋?谢谢!”这个突然袭击,使在场的中国人都不免一惊,目光一起转向汪海的脚:万一中国鞋王脚上穿的是别的牌子的鞋,那笑话就大了。

汪海听了这位记者的提问,笑了。

他故意抬了抬腿,然后才慢慢说道:

“感谢这位朋友为我提供了一次脱鞋的机会。感谢这位记者让我有了一次宣传中国名牌的机会。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脱鞋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但是……”

他开始弯腰脱鞋了……

刚剐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去的刘其中又惊呆了,这怎么可以呢?但他还没来得及阻拦,汪海已将脚上的鞋高高举了起来,嘴里还发出一句带有山东口音的英语:

“CHINA DOUBIE STAR(中国双星),看到鞋底上的双星商标了吧?我穿的就是双星鞋,就是双星‘达堡斯达’牌鞋。我不穿双星鞋,还配称鞋王吗?我不仅一年四季都穿双星鞋,就连我的员工也都穿我们自己的双星鞋。我们要脚踏双星,走遍世界。”

汪海的话,顿时引得全场掌声。

刹时间,会场一片镁光闪烁。

第二天,汪海春风满面地举着鞋的大幅照片,便刊登在了美国各家报纸上。

一位外国记者对汪海的脱鞋举动连连感叹,他对汪海说:“在我们的记忆里,你们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共产党人在美国公众面前脱鞋的就两个。一个是前苏联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发火,脱下鞋砸桌子,他要跟美国对着干,显示他超级大国的威力;第二个脱鞋的就是你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敢于用自己的产品向美国市场挑战,这才是真正的厉害!”

一位美籍华人也被汪海理直气壮的演讲感染了,她激动地跑上台,边哭边说:“汪海先生,你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自豪、中国人的自尊。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民族工业的希望。”

刘其中更是激动难抑。他亲眼目堵了这位来自祖国国有企业的战将在美国人面前显示的自信。他握住汪海的手久久不放,说:“老汪,我在纽约五年了,今天看到你在这里成功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真是长了咱中国人的志气啊!”

他回到分社后,当即向国内发回一条电讯:

汪海百闻不如一见双星企业名不虚传美国华语电视台记者王艾冰女士也兴奋地对汪海说:“我每年去中国两次,你是我见到的中国企业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这次新闻发布会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位女士还当即表示:“九月就起程飞到中国去采访双星。”

汪海却说:“九月?很遗憾,我没有时间接待你了,另改个日子吧!”

“为什么?”

“九月我已另有安排。”

九月,汪海将去欧洲刮起另一股双星旋风。

3.商人,就是“机会主义者”

谁见了汪海,谁都说汪海的脑子聪明。

那么汪海在商场上的聪明,究竟表现在哪里?

善于捕捉战机。

汪海最欣赏美国IBM的老板说过的一句话:“商人就是等待时机,生产对路商品的机会主义者。”

作为中国制鞋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制鞋业,面对世界制鞋业在80年代向亚洲转移这一历史性的大机遇,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因错过了它而频临倒闭,而只有双星能站稳自己的脚跟,创出了自己的牌子,并把产品打进了国际市场?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汪海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比别的企业更好地把握住了历史的大好机遇题。

对此,汪海有一系列的说法。

他说:“常言道,机遇只对智者微笑”。我认为机遇不光对智者微笑,更对勇者微笑。所谓不冒险者不得胜,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