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19221700000013

第13章 挺进国际大市场(1)

1.一个圆圈两颗星

汪海不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更不是一个容易知足的人。

他创建了“中国第一名鞋”这块品牌,在很多人看来,已是功成名就,相当了不起了。

但汪海自己心里明白,这不是他的最大愿望,更不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他要向更大、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这如同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王,为建立一个强大的王国,永远都在渴望着开拓新的疆域。所不同的是,君王们靠的是军队,靠的是战争,而现代企业家靠的则是信心与智慧、胆识与谋略、金钱与信息、品牌与信誉,以及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和百折不挠的搏杀精神。

汪海不是君王,却是共和国名副其实的响当当的企业家。

他把自己的眼光,也投向了一片新的疆域——诱人的海外市场!

这决不仅仅是为了赚点外汇,而是为了维护一个民族的荣誉与自尊。

汪海知道,全世界每年鞋的产量是90亿双,而胶鞋就占了1/3之多。

80年代以后,美国、意大利、原联邦德国等先进制鞋业大国,开始从出口国逐渐变为进口国。仅美国市场进口鞋的占有率已高达83%。由于台湾、南朝鲜不失时机地抓住了这一机会,于是很快一跃而成为国际名牌胶鞋的重要加工基地。

进入90年代后,从国际鞋业来看,因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国际制鞋业正进行着一场结构大调整,使原来的制鞋王国开始放弃这一夕阳产业,这无疑给双星挺进国际市场带来有利时机;从国内市场来看,人们对洋鞋的消费也由狂热阶段开始进入理智阶段。洋鞋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了消费下降的趋势,而双星鞋的市场占有率却开始连年上升1993年上升21%,1994年猛增到33%。

所以,当双星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汪海便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用他的话说:“中国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不仅要面向国内12亿人口,而且必须面向世界60亿人口。”

他要和“亚洲四小龙”在制鞋业上决一雌雄。

为此,他密切注视着国际鞋业市场的发展动态:

美国胶鞋年进口量将扩大至几亿双;我国南方沿海城市将进一步增加胶鞋出口量;泰国、印尼等国正积极发展胶鞋加工业;美国凯斯公司准备把南韩的16条胶鞋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

……

每日面对这些信息,汪海心急如焚。他彷佛看到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列车已经开到了自家的门口,中国若是再不奋力攀上车门,便会与大好机遇永远失之交臂。

汪海决心抓住这一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发誓将世界鞋商的订单从韩国人、日本人、台湾人手中夺过来。

于是,他开始了自己一系列的计划与行动。

首先接触的是世界三大运动鞋之一的美国布瑞克公司。

该公司对在中国大陆生产“抛尼”国际高档名牌运动鞋,很感兴趣。

他们看准了双星的实力,准备合作生产。

但是,美国人的条件相当苛刻。他们只拿出样品和部分资料,口气中流露出一种拥有高技术的优越感:“你们回去先做做看!如果第一批产品质量不合格,那么……”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清楚:如果第一批质量不行,拜拜!

所谓合作生产,也只是搞来料加工而已,一双高帮“抛尼”鞋在美国市场卖100美元左右,但美方却只付给双星8美元加工费,除去原料价格,70%的利润归美方所得。

但如果双星能够战胜这一道技术与经济的双重难题,那么技术水平及企业声誉就会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因此双星还是接受了布瑞克公司的出口订单,并很快组成攻关小组,在4个月里过了五大技术难关:配方关、设备关、设计关、工艺关、缝帮关。

继布瑞克公司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凯斯CVO运动鞋样品。

接着,美国另一国际名牌鞋布鲁克斯,也来寻求合作生产。

为了做好这些世界级名牌,双星开始了艰苦的会战。1988年盛夏7月,车间热浪灼人,硫化机温度高达160-180摄氏度,平板周围也足有46摄氏度以上。硫化操作台1米多高,人站在上面不动,用不了5分钟,也会大汗淋漓,头昏脑胀。

经过6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美国的三种国际名牌鞋终于在中国第一次全部研制成功,每年返销欧美市场达100万双!

然而,当工人们把生产出的国际名牌鞋送到汪海手中时,汪海已经躺倒在了病床上。

为了赶制这三种国际名牌,他实在太累了!

工人们心痛地说:“为了创名牌,我们流了汗,可是汪海流的却是血!”

汪海是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他连夜伏案疾书,给全体厂领导和全厂职工发出一封感人肺腑的信:“职工同志们,抛尼、布鲁克斯运动鞋投产成功,是我们双星企业的自豪,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你们辛苦了……”他一边写,一边流着泪……

汪海刚一出院,立即便又站在了生产线上,他说:“双星已经完全具备了生产各种国际名牌鞋的能力。下一步,我们该研制我们自己的足以与国际名牌匹敌的中国名牌了。”

1988年8月,一种以“双星”命名的高档运动鞋诞生了。它不但具备了“抛尼”的全部优点,还比“抛尼”更结实,更舒适,更美观,更耐脏。在市场的竞争检验中,很快成为中国的名牌高档运动鞋。

1988年年底,汪海率队飞往美国。这是双星在制鞋国营大企业中,第一个独家参加纽约国际鞋业博览会。就在这次会上,双星向世界首次亮出了40多种高档鞋样品。

外国客户看见后,十分惊讶:“这是你们自己生产的鞋吗?”

“当然,地地道道的中国货。”汪海说。

“一个圆圈两颗星,什么意思?”一位意大利鞋商指着双星鞋问。

“这是双星鞋标。”汪海说。

1984年开发新产品时,汪海提出了“双星”牌,其含义是:一颗星代表物质文明,另一颗星则代表精神文明——双星集团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展壮大。

后来,在市场上碰到顾客问,汪海则随机应变道:“年轻人穿了是明星,老年人穿上是寿星。”可今天,面对老外,又该怎么讲呢?

汪海想了想,脱口答道:“圆圈是地球,两颗星意味着东半球一颗星,西半球一颗星。”然后他又进一步发挥说,“我们东半球这颗星已经很亮了,现在你们西半球这颗星也要亮了。双星最终照遍全球!”

“OK!OK!”周围的鞋商听完翻译的话后,一片掌声。

双星很快在会上便产生了影响力:美国布鲁克斯公司当场要求再追加订货10万双;加拿大理兴公司也预定了300万双;美国凯斯公司甚至表示将把南朝鲜的16条生产线转移到中国青岛。

……

此次博览会后,汪海又提出了著名的“五多”出口战略方针,即“多渠道、多口岸、多客户、多形式、多品种”。5年时间,双星在此方针指引下,成功地开拓了国际市场,完成了产品向亚洲、向世界的全面转移,实现了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重大转变。相继在美国设立了双星USA公司,在香港、俄罗斯、中东、波兰等设立了4个国际公司;在加拿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设立了委托经营公司,并建立了自己的远洋船队、保税仓库等,为全面步向国际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从1989年到1991年,双星在3年时间里累计创汇3400万美元,超过以往30年总和。到1992年,又全年创汇3500万美元,超过前3年出口创汇总和,成为化工部创汇大户之一。

于是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没有汪海,就没有今天的双星。

然而,汪海却说: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市场,就没有我汪海,也没有今天的双星。”

2.面对世界,“鞋王”脱鞋

当代企业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敢于推销自己。

汪海是个地道的实干家,同时也是一个最敢于推销和最善于推销自己商场老手。

但在汪海看来,他推销的岂止是自己,而是整整一个中华民族。

1992年盛夏之季,当我国舆论界仍在为市场经济到底是姓“社”还是姓“资”而争论不休时,汪海却将全国65家新闻单位记者邀请到青岛,以“开拓市场经济的双星之路”为题,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新闻发布会。

会上,与会者畅所欲言,汪海更是大发“奇谈怪论”。

会后,众说纷纭,一片哗然。

然而,当人们还在为此次会议的一些议题争论不休时,汪海又第一次以一个中国企业的名义,把新闻发布会开到了大洋彼岸的纽约。

女作家祁月曾记叙了此次会议的全过程。

那是1992年夏季的最后几天,天气骤然变凉,从哈得逊河口吹来的阵阵凉风,过早地让纽约人感到秋天的凉意。当时,新华社驻美国纽约分社一片繁忙。为中国再次取得最惠国待遇问题,美国两会与总统布什在华盛顿正展开着一场艰难的拉锯战。

这一新闻热点,闹得满世界沸沸扬扬。而纽约作为美国及世界的重要国际贸易港口,又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世界政治、经济、金融的中心。所以,当中美关系正处于这微妙之中时,新华社驻美国纽约分社内部的气氛也自然很是紧张。他们小心谨慎,尽量避开公开场合出头露面,只管埋头搜集美国和其他各国对中美关系的不同反映,并尽快将信息发回国内。

然而,让新华社分社社长刘其中挠头的是,他连连接到国务院新闻局和总社国际部的通知,说1992年8月28日中国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将在纽约召开新闻发布会,要他务必参加。

刘其中很不情愿。他实在不明白国内区区一家企业能有什么大不了的新闻,非要远渡重洋跑到纽约来开发布会,这不是明摆着来添乱吗?

他决定躲开,不予理睬。他告诉他的部下,凡是有关这次新闻发布会的电话打来,一律答复:社长不在家。

新闻发布会前夕,双星驻纽约分公司一切准备就绪,惟独与刘其中联系不上,一个个电话打来,都说社长外出了,分社能否参加发布会一时定不下来。

这一下双星方面为难了,分社是代表官方在海外的首家新闻机构,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的新闻发布会就不上档次,缺少气魄。

刘其中回避自然有他的道理。虽然他对双星企业以及汪海其人已有所闻。仅仅在一个月前,他还看到美国的《商业日报》以《物美价廉的青岛鞋更具吸引力》为题,报道美国鞋商从中国南方掉头北上大量订货。青岛双星鞋厂的产品已打入了美国的最大百货公司。尽管如此,可这新闻发布会可不是闹着玩的,在中美关系极为微妙的时刻,谁知道会去什么样的记者,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万一出点岔子谁又能负得了这个责任呢?

然而,他最终发现自己躲过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就在开会的前一天,又一个电话打来了。这个打电话的人,便是刚刚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国际鞋业博览会上赶来纽约准备发布新闻的汪海。

工作人员向刘其中悄悄耳语:“怎么办?是双星集团总经理亲自打来的。他说不管你在不在,哪怕去了天涯海角,美国的通讯这么先进,无论如何也要让我们把电话转到你的手里。”

“……”刘其中愣住了。

“他说找不到你他不放电话。”工作人员又补充了一句。

刘其中明白,他算是遇上了一个真正厉害的主儿。

“好吧,等两分钟把电话转过来。”刘其中终于发话了。

一会儿,刘其中拿起了话筒,一个浑厚的山东嗓门便传了过来:“……我是汪海……这个新闻发布会我是开定了。28日也就是后天中午纽约时间12点在嘉华银行大会客厅,我们郑重地邀请你参加。到时候你来还是不来,你自己看着办吧……”

汪海这么一说,刘其中是不想去也得去了。他要看看如此张狂的海,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竟敢对他如此强硬。

届时,刘其中提前走进了新闻发布会的会场。

他见汪海正喜滋滋地向一群美国人透露说:这次23日至25日在拉斯维加斯国际鞋业博览会上,双星集团1993年第三季度的产品已被全部订光。

好。气度不凡。刘其中对这位来自国内的企业家第一印象不错。

汪海见刘其中亲临会场,热情地将他请到主席台上就坐。望着济济一堂的美国新闻记者和商贸、金融界人士,刘其中的心里仍在打鼓:这可是国内企业首次独家在国外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能成功吗?

会议开始,汪海首先发言。他向来宾介绍说:双星自1988年由国家批准为第一个,也是目前制鞋业惟一的自营出口企业以来,产品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已经与美国的多家大公司合作,并且都合作得非常好。这次来美国参加拉斯维加斯国际鞋业博览会,想借此机会结识美国新闻界的朋友,寻求支持,征求意见,以便在国际上进一步宣传双星企业、双星产品,使更多的美国人民及世界人民广泛认识、了解和喜欢双星。

接着,他发布了如下五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