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年沉浮
19213300000013

第13章 伤心的足球(6)

中国球迷已经厌倦了“近亲繁殖”的中国教练,对他们换汤不换药的执教方式丧失了信心。中国足协迫于舆论的压力,决定聘请一名外籍教来中国执教。起初,中国足协并不想从足球强国聘请教练,他们知道,足协那点家当请不起。于是,他们把眼睛瞄上了国情与我们差不多的多联体国家。前苏联的经济虽然落后,但他们的足球水平和教练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像俄罗斯的内波姆尼奇亚,此君在罗马世界杯上率非洲雄狮喀麦隆队打进前8强。据说,内波姆尼奇亚是中国足协最先考虑的人选。无独有偶,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方宏,听说中国足协想聘请外籍教练,当下做出愿资助中国足协的决定。有了钱的中国足协马上改变了注意,决定派技术部主任马克坚赴世界一流的足球国德国去聘请一流的教练。德国足协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中国足协官员一行,并主动地拿出了当年度德国民众评选的“十大教练”。在这份德国足协提供的名单上,有一位曾把一支丁级队带入乙级队又将这支乙级队带入甲级且位居当年度甲级队第六位的教练,引起了马克坚的浓厚兴趣。此君就是后来在中华大地上威风八面的人物——施拉普纳。

当中国球迷从报纸上得知施拉普纳是德国“十大教练”之一,且排名在著名教练贝肯鲍尔之前时,施拉普纳成了他们心中的——救世主。施拉普纳每到一地,无不受到广大球迷山呼海啸般的拥戴,尊他为施大爷。甚至当他走下飞机时,竟出现了迎接国宾时才有的红地毯。一时间,施拉普纳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报纸的显赫位置。就连亿人瞩目的春节晚会,施大爷也被当作嘉宾,请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在著名的笑星牛群和冯巩的炒作下,施大爷的一根头发竟然卖到“60万元人民币”……

施拉普纳被可怜的中国球迷当作了神。是啊!中国足球多么需要一位呼风唤雨的神,就像当年腐朽的清政府多么需要“洋枪洋炮”一样。因为中国人输怕了,一个民族的心理已经输不起了!它不是一句意气用事的“自力更生”就能够医治得了的这种脆弱心理。

施拉普纳是中国迷球一次集体无意识!

施拉普纳来中国伊始,即对中国媒体夸下海口:他要组织一支“稳固的后防线、强大的中场、攻击力锐利”的强大中国队。他的目标是一年以后使中国队成为亚洲一流强队,三年以后便可与欧洲二流的瑞典、丹麦队相抗衡了。施大爷的如是说,中国的足协官员和广大球迷没有持怀疑态度。为了给施拉普纳提供方便,中国足协甚至破天荒头一回下放了所有权力,把一切都交给施大爷,让他尽情地折腾。中国足协的这一做法,着实让施大爷感到受宠若惊。施大爷没有想到:他原本是一个到中国来的打工仔,竟成了中国足协的太上皇!

施大爷当然不能辜负中国足协的期望,他拿着中国足协的手谕,满神州里觅他理想中的最佳阵容。待施大爷从甲A到甲B甚至连乙级队都找了一圈以后,他忽然明白:中国队不是当年他带的曼海姆队。他必须像当年的鲁迪一样用德国的烹饪技术来制作中国产的“菜”。于是施大爷走马灯似地调兵谴将,用他的德国佐料,不时地配一盘中国“小炒”。虽然中国人“吃”起来非常难咽,但由于是德国人制作出来的,我们还是觉得味美。譬如:踢前锋的蔡晟改踢中场,黎兵踢起了在后卫。尽管球迷们也觉得场面上乱七八糟的,但人们还是对施大爷抱有幻想。直到世界杯外围赛,中国队在伊尔比德输给施拉普纳眼中的“小蛇”——也门队以后,中国球迷恍然顿悟:施拉普纳原来和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一样。

施拉普纳的失败,无疑又一次伤害了中国球迷。但这一次没有人再给中国足协上书要求更换主教练。球迷知道,中国足协正是顺应广大球迷的民意才聘请了洋教头,若再提洋教头下课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然而球迷哪里知道?他们又一次上当了。这个结果早在足协官员们的预想之中,他们十分清楚:他们请来的施大爷不可能带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反过来说,他们也不希望中国队在洋教头的带领下冲出亚洲。若是那样,足协不成了舆论界攻击的对象吗?人们也许反过来假设一下,中国足协要是早一点聘请外籍教练,中国队是不是早一天冲出亚洲?这么一假设,足协无疑成了中国足球落后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中国足协放弃“人美价廉”的内波姆尼奇亚而跑到德国找来了施拉普纳是别有用心的。我们至今记得足协找来施拉普纳以后对新闻界说,施拉普纳的带队经历非常适合中国队。但我们同样知道内波姆尼奇亚的执教经历对中国队更合适。至少,施拉普纳没有在世界杯大赛上经受考验,而内波姆尼奇亚带的喀麦隆队却让世界为之侧目。

中国足协煞费苦心似乎只为了证明一点:外来的和尚也不定比中国的和尚会念经!怎么样?这会儿大伙都看清楚了吧,中国足球就是这副德行,谁来都搞不好。

球迷又一次被中国足协蒙骗了,当然他们也不可能知道中国足协到底玩的什么花招?他们只能在施拉普纳之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另一位球迷们早就耳熟能详的人物走马上任。他就是“5.19”当事人之一的戚务生。

戚务生自当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某种戏剧性。他先是当了一段施大爷的助理教练,等中国足协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中国足协为了表现他们的爱国之举,搬出了戚务生。其实,中国足协十分清楚,戚务生那点能耐是不可能率领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的,他们只不过为引进平庸的施大爷失败以后,转移矛盾,迫不得以才做出了此等无奈之举。并为此堂而皇之地贴上一个只有中国才有的标签——“中国国情”。施大爷因为不懂“中国国情”才导致了他的失败。

那么中国足协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戚务生呢?戚务生真的是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唯一人选吗?

中国足协的人事制度有点儿像中国军队里的人事性质,论资排辈往往成为人事部门首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在中国足球圈子里,年维泗那一代球员已经老矣,而年维泗的得意弟子们都差不多悉数上场操练了一把,也都以中国足球失败而告终,剩下的只有戚务生和率辽宁队蝉联“十冠王”的李应发还没有在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的位置上试一把。但就他俩相比,戚务生显然比李应发的筹码大,这并不是说戚务生一定比李应发的执教水平高,而是戚务生是中国足协的教练,李应发则是地方教练。当然,这还不是主要原因。影响李应发成为中国队主教练的直接原因,是他和中国足协官员的关系不好。由于李应发耿直的性格,导致他在足球圈里的人缘关系非常糟糕。戚务生则不一样,他和李应发虽然同为“国”字号队员,但戚务生是那种不爱说话的人,即使受了天大的委屈他也不愿意说出来。“5.19”之后,他作为助理教练跟着曾雪麟一起背了黑锅,可是,谁也没有从大戚嘴里听到半个有关曾雪麟不是的字。他没有说!而是默默无闻地南下广州,当起了广州白云队的主教练,这在当时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毕竟他是一名国家队教练。但是他没有考虑自己执教地方队是不是掉价儿,而是一心带好白云山队,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后来,他又去了大连,把一支落后的球队带到甲级前三名。应该说,万达队能有今天的辉煌,与戚务生当时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戚务生一直埋头于基层,足协的官员们当然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与戚务生相反的李应发则始终处在众人瞩目的位置上,“十连冠”的战绩让他有点儿摆不正自己,加之他的同辈高丰文和徐根宝已经当过国家队教练,这不免让他心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没有”的感觉,不时地在媒体上对中国足协不用自己说三倒四。显然,这种人中国足协是不可能重用他的,也不敢重用他。相比之下,戚务生谨慎的性格与中国足协官员们一拍即合。没办法,这就是中国国情!中国领导都喜欢这种听话好使的人,能力不能力那是次要的。

戚务生上任后,和他的前任中国“土教练”一样,也曾让中国球迷看到了一线希望。他摒弃了施大爷的“豹子式”踢法,重新起用了老纳不用的区楚良、曹限东、姜峰、高峰、彭伟国等人,也对老纳组合的国家队阵容做了较大的改变,一度让中国队员找到了昔日的感觉,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先后在北京工人体育场战胜了来访的桑普多利亚队和佩那罗尔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关系到国际足联排名赛上,中国队又在工人体育场战胜了南美劲旅哥伦比亚国家队。创造了95年度中国队“工体不败”的神话。

然而,戚务生终究无法超越他的老师和他的队友,他们都是一个模式下的产物,命运注定他也要赴他们的后尘,重蹈他们上演过的悲剧。

1996年的奥运会外围赛,是戚务生命运的重要转捩点。

同样充满戏剧性的是,戚务生的身边也坐着一位外国人。中国足球队在大赛之际总是有一位外国人前来助阵。这位外国人是国际足联为了让十亿人口的大国早日冲出亚洲而采取的援助行动。他叫拉德,是南斯拉夫人。毫无疑问,拉德不是凡夫俗子,他是国际足联向中国推荐的专家。就在几个月以前,国奥队还由他执掌教练嘞。可是,现在我们只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他一颗接一颗地吸烟倩影……

关于拉德,我们还是谈完奥运会外围以后,再来谈他吧。现在,让我们先看一看戚务生和他的国奥队。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足球队像中国这样在重复着同样的历史。这支国奥队和上届国奥队除了面对的对手不一样外,战绩却惊人地相似。第一场中国队以大比分战胜了哈萨克斯坦队。第二场对强大的沙特队,中国队是在落后两球的不利情况下,连下四城扳倒了沙特队。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戚务生为中国队能反败为胜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已积六分的戚务生,似乎看到了中国队出线的希望,最后一轮,只需战平韩国队即可出线。

这是中国奥林匹克队第二次在吉隆坡默迪卡体育场面对韩国只需战平即可出线的局面……

然而,戚务生重蹈了他前任的覆辙,输给了贝绍维茨率领的韩国队。

那是一场很让人窝火的比赛,中国队员好像睡着了一样,完全一副被动挨打的架势。输赢本来是兵家常事。中国球迷已经习惯了输球的结局,已经接受了我们技不如人的现实。他们唯一的要求:只希望中国队的小伙子们壮烈一点,别一上场先让人给吓趴下了。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球迷们都无法得到满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韩国人真的那么可怕吗?

我们无法得到现成的答案!

但我们从贝绍维茨赛前跟韩国队员讲的一番话中,隐约感觉出我们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贝绍维茨猜透了戚务生,知道他会采用什么样的战术来对负韩国队。于是他对队员讲:“中国队肯定要守,但也会反击,他们有几个队员速度很快,后卫要注意。最关键的是中场,我们今天要排出‘352’的目的,就是要集中精力拼抢和控制中场。中场稳住了,他们再想保平不出动,那战火就会在他们的半场燃烧。我们不怕没有机会,我只是怕你们掌握不住机会,只要我们攻,他们防守再严也会有漏洞的……”

贝绍维茨的话果然在赛场上得到了应验,他完全猜透了戚务生。由于戚务生的错误战术,导致了中国队员龟缩在自己的半场。零星的几次出动,也只是由前锋一脚草草的射门而收场,无法给韩国队施以压力。终于在上半场第37分钟让韩国队前锋李基衍强行突跛,一记小角度射门成功。

也许这一粒入球太过于突然了。也许队员们心里压根儿就没有想到戚指导布置的防守战术会导致丢球……那一刻,他们傻了。他们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踢?胡乱中,李明的一记自家半场的转移球,竟然传到了韩国队李宇荣的脚下,成了韩国队的传中球。李宇荣当下一脚施射,再下一城……

中国国奥队被韩国人又一次无情地淘汰出局。戚务生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球迷心中的罪人……

中国队失败以后,人们这才关注到了那个坐在教练席上,一个劲抽烟的拉德。没办法!他只能一个劲地抽烟,他搞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不错!他是中国足球队的一名顾问,但是老拉德显然没搞懂顾问这玩艺是什么。于是,他只有抽烟。

前面说过,拉德不是凡夫俗子。他的辈份应该与中国的年维泗相当,但就足球水平而论,年维泗与拉德不是一个等量级的。五十年代,拉德作为南斯拉夫足球运动员来过中国参加比赛,与当时的年维泗们交过手。尽管那个年代的中国足球队号称不错,但跟人家一交手根本不是个。拉德不光是一名比较出色的足球运动员,也是一名不错的教练。单凭他手里同时拥有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颁发的两项教练员证书,足以说明他绝非是等闲之辈。在好教练多如牛毛的欧洲,能同时拥有两个高档证书的人,即便是贝肯鲍尔也不一定能够做到。所以,拉德绝不会像施拉普纳那样平庸,否则,国际足联也不会派他来中国执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