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微雨中的蝉声
19212600000042

第42章 警钟为谁而鸣(3)

黄谷阳于1982年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生物系录取,进入只有20名学生的遗传学班,这个班的生员是全国录取分数最高的一批。而黄谷阳在当年上海的23万名考生中,十分显赫地名列第11。1986年,黄谷阳与同是复旦高材生的妻子一起来到美国留学,他仅用了六年的时间就获得了马萨诸塞大学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起,黄在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至于他为何要枪杀女上司,一说是他太热衷于他在北京参与开创的华大基因中心的事务而被女上司解雇,心怀不满;另一说是他与女上司同是癌症与艾滋病新药开发这一课题的基因研究专家,两人的研究如此“尖端”,竞争在所难免;所以,也有人猜测命案与产业竞争有关。不管出于何种动因,都是基于心理因素——自私、狭隘、报复、仇视……仇杀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一个疯狂的举动,毁了两个世界级的优秀的基因专家。

卢刚和黄谷阳,一个北大尖子生,一个复旦高材生;一个留美博士,一个留美博士后;一个天体物理专家,一个生物基因专家;同样的文质彬彬,却又同样的手段凶残;同样的仇杀与自杀,同样地毁了他人也毁了自己;同样的心理障碍与性格偏执,造成同样的极端行动;同样是人民用血汗钱造就的”天之骄子”,却同样地沦为辜负火民培养的“杀人凶手”……前后两椿事件,何其相似乃尔!如此血腥悲剧,又何其令人悲哀!如此“天才”殒落,又何其使人惋叹……十年间发生的两起留美博士生杀人惨剧,情形酷似,如出一辙,震惊世界,憾动人心。因性格偏执和心理变态而酿成的如此令人痛心的血腥悲剧,不能不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甚至整个社会引为教训而深长思之。

五、悲剧引出的教育话题莎士比亚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所列举的以上个案,几位当事人最终的结局,实际上都不同程度、不同形态地将自己的前程、理想、工作、事业、爱情、家庭,以及学校的培养、社会的哺育、亲人的期望,等等美好的东西毁于一旦、“破坏”殆尽,留给人们的只能是遗憾与惋惜,悲哀与痛苦。这些事件,无疑都是典型的悲剧。

当然,以上悲剧事件中的几位当事人,其性质和类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的同学W和C,属于心理不健全者当中那种神经极易被绷断的脆弱型,而且他们的悲剧都明显地打上了那个不正常的“左”的年代的特殊烙印,他们的“毁灭”也属于由精神自虐而导致精神崩溃的范畴,自始至终并未以丝毫暴力伤及他人,因而非但不会激起任何公愤,反而引起人们更多地寄予同情。不过就其结局而言,他们由学校时的“品学兼优”终究成为社会的“废人”,是与教育成才的根本宗旨相悖的,这种“不该发生的悲剧”,亦足以引起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对教育问题的反思。

关于刚刚发生的伤熊事件,报纸上曾出现过《伤熊事件伤透万人心》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实际上这位大学生的蠢举所“伤”透的,是全中国从幼儿园小朋友到耄耋老人所有的“人心”。千夫所指,仅此已足见其性质的严重性。报纸上还刊有一幅漫画,画着一只遍体鳞伤而又老泪纵横的黑熊在喃喃自语:“不是说人类是我们的朋友吗?他们为何这样做呢?”那副可怜巴巴憨态可掬的模样儿,以及它的“无奈的质疑”,足可令人同情落泪。名牌大学(清华)的尖子生竟然如此下作,不啻是对“品学兼优”的讽刺,是对教育现状的警策;由此而引发的关于心理教育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讨论,也必然会深刻得多。

至于两起留美博士的杀人事件,由于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属于报复型、极端型,由其惊天命案而带来的社会危害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引起的反响也就更为强烈。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如此血腥的恶性事件,为何会出现在专业知识水平最高、学历学位最高、国家和人民期望值最高的留美博士和博士后身上?二十多年学校教育为他们付出的代价,他们自身寒窗苦读终于“功成名就”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家庭、亲人为之付出的心血的代价而形成的价值观,为什么在他们始而杀人、继而自杀的犯罪动因的天平上竟然一钱不值、轻如鸿毛?为什么他们学历愈高、智商愈高反而心理素质愈低、处理周边人际关系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愈低?为什么他们从小学念到研究生、博士生,顺利通过了各级学校各类考试的重重难关,终于成为了斩关夺隘的胜利者、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然而却在现实生活的相对简单得多的“难题”面前,过不了“心理关”而成为彻底的失败者、无奈而绝望的自杀者?这种“辉煌”的成功者与可耻的失败者集于一身的矛盾现象,从教育的角度该作何解释?学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和社会意识中的“学而优则仕”、家庭教育中的“望子成龙”观念,面对这种终究成为“废人”或“罪人”的“失败”现象,该从中作出什么样的反思,引出什么样的教?诚如最近报纸上一篇文章的题目所言,《大学生伤熊,教育有缺陷》,从笔者所列举的个案中,似乎还可以引申出“中学生遇挫折就精神失常成为废人,教育有缺陷”,“高学历高学位的留美博士杀人,教育有缺陷”;如果前段时间报纸上的报道,甚至还可引申出“小学生惧怕考试压力而自杀,教育有缺陷”,等等命题。那么,教育(此处既指一般意义上的教育,也指广义的即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负其责的教育)的缺陷究竟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就本文论及的范畴而言,教育的缺陷(或日漏洞)在于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在于许多学校和家庭严重忽视以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懂得此项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在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中心、以升学考试为目标的教育框架下,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被严重忽视,或者被繁重的学业、考试所“排挤”,或者教师和家长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这样的观念……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一句数十年一以贯之的口头禅流传很广:

“孩子们!同学们!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有时候补上一句“增长道德品质”)的大好时机,你们要加倍努力啊!”这样的“号召”就字面意义而言,好像天经地仪,并无过错。其实不然。第一,它并不全面,并未提醒“孩子们”在以上“三长”的同时还要加上一“长”,唧你的心理素质水平,你的健康性格与健全人格也要与时俱“长”。(反面的例子是,前述个案中的五个当事人,就是各方面“长”到“品学兼优”而心理素质并未随之而“长”的典型)。第二,通常意义的身体健康(即所谓“四肢发达、体魄健壮”)并不能取代“心理健康”,要将二者合起来兼提“身心健康”才算全面。(例子是,前述五人无一不“健康”,然而仅“身”而非“心”也)。第三,一般意义上的“德育”即道德品质的培养(甚至包括思想政治、法律知识的加强)也不能简单地取代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这是两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例子是,刘海洋在公安局自述:“我从小就喜欢小鸡、小鸟等小动物,自己家也养过鹦鹉……我知道伤熊是违法,我在大学里也学过刑法……”,他并不是不懂“爱护小动物”的“德”,也并不是不懂“伤害动物违法”的“法”;然而支配他“伤熊”的心理却是“我在书上看到介绍熊的嗅觉特别灵敏、分辨能力特别强,所以就很想试一下”,于是他就居然将硫酸灌进黑熊嘴里去“试”一下。这种极不正常的变态心理,或者说从未“长”大的只相当于三岁顽童的稚弱心理,“驱使”他“战胜”了“德”的观念、“法”的观念而干下丧天害理之事。同样,博士生卢刚、黄谷阳,不可能不懂得报复违“德”、杀人犯“法”的道理,然而终因心理偏狭的极度畸型而突破了“德”与“法”的界限)。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绝不能简单地取代独具科学体系的、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与此相关的教育话题还很多。诸如:心理健康教育怎样从小抓起,即在孩子年幼可塑性很强时就开始“塑造”健康人格。(顺便提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谈及“伤熊事件”时指出,“我们要从小学教育开始反思,不能把全部责任都推给大学”,可谓内行之见);家庭、社会和学校怎样密切配合,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怎样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学水准,对孩子的不健康心态从萌芽状态起,就能以“础润而雨,月晕而风”的敏锐眼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恳谈与交流、沟通与“化解”,让“心灵鸡汤”式的营养液不断地滋润稚嫩的心灵,促其健康成长;怎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开朗、活泼、健康、亲和的优良性格以及坚韧、顽强、忍耐、刚毅的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人际关系、竞争压力与挫折考验……等等。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至为重要。我甚至主张在有条件的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医生,相当于某些电台的“心理热线问答”和某些少儿报刊的“知心姐姐信箱”,给予碰到心灵障碍与心理困惑的青少年以及时的帮助、耐心的解答、积极的引导……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长远的建设性战略眼光,取代那种就事论事、出了“问题”才抓下的“短期行为”。以学校为重点,家庭和社会综合配套,长抓不懈,或许能获得理想的成果。

就心理健康教育的目前现状,笔者根据有限的认知范围和认识水准,得出的结论是有喜有忧,或日喜忧参半。

所喜者,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新闻媒体时有正、反两方面的报道,某些大学开设讲座,中、小学开设专课,许多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以及教育战线提出“情商”和“智商”齐抓并重,社会上心理咨询机构有所增加等等。尤其是我最近读蓟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的小学、初中、高中三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四川文艺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令人感到高兴。

它的分课题目,有《走出困境》、《合理发泄愤怒》、《请放松,别紧张》、《要经得起委屈》、《如何面对不公正》、《面对挫折》、《坦然面对异性同学的交往》、《情绪的自我调节》、《学会制怒》、《告别孤独》、《驱散嫉妒的阴影》、《超越自卑》、修爱生命》、《走向成熟》等等,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讲道理举实例的方式,全方位地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确是一本较好的教材,一个可喜的兆头。如果全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能使用类似的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有着令人欣慰的前程。

所忧者,我们的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依然排不上号。不少教师仅限于“传道、授业”,而于“解惑”则囿于文化知识的传播,很难(或很少)触及心灵之“惑”的领域。不少家长仍然忙于生计,忙于商务,甚至忙于玩乐,无暇顾及孩子的生理成长。有的家长出高价把孩子“关迸”所谓“贵族学校”,以为万事大吉,殊不知此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准参差不齐,其“封闭式”、“贵族化”的教育方式未必对孩子的成长有利。而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孤独感、“小太阳”意识日益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相对降低;许多学校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青少年学生负担愈来愈重,紧张忙碌,穷于应付,几成书蠹;以至求助于心理医生的人数愈来愈多,学生面对眼前的应试竞争与将来的社会竞争,压力将愈来愈大……

所有这一切,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敲响了催人警醒的钟声……

警钟为谁而鸣?为所有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为所有学生和他们的师长,为关心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和非教育工作者;甚至为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全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警钟长鸣——但愿它能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