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军旅文学50年
19209000000097

第97章 附录(6)

李英儒(1914—1989),笔名黎莺、李家侨。河北清苑人。30年代初在保定中学就读。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火星报编辑、主任,战斗部队步兵团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科长,平津解放后,历任医院政委,总后文化部干部,总后宣传部副部长,总政创作室专业创作员兼创作组长,八一电影制片厂顾问,《八一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书协委员,文化部电影委员会委员。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战斗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还我河山》、《魂断秦城》、《女游击队长》,小说集《李英儒短篇小说集》、《上一代人》等。

黎汝清(1928—),山东博兴人。1944年毕业于耀南中学。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会计、缮写员、小报编辑、上海警备区宣传副股长、医院副政委、党委秘书、教导员、十五师直工科副科长,江苏省第六届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冬蕾》、《万山红遍》、《叶秋红》、《雨雪霏霏》,《生与死》、《深谷英魂》、《湘江之战》、《碧血黄沙》、《皖南事变》、《漠野烟尘》、《丛林战争》、《安娜一家》、《故园暮色》、《故园夜雨》、《芳茗园之夜》、《滴血的夕阳》,儿童文学集《秘密联络站》,诗歌散文集《战斗集》、《在祖国的土地上》、《青凤岩》、《战马奔驰》,中篇小说《我守卫在桃花河畔》、《自由》、《作家的童年》、《云霞岭》,电影文学剧本《小号手》、《海霞》等。曾获全国第二届图书奖金钥匙奖、第三届解放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1988年华表奖。

林雨(1929—1995),原名林锡寿。山东掖县人。初中毕业。1945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胶东西海分区、滨北分区及军大胶东分校宣传队员、中心文化教员,志愿军政治部俘虏处宣教干事,东北军区归管处、华东军区俘虏处宣教干事,福州军区文化部创作组长,《胶东文学》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刀尖》、《您喜欢谁》、《五十大关》等。

刘白羽(1916—2005),北京人。1936年毕业于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延安文抗支部书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编辑部主任,新华社总社军事记者,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大军区副职。全国第一届政协代表,全国第一、二、三、五、六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主席,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名誉副主席。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第二个太阳》,散文集《红玛瑙集》、《海天集》、《秋阳集》、《腊叶集》、《风霜集》,短篇小说集《草原上》、《兰河上》、《五台山下》、《太阳》、《幸福》、《扬着灰尘的道路上》、《晨光集》,报告文学集《刘白羽东北通讯集》、《环行东北》,短篇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散文《长江三日》、《日出》,电影文学剧本《中国人民的胜利》,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等。曾获1950年斯大林文艺奖一等奖、1989年中国作家协会优秀散文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5年优秀传记文学奖。

刘立云(1954—),笔名厉云、刘沛。江西宁冈人。1982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哲学系。1972年应征人伍,历任营部书记,江西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东乡县武装部副科长,《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主任,主编。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红杜鹃.紫杜鹃》、《黑罂粟》、《红色沼泽》、《沿火焰上升》,中篇报告文学《生死XX洲湾》(合作),长篇纪实小说《瞳人》,长篇纪实文学《上海隐秘角》、《莫斯科落日》(合作)、《1949:净化大上海》、《血满弓刀》等。曾获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

刘川(1926—),笔名黎弘。四川成都人。小学毕业。1943年从艺,历任重庆中华剧艺社演员,苏北军区文工团研究室研究员,苏南军区文工团编导股长,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厨编剧、南京军区创作室创作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江苏戏剧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顾问。1945年发表处女作。1965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要著作有话剧剧本《红旗飘飘》、《生者与死者》、《灵魂的代价》、《潮涌黄浦江》,评论《第四种剧本》等。《第二个春天》获1964年军委、总政及国家文化部优秀创作奖,并改编拍摄电影。

刘克(1928—),安徽合肥人。毕业于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文学系。1949年参加解放军,历任西藏军区文工队员、政治部干事,合肥市文化局专业作家、市文联副主席,一级编剧。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央金》,大型话剧剧本《1904年的枪声》,电影文学剧本《达赖六世的传说》,中篇小说《飞天》、《康巴阿公》、《古碉堡》、《采桑子》、《暮巴拉,雾山》等。

刘流(1914—1977),原名刘其庚。河北河间人。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侦察科长,晋察冀军区军政学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军政学校区队长,白求恩学校军事教官、政治教员、大队长,抗战剧社演员,平绥铁路局生产科长、物资运输站站长。1949年后历任河北保定市文化馆宣传科长、市文联秘书及创作部部长、市文化官主任,河北省委文艺处干事,《戏剧战线》编辑部主任,河北文化艺术专科学校干部。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烈火金刚》,长篇评书《红芽》等。

刘真(1930—),原名清莲。女。山东夏津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冀南第六军分区宣传员,冀南军区文工团团员、分队长,二野某部文工团团长、创作室主任,东北鲁艺、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员,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长长的流水》、《英雄的乐章》,散文集《山刺玫》,《刘真短篇小说选》等。

刘亚洲(1952—),安徽宿县人。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英文系。1968年应征人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空军政治部联络部干事,中央军委办公厅干事,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空军政委,空军副政委,空军中将军衔。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陈胜》、《两代风流》,报告文学集《恶魔导演的战争》,作品集《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刘亚洲军事作品经典》等。曾获第一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第三届报告文学奖。

刘兆林(1949—),笔名纪兵、鲍红。黑龙江巴彦人。1987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作家班。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新闻千事,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辽宁省政协委员。曾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绿色青春期》、《不悔录》,散文集《高窗昕雪》,中篇小说《黑土地》、《因为无雪》、《妻子请来的客人》、《黄豆生北国》,中短篇小说集《刘兆林小说选》、《违约公布的日记》、《三角形太阳》、《船的陆地》、《啊,索伦河谷的枪声》、《父亲记》、《雪国热闹镇》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首届东北文学奖、第六届庄重文文学奖等。

刘知侠(1917—1991),笔名知侠。河南汲县人。1938年入陕北抗大学习,1939年冬随抗大一分校东迁沂蒙山区,历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文学队长、支部书记,山东省文协《山东文学》副主编、文化工作团团长及文协总支书记,济南市文联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部长、秘书长,华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山东文学》主编。中国文联、作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沂蒙飞虎》、《淮海战役风云录》,短篇小说集《铺草集》、《沂蒙山故事集》、《一次战地采访》、《知侠中短篇小说集》等。

刘震云(1958—),河南延津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73年应征入伍,历任《农民日报》记者、文化部主任,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委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4卷),中短篇小说集《塔铺》、《一地鸡毛》、《官场》、《官人》、《刘震云文集》(4卷),中篇小说《新闻》、《新兵连》、《头人》、《单位》、《温故一九四二》等400余万字。曾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小说月报》优秀中篇小说百花奖、青年文学创作奖、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柳建伟(1963—),河南镇平人。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鲁迅文学院学员。历任干事、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员、助理工程师、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主席团委员。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长篇报告文学《红太阳白太阳》、《日出东方》,电视剧本《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电影剧本《惊涛骇浪》等。曾获昆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中国第十届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冯牧文学奖、夏衍电影文学一等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等。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江苏南京人。1940年代曾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矿冶研究所职员、煤焦办事处职员,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讲师。1949年后历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长,中国剧协剧本创作室专业作家,1955年因受胡风冤案牵连,错划为反革命集团成员,1980年平反,后任中国戏剧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四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财主的女儿们》,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饥饿的郭素娥》,短篇小说集《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求爱》,话剧剧本《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

陆文虎(1950—),甘肃兰州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1968年后历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战士、直属政治部干事,厦门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班学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编辑,总政治部文化部干事、副处长、副局长、局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少将军衔。1986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围城内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学术论文集《论(管锥编)的比较艺术》、《风格与魅力——陆文虎文学评论选》、《荷戈顾曲集》,主编《钱钟书研究》、《钱钟书研究采辑》、《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作品选》等。

陆柱国(1928—),河南宜阳人。1948年毕业于河南洛阳高级师范学校。历任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前线记者,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解放军文艺》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一级电影编剧。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中篇小说《风雪东线》、《上甘岭》,电影文学剧本《上甘岭》、《黑山阻击战》、《海鹰》、《战火中的青春》、《雷锋》、《独立大队》、《南海风云》、《道是无情胜有情》、《花枝俏》、《分水岭》、《闪闪的红星》、《大进军——南线大追歼》、《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等。曾获西南军区创作一等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奖二等奖、中央电影局三等奖、总政治部创作优秀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及金鸡奖最佳剧本奖等。

罗广斌(1924—1967),四川成都人。大学毕业。1945年在昆明参加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民青社,任昆明西南联大附中罢课委员会主席,重庆西南学院系联会主席,曾参加重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六一社,任重庆民建中学理化教师,秀山县理化教师,1948年被国民党逮捕,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解放前夕越狱。1949年后历任重庆团市委委员、常委、统战部长,重庆市青联副主席,全国青联委员,重庆市文联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岩》,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以上均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