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训练是教学的主要科目。开始从立正、稍息、班排队形变换学起,后来有了战术训练和夜间行军作战训练;政治训练方面有政治形势的分析,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经济科学的研究,群众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人民军队的宗旨与任务,游击区域社会经济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等。为保证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导队采用“三操两讲一点名”的教育制度,即早操,上、下午各安排一次操练,上、下午各讲一次课,晚上点名。在游击战争的环境下,教导队的教学管理严格,并逐步规范化,有效地保证了学员在教导队接受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
毛泽东对教导队的工作很关心。一天,他去教导队,适逢进行单兵刺杀训练,有位学员不得要领,教官发了脾气。见此情况,毛泽东启发那位学员要带着阶级仇恨来练,好像敌人就在前头。受此启发后,学员刺杀得又狠又猛,动作整齐,一时传为美谈。
教导队第一期于1928年6月结业。学员被分配到红军部队,其中大多数人成了基层的指挥员。这个教导队尽管规模不大,却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办军事院校的先河。从办队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看,已有军校的雏形。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教导队的性质,名义上叫教导队,实际上是随军的学校。
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由于部队发展很快,亟待培训军事、政治干部,第4军军委决定,将原毛、朱两部所属的教导队,在井冈山茨坪合编组成红4军教导大队,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个教导大队。
随着井冈山教导队、教导大队的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红军,也相继创办了教导队和教导大队。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斗争环境中,为党和红军造就了一批批政治素质好,既懂武装斗争,又懂根据地建设的骨干。
在各地区红军纷纷创办教导队的同时,为适应红军流动作战的需要,各根据地的红军随营学校应运而生。1929年5月,红4军在长汀创办随营学校,下设3个学员队,学期为3个月。9月,红5军成立随营学校,学制3个月左右。1930年5月,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制定了《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规定“集团军和军编有警卫营随营学校”。1930年夏,红1、红3军团成立后,分别成立随营学校;9月,鄂豫皖红1军成立随营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彭杨军校。不久,湘赣根据地、陕甘等地区也相继成立了随营学校。
随营学校,顾名思义,部队走到哪里,学校办到那里,学员有仗打仗,无仗则学习。随营学校的组织形式灵活,编制精于,机动性强。这种办校形式,成为当时红军培养军政干部的主要途径,为红军和各革命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政治思想坚定、军事技术好的优秀基层干部。
中革军委办“红埔”
随着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需要大量培养红军干部。1931年秋,毛泽东召红8军军长何长工和红5军军长邓萍到他在宁都小布村的办公室谈话,提出要开办一个培养干部的基地,创办正规的红军干部学校。他说:国共合作时有黄埔,我们现在要办一个“红埔”,调你们两个军长和4个师长,还有十几个团长和政委来办学校。又说:新旧军阀很懂得有权必有军,有军必治校这个道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虽有人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战胜敌人,也需办校、治军、学习战略战术,培养自己的建军人才。
何长工、邓萍受命后,迅速赶到瑞金,开始筹办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1年11月,根据中革军委的决定,被称为“红埔”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正式成立,标志着红军院校建设开始向较为正规化的方向发展。该校直属中革军委,校址坐落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城东谢氏祠堂。这是红军第一所培养军事、政治、特种技术指挥人才的综合性学校。1932年春,该校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
学校成立时,留苏归国的萧劲光任第一任校长,后由刘伯承、叶剑英继任校长。这几位红军著名将领,亲自来办学校,可见中革军委对办军校、培养人才的重视程度了。
不仅校长是名将,学校教员、机关和学员队领导干部,都配备得很强。在校机关训练、政治、勤务3个部门中,邓萍、林野、周以栗、刘伯坚、刘畴西、欧阳钦、杨至诚、郭天民等都相继担任过领导职务。董必武、钟纬剑、粟裕、张经武、陈伯钧、韦国清、谭希林、龙云、彭绍辉、康克清、吴仲廉、方强等相继在学员队担任过领导职务。到红校任教的,其中不少是留苏、留日生和黄埔军校、保定军校毕业生,如左权、周子昆、伍修权、吴亮平、郭化若、孙毅、韩振纪、苏进等。
在战火中诞生的红校,学员随时要参加反“围剿”的战斗。因此,学员队是按照战斗序列设编,开始编为3个步兵连、1个政治连,后编为政治营、军事营、特种营,以后又编为团,时隔1年又成立1个上级干部训练队,使红军中的高级干部有了培训的机会。红校共办了6期,第1期约有学员400多名,最多时达6000人。
红校的学制为3至5个月。教学内容分军事、政治、文化三部分。军事课以总结红军自己的战斗经验为主,课程主要有:①战术教练;②射击原理与兵器概貌;③工事与伪装;④简易测绘和通讯;⑤参谋工作;⑥军事行政,包括军制概要、军队教育、纪律、红军礼节、内务条令、军队卫生、军队文化等。政治课,总的目的和要求是巩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培养学员为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到底的精神。课程主要有:①苏维埃土地问题和红军问题;②阶级斗争与中国工人运动;③帝国主义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④政治工作等。文化课,鉴于学员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比重,红校采取~系列措施,在扫盲的基础上,安排识字课、地理常识课、算术课、科学常识课等。
红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断创新。军事训练采取精讲多练的原则,每学完一门军事课,都要组织学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军事演习。政治教学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学员提出问题,教员解答问题,注重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红校学员的学习十分紧张。学员每天早6点就起床,6点20分早点名,6点30分至7点早操练,20分钟洗漱,每日三餐各20分钟,上、下午操课、讨论,晚上阅报、自习,20点30分晚点名,21点就寝。
红校的生活环境也十分艰苦,但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充满友爱,到处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景象。良好的氛围,使每期学员在短短几个月中,受到了军事、政治、文化教育,阶级觉悟、军事技术以及文化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他们投入到军队建设和新的战斗中去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1933年秋,红校共办了6期,训练了11500余名学员,为红军和地方武装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
人民军队最早的大学
1933年10月17日,中革军委发出《关于改编红军学校的命令》,将红校组织重新变更,在成立步兵学校、特科学校和游击学校的同时,“以原有高级班上级班,改为红军大学校”。这一富有远见的重大决定,开创了人民军队办大学的先河,表明红军的学校教育,正式进入分级培训的阶段。
红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何长工。这位留学法国的老红军,在井冈山被毛泽东称为“长工师傅”的名将,和其他几位领导同志到职后,边筹建、边招生,几乎一切从零开始。学员入校后,第一件事就是参加建校劳动。全校从领导到学员一起动手,仅用了3个月,就在瑞金西郊沙洲坝镇大窝村(今大布村),建起了被誉为“山林军事学堂”的红军大学校园,这样的教学环境,是以前所有红军学校都不具备的。
红军大学成立之初,除机关外,设有高级指挥科、上级政治科、指挥科、参谋科、后勤科,附设教导队、高射队、测绘队。专职教员仅有16名,其他均由中共中央领导人和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兼课,或请从前线回瑞金的将领来校作报告。
红军大学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的最高学府。学员是直接从红军中选调久经战火考验,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团于部。红军大学的教育方针、教学内容以及组织形式,随着党的任务和红军的技术装备条件而变化。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铁的纪律和坚韧不拔战斗作风的军政指挥员。
红军大学在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相结合。为了更加紧密地联系战斗实际,红大派人到前线随队参加战斗指挥,有时前线红军指挥官牺牲了,即由红大学员暂时代理他们的职务,直至有接替者后,再回校继续学习。红校的领导和教职人员,经常和部队、机关交流,实行前线、后方轮换。这样,使得校领导和教职人员了解实情,了解部队,了解战争的需要,从而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使部队与学校的经验得以相互交流,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红军大学的每个学员不论职务高低,都过着战士的生活,学员不仅随时准备参加战斗,而且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扩军、查田、选举、春耕秋收、慰劳祝捷、募捐援助白区的斗争等社会活动。面对蒋介石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在根据地物质十分匮乏的条件下,学员们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并保持着昂扬的斗志,校园生机盎然,到处洋溢着乐观向上、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氛围。在中央红军办学过程中,红二、红四方面军也先后创办了红军大学。
红军大学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所大学,是为党和红军培养人才的摇篮。从1933年10月开办至长征前夕,红大共招收了3期学员,培养了一代英才,如彭雪枫、宋任穷、程子华、韦国清、邓华、周子昆等,许多人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