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神奇自然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012000000040

第40章 神奇的动物之谜(6)

小海豚游得更接近渔船了,它竟然三番四次想跃到渔船上,但由于受伤,体力不足,跃出水面不多高,就落回水中去。这时,船上许多水手都相信它确是要来求医,因此,把渔船上的救生小艇放入海中,几个水手齐齐在艇旁伸出手臂于水中,小海豚竟毫不畏惧地游到他们的手臂旁,他们即合力把它抱到小艇上,然后用起重机连艇及海豚吊上“阿达马托夫”号的甲板上,渔船上的医生马上过来给海豚检查,见它的一侧身体给鲨鱼咬了一个伤口,但未伤及内脏,便马上给它缝针和注射止血药。在为海豚缝针时,海豚十分安静,任由摆布,协助医生按着海豚身体的水手,根本无须要用力。手术完毕之后,即将海豚始至船尾的滑道上,让它慢慢滑入海中。这小海豚入海之后,绕渔船游了两匝即离去。不久,船上的水手看见一大群海豚向渔船游来,游在最前面的一条,竟是那条曾被医治的小海豚。它们在渔船周围游着,并不时跃出水面,似是在欢呼,直至渔船开走,它们才散去。

报恩的海豚

黑海最东部的著名休养胜地帕茨密,因一头报思海豚的出现,使这个休养胜地的声名大振,数以千计的人,专为了给海豚拍照或和它交朋友而到这里来,当地旅游业也大发其财。

嬉戏的海豚

这头硕大的海豚,每天上午九点出现在海滨上。首先它掀起尾巴向海滨上游泳的人们致敬,然后,就接近游泳的人群,亲昵的挤在人们的身边嬉戏,它和年轻人捉迷藏或者让小孩子骑在它的背上。

人们认为这是一头经过当地水族馆训练的海豚,为了助兴特意放出来的。但是水族馆的工作人员断然否认了这种说法,因为,水族馆训练的海豚,不给它报酬(赏赐的小鱼)是绝对不肯耍什么把戏的。然而这头海豚却完全是“义务服务”。

后来一位渔船的水手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头海豚当初曾被这条渔船的螺旋桨打伤过,水手们将它救起给予治疗后又放回海中,自此,这头海豚就始终追随着这条渔船。当渔船来到帕茨密后,这头海豚进一步表示了它对人类的好感,与人们亲昵嬉戏和“义务”表演。据专家们推论,这头海豚是为了报恩才这样做的,这样一来这头海豚就更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锐不可当的剑鱼

它的名字叫“剑鱼”,是海洋中的一种很凶猛的鱼类。它的头部有根像剑一样的东西,非常厉害,连海洋里的庞然大物鲸鱼见了也要“甘拜下风’而“退避三舍”。据记载,1944年时,在南美洲的海面上有一条大剑鱼,它挥舞着“长剑”攻击一条渔船,先把渔船击穿,而后把渔船卷入海中。它还能攻击铁甲军舰,据记载,有条英国军舰“列波里特号”,在离利物浦西南600千米的海面上航行时,受到剑鱼连续数次的袭击,竟连铁甲都被击穿,船舱进水,船身倾斜,经奋力抢救才没有沉没。

动物的说谎本领

说谎需要相当复杂的思考活动,而只有人类,才具有足够的智慧和高度的思考能力。不过,认为说谎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这种想法,现在必须加以修正。美国克拉克大学一位研究人员罗拔米高,曾经花了五年半的时间去研究动物的欺骗行为,结果发现,不仅比较“高级”的动物,像人猿及猩猩等,懂得如何说谎,而且连狗、狐狸,甚至部分的鸟类及昆虫,都一样会说谎,不让人类专有。

米高在他一本名叫“欺骗”的著作中,搜罗了不少有关动物、鸟类及昆虫的说谎事实,证明了各类动物的蛊惑程度,并不逊于人类。以下是几件该书纪录的例子:

米高曾在一个大猩猩聚居的森林内,观察到如下的一个事实:一个雄猩猩,发现了一棵挂满熟透香蕉的蕉树后,却向其他猩猩群发出手势,告诉它们在一个反方向的远处,有一棵蕉树。其他的猩猩都听从它的指示,去找寻实际不存在的蕉树时,该头雄猩猩却攀上蕉树,独自大快朵颐。

有一只狗,因一条腿折断,获得主人的特别照顾,在复原之后,额外的照料便停止。这头狗为了再度获得主人的关心,竟然假装受伤,甚至只用三条腿来步行,结果得偿所愿,主人又对它关怀备至。

狐狸也是最善说谎的动物。它们甚至对自己的子女行骗。

母狐如果发现食物,为了要先偿为快,往往会发出虚假的警戒嚎声,把小狐狸们吓走,然后自己先尝。

生长在沼泽地区的长脚鹬,懂得假装受伤来引开敌人,以保护它们的幼雏。当外敌接近鸟巢,攫食幼鸟时,母鸟会装成足部受伤,萎顿在地。敌人见有机可乘,便转移目标,向母鸟攻击。就在敌人接近的刹那间,它却引用高飞,把敌人诱离自己的巢,雏鸟得以保存。

萤火虫也会说谎:雌性萤火虫经常以雄性作为食物。为了满足口腹之欲,雌性很多时候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闪动萤光,示意愿意交配,当雄性受诱惑而接近她们时,就被她们吃掉。

米高表示,根据种种证据,某些动物,说谎的本领,实在不弱于人类。由于说谎需要相当复杂的思考力,据此推论,动物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完全没有思想。

兽语奇谈

俗话说:“林间有鸟音,高山有兽语。”在各种动物中,也有用自己“语言”进行活动的本能。

西双版纳亚热带雨林中的相思鸟,在百花盛开的季节,用啁啾的“鸟语”吸引配偶。当双方被悦耳的鸣声刺激飞来时,双方又应用变幻的“语言”倾心交谈,倾诉情话,然后同筑爱巢。同时雄鸟在树林发出叫声,对同类雄鸟进行警告,不准擅自闯进它的界域。“鸟语”也提醒飞来择偶的雌鸟:“我已成家立业,请到别处另寻佳偶!”相思鸟对爱情忠贞不渝,如果一只不幸死亡,另一只便悲伤流泪,用哀悼的语言惨叫着,最后绝食“殉情”。

在一个夕阳映着芭蕉和香椰林的傍晚,一群野象突然闯进了一山寨。人们在竹楼与树梢端起火枪和弓弩,正准备进行防卫。但野象群中率队的“头象”,似乎觉察到戒备森严的气氛,扇耳摆尾发出嗥叫。于是,野象们走过来围成一个大圆圈,交头接耳,好像在商量对策,然后吃了些竹叶和稻草,分散回到密林深处了。更奇怪的是,一次,山寨的竹栅门被雷电击燃的野火烧着。人们深夜被一阵咆哮声惊醒了,跑出去一瞧,闪电光下居然有几头野象,用脚跺着火焰。它们中的首领“咕哇”大嚷着,好似在讲着火情的严重性。然后,又跑到山溪渡槽汲水,回来从长鼻里喷出强大的水流,向浓烟窜进的火焰射去。另外的大象也一齐配合灭火。当人们赶来把火扑灭时,才发现野象不见了,只有林涛远处,还回荡着象嗥声……

在白族地区,曾出现过“群蛇搬家”的奇异景象。这天,气候炎热,天空晴朗,从山坡上爬来一大群蛇,蠕动着爬向公路,排成一条3米宽的“长蛇阵”,渡过湍急的河水,爬向另一座高山。当中的一条黑粗鳞蛇,发出古怪的声音,好像在指挥着蛇群的统一行动。

阿佤山的原始森林中,在树梢嬉闹的长臂猿,也会用“叽咕呱嘎”的叫声进行交谈。据一位动物学家长期观察,并利用藏在树洞中的录音机记下了40多个音符,发现每个音符都含有一定的感情。它们为了加重“说话”的语气,还挥动长臂做手势。一位阿佤族猎人曾捉住一头小长臂猿,经过喂食与训练,它居然听懂了一些简单的语言,如:“看门”、“走”、“你”、“睡”等。还学会了拎东西,帮主人攀树摘果、送饭,甚至吆牛上山吃草。一位猎人讲起了一件奇妙的事:一天,他进林莽狩猎,突然见一只棕色的长臂猿发出人喊似的声音,“吼一逃”的怪叫震得山鸡谷应,猿猴们呼应着,惊慌地逃匿,原来是幽谷发生了地震,它们通过吼声互通信息。

上面举的只是一鳞半爪的现象,如果人类能掌握这些独特的“言语”,就可以进一步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了。

生物学家已经研究了从青蛙到狼约500种动物的语言,发现鸟类语言最丰富。鸟类中巧舌善言的有鹦鹉、乌鸦和寒鸦。它们有300种不同的叫声;相当于有300种词汇。研究动物语言信息是一门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盛产葡萄的国家,在收获季节播放对鸟类有警告性的叫声,就可保护丰收果实。据研究,海豚能发出7种声音并以长短间隔组成电报一样的信号,如能把它们的密码翻译出来,就可与海豚对话,使它们协助渔民追捕鱼群。

前苏联研究鸟类语言的学者们,编出一本《鸟语辞典》,只要查《鸟语辞典》就知道这只叽叽喳喳叫的鸟在说什么了。他们还配合这本辞典,灌制了100多种鸟语的唱片。当在稻田里播放麻雀惊叫声的鸟语唱片时,啄食的麻雀群便会纷纷逃散,起到保护庄稼的作用。同样道理,在机场附近播放鸟儿惊叫声的鸟语唱片,也可以吓跑飞鸟,保证飞机的安全起落。

动物的眼睛和“口袋”

眼睛是视觉器官,用来看事物的。可是动物的眼睛千奇百怪。

蝙蝠是用“耳朵”代替眼睛。

蜥蜴类动物的一只眼睛可上可下,能左能右,时前时后,探索着捕捉猎物的最佳途径,另一只眼睛则盯住目标不放。

猫的眼睛早晚像枣核,中午眯成一条线,夜间像满月。

猫头鹰白天是个瞎子,夜间借助微光飞行,却能看到距离70米远的老鼠。

鳄鱼的眼睛像玻璃一样透明,闭着眼睛也能看清水中一切。

鲨鱼是近视眼.全靠鼻子代替眼睛。它是用鼻子闻气味搜捕猎物的。

兔子的眼睛在头部两侧,但可以看到前面、后面和空中的东西。

壁虎的眼睛在夜间格外敏锐,微光下能看清活动的虫子。

人的口袋是安放在衣裤上,而有些动物的“口袋”奇妙地生长在身上。

澳大利亚的袋鼠和袋猫,它们的雌性身上都长着一个育儿袋,袋内可容纳五六个“小孩”。

秘鲁有种吐雾鸟,它有胚囊,内有液体可以从口中吐出,吐出后能气化成雾状,用来迷惑敌兽。

南非的海洋中有一种喷水的鱼,它的腮下长有两个液体袋,一遇上对手,便喷出液体。液体与氧结合,便燃烧起来,吐出火舌,射向敌人。

非洲有种奇怪的牛,不用嘴喝水,而是用脚“饮”水:这种牛叫“非罗隆多特”。原来,它的蹄外有个与胃相连的足囊,站到水中,就能喝水。

微型动物和巨形动物搜奇

1993年挪威北部的海洋里出现大批巨型螃蟹,蟹壳的直径有两米,一般每只有15千克重。这种螃蟹的钳子能夹断人的手指。但它们性情温和,并不伤人。它们的肉十分鲜美,深受人们欢迎。

据动物学家研究,这种巨蟹来自北极圈地区。但为什么要南迁,为什么迅速繁殖,生活习性怎样,还是一个谜。

在缅甸德勒布发生了蛤蟆吞蛇的怪事。一只巨大的蛤蟆,足有母鸡那样大,居然生吞活剥地吞噬了一条长45厘米、粗3厘米的蛇,引来不少路人围观。

1984年夏,泰国渔民在泰国南部海面捕获一条大鲨鱼,体长7.5米,重3638千米。鲨鱼肚里有两颗附有头发的人头,头发显示被害者不是亚洲人。

北美洲有种巨大的两栖蜘蛛,外号叫“渔夫”,能沿着水生植物的茎叶爬进水中,用失利的肢端上的钩子把一条大鱼拖上岸来当食物。

百慕大有个巨鼠岛,岛上最大的鼠有野猪那么大,不怕人和汽车,非常凶狠,如果发现了人,马上扑过来,和人厮战。

非洲有一种蛙,平时藏在花内,全身颜色与花色相同,身长不到2.5厘米,人们称它为“花心蛙”。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猴子,叫指猴,身躯小得出奇,身高只有10~12厘米,体重只有80~100克,新生猴只有蚕豆那样大。

前苏联哈萨克地区有一种小老鼠,成年鼠只有花生米那样大。

南美一些国家的香蕉园中有一种小青蛇,身长只有6毫米,躲在香蕉缝里,人们很难发现它。

非洲有一种小得出奇的鸟,翅膀透明,浑身绒毛,只有麦粒那么大,故名“麦粒鸟”。

1991年2月28日,南朝鲜一艘货轮驶进孟加拉湾时,水手李广冰不幸落水,被海浪卷走了。6小时后,李广冰骑在一只大海龟背上游回来了,被救上了岸。水手们用香蕉和肉招待了大海龟,然后把它放回海里。

澳大利亚的科伦巴城附近生存着一种大蚯蚓,体长2米多,颜色各异。蚯蚓肉含蛋白很高,是制作香糖和保健药品的好原料。这个10多万居民的小城市,以蚯蚓为原料制作各种食品,远销国外,这座小城市因此振兴起来了。

我国新疆的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哈纳斯湖,有人发现了一种巨大的“水怪”。经专家们考证,这种湖怪实际上是一种称为哲罗蛙的大红鱼,体长约12~15米,头部宽1.5米,估计每条重2~3吨。

动物能工巧匠

数以亿万计的动物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繁衍生息。为了生存,一些动物练就了绝技,它们之中不乏能工巧匠。

白蚁建筑师

在非洲原野上有许多形状各异的土堡,这些是白蚁的杰作,又叫白蚁坯。白蚁只有火柴头大小,可它们建造的土堡达几米高,动用的土方量有几十吨。如果按比例折算,白蚁堆起6米多高的土堡,相当于人类筑起6千米高的山。这是多么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