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神奇自然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19012000000039

第39章 神奇的动物之谜(5)

螃蟹的一生中要换好几次“妆”(脱壳),换一次“妆”,蟹体就明显地增大一些。“婚”前,它们的装束都是黄色的,统称为“黄蟹”;在“旅行结婚”途中,所有的雌蟹和雄蟹全都换上了墨绿色的“礼服”,形体也有不少变化,这时,它们被称为“绿蟹”。

奇怪得很,在“旅行结婚”途中,虽然“新郎”、“新娘”们结伴而行,但彼此互不理睬,只顾埋头赶路。它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难,最后终于来到目的地——咸水和淡水相交的入海口。一踏上这块土地,螃蟹们就一反常态,雄蟹迫不及待地追逐雌蟹,如有两只雄蟹相遇,便要进行一场激烈的格斗,获胜者才得似与“新娘”成婚。此时若又有其他雄蟹试图“插足”,“新郎”就会舞动大螯,奋起抗争。

交配后的雌蟹,不久便有卵产生。用放大镜观察,蟹卵犹如一串串葡萄排在一起。一只雌蟹可产50万到90万粒卵,一粒卵就是一个小生命,真算得上“母亲英雄”了。但幼小的蟹苗没有摇篮,也没有温床,它们一出世就要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同时它们又是许多海洋动物的美餐佳肴,所以,只有很少的幸存者能够发育长大。

鱿鱼集会奇观

二月的一个无月之夜,大海是那么清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凯特林纳岛西端两海里处,捕鱿船队大功率的捕鱼灯光,驱走了黑暗,那一片海域亮堂堂的。

海洋生物学家霍华特乘坐的船,慢慢接近了其中一艘渔船,只见该船被一大群直径大约为40多米的鱿鱼群围着,而且鱿鱼群还在不断扩大。此时正值鱿鱼繁殖季节,灯光不仅吸引了它们,而且加剧了它们追求配偶的活动。船上的渔民在短短两小时之内,就捕获了10多吨鱿鱼。

在渔船灯光圈的边缘,有许多巨头鲸和海狮在鱿鱼群中横冲直撞。在渔网的下方,二三十头蓝鲨在悠然遨游。霍华特就是为了这些鲨鱼而来的,随行者还有摄影师马丁和海洋博物学家鲍勃等人。他们意外地目睹了一次罕见的鱿鱼大集会。

渔船底下的鲨鱼毫无顾忌地吞食着鱿鱼,为了避免被鲨鱼咬着,霍华特等人将船系在渔船后90多米处,那里的鱿鱼和鲨鱼都较少,比较安全。

霍华特和同伴从船边跳下水,暗黑的海水立即溅起绿色的生物闪光。他们下潜了六七米,通过寒冷和黑暗,游向电缆悬挂着的摄影灯。当摄影灯一打开,炫目的光芒顿时穿透黑暗,直射海水深处。不一会儿,成千上万条欢跳着的鱿鱼将他们团团围住,它们的体色在灯光照射下,从乳白到红棕色不停地变幻着。忘乎所以的鱿鱼们全然不顾生人的出现,狂热地寻欢腾跃。难以数计的鱿鱼像赶集似地从幽暗的深海游来进行泄精、排卵。霍华特他们游到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覆盖着厚达1米多的鱿鱼卵。交配、产卵之后,雌雄鱿鱼便溘然死去。这批海洋生物的尸体迅速变质腐烂,长长的触须开始扭曲,身体的颜色也渐渐变白。鱿鱼死亡的速度之快,大大超过了人们捕获的速度。有的地方尸骨成山,鱿鱼的尸体堆有1米多厚。

霍华特和同伴长时间地待在水下,他们那明亮的摄影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鱿鱼。很快,周围聚集的鱿鱼发展得如同捕鱿船周围一样多。鱿鱼群的密度变得越来越大,他们已无法看清半米远的地方。这时,蓝鲨也注意到了灯光周围那密密麻麻的鱿鱼。几条鲨鱼闯到摄影机前,大口大口地猎食鱿鱼。鲨鱼越来越多,它们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好几次,鲨鱼碰倒了摄影灯。霍华特他们开始担心被鲨鱼咬着,便想游出鱿鱼群。可是鱿鱼群太大太密了,他们无路可游。鱿鱼群密密麻麻地像一堵屏障,有的鱿鱼进入他们的送话器。霍华特只能勉强看到自己手中的大功率摄影灯的光亮。突然,他感到有东西碰到自己的右臂,接着头上受到猛地一击。他仰头一看,是一条龇牙咧嘴的大鲨鱼!它正在狼吞虎咽着霍华特面罩前的鱿鱼。霍华特不敢在黑暗中游回他们的船,但是亮着灯留在这里已成为鲨鱼注意的目标,非常危险,真是进退两难呵。

突然,摄影灯被鲨鱼撞掉,灯光霎时消失,密集的鱿鱼奇迹般地散开了,鲨鱼也随之而去了。霍华特和同伴立刻朝水面游去。他们在暗黑的海水中,犹如置身于一个寒冷的深渊。随着慢慢上升,他们开始看到水中出现成千的绿莹莹的条纹,犹如流星在天际的大气中闪现。出水之前,他们长时间地逗留在水中,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最后看一眼这缥缈的水下世界,看一眼这世上罕见的鱿鱼集会的奇观。他们看到成千上万雨点般落下的鱿鱼,从水面沉入海底去繁衍后代,而后结束它们短暂的生命。

海龟的记忆力

海龟有惊人的记忆力。当幼海龟脱壳而出后,就本能地连头也不回,匆匆忙忙爬回大海。这个过程虽只有数分钟,但幼海龟已记住它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海水的气味,并且终生不忘。15~30年后,这些海龟会千里迢迢正确无误重返自己出生的故乡,繁殖后代。为了揭示海龟重返故乡的秘密,美国学者最近做了一些饶有趣味的实验。

最近几年来,美国鱼类和海生动物管理局每年从墨西哥沿海收集约2千枚海龟卵。收集的方法是当母龟产卵时,不让卵落入沙坑,而直接落入塑胶袋中。然后装入灌有德克萨斯州潘德雷岛沙粒的箱子里,运回潘德雷岛沙滩,等孵出幼龟后,给它们做上标记,让它们爬入大海。等这些幼龟游了15米时,把它们捞起,放入德克萨斯州的加尔活期顿海域。不久,这些幼龟会不约而同地返回潘德雷的海域中,没有一只重返它们的墨西哥海滩出生地。这个实验令人信服地表明,尽管这些海龟出生于墨西哥,但没有接触到那儿的环境,它们第一次嗅到的是潘德雷岛的环境因素——海水,所以并不留恋加尔沃斯顿海域的水质,而对潘德雷岛海水怀有特殊的感情。

德克萨斯州农业机械学院的研究小组,也对这批海龟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制备了一只水槽,把槽分成四个隔水区,连续不断地灌入不同海域的海水。虽说这些隔水区是隔水的,但中间有一通道相互连通。前两个隔水区灌入其他地方的海水,第三个灌入潘德雷岛的海水,第四个灌入加尔沃斯顿的海水,再将幼龟置入槽中,看它们进入哪一个隔水区。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一开始大部分幼龟都进入第四隔水区,但不久都进入潘德雷岛海水的隔水区,上述两个实验所用的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证明海龟对第一次嗅到的气味具有惊人的记忆能力。

海洋杀人凶手

皮特·巴斯医生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密尔思湾医院刚刚一个星期,村民们就抬来了一具渔民的尸体。解剖时,这位年轻的医生发现,死者的胸腔中卡着一根尖利的骨头。一星期后,人们又发现了一具渔民的尸体。这一次,巴斯终于找到了凶手:一条银白色的长鱼。它正在死者胃中挣扎着。

经过几起类似的事件之后,巴斯终于确认,渔民们是被一种名叫颌针鱼的海鱼杀死的。这种鱼体长30厘米左右,身体呈流线型,当它从水中高高跃出、用其三英寸长的骨质口吻向人袭击时,往往能置人于死地。巴斯说:“虽然大多数人一直认为鲨鱼是海洋中最危险的鱼,然而鲨鱼一年中在全世界也不过伤害十来个人,而颌针鱼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夺走了20多人的生命。”一个星期中,有4名渔民因胸腔或胃部被其刺穿而丧生,3名被扎瞎了眼睛,2名被击昏。

颌针鱼为什么要攻击人,这个问题迄今仍无定论。由于受害者大多是夜间使用提灯时遭到袭击的,因此有些医生猜测:颌针鱼可能像飞蛾一样喜爱光亮。当它向灯光跃去时,无意中刺伤了提灯的人。巴斯医生却不满意这种解释。他说,上述说法无法解释一个三岁女孩在光天化日之下受到袭击致残的事实。当地的居民们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颌针鱼向人进攻,是对人们扰乱了它们的生活环境而采取的报复行动。村民们为此甚至念起咒语,乞求神灵救助他们,以免受这些“海洋杀人凶手”的残害。

“鱼医生”

海鱼受到微生物、细菌及寄生虫的侵袭,而这些病害附在鱼鳞或鱼鳃里,当这种鱼被别的鱼咬伤,伤口很易感染化脓,这时只好向医生鱼求治。

充当“医生”的,是一种名叫圣尤里塔的小型鱼类,样子普通,喜欢用嘴清除及吃食鱼体上的寄生虫、微生物及坏死了的细胞组织,从而“医”好了鱼的病。求治的病鱼有凶猛的鲨鱼,也有细小而驯良的珊瑚鱼。有趣的是,不管那种病鱼。在它面前都显得非常驯服,任由这位“医生”从它的口里钻出钻入,而绝不会把“医生”吞进肚里。

春夏季是这种小小鱼医生最忙的日子。当病鱼盈门时,“病人”大都会自动轮候诊治,很少出现打架或大鱼吃小鱼的场面。但有时“病人”太多,总不免发生碰撞和争执,如场面控制不住,鱼医生便会退到珊瑚礁里,实行“罢诊”。

一般来说,求诊的鱼类以雄性居多,这是因为雄鱼好勇斗狠,受伤率自然比雌鱼多。当然,也有一些鱼并没有病,只是请医生鱼清除身上的附生物而已。

鱼族中也有败类。有一种叫尔卜里马的小鱼,外形极似医生鱼,它专门伪装医生鱼四出行骗,借机接近求诊鱼类,突然用尖利的嘴齿咬吃病鱼的肉,然后逃之夭夭,心地非常狠毒,与医生鱼的“仁心仁术”真有天渊之别。

怪鱼

许多鱼都不睡觉,它们只是在海或河底岩石间不动地休息着。而西印度海附近有一种颜色鲜艳的鹦鹉鱼,夜间从其嘴里吐出游丝来,用它织成睡袋,把自身包起来,到了次日早上,便从睡袋中钻出,而且把它抛弃掉。

热带海中有一种印制,当地人用它来钓海龟。这种鱼的头上有强力的吸盘,人们用钓丝把它的尾巴缠牢,放到水里,等到它把龟吸住,便连龟一齐拉上来。取得龟后,又放它到水中去钓其他的龟。

印度出产的一种鲈鱼,能够离开水面,从干涸的池塘爬上陆地蠕动着去找寻另外一个有水的池塘,而且它还会爬树。

还有一种黏鱼,它们能利用胸鳍和尾巴,跳跃前进在岩石之间捕捉昆虫。

南美洲海滨出产一种六七寸长的鱼,叫做“弹度”,这种鱼头圆、眼凸、鳃大,能利用腹鳍匍匐走和爬树,动作敏捷有如猿猴,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泥猴”。

还有一种怪鱼。食量惊人,身体跟白鱼差不多,但它吞食比它体大三倍的东西。由于吃得多,胃壁胀大如同圆球,人们叫它“大食鱼”。这种鱼在北大西洋产量最多。

东印度海出产一种叫“错鱼”的小鱼,它有惊人的射击技能。当它游近岸边,发现草上有小昆虫时,就张口喷射一串水珠,把小昆虫打落水中,作为它的美餐。

贵州省岑巩县发现两种溶洞“怪鱼”。一为四脚怪鱼,一为体形相似于四脚怪鱼的无脚怪鱼。

据报导说,四脚“怪鱼”是1984年10月20日在岑巩县将军岩洞内被发现的。当时测量的长度为10厘米左右,重22克,嘴为圆形,似一短小吸管,鱼体半透明,只有四脚为黑色。另一种怪鱼的形状与四脚怪鱼相似,身形略小,无脚。

四脚怪鱼标本长约7厘米,头部扁,呈椭圆形,嘴长在扁圆形头体的下面,菱形,四周有皱折,前两脚(缩于体内,隐约可见)三节四趾,后两脚四节五趾,其第一、二节可见肌腱,往下则似鸡脚,无蹼,尾部有骨节,由大渐小。

喷火鱼

一天夜里,在南印度洋上捕鱼的几个渔民,突然发现平静的海面上火光闪闪,却又没有发现任何船只。他们诧异地将小船向火光起处驶去。没想到一束束绿色的火焰,就像喷火枪似的,朝船头方向猛烈发射。小船瞬间便处于密集的喷火包围之中,只得赶忙调转船头,迅速驶离火海。原来,这是一种性嗜群游的喷火鱼。它们平时能从食物中摄取含磷的有机物,并不断地在体内贮存起来,一旦遇到敌害或遇见船只,数以万计的喷火鱼就吐出这种物质。磷在氧气中自燃,形成一束束三米多长的绿色火焰。

割肉而不死的鱼

在非洲突尼斯的恩坦司河里,生长着一种奇怪的鱼。这种鱼的尾部,长着一条粗大的肉线,线的末端是一个球形大的肉团。如将肉团割掉,把鱼放回河里,鱼儿仍能继续生存,并可长出新的肉团。倘若肉团太重,影响游泳,也会自行脱落,再逐渐长出新的肉团来。当地的突尼斯人捕获长肉鱼,割取肉团来吃,然后将鱼再放到河里,以便下次捕割。

海豚求医

曾有杂志报道,一艘拖网冷藏渔船“阿达马托夫”号,在海上捕鱼工作结束,渔民正在甲板上收拾物件时,却遇到了一条受伤的小海豚求医。

海豚大脑发达,是最聪明的动物之。原来,在甲板上收拾物件的渔民,其中有人忽然看见一条海豚歪斜着身体向渔船游来,于是,呼喊其他的渔民一齐观看,大家都觉得这条海豚的姿势不正常,似乎是生病或受了伤。及至海豚游得较接近渔船时,有人见它身上有血流出,这就肯定它是受了伤。这时,一位渔民戏言,它是来向我们求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