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丽山西
18796700000038

第38章 山西食醋 天下第一醋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醋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山西的食醋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香、酸、绵的口感著称。

醋,在古时候称为酢或醯。史料《物原类考》载:“周时称醯,汉时称醋。”由此可见,在西周时期,食醋就已经出现。

《周礼》记载:“醯人掌共醯物。”所以,周朝不仅有食醋酿造,还有专门负责酿醋的职位。古时的晋阳(即今山西太原),是食醋的发源地,山西人常常被人称作“老西儿”,“西儿”是“醯”的谐音,借此作为山西人的代名词,也证明了山西酿造食醋历史悠久。北魏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素》里详细记载了食醋的酿造过程,并总结了20多种酿醋方法。

酿醋有多种方法,以酿制方式划分,食醋的酿制有熏制和发酵两种;以食醋的原料划分,有米醋、果醋、麦醋、糖醋等;按照酿制的工艺来分,食醋则有熏醋、黄醋、淋醋、回流醋、封缸醋等;如果按照曲类别分,食醋有大曲醋、快曲醋和自然发酵醋。按照商品的牌号,食醋则有老陈醋、陈醋、特醋等。

中国微生物学鼻祖方心芳曾在《山西醋》中讲道:“我国之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与镇江醋。镇江醋酽而带药气,较山西醋稍逊一筹,盖上等山西醋之色泽、气味皆因陈放长久,醋之醋身起化学作用而生成,初非人工而伪制,不愧为我国名产。”山西食醋品种繁多,特色迥异,但其中最受大众喜爱的当属山西太原清徐老陈醋。

1924年,清徐老陈醋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一举夺得优质商品一等奖,自此扬名海内外。

清徐老陈醋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辅以大曲、谷糠、麦麸、食盐、花椒酿造而成。当然,清徐老陈醋独有一套酿造制作的工艺,其制作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五步:采用红心大曲、低温浓醒发酵、高温快速醋化、温火黛烤醋醋和伏晒抽水陈酿。经过这样精湛工艺酿造出的老陈醋色泽呈现紫黑色,食用酸中有甜,回味无穷。

清徐老陈醋发源于山西清徐县,清代顺治年间,一位来自介林的山西人王来福落脚到清徐一家醋坊谋生。王来福诚实勤奋,好学好问,醋坊的老板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王来福继承醋坊后,借鉴父辈酿醋经验的同时不断摸索,选用品质良好的高粱,以大麦、豌豆制成的大曲做发酵剂,将陈年的白醅改为熏醅,然后用“三伏暴晒、三九捞冰”的方法,酿造出老陈醋,他的醋坊也因此生意兴隆。

有一年,朝廷的钦差路过山西清徐县吃面,以清徐老陈醋为调味料,钦差吃得尽兴,不停称赞,当地县令连忙送了钦差十桶陈醋。钦差回京以后,将其中五桶陈醋呈献给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尝过以后连连称好,钦差便将老陈醋的得来过程禀明。顺治皇帝听后,下旨命王来福进京,专为皇宫酿造老陈醋。王来福则向顺治皇帝表明,老陈醋之所以好,是因为水质、原料和工艺,而山西的水质是做陈醋的关键。于是,顺治皇帝挥笔写下“山西老陈醋”五个大字,封王来福为九品宫膳师,命他回山西清徐县为皇宫酿醋。从此以后,山西老陈醋不仅名扬山西,更是风靡全国。

醋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营养作用,老陈醋包含大量醋酸,同时还有丰富的氨基酸、有机酸以及醛类化合物,食醋能够迅速溶解钙和铁,因此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另外,食醋可以去除腥味,还能减少维生素的流失。

在医用方面,食醋具有缓解血瘀、软化血管、缓解积食、杀菌等作用。在《黄帝内经》中也早有对食醋医用的记载,水肿病人忌盐时,可以用醋代替。汉代,妙手回春的神医华佗已经使用食醋治疗蛔虫引发的腹痛。尤其在山西,民间更是流传着“家有二两醋,不用去药铺”的谚语。最近几年,经过医学研究证明,食醋还对治疗高血压、皮肤病以及风湿都有一定的疗效。

俗语说“酒是陈的香”,这句话用在老陈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老陈醋重在“陈”,储存的时间越长,食醋的口感越绵。曾经有人将老陈醋搁置40年,因为密封不严实,水分早已蒸发,只留下琥珀色的固体。然而,将这固体放入开水中冲调,无论是色泽还是口味仍然能保持着老陈醋的品质,色泽清亮,口味酸香。

据了解,山西的食醋酿造技术一直居于全国之首,又因为食醋的生活必需性,山西人在饮食上也逐渐形成“无醋不成味”的风俗。因为酿醋方法繁多,很多农村都保持以古老方法酿醋的习惯,因此各个地方酿造的食醋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例如,山西襄汾县汾城镇生产的太平米醋,是以优质的小米为原料,酿造的食醋色泽金黄,气味香醇,酸度浓烈,只要拧开醋瓶盖,酸味就扑鼻而来;陵川县玉泉醋,取“八角井”泉水,用小麦制曲,酸度适宜,色佳味香;榆次南堡的大曲醋,软绵香酸,风味独特;壶关辛寨醋,颜色清紫,药用价值高……

如今,山西老陈醋已被列为中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对其进行品牌保护,规定在山西地域范围的食醋生产者,如果使用山西老陈醋的专用地域标志,必须向当地监督机构申报,并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