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国际环保新举措
18778000000053

第53章 和白色污染说再见

在日内瓦的一个家乐福超市里,看着许多从未见过的特色食品,都想买来尝尝。推着半车东西到收款台交款后才尴尬地发现没有袋子可装!这是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的初到瑞士的一件糗事。收银员指了指收款台下面,告诉我可以买个袋子。那里挂着两种不同的袋子,塑料袋大而结实,收费0.5瑞郎(约合3.3元人民币),纸袋子不大,收费2.5瑞郎。我花了1瑞郎完成了在瑞士的“第一堂国情教育课”。

瑞士国内最大的两大超市集团——米格罗和高普仍免费提供塑料袋。像家乐福这样不给顾客提供免费购物袋的情况在瑞士并不普遍。其他使用塑料袋的场所也很多。垃圾箱旁的免费塑料袋是供狗主人及时清理狗粪的;加油站里有免费的塑料指套供驾车者查看机油尺而不会弄赃手;面包架旁也有带气孔的小袋子供免费使用;超市内的生鲜柜台会把商品用塑料袋再包装一层。可以说,塑料袋依然广泛地应用于瑞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在瑞士的公共场所里绝不会看到一只被丢弃的废塑料袋,更没有发生过塑料袋“满天飞舞”、挂在树上、被动物吞吃塞住了胃的事情,也就是说瑞士没有白色污染!带着这个结论,我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瑞士人的生活,寻找着其中的缘由,而映入眼帘的许多场景都令我感慨,甚至于有些震憾。

节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瑞士的超市里,经常会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虽然有商家提供的免费塑料袋,但依然有不少人花5瑞郎买两个纸袋子把自己的东西装走。而更多人则有备而来,拿出自带的可重复使用的结实的塑料袋和布袋子用穿着裘皮大衣的老妇人推着帆布袋的小购物车,神态自然,并没有觉得“掉价”,而驾车来的顾客习惯用商家的购物车把买的东西送到自家车上,后备厢里放着常备的纸箱子。有的超市则允许周边居民将购物车推到家里,超市再派人集中收回。我用上了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会议上发的无纺布制成的资料袋,又大又结实,颜色和图案也不难看,颇为实用。总之,去超市的人似乎商量好了一样,都尽量少用或不用免费塑料袋,是一种“集体有意识”。“富而不奢”常用来形容瑞士人,我觉得还可以加上“富而有德”,这种公德意识确实让人感慨不已。

节能环保意识可以说是伴随瑞士人终身的课题。咿呀学语的孩童就开始跟妈妈学垃圾的分类投放,知道苹果皮与玻璃瓶绝不可以放在一个垃圾袋里,而上学后不仅要学相关环保法律,还会去垃圾处理厂上实践课,成年后既要给下一代做表率,更要做个负责任的公民。这种意识绝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有统计表示,80%以上的瑞士人都以自己的国家环境优美、生活富足引为骄傲。

环保产业发达高效

在瑞士,一旦某件物品被确定为垃圾,它便会进入一个封闭的“不见天日”的循环系统。瑞士的垃圾治理从源头开始,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笔者居住的公寓地下室里,就有三个分别标注“可回收”“废旧纸张”和“厨余”的垃圾箱。在有些地方,垃圾的分类更为细化,甚至不同颜色的玻璃瓶都不能放在一处。每天清晨,公寓管理员按时将每个单元的垃圾箱用电瓶车拉到附近的街道旁,上午9点多,一辆大集装箱垃圾运输车就会把这些垃圾倒入到车中。垃圾箱的结构和垃圾车的抓手是配套的,主要借助机械,保洁人员只需搭把手,十几个近一人高的垃圾箱不到五分钟便清理完毕。这些封闭性很好的垃圾车直接送到垃圾处理场,进行分类处理,绝不可能发生遗洒,甚至在车边经过,一点异味都闻不到。垃圾送到处理厂,厨余垃圾制成肥料,可再利用的玻璃、塑料、金属等都变成了新的生产资料。极少量的有毒物质进行深埋处理。瑞士的废品再循环利用率十分高,据统计,70%的废纸,95%的废玻璃,71%的塑料瓶和近75%的锡罐以及90%的铝都得到回收,废旧电池的回收率达到了2/3。垃圾处理厂对收到的垃圾实行收费制度,每吨约为180瑞郎(约1100元人民币)。这些钱一部分从房屋管理公司收的物业费中提取一部分,一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还有一部分来自出售垃圾专用袋的收入。对企业十分严厉,而对于民用垃圾并不单独收取垃圾处理费。对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每立方米要收100多瑞郎的分捡费以外,每拖斗(约800升)垃圾还要收取运输费用30瑞郎。这些制度使瑞士的环保产业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工业体系,并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年销售额已达约100亿瑞郎。

服务和管理并举

垃圾处理公司每年岁末都会为瑞士居民送出一本小台历作为新年礼物。这本台历的独特之处在于除常规年历的内容外,还标记出大型垃圾,如旧电器、旧家具的投放时间和地点,每逢这些日子,居民便用自家的车把要扔掉的大型垃圾送到那些指定地点,由专业垃圾公司运走。这本小台历已成为瑞士家庭的生活必需品。除了这种贴心的服务外,瑞士的许多商家也会应顾客的要求到家中把旧电器取走,因为在买这些电器时,价格中就已包含了回收费用。

瑞士的环境保护,光靠国民的自觉意识以及良好的服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制性的法律保障。不但环境立法起步早,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就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执行起来也很严格。瑞士有些州专门设立了垃圾警察,他们主要负责抽检垃圾,一旦发现垃圾没有正确分类,就会根据找到的线索处罚当事人,罚款可高达200瑞郎。瑞士首都伯尔尼市规定:从车窗内向外扔烟头,或随地乱扔烟头者,将被罚款40瑞郎,养狗者如不及时将狗屎用塑料袋捡起扔到狗屎箱中,将被罚款80瑞郎。当然,更多的时候瑞士还是通过媒体等多种方式来宣传环保理念。国际都市日内瓦每年都会举办“城市清洁日”活动,动员市民在公共场所捡拾垃圾,从而加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