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117

第117章 决策参考(18)

对西吉县发展西芹产业的思考

西吉县种植西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由零星种植的自给自足发展到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化经营,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精心培育,西芹的质量和市场优势逐步显现出来,产业雏形开始形成。2008年,西芹种植面积达到6000多亩,年产鲜芹5.16万吨,实现产值3096万元,初步建立了以吉强镇为中心,辐射葫芦河川道区六乡(镇)的西芹生产基地,种植户达2608户,主产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65元,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

一、西吉县发展西芹产业的优势

西吉县发展西芹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立地条件好。西芹属于冷凉性蔬菜,喜冷凉、忌高温,苗期适宜温度为10℃左右,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8℃~20℃。当温度高于23℃时容易发生病害,高于27℃时生长受限,品质下降。西吉县虽然海拔较高,但气候冷凉,年均气温只有5.3℃,7月份平均气温17.8℃,夏季凉爽多雨,降水量集中在7~9月份,光照资源丰富,土层深厚,适宜于种植夏季西芹。加之工矿企业少,大气、水源、耕地无污染,病虫害较少,创造了西芹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西芹生产能够把山区气候冷凉的劣势转变为种植西芹的优势。

西芹品质好。西吉县生产的西芹与区外其他地区种植的西芹相比,具有纤维含量少、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病虫害轻、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特别是因其质地嫩脆、口感好而具有市场竞争力。

上市时机好。我国南方每年6~9月为高温季节,由于受高温影响,西芹无法生产。南方沿海城市的广州、福建、湖南、上海等地西芹需求量约10万吨,供需矛盾突出。而西吉县的西芹上市时间为9月初,正是南方西芹市场的空当期,正好从空间和时间上弥补南方市场不足,是北菜南上的最好时期。

经济效益好。2008年,全县推广西芹设施拱棚种植,发展设施种植4589亩,实现了拱棚西芹一年两茬生产,拱棚年产西芹16000公斤/亩,每公斤西芹按0.6元市场最低价计算,产值为9600万元,扣除每亩生产成本6020元,每亩经济效益为3580元,远远高于其他作物的经济效益。

主栽品种好。多年来,通过试验研究、科技攻关和实地栽培,形成了“加州王、圣地亚哥、文拉图、皇冠”等主打品种,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向优质化、规模化迈出了步子,发展专业合作社3家,发展种植大户121户,初步形成了县有服务中心,乡有服务站,村有农民技术员,组有科技示范户的四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能够及时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服务,引导菜农实施科学种植,实现了西芹的规范化生产。

二、西吉县发展西芹产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西吉县西芹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品牌不亮。至今没有打出品牌,仍处于较粗放的低级发展阶段,大路菜、低档菜面积大,高档精细菜面积小,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没有形成与内在品质相适应的品牌和商标,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影响了经济效益,挫伤了菜农种植的积极性。

龙头不强。没有像样的加工龙头企业,缺乏精细的产后加工和产品包装,无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缺乏市场竞争力。

流通不畅。市场发育程度低,缺乏强有力的运销合作组织,没有形成通畅的运销渠道和稳定的销售市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产业持续发展。

服务不到位。没有规模化的育苗中心,种苗准备不足,统一供苗只占种植面积的5%;没有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不能对西芹的农残指标进行有效监控;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生产标准,不能实现西芹生产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没有冷藏保鲜库和冷藏运输车,不能保障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温室、大棚、冷藏等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产业发展政策不配套,规划布局、产业指导、市场调控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缺乏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三、西吉县发展西芹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认为,西吉县发展西芹产业有潜力,有前途。通过努力,积极扩大西芹种植规模,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能够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可靠的产业,成为山区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发展西芹产业要下工夫做好两篇大文章:一是要发展优质精品西芹;二是要大力开拓市场。

(一)实施优质精品战略

西吉县种植西芹已经有多年历史,但一直没有做大做强,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也不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和档次低,产业水平不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充分发挥本地自然气候和无污染的环境优势,实施优质精品战略,用有限的资源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走出一条新路。

普通西芹和精品西芹在品质上和价格上相差很大。精品西芹因其肉厚、脆嫩、无渣、风味独特、富有营养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销售价格是普通大路芹菜的2~4倍。据了解,山东的优质精品西芹卖价高达137元/公斤,其中,西芹外秆4元/公斤,中秆14元/公斤,内心的“玻璃脆”能卖到129元/公斤(可以生吃)。效益相当可观。据调查,精品西芹自引进国内以来,市场销售价格一直稳定在每公斤2~3元,经过特殊加工的高档产品甚至能卖到每公斤几十元。而西吉县目前生产的西芹每公斤只能卖到0.6元。因此,发展优质精品西芹生产是目前西吉县走出低水平徘徊、低效益困境的不二选择。

第一是规划先行。针对西芹生产条件和资源条件做好布局规划,在对自然条件和西芹生长发育特点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布局,促进西芹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第二是选育优良品种。只有选用优良的品种,才能种出品质好的西芹,才能符合市场需要,卖出好价钱,实现高产高效。

第三是要走绿色、无公害发展道路。从育苗环节开始就要建立西芹生产的绿色档案,严格按照权威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并建立西芹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制度,把西吉县建设成绿色、无公害、高品质西芹种植基地和产业带。

第四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对集中育苗、示范园区建设和加工企业的扶持,推动西芹基地生产发展。

(二)大力开拓市场

一是找准市场定位。西吉西芹的市场应定位在中高端市场,把市场开拓的着力点放在供应大、中城市的超市、宾馆、酒店,避免走低档次、低效益的老路。

二是创立品牌。在西芹的加工、分级、包装上狠下工夫,提高产品档次,打造“六盘山绿色西芹”品牌。

三是贴牌销售。西吉县地处南部山区腹地,远离大中城市和消费市场,经济实力弱,闯市场、创品牌都存在很大困难,其中一条出路就是有效利用别人的知名品牌,搞贴牌销售,与区外知名西芹产地联合,借船出海,有效地把西吉西芹产品优势与区外企业的品牌优势、信息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开发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共创双赢。

四是搞好信息发布。西吉西芹的生产、加工、销售信息,要进入国家农产品信息网和相关网站,及时进行信息发布。积极利用农副产品博览会、电视广告、报刊等传媒宣传西吉西芹,提高西吉西芹的知名度。

五是确定主攻市场方位。西吉西芹的上市时间正是南方西芹市场的空挡期,特别是上海和武汉市场对西芹的需求量很大,应集中力量主攻上海和武汉市场,打开市场销路。

(三)积极引进龙头企业

一是利用龙头企业的优势,大力实施西芹的良种化和标准化生产,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加以推广,组织标准化生产。从技术上把握好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病虫害综合防治几个重点环节,提高西芹产品质量。

二是利用龙头企业的优势,增强加工包装能力,开发和推广西芹采后处理技术,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加工产品,提高产品档次,满足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增值,加工增效,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扶持运销龙头大户,加快营销体系建设。在产地建立西芹批发市场,完善运销机制,健全中介服务组织,搞好产销信息服务,壮大运销队伍。利用产业化政策,积极争取建设冷库,组建鲜菜冷运车队,形成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确保西芹营销渠道的通畅。

执笔人:刘策 常青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