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62

第62章 《宋史》(3)

后来,岳飞率领经过严格训练的岳家军先后两次北伐,大败金兀术,收复大量失地。胜利在望,岳飞十分高兴,对部下说:“长驱直入金老巢黄龙府,我同诸位将领一起关怀痛饮!”正当岳飞指日之内就要渡过黄河北进时,秦桧却企图放弃淮河以北地区,暗示台谏官奏请高宗命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上奏:“金兵士气沮丧,抛弃全部辎重,急忙渡过黄河北逃,两河地区的英雄豪杰闻风响应,我军士兵拼死效命,这样的时机不会再来,难得的机会不应轻易放弃。”秦桧知道岳飞北伐意志坚定不可扭转,于是先请求高宗让张俊、杨沂中等人率军回师,然后说岳飞孤军深入不能久留,请求下令班师。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字牌,岳飞愤慨惋惜以致泪下,面朝东方拜了两拜说:“十年的努力,毁弃于一旦。”岳飞率军南撤,民众拦住他的马头失声痛哭,诉说道:“我们头顶香盆、运送粮草以迎候官军,金人全都知道。相公一走,我们就会被一个不留地杀掉了。”岳飞也悲痛泣下,取出皇帝诏旨给他们看并说:“我不能擅自留下。”哭声震撼原野。

当初,秦桧把赵鼎逐出朝廷,岳飞常常对着幕僚叹气,阅读秦桧奏章,到“德行没有一定的师法标准,只要主张为善就可以师法”造句话时,厌恶他对皇帝的欺骗蒙蔽,愤怒地说:“君臣之间的伦常,根源于天性,臣下怎么能忍心当面欺骗他的主子呢!”

金兀术写给秦桧的信中说:“你天天都在请求和议,但岳飞却正在图谋进攻河北,必须杀掉岳飞,然后才能够议和。”秦桧也认为岳飞不死,终究会阻碍和议,自己也必然会遭到祸害,因此极力图谋杀死岳飞。

由于谏议大夫万俟高与岳飞早有怨仇,就暗示万俟离弹劾岳飞,又指使御史中丞等人连上章奏弹劾论说,大概意思是说:“今年春天金军进攻淮西,岳飞进军至舒州、篮州而木再前进,近来他和张俊在淮河沿岸停驻军队,又打算放弃山阳而不加以防守。”这样,秦桧还不满足,他秦桧的意图还没有达到,又引诱王俊诬告张宪谋划迫使朝廷把兵权交还岳飞。

秦桧派人逮捕岳飞父子证实张宪的事情,所派之人来到时,岳飞大笑着说:“皇天后土,可以表明我的心迹。”秦桧开始命令何铸审讯岳飞,岳飞撕开衣服露出脊背给何铸看,上面刺有“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字迹深入皮肤肌理之中。

何铸说明岳赵无辜。秦桧又改命万俟离审理。万俟离污蔑岳飞说:岳飞曾写信给张宪,让张宪谎报敌情以震动朝廷,岳云也写信给张宪,令张宪采取措施使岳飞回到军中;并且说这些书信已经烧毁。后来又安排一些人来附会岳飞冤案。

当初,岳飞被关在狱中时,忠直的大臣说岳飞无罪,都被秦桧构陷,而凡是附会凑成岳飞冤狱的人,都不同等级地升了官。老将韩世忠愤愤不平,刭秦桧那里质问真凭实据,秦桧说:“岳逊儿子岳云写信给张宪逭件事虽不明确,但这件事情或许是有的。”韩世忠愤怒说:“‘或许有’三个字,怎么能够使天下人信服?”

到了年末,这件案子还是没有成立,秦桧亲自写一个小纸条交给监狱,监狱当即报告岳飞死亡,当时年仅三十九岁。金国将领听说他已被处死,举杯互相庆贺。

史家评论:大概岳飞和秦桧势不两立,如果岳飞得以施展抱负,那么就可以报复金国,宋朝的耻辱可以洗雪;但如果秦桧实现了他的意图,那么岳飞也只能去死了。过去刘宋要杀檀道济,檀道济被关入监狱时,瞪大眼睛大骂说:“自己毁坏了自己的万里长城!”高宗忍心自己放弃了本国的中原地区,所以忍心杀害岳飞,冤枉啊!

9.文天祥宁死不降——《宋史·文天祥传》节选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密丞人。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皮肤白皙像玉石,眉清目秀,顾盼生辉。在童子时,看到学校祭供的同乡先辈欧阳修、杨邦又、胡耸像,就很仰慕他们,说:“死后如果不侧身在他们中间享受祭供,就不是大丈夫。”二十岁考中进士,考试时他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不起草稿,一挥而就,皇帝亲自选拔为第一名。考官王应麟奏道:“这份答卷古义好像明镜,忠心像铁石,所以臣敢为获得人才而庆贺。”

德佑初年,元朝围攻南宋,皇帝就诏令天下起兵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哭泣,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集中一万人的军队。事情上报,任命为江西提刑安抚使召他进京。友人阻止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跟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又有何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会这样。但国家养育群臣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急难,征集天下军队,都没有一个人一匹马进京,我对这种情况感到非常痛心。所以不自量力,要以身殉国,希望天下忠臣义士将会有闻风而起的。”文天祥生性喜欢豪华,平常自己享用很丰厚,跟前满是歌舞伎。这时,自己痛加裁减,将全部家产都用作军费。

到了景炎二年,元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由于没有作战经验和严格训练,战斗力不强,在元军骑兵猛烈的冲击下,惨淡收场,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文天祥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元。祥兴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岭被一支偷袭的元军俘获。他吞下二两龙脑自杀,但药力失效,未能殉国。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命令他下拜,不拜,张弘范便用客礼见他,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捍卫父母,却教人背叛父母,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持向他索要招降信,文天祥便写下所作的《过零丁洋诗》给他们。诗的末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只好放过了他,后来又把他送到元朝都城。

当时世祖皇帝常从南朝官员中寻求人才,王积翁说:“南朝人里没有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便派王积翁宣示圣旨,文天祥说:“国家灭亡,我当殉国。如果马上要我做官,不光是些亡国士大夫不能同他们谋求共存,而且将自己一生的努力全都抛弃,我有何用?”王积翁想要联合宋旧官谢昌元等十人请求释放文天祥让他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文天祥一出去,再号召江南,那将把我们十个人放在什么地方!”事情便作罢。文天祥在燕共三年,皇上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同宰相商量要释放他,有人提出文天祥在江西起兵的事情来说,结果没有释放。

至元十九年,有一福建僧人说土星侵犯帝座星,疑心生变。没多久,中山有个疯子自称“宋主”,有兵一千人,想要救回文丞相。京城也有匿名信,说某天火烧城外苇草,率领两侧士兵起事,丞相可以不必发愁这样的话。人们怀疑所称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朝皇帝将文天祥召进宫中告诉他道:“你还有什么请求?”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蒙受宋恩典,担任宰相,怎么可以事奉第二国?希望赐我一死就足够了。”元帝还是不忍心,马上挥手让他退下。谏官极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于是元朝皇帝下令处死文天祥。听从

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对吏卒说:“我的事情结束了。”向着南方拜别以后就义。

史家评论:宋朝到德佑亡国了,文天祥往来军队中间,起初想要凭口舌劝说保存宋,不能成功,护送两位孱弱的王子颠沛在岭海一带,来谋求复兴,兵败被俘。元朝皇帝认为他气节高尚,又爱惜他的才能,想尽办法驯服他,终究没能成功。看他从容就义,视死如归,这是因为他有比活命更重要的追求,能不称他为“仁”吗?

10.王钦若奸邪险伪——《宋史·王钦若传》节选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父亲王仲华,陪从祖父王郁在鄂州做官,逢长江水暴涨,迁家黄鹤楼,汉阳人望见黄鹤楼上好像有光彩,这晚,王钦若出生。宋太宗征伐太原时,王钦若才十八岁,他写了一篇《平晋赋论》进献到太宗的行营。

祖父王郁任濠州判官,快死时告诉家人说:“我当官五十多年,对用刑很慎重,使许多人能活命,以后必定有大兴我家的人,大概是我的孙儿!”王钦若被选拔为进士甲科,任亳州防御推官,升任秘书省秘书郎,监庐州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