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23

第23章 《南齐书》(2)

3.天文学家祖冲之——《南齐书·祖冲之传》节选

祖冲之字文远,是范阳蓟县人。祖父在宋朝做过大匠卿。祖冲之从小就喜欢考究古史文物,而且思致精巧。

刘宋时期使用的历法是何承天制作的《元嘉历》,已经比古代的十一家历法要准确精密了,可是祖冲之对它还是不满意,于是开始自己编写历法。祖冲之经过长期的观察测量计算,最后终于写成了一部新历法,叫作《大明历》。这部历法的精确程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它测定的一回归年(两年冬至之间的时间),跟现代科技测定的只误差了五十秒。测定月亮公转一周的天数,居然跟现代科技测定的数据相差不到一秒。

这部历法虽然精妙准确,但是在祖冲之把它交给皇帝刘骏,皇帝下令群臣讨论的时候,反对的人还是很多。戴法兴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摆出的理由是祖冲之擅自改变古代的历法,是离经叛道,还说后人不应该改变古人制定的历法。祖冲之用事实驳斥了戴法兴的荒唐理由,刘骏找了些懂得历法的人和祖冲之辩论:那些人对祖冲之提出了种种责难,但祖冲之用正确的数据将他们一个个都驳倒了。但即使如此,刘骏对颁布新历法还是很犹豫。后来齐武帝的太子看到祖冲之的历法后,觉得那历法确实精确,启奏齐武帝请求施行,但太子不久病死了,这事情又被搁置了下来。直到祖冲之去世10年后,《大明历》才得以施行。

刘骏死后,祖冲之被派到外面担任了娄县令,后来又被调回了朝廷。当时缴获了后秦姚兴时期制作的一部指南车,这是一辆和普通两轮马车差不多大小的车子,车厢的四壁外侧雕刻着精美的花鸟图案,车子的顶部端坐着一位气定神闲的木制小仙人,仙人的一只手优雅地指着前方。虽经沧桑岁月的无情剥蚀,车上的油漆早已全部脱落,整个车子已毫无光彩可言,但是它那精致、华贵和神秘的本质特征却也丝毫未减。可惜的是只有空壳,里面的机关都是空的,当这车走起来的时候,让人坐在车里面掌握方向。所谓的指南完全是骗人的,完全想象不出姚兴要这种没用的东西做什么用。萧道成执政后,听说祖冲之对机械方面很有研究,下令让祖冲之按照古代的方法重新制作一部真正的指南车出来。祖冲之改用铜来制造里面的机械,机巧多变,最后那车不管怎么转,始终都指向南方,这种技术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机械专家马钧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当时有一个北方人索驭麟吹牛说自己也能造指南车,萧道成让祖冲之和他各造一辆,造好后在京城的乐游苑比试,同时进行校对的试验,结果索驭麟造出的指南车误差非常大,萧道或很生气,下令把索驭麟造的车拆毁,当柴火烧掉了。

竞陵王萧子良喜欢古代的文物,祖冲之就自己制造了一件欹器送给了他,对他加以劝讽。欹器就是一种礼器,可以往里面装水,如果装满了它就会倾倒过来,如果是空的它也放不正。只有装了一半水的时候它才能端正地放着。

祖冲之懂得音律,还是玩博塞(当时一种流行的游戏)的高手,在当时无人能比。他认为诸葛亮俞鲁造出木牛流马,不用风、水这样的动力,而依靠体内的机关就能行走,也想造出类似的东西出来。后来他造出了千里船,在长江的新亭段试验过,一天能走100多里,是当时最快的船。他还发明了用水力推动石磨舂米磨谷子的水碓磨,试验的时候,齐武帝还亲自跑去观看。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造诣非常高,他曾经注解过中国古代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自己还编写了一本数学著作《缀术》。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面第7位,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面第7位的科学家。

史家评论:南齐建国时间虽然很短,但让它骄傲的是那个时代出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仅仅这一个人,就足以让这个朝代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4.骁勇善战的周盘龙——《南齐书·周盘龙》节选

周盘龙是兰陵人,刘宋时期实行土断政策,兰陵被隶属在东平郡的管理之下。周盘龙胆识过人,特别擅长骑马射箭。刘子业统治时期,周盘龙从军跟随官兵讨伐叛贼,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勇敢,进攻的时候总是冲在最前面,所以受到上级的赏识。周盘龙因军功而一直加官到龙骧将军、积射将军,赐爵晋安县子,食邑400户。刘休范在浔阳造反,周盘龙当时跟随萧道成守卫新亭,和屯骑校尉黄回出城南,与敌人对峙,不久退回城内,团结在一起抵抗敌人。刘休范的叛乱被平定后,周盘龙被任命为南东莞太守,加封前军将军,后来一直升到了骁骑将军。刘昱统治时期,他出任为假节,都督交趾和广州两个地方的军事、征虏将军、平越中郎将和广州刺史,还没有去上任,就平定了建康城司徒袁粲的起兵。萧道成掌权后,任命周盘龙都督司州军事兼任司州刺史,别的官职都不变。

一年后,北魏入侵,进攻寿春,朝廷命令周盘龙协助豫州刺史桓崇祖决堤放江水阻挡敌人。周盘龙率领军队在西部江泽中抗击敌人,杀伤敌人数万,桓崇祖和周盘龙等人抓住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水陆两路对敌人发起进攻,杀得北魏军队尸横遍野,战斗打到第二天早上,西部的敌人就被击败了。萧道成非常高兴,下诏褒奖了周盘龙,还送了二十个金钗给周盘龙的爱妾杜氏,并亲笔写上:“送给周公的阿杜。”

第二年,鲜卑军队再次进攻淮阳,把角城包围了起来。当时守卫角城的是成买,鲜卑人把角城围了好几圈,萧道成派李安民前去救援,并对周盘龙下令道:“敌人已经开始对角城进攻了,西部的河道应该很空虚,你可以带领军队到淮阴去靠近李安民的部队。”这个时候成买正在和鲜卑激战,他亲手杀死了许多敌人,最后战死。

周盘龙外表看上去并不强壮,也不喜欢说话,但是在和敌人厮杀的时候却勇敢果断,别的将领都比不上他。

有一次,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单独率领贰佰多人冲锋,鲜卑有一万多骑兵从左右两翼冲上来向他展开包围。忽然一个骑兵来到周盘龙面前报告说周奉叔已经战死了。周盘龙当时正在吃饭,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扔掉了筷子,骑上战马,手持长矛带领部下冲到敌人阵前,大喊:“我周盘龙来了!”鲜卑人一向害怕周盘龙的大名,一下子被他杀得晕头转向的。这个时候周奉叔实际上并没有死,他已经杀了很多敌人,冲了出来,但周盘龙并不知道,还是在敌阵中冲来杀去地四处寻找爱子,鲜卑人都不敢抵挡。周奉叔见父亲一直没有出来,很着急,于是骑着马再次杀进敌阵。父子二人战斗得非常勇猛,将几万鲜卑军队杀得大乱,最后打败了敌人,从此周盘龙父子威名大振。

齐武帝萧道成即位后,将周盘龙提拔为征虏将军、南琅琊太守,不久又升为右卫将军,后来封他为侯爵。齐武帝多次搞演习,都命令周盘龙率领骑兵,并拿着长矛冲锋陷阵。

角城守将张蒲和北魏暗中勾结,有一次他乘大雾乘船到小岛上砍柴,偷偷装了20多个鲜卑士兵,让他们把兵器藏在竹器中,船开到城东门,守门的士兵没有阻拦他们,于是敌人登岸攻下了城门。守城主帅皇甫仲贤率领部将孟灵宝等30多个人在城门上抵挡,杀了3个敌人,别的敌人都受伤,纷纷跳进水里逃命。这个时候敌人的军队在城外已经集结了3000多人,因为受到阻挡而不能前进。淮阴军主王僧庆率领500多人前去救援,这才把北魏军队逼退。事后追查责任,周盘龙也受到了牵连,被有关部门弹劾,皇帝下诏命他以平民身份继续担任职务。不久又给他恢复了职位,并兼任东平太守。

周盘龙上表说自己年老体弱,不能再在边境镇守了,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朝廷同意了,把他调回来担任散骑常侍和光禄大夫。几年后周盘龙病死,享年79岁。

史家评论:周盘龙骁勇善战的一位猛将,在万军中任意冲杀,无人敢挡,这是多么的威风啊!

<;后人评论>;

《南齐书》部帙不大,包含的年代又很短,竟然也撰写了八篇志,确乎难得。《南齐书》有些传,显示了萧子显在历史表述上的才华。萧子显在写这些事件和人物的时候,都不直接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前后史事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品格。用顾炎武的话说,这种写历史人物的方法叫做“于序事中寓论断”,司马迁写《史记》最善于运用这种方法。萧子显学习司马迁表述历史的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被后代史学家称为“良史”,这是很自然的。

《南齐书》文字比较简洁,文笔流畅,叙事完备。列传的撰写,继承了班固《汉书》的类叙法,又借鉴沈约《宋书》的代叙法,能于一传中列述较多人物,避免人各一传不胜其繁的弊病。又书中各志及类传,除少数外,大都写有序文,借以概括全篇内容,提示写作主旨。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说:“此数传皆同一用意,不著一议,而其人品自见,亦良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