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22

第22章 《南齐书》(1)

<;读史导读>;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在萧子显撰写齐史之前,已有多部齐史问世,如沈约所撰《齐纪》、刘陟所撰《齐纪》等,今只有萧子显的《南齐书》流传下来。《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后亦称《齐史》,至北宋,为区别于唐代李百药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南齐书》,而称后者为《北齐书》。

《南齐书》原有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计有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另有序录一卷,述作书义例和目录,亡佚甚早。志基本沿袭《宋书》八志,唯去《律历志》而增《舆服志》,改《符瑞志》为《祥瑞志》,其中以《州郡志》与《百官志》尤具史学价值,不过《州郡志》也因不著户口而为人诟病。《南齐书》还以“史臣曰”的形式阐发史论,亦具特色。

《南齐书》包含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志八篇十一卷。传四十卷,其中不少是记少数民族地区史事的,而以《魏虏传》记北魏史事,这在性质上同《宋书·索虏传》是一样的。序录一卷,刘知几都不曾见到,说明它佚之甚早,故全书今存五十九卷。

<;故事精选>;

1.萧道成密谋弑君——《南齐书·萧道成传》节选

元徽五年夏季,当时的小皇帝是刘昱,他生性残忍,杀一个人就如同杀死一只蚂蚁一样。一天,萧道成因事和袁粲、褚渊单独相聚,谈完正事,萧道成说出了小皇帝刘昱欲杀害自己的担心,流露了想要废帝的意思。袁粲听后反对说:“主上年幼,犯点小错也很容易改正;废立之事不能轻易就进行。就算成功,身为人臣也很难保全品格。”褚渊见袁粲反对后默不作声。此后一日,萧道成的心腹部下纪僧真说:“现在皇帝猖狂,滥杀无辜人不自保;天下之不能指望袁、褚两人相救,明公您怎么能干等着被消灭!存亡之机,还希望您三思。”萧道成听了,不住点头。暗中抓紧独自运作此事的准备。

又一日,萧道成在自己的府邸和心腹密谋此事时,心腹说:“我们可以到广陵兴兵举义,然后让萧将军之子萧赜将郢州兵东下于京口会合,最后合力直捣京师。”萧道成倒背双手走来走去犹豫不决,过了很久,说道:“这样倒是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又摇摇头,说:“不行,这样做并无把握。”

随后萧道成派密使前去告知心腹部下行青、冀二州刺史的刘善明和东海太守垣荣祖,要他们在初秋时惊动北魏,若边境有事,吸引进朝廷注意,他这里便好下手。刘、垣二人商议后回复说:“宋氏的江山现在看来行将败亡,以小皇帝的所作所为及朝中人人惶恐的局势,宋灭不久即来,此乃人人共知,应当静以待之,不宜远离京师。至于惊动北魏,不但无助于事,反会招致祸患。”

萧道成的族弟萧顺之、次子萧嶷也认为乘刘昱离宫出游之机举事比较容易成功。经反复考虑,萧道成最后决定稳居京师,待机行事。

这时候,对刘昱残暴统治不满的人逐渐投靠到萧道成的门下,忠心于萧道成的越骑校尉王敬则来到萧道成府邸,说:“为萧将军成其大业,我愿去打探小皇帝刘昱的行踪,每日向萧公禀报。”

随后王敬则不畏辛劳,每晚出行,身穿黑衣伏于皇帝出行的路边查看刘昱的举动,探听他的言行。凡有重要情况必详细说给萧道成听。萧道成对王敬赞赏有加,特命他暗中拉拢刘昱左右,王敬则依计行事,很快将刘昱身边的杨玉夫、杨万年、陈奉伯等十五人串通,保持与其联络,对皇帝伺机行事。

公元477年7月6日这天晚上,员外郎桓康前来萧道成在领军府内,神色紧张,坐下后对萧道成说:“萧将军,臣刚才见皇上微服带领左右随从从领军门前路过,听得他身边的人说‘满府都睡着了,为什么不翻墙进去呢’。皇帝说‘朕今晚有一去处,这儿等明晚吧’。”

萧道成顿时紧张起来,说道:“明晚!小皇帝莫非对我下手吗?”第二天晚上,萧道成不敢入睡,心中惶惑不安,盘算着如何应对小皇帝的偷袭,忽听得大门被人撞得砰砰作响,府内顿时显得有些惊慌,萧道成不敢让人开门。门外有一个声音压低了嗓子喊:“我是敬则!”身边的人听出了是王敬则的声音,忙问:“什么事?”王敬则说:“皇帝刘昱刚才已被他的左右杀死,快请萧将军入宫主事。”

此时萧道成仍然惊疑不定,担心是不是皇帝设计骗他开门,而后杀死他。萧道成迟疑着并不开门,此时,从外面抛进来一个东西,重重地落到地上。众人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萧道成急忙叫人用清水冲洗干净。看到正是小皇帝刘昱的人头!时年15岁的小皇帝刘昱就这样死于非命。

萧道成立刻让人开了大门,自己换上了一身戎装,众人也装束齐整携带武器,便骑马直奔皇宫。来到承明门,萧道成让人急呼开门,并喊:“皇上回宫。”城门打开,众人蜂涌而入。因平时回宫,守门卫士担心不知哪儿不对惹了皇帝刘昱,横遭个杀身之祸,所以都不敢抬头,个个垂手低头,立在一旁。萧道成因此顺利进宫,根本没有人怀疑。全副武装的众人闯入大殿,殿内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个个惶惑。萧道成站在大殿之内大声地说:皇帝刘昱已被杀死!看惯了小皇帝杀人如捻死一只蚂蚁的宫内各色人等,顿时欢呼雀跃,高呼万岁。

次日天明,萧道成即以太后的口谕下令召袁粲、褚渊、刘秉入宫。大殿内萧道成向众人通报皇帝刘昱已被杀,三人不及发话,萧道成把目光转向生性懦弱无能的刘秉,问:“您是国家重臣,今日之事,将如何处理?”刘秉侧目萧道成,见他须髯尽张,目光如电,不由移开目光,嗫嚅着说:尚书众事宜交我处理,军旅处分,一委领军。萧道成转过目光面对袁粲说道:“请将军拿个主意。”袁粲不以为然地说:“这个我不知道。”一旁的王敬则立刻站了起来,从腰间拔出一把战刀,舞动着,寒光闪过众人的脸,并大声吼叫:“今天主事皆应给萧公,敢有异议者,血染敬则的刀!”王敬则说着取来一顶白色的纱帽戴在萧道成的头上,嚷道:“任何人不得反对……做事须趁热打铁!今日定要立萧公为天子!”袁粲张嘴刚要说话,王敬则立刻呵斥:“住口!”萧道成一听要立他为帝,自知尚有异己,需暂缓行事,便假装恼怒地对王敬则呵斥道:“天子岂是我辈所当做的?你懂什么!”王敬则随即闭口不言。

褚渊看了一眼萧道成,说道:“非萧公无以了结此事。”并走向前来,躬身将所领事权的印绶交给萧道成。萧道成立刻发话:“按法入东府迎安成王入宫即位!”袁粲、刘秉面露不悦,未及表示,只听“喀嚓”一声,几把长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二人面色苍白,仓皇出门而去。

当日,萧道成又以太后的名义,历数刘昱种种罪行,将其追废为苍梧王,诏立安成王、10岁的刘准即位。随后萧道成出镇东府,任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

史家评论:萧道成当上皇帝后勤勤恳恳,又很节俭,是南朝历史上少有的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皇帝。他想以身作则,来改变当时奢侈糜烂的风俗,可惜他只当了四年皇帝就死了,而他的继承人们一个比一个奢侈,最后彻底败掉了萧道成建立的基业,使南齐王朝成为南朝寿命最短的朝代。

2.王僧虔绝妙答辞——《南齐书·王僧虔》节选

王僧虔,是临沂人。祖父王繤,在晋朝做过司徒。他的伯父就是太保王弘,在宋朝元嘉时代是朝中的宰辅重臣。王僧虔还不到二十岁时,就养成了弘厚的性格,而且善于写隶书。宋文帝看到他书写的白绢扇面,赞叹说:“不仅墨迹超过了王子敬,而且器度高雅更胜一筹!”任命王僧虔为秘书郎,太子舍人。

太祖也长于书法,直到做皇帝以后,仍然酷爱不已。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永明三年,王僧虔去世。僧虔对星象也很精通,那天夜里他坐在那儿看到豫章上空的星域显示该发生事,当时他的儿子王慈正做豫章内史,僧虔便担心他会在公事方面有麻烦。不多时,僧虔便去世了,王慈便放下郡里的工作回来奔丧。王僧虔死时六十岁。朝廷追赠他为司空,侍中仍旧。谥号为“简穆”。

史家评论:两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中擅长书法的人很多,其中琅玡临沂王氏家族,更是家学醇厚,造就出一代又一代书法名家。如果说,王羲之和王献之是两晋时期“王家军”的杰出代表,那么,王僧虔就是南朝“王家军”有代表性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