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被关进监狱后问徐湛之在哪里,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是徐湛之告发的。孔熙先吐露实情的时候气势不卑不亢,皇帝对此表示很惊奇,派人慰问他:“以你的才干,却被湮没在集书省,确实该有异心,是我对不起你。”皇帝又责备前吏部尚书:“孔熙先这样的人快三十岁了还让他当散骑郎,哪有不造反的?”他们将被绑赴刑场。范晔走在最前面,在监狱大门时,他回头对谢综说:“今日行走的次序,是按官职的高低来的吗?”谢综说:“谋反的头头走在最前面。”在路上他们一边说一边笑, 一直没停止。到了刑场, 范晔问谢综说:“行刑的时候快到了没有?”谢综说:“估计不会太久。”范晔吃完了最后一顿饭,又规劝谢综吃一些。谢综说:“这跟病重时不同,有什么必要非吃饭不可。”范晔的亲人都到了刑场。监斩官问范晔:“需要见一见吗?”范晔向谢综说:“家人都来了,很庆幸能相见,想要和他们多呆一些时间。”谢综说:“相见与否,我无所谓,他们来了必定会哭,只会让人心情更烦而已。”范晔说:“哪管他们哭呢?先看见路边亲人好友目送我们,也远远比不相见好,但我的本意是相见一下好。”于是范晔叫他的亲人到前面来。范晔的妻子先下来抚摸她的儿子,回过头来骂范晔说:“你不顾百岁老,不感激皇上大恩,你自己死了倒没有什么,只是冤枉害杀子孙。”范晔尴尬地笑着说有罪有罪。范晔的生母哭着:“皇上对你那么好,你竟然一点也不想到这一点,也不管我已年老,今天还将怎么样!”用手打范晔的颈项扇他的耳光,范晔脸上一点也不愧疚。他妻子说:“有罪的人, 婆婆不要管他。”范晔的妹妹和姬妾前来道别,范晔满面流泪。谢综说:“舅舅的表现远远不如夏侯玄。”范晔顿时便不流泪了,从容赴死。
史家评论:范晔以《东观汉记》为蓝本,对其它各家撰著博采众长,斟酌取舍,并自定体例,订伪考异,删繁补略,写成《后汉书》。由于他的“后汉书”文约事详,逐渐取代了前人的著作。
6.山水诗人谢灵运——《宋书·谢灵运传》节选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从小便爱读书,博览经史,他写的文章很有文采。他任永嘉太守时,经常去游山玩水,足迹几乎踏遍了每一个县,每次出游,动不动便上十天。谢灵运无论到哪个地,都吟诗作赋,表达他的感受和心意。
这里还有个轶事:一日到景宁鹤溪山村,住在溪边一客店,吃罢晚饭,正抱着被子在床上看书,“噔……”,一阵楼梯声,有人来给他送茶。谢灵运抬头一看,见一个十五六岁姑娘,打扮朴素,一条丝带扎着满头秀发。他就随口吟道:“六尺丝带,三尺缠头三尺挂”,不料,姑娘朝谢灵运淡淡一笑,便答:“一床棉被,半床遮身半床空”。谢灵运大吃一惊,想不到姑娘有如此才气,对仗如此工整,可惜口气有点轻飘,我男你女,你怎好说老夫棉被半床空?便道:“竹本无心,偏生许多枝节。”姑娘一听,知道刚才随口所对,有易生误会漏洞,马上答道:“藕虽有孔,不染半点污泥。”谢灵运一听,知其所对不是轻飘,乃无心所对,就故意叹气道:“唉!山深林密,教樵夫如何下手。”姑娘从容答道:“哎!水清沙浅,劝渔夫莫费心机。”答罢,泡好茶,带上房门下楼。谢灵运目送姑娘离房,自言自语道:“山高溪小,偏出如此奇女。”偏偏姑娘在楼梯上听到,便朗声答道:“地僻村贫,莫嫌怠慢贵客。”
在宁县,那里有谢灵运家的老屋和别墅。于是他自动改成会稽郡籍贯,在那里修建房屋和庄园,他的居处前瞰环环的秀水,后背巍巍的大山,极尽幽深静谧的风致。他和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逍遥放纵,以此为乐,常有在这里安度余年的打算。
他每一首诗被传到京城,无论贵贱竞相抄写,一夜之间,官吏百姓便知晓熟悉了。远近四方的人非常仰慕他,他的名声震动京城。这期间创作诗文颇丰,今存有《会吟行》、《田南树园激流植援》、《石壁立招提精舍》、《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南楼中望所迟客》、《石门新营所住四面迥溪石濑茂林修竹》、《述祖德诗》等诗篇。文章以阐述佛道思想为多,有《与庐陵王义真笺》、《和范先禄祗洹像赞三首》、《和从弟惠连无量寿颂》、《维摩诘经》中八首,《伤己赋》、《逸民赋》、《昙隆法师徕》等。
谢灵运升任侍中后,每天早晚被召见,很得文帝的宠爱。谢灵运的文章书法都独步当时,他每次作文,都亲笔抄录,文帝称他的文章和墨迹为二宝。既然自己是名人,谢灵运觉得自己应该参与朝政,开始被召见时,便这样自许,但召见之后,文帝只把他当成一个文人而已。因此,谢灵运心中不满,往往推说自己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筑池塘、种植花树、移栽修竹、摆弄香草而已,他驱使为国家服劳役的人,简直无休无止。出城游玩, 有时一天走一百六七十里,往往上十天不回来,既不上书请示,也不请假。文帝不想伤害大臣,暗示他主动辞官。谢灵运于是上表陈述自己有病,文帝让他休假回到东方。
谢灵运回到东方,和同族兄弟谢惠连、东海人何长瑜、颍川人荀雍、泰山人羊之,因为相互欣赏对方的文章而结好。他们同游山水,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四友”。谢灵运凭借祖父和父亲的资本,家产丰足仆从众多,先人的门生故吏加上有几百。他开山挖湖,没完没了;翻山越岭,总是到那些最幽深最险峻的地方去,哪怕千岩万险,没有一个地方不游到的。他每次登山都穿上木鞋,上山时便去掉前面的鞋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面的鞋齿。一次曾从始宁南面山峰砍树开路,一直通到临海郡,跟从他的有几百人。临海太守王大为惊恐,以为来了造反的山民,不久知道是谢灵运才放心。这时期主要作品有《入东道路》、《登临海峤初发强中》、《酬从弟惠连》,《登石门最高顶》、《石门岩上宿》等。
史家评论:到了宋代,谢灵运的声名鹊起。谢灵运诗歌的兴会高超,可以同前代的优秀作品并驾齐驱,给后世高人留作规范。
7.谦和隐士沈道虔——《宋书·沈道虔传》节选
沈道虔是吴兴武康人,年轻的时候就有仁爱之心,喜欢读《老子》和《易经》。沈道虔虽然很穷,但并没有为此改变自己的节操。州郡前后有十二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拒绝了。有人跑到沈道虔的菜园子里偷菜,他回家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不但不去捉贼,反而躲了起来,等小偷把菜偷够走掉后才出来。还有一次,有人想拔他房子后面的竹笋,他赶紧让人去阻止他们,说:“那些竹笋拔掉太可惜了,我想让它们长成竹林。如果你们确实很需要竹笋的话,我送些好的给你们。”让人去买来大竹笋送给那些人。那些人感到很惭愧,没好意思要就走了。沈道虔派人把那些竹笋送到他们家里,硬要他们收下。
沈道虔住的地方有很多穷人,他们没有田地,只能靠到别人田里捡麦穗来维持生活,经常发生争抢麦穗的事,沈道虔劝他们不要抢,那些人根本不听他的,照抢不误。沈道虔就把自己捡的麦穗全部送给他们,那些人都感到不好意思。后来再有发生争抢的事,争抢双方都说:“千万不要让沈道虔知道啊。”
沈道虔到了冬天没有厚衣服御寒,有人听说后就送了衣服给他,还给了他一万钱贴补家用。沈道虔回来后把那些衣服和钱全部分给了侄子们。村里的小孩子都跟着他学习,沈道虔常常因为没有粮食而无法让孩子们完成学业。武康县令孔欣之给了他很大帮助,让他的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刘裕听说这件事后,专门派人来慰问他,还给了他三万钱和两百斗米,他把这些财物都用来给哥哥的子女们筹办婚事了。朝廷征召他为员外散骑侍郎,但他没有就任。沈道虔岁数大了后,天天吃素,就这样还没办法维持日常生活,然而他还是坚持读书、弹琴为乐趣,孜孜不倦。刘裕很尊重他,下令当地政府要随时资助他。沈道虔在八十二岁那年去世。
史家评论:刘宋王朝统治腐败黑暗,一些有志之士不愿意为这个王朝效力,纷纷隐居起来。这些人无力反抗这个黑暗的社会,又不愿昧着良心跟随它干坏事,只好消极避世。其中沈道虔便是其中一位。
8.朱百年孝闻天下——《宋书·朱百年传》节选
朱百年,是会稽山阴人。他的祖父朱恺之,是晋朝的右卫将军。父亲朱涛,是扬州主簿。朱百年少年时便有非常崇高的气节。他在守孝期间,携带妻子孔氏到会稽南山中,以采竹砍柴为生。每次他都把柴竹放在路边,总是被过路的人拿去。第二天照样如此。人们觉得这很奇怪,过了好久才知道是朱隐士卖的,于是拿的人根据竹柴的多少,留下钱拿走了。有时遇到天寒下雪,柴竹卖不出去,他便无法生活,便亲自划船送妻子回娘家,天晴了再接回来。
有时他到山阴市上为妻子买绸缎三五尺。但他很爱喝酒,遇到喝醉了便丢下绸缎。他能读一些玄妙的东西,不时作一些诗,其中往往有惊人妙笔。本郡征他为功曹,本州征他为从事,推荐他当秀才,他都未应任。隐去形迹,避开人事,只与本县的孔觊友好,孔觊也好喝酒,二人相会便喝个够,总是非常尽兴。
朱百年家境贫困,母亲是冬月去世的,衣服没有棉絮。从这以后朱百年便不穿绸缎棉帛。冬天某次要到孔觊那里拜访,他穿的全部是夹布衣服,喝酒后醉了睡在床上,孔觊用被子裹在他身上,百年也不知道。他醒了之后,把被子挪开,对孔觊说:“棉絮一定特别暖和。”于是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孔觊也为他伤感不已。朱百年被任命为太子舍人,他不应命。颜竣当东扬州刺吏,命令送五百斛谷给他,他拒绝了。当时另有一个寒族人士姚吟, 也有高洁的志趣,被士族们看重。义阳王刘昶当本州刺史,征他为文学从事,他没有去。
朱百年在孝建元年逝世山中,当年八十七岁。蔡兴宗当会稽太守,赠给朱百年的妻子一百斛米,百年的妻子派婢子坚决送还衙门。当时人们很称赞这种举动,把朱妻比作汉朝梁鸿的妻子。
史家评论:汉代士人注重修治自身,所以忠君孝亲形成风俗,以至凡是致身荣显,都必须有忠孝之行。晋、宋以来,风俗衰败,道义欠缺,约束自身、勤勉行止的事,在富贵人家就很淡薄了。像那些孝行树立在家门,忠义记载于史册的人,大都出自山谷沟渠的普通人家。
<;后人评论>;
《宋书》写刘宋历史,有一些独到之处。《宋书》的志有八个门类,包括《律历志》、《礼志》、《乐志》、《天文志》、《符瑞志》、《五行志》、《州郡志》、《百官志》,号称《宋书》八书,分量几乎占全书的一半,是书中的精华所在。此外,《宋书》纪传中,多载诏策奏疏和时人辞赋文章,保存了不少文献材料。
《宋书》的志,也很有特色。一是八志多从三国讲起,有的更追述到东汉,表明作者极重视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这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的传统。
《宋书》既省多立传,又不没其人,此诚作史良法。——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