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气色中的生死经
18687900000008

第8章 五色分应五脏

既然知道了五官对应五脏的情况,还应该知道五色对应五脏的情况。人在宇宙中处于中心地位,与万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吃由五行所构成的食物,能分辨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并秉五行的颜色而生。所以《灵枢·五色》说:“五色与五脏的相应关系是:青色属肝,赤色属心,黄色属脾,白色属肺,黑色属肾。肝合于筋,心合于脉,肺合于皮,脾合于肉,肾合于骨。”因此青色主病在筋,赤色主病在脉,黄色主病在肉,白色主病在皮,黑色主病在骨。这就是以五色对应脏腑和以脏腑联系形体的观点。

然而,在诊法上既有从部位考察五脏的,也有从病色考察五脏的,好比诊脉的方法,以气口的部位来对应五脏,以弦、钩、代、毛、石这五种脉象来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弦、钩、代、毛、石五种脉象是五脏之气表现在血脉形成的,青、赤、黄、白、黑五种气色是五脏之气表现在颜面形成的。五脏之气可以表现在气色方面,因此可以根据气色来分五脏。五脏之气可以见于鼻部,因此可以根据鼻部的变化来分五脏。这是灵活的方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方法。

至于以气色来对应五脏,如果气色浮浅而光泽的为外,病当属腑;如果气色沉滞晦暗的为内,病当属脏。如果再结合气色部位来对应脏腑,若气色现于脏部的,其色泽就深而浓,应属脏气有余的病症;若气色浅而淡,则应属脏气不足的病症。色现于腑部的,若其色深浓,当属腑气有余的病症;若其色浅淡,当属腑气不足的病症。就阴阳学说而论,脏属于阴,腑属于阳。凡气色表现为各种阴的属性,就属脏病;凡气色表现为阳的属性,就属腑病。再根据它们出现在什么部位,表现出什么颜色,来诊断病在哪个脏,哪个腑。

大凡皮肉、血气、筋骨,都可以根据气色的部位进行对应。何况气色、部位有阴阳之分,脏腑病症也各有阴阳之分。交互参照,错综复杂,可以模拟类推,其结果难以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