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评估
18683400000045

第45章 肝脏功能检查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新陈代谢、酶的合成、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有害物质的解毒与排除等重要生理功能均在肝脏中进行。在病理情况下,这些生理功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肝功能检查有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需要注意的是肝脏功能是多方面的,因此肝功能检查也是多方面的,不可以点代面。另外,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所以当肝功能正常时,肝脏不一定没有损伤,在分析病情时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

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主要目的:①了解肝脏有无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②观察肝脏疾病的病情变化,协助判断病原、病种和病型等;③评价某些病人对一些手术的耐受力和用药监护。

肝脏功能检查所需的标本,除特殊要求外,均为抽取空腹静脉血2mL,要求在抽血和送检过程中要顺利,注意不要溶血。

一、蛋白质测定

(一)血清蛋白测定

血清总蛋白为血清蛋白质的总称,包括清蛋白和球蛋白。清蛋白是正常人体血液中主要蛋白质,由肝脏合成。

【参考值】成人血清总蛋白(双缩脲法)为60~80g/L;清蛋白(溴甲酚绿法)为40~50g/L;球蛋白为20~30g/L;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正常成人为(1.5~2.5):1。

【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病及肝硬化、血液稀释、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血液浓缩或蛋白合成增加时血清总蛋白增高。

(2)清蛋白清蛋白减低,常伴γ球蛋白增高,见于营养不良、肝细胞损害、蛋白质消耗增多、蛋白质丢失增多及血液稀释时。

(3)球蛋白慢性肝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炎症和感染时球蛋白(γ球蛋白)增高;婴幼儿、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时球蛋白减低。

(4)A/G比值减低或倒置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和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时。

(二)血清蛋白电泳

【参考值】醋酸纤维膜法:

清蛋白0.62~0.71。

α1球蛋白0.03~0.04。

α2球蛋白0.06~0.10。

β球蛋白0.07~0.11。

γ球蛋白0.09~0.18。

【临床意义】

清蛋白减低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β与γ区带之间出现明显M蛋白区带,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α2和β球蛋白增高,见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时γ球蛋白增高;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时γ球蛋白减低。

二、胆红素检查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红细胞分解后生成的非结合胆红素与清蛋白结合在肝脏生成结合胆红素,UCB不溶于水,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CB溶于水,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正常CB在肝脏经胆道直接排入肠道不反流入血,当肝细胞损伤、胆道阻塞或胆管破裂时CB可入血。CB与UCB合称为总胆红素。

【标本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容器应避光。

【参考值】总胆红素(STB):3.4~17.1μmol/L。

结合胆红素(CB):0.6~0.8μ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1.7~10.2μmol/L。

CB/STB:0.2~0.4。

【临床意义】

(1)判断黄疸程度总胆红素增高,在17.1~34μmol/L之间,视诊不易察觉,称隐性黄疸;35~170μ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2)判断黄疸类型各种黄疸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胆红素变化不尽相同。

三、血清酶学检查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肝脏病变时,血液中与肝脏有关的酶浓度发生变化。测定血清酶活性的变化可反映肝脏的病理状态,是诊断肝脏疾病的敏感指标。

(一)血清氨基转移酶

用于检查肝脏疾病的氨基转移酶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参考值】速率法(37℃):ALT5~40U/L,AST8~40U/L,ALT/AST<1。

【临床意义】

(1)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以ALT增高更明显,ALT/AST>1。

(2)急性重症肝炎初期AST较ALT增高更明显,表明肝细胞严重损伤,可出现胆红素明显增高、转氨酶减低的“胆酶分离”现象,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3)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ALT/AST>1。如AST增高较ALT明显,则提示慢性肝炎可能转为活动期。

(4)药物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癌等,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ALT/AST<1。

(5)肝硬化、胆汁淤积时转氨酶轻度增高或正常;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12h,AST开始增高,24~48h达高峰,3~5d后可恢复正常。

(二)碱性磷酸酶测定

碱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肝脏、肾脏、骨骼、小肠和胎盘中。肝脏的ALP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泄受阻,血中ALP增多。

【参考值】成人40~110U/L;儿童<350U/L。

【临床意义】ALP明显增高见于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且ALP增高与胆红素增高平行;肝炎等累及肝实质细胞的肝胆疾病,ALP仅轻度增高;ALP增高还可见于变形性骨炎、骨肉瘤、骨转移癌、骨折愈合期等骨骼疾病。

(三)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测定

γ-谷氨酰转肽酶存在于肾、胰、肝、脾等组织中,以肾内最多,但血清中的γ-GT主要来自于肝胆系统。肝胆疾病时,肝细胞合成亢进或排泄受阻,使血清中γ-GT活性增高。

【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50U/L。

【临床意义】

γ-GT活性升高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时γ-GT升高与黄疸程度正相关;检测酒精性肝损害时,γ-GT较ALT、AST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