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28

第28章 为目标做好准备

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通过自我管理,做好必要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稳扎稳打,让自己实现目标的过程更加轻松、更加有把握。

准备需要明确的方向

跟着目标走才不会迷路,同样,准备工作也必须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盲目的准备只会让你成为忙碌的“救火队员”,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我们要运用自我目标管理,抓住目标的核心,从一开始就要明确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将准备工作集中于一点,有的放矢。不能为了准备而准备,否则看似忙碌却劳而无功,这是不善于自我管理的典型表现。

办公室里,老总让蒂娜和劳拉把一幅世界地图钉在墙上。

蒂娜和劳拉开始准备钉地图需要的材料:钉子、板凳、抹布……可是却找不到锤子。蒂娜说:“我们去楼下工地找块砖砸钉子吧!”劳拉却斩钉截铁地说:“那怎么行?做事一定要准备充分!我去对面的超市看看能不能借个锤子。”说完她就跑开了。超市里没有锤子,劳拉又跑到很远的五金店去买锤子。可等她回来时,发现蒂娜早已用砖头把地图钉好了。

劳拉的准备就偏离了工作目标——钉地图。她过分追求准备的完备,却忘了准备的目的是为了做完工作。我们在工作中要加强自我目标管理,从大局出发,不能犯这种方向性错误。

计划是最棒的自我管理

中国有句老话:“吃不穷,喝不穷,没有计划就受穷。”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工作目标,做好自我计划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完成工作。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美国纽约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于是,一位记者采访他,想知道:遥远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他?他是如何鼓起勇气进行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按照计划一步步去做罢了。就这样,我来到了这里。”

制订好工作计划,才能保证工作的正确性,使事情沿着预定轨道发展,并在问题或者危机出现前就消灭它。那么,我们应如何通过自我管理,写好工作计划呢?一般而言,计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计划的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总之,开头要简明扼要。

第二,主体。这是计划的核心,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详细周到,又要有条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任务、措施分说)。

第三,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号召,如果计划是给自己看的,那也可以不写。

准备来自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实现目标是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所以我们的准备工作也应该拉长战线,不能期望一下子把所有事情都搞定。自我目标管理要求我们平时就为目标做好准备,不要心存侥幸,到最后一刻才临时抱佛脚,这样不但会影响准备的效果,而且对目标的实现也很不利。

纽约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新的总裁就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就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可能不得不请你离开。这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及格的人才能继续留下工作。”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奔向图书馆,他们这才意识到要赶紧补习法语。只有一位员工不慌不忙地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大概要放弃这份工作了。可考试结果公布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个家伙居然是最高分!

原来,这位员工一直决心成为最优秀的业务员。他发现公司最大的客户来自法国,就有意识地努力学习法语。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坚持每天阅读法语报纸、杂志,还经常向技术部的同事请教,把相关的专业术语译成法语。

这些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位员工是怎样坚持做到的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要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3600多个单词了。同样,我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掌握大量的技术了。”他果然如愿以偿,成了新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之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点一滴地准备,才能为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根基。我们不能期望一口吃成个胖子,而要脚踏实地地积攒能量,这也是自我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

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

不但要做好物质上的和行动上的准备,心理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良好的心态,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所以,我们不能轻视自我心态管理,而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承受追求目标过程中的挫折和考验。只有战胜自我的逃避和放弃,才能走得更远,到达期望的职业目的地。

迈克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伟大的食品推销员,所以他向当地最大的食品公司——阿纳耳食品公司投递了简历。

阿纳耳公司的面试通知,像一缕阳光照亮了迈克焦急等待的心。

面试那天,迈克精心地打扮了一番,又换了一条新领带以祝福自己好运。然后,他走进了阿纳耳公司人力资源部。等秘书小姐向经理通报后,迈克镇定了一下自己,然后轻轻敲了两下经理办公室的门。

“是迈克先生吗?”屋里传出问询声。

“经理先生,你好!我是迈克。”迈克礼貌地推开门。

“抱歉,迈克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门吗?”经理端坐在沙发转椅上,悠闲地注视着迈克。

迈克虽然有些疑惑,但他并未多想,而是关上门重新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进去。

“不,迈克先生,这次还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经理说。

迈克重新敲门,又一次踏进房间。

“先生,这样可以吗?”

“这样问话不太好……”

迈克又一次敲门进去:“我是迈克,见到你很高兴,经理先生。”

“请别这样。”经理表情冷淡,“还得再来一次。”

迈克又作了一次尝试:“抱歉,打扰你工作了。”

“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来一次会更好,你能再试一次吗?”

当迈克第十次退出来时,他内心的喜悦和憧憬已消失殆尽,甚至有些恼火了。他想,进门哪有这么多讲究?这哪是招聘面试呀,分明是刁难人。

迈克刚想生气地离开,可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不行,我的目标是成为伟大的推销员,如果就这样逃开,等于失去一个实现目标的好机会。

于是,迈克深深吸了口气,第11次敲响了门。这次,他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热烈的掌声。迈克没有想到,第11次敲门,叩开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门。

原来,阿纳耳公司打算招聘最优秀推销员,不仅要具备学识素质,更要具备坚持、忍耐的毅力。因为推销人员被拒绝的概率达到95%以上。阿纳耳经理就是通过这11次敲门来考察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也许有苛责和难堪,甚至让你无法忍受,可只要你能做好自我管理,用一颗宽容、理智、坚定的心去准备迎接挑战,那你就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