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29

第29章 集中精力瞄准一个目标

我们不是天才,所以无法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只有每次瞄准一个目标,才可能成功地击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所以,我们应通过自我管理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应坚决地排除所有干扰,将自己的时间、精力、资源等全力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潜力,让目标快速地实现。

对待目标要专一、专注

同样有目标的人,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做到了自我目标管理,使自己始终专注于唯一目标,没有因为其他事情的出现而分散注意力,更不会三心二意。请记住一句忠告:要成为一个好猎手,你的眼中就只能有猎物。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一位猎人带着三个儿子去打野兔。

老猎人问三个儿子:“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大说:“我看到了手里的猎枪,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垠的草原。”

父亲没有作声。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垠的草原。”

父亲摇了摇头。

老三只答了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父亲满意地笑着说:“你答对了。”

职场中,我们一次只能设定一个目标,而且对这个目标要做到专一、专注。再多的智慧也弥补不了没有目标的损失,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要通过自我管理专注目标的原因。

对待目标要专一,不是让我们随便选一个目标就匆忙地一头扎进去,而应该通过自我目标管理进行甄选,选择对我们最有利、最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进行全力攻关。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没有生产力的琐碎目标上,否则就算投入了80%的时间,也只能取得20%的成绩,得不偿失。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要把提高销售额作为明确的目标,一切工作都应围绕这个目标展开,要去了解市场行情、掌握销售技巧、锻炼出众的口才等;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研发人员,就要把开发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作为自己的目标,不断在工作中借鉴其他产品的优点,调查市场对同类产品的需求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明确、有步骤地管理目标

一个模糊的目标无法激励人心,也不能指引你到达想去的地方。目标越明确,越能激发你的斗志,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自我目标管理的要求之一,就是目标明确。比如,何时实现目标,每一阶段做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它,需要谁的帮助,应找到哪些资源……

设定目标不是想想那么简单的,而必须将其操作化、程序化、量化。这样,你只要照做就可以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因为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都在预料之中。

1976年冬天,迈克尔19岁,在休斯敦大学主修电脑。他对音乐有着狂热的爱好,他的歌声也非常动听。对他来说,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个音乐家。因此,只要一有时间,他就把它用在音乐创作上。

迈克尔知道自己不擅长写歌词,所以又找来了一个叫凡内芮的年轻人合作。凡内芮明白迈克尔对音乐的执著和热爱,然而,面对高不可攀的音乐界及陌生的美国唱片市场,他们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

在一次闲聊中,凡内芮突然问迈克尔:“想象一下,你5年后在做什么?”

迈克尔还没来得及回答,凡内芮又接着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想好了再告诉我。”迈克尔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回答:“第一,5年后,我希望发一张唱片,而且这张唱片很受欢迎;第二,5年后,我要住在一个到处是音乐的地方,天天和世界上一流的音乐家工作。”

凡内芮听完后说:“好,既然你已经确定了,那我们就把目标倒过来分解看看。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第四年你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

“那么第三年你一定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唱片公司试听。”

“那么第二年,你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

“那么第一年,你就一定要把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好。”

“那么第六个月,你就一定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将其一一筛选。”

“那么第一个月,你就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第一个礼拜,你就要先列出一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凡内芮一口气说完了上述的话,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你看,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计划,现在你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这个计划一项一项去做,这样到了第五年,你的目标就实现了。”

果然,恰好是在第五年,即1982年,迈克尔的唱片开始在北美畅销,他一天24小时都忙着与世界顶尖的音乐高手一起工作。

职场中同样如此,如果仅仅是想干什么却没有思路清晰的计划,那目标只能成为空想。只有通过自我管理,列出一个详细、可行的计划,准备好计划中的每一步该怎样走,才能水到渠成地完成目标。不要等待,而要借助详细的计划去行动,这样才能让我们一步步靠近最初的目标。

在职业生涯的熔炉中,目标如同燃料,你的目标越精准、越明确,你实现它的动力就越强大。所以,通过自我管理让目标精准化是重中之重,它会使你的未来职业发展更快速、更稳健。

目标要分阶段实现

进行自我目标管理时,应该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从而一步步分阶段地去实现。这样既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也能让自己的发展之路更加清晰、完整。

有一个人,不到30岁就成为一家大公司的副总经理。当别人问他是如何如此快速地实现职场目标时,他说:“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在分阶段实现目标而已。”

他说:“任何宏伟的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的具体目标组合成的,先把小目标一个个攻破,大目标也就自然实现了。我为了成为公司最高层,一直让自己先从实质性的工作做起。我学的是财务,便先做统计。由于认真细心,深受老板信任,又调去搞财务,一步一步地干到财务主管。做财务主管时,时间相对宽裕,我又向人事主管拜师,慢慢地人事这块又弄熟了。后来我成为人事主管,在做人事主管时,与车间打交道多了,对生产管理知识和工艺流程格外留心,特别是能运用财务专业知识分析成本、控制品质。于是,我顺利当上了生产主管。如今,人事、财务、生产这三大块我都有一定的认识,成为副总经理自然没问题,将来有了资金,就自己做老板。”

当一个人的小目标一点点地实现时,离大目标就不远了。每次都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小段,就可一次次获得胜利的喜悦,从而长久地保持激情和自信,逐步实现更大的目标。所以,要想在职场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就要学会把目标分解、细化,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抽丝剥茧法。要想完好无损地剥开一个蚕茧,就要从一丝不苟的抽丝开始。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再将每个小目标分解成若干更小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分解下去,直到知道现在该去做些什么为止。实现目标的过程是从现在到将来,从低级到高级,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一步步前进的。但是,设定目标最高效的方法则是与实现目标的过程正好相反,运用“抽丝剥茧法”,从将来到现在,从大目标到小目标,从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

比如,在制订人生规划时,可以这样应用“抽丝剥茧法”: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梦想;然后将你的梦想明确化,变成你人生的终极目标;再把你的终极目标,转化成人生的总体目标。人生的总体目标不要太多,最好是一个,不要超过两个。然后,把总目标分解成几个5至10年的长期的目标,再继续分解,把每一个长期目标分解成若干个2至3年的中期目标,然后把每个中期目标分解成若干个6个月到1年的短期目标。进而,再将每一个短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月目标变成若干个周目标,周目标变成若干个日目标,最后依次分解到现在该去做什么。所有的目标不管它有多大,一定要分解到现在该去做点什么。因为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与你的梦想相联系,否则这个梦想不太可能实现。一句话,踏实是成功的关键。

第二种方法,多杈树法。对于一个画家而言,想画一棵树,首先得画出树干,然后再细细地画出枝叶,生动的枝叶是完成作品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小目标是大目标的条件,大目标是小目标的结果,小目标的实现之“和”一定是大目标的实现。

利用这种技巧列出所有的必要条件及充分条件,画出每一个小目标,它们就是大目标的第一层“树杈”。接下来,再问要实现这个小目标的条件是什么,列出达成每一个小目标的所有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变成各处小目标的第二层“树杈”……依此类推,直到画出所有的“树叶”为止才算完成了该目标的多树杈分解。每一个目标最后都可以被描绘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检查多杈树分解是否充分、完全时,只需反过去,从叶子到树枝再到树干,不断问:如果这些小目标均达成,那么大目标一定会达成吗?若“是”,表示分解已完全;若“不一定”,则表明所列的小目标还不够充分,应继续补充被忽略的小目标,这样你才能得到由小积大的成功。

总之,对待目标要专注,要集中精力瞄准一个目标并全力以赴,这是自我目标管理的终极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拔得头筹,赢得老板的关注。这个世界永远属于全力以赴追求梦想的人,当你因强烈的渴望而达到忘我境界时,你离实现目标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