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25

第25章 行动就是力量,落实才是胜利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曾说过:“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所以,工作要靠执行才能落到实处,这是自我行动力管理的要求。如果只有想法而没有行动,想法越完美,就越是反衬出行动的苍白和无力。没有行动的计划就像是没有翅膀的鸟儿,羽毛再绚烂、再引人瞩目,也不能飞得更高。

行动起来!只有行动才能让老板注意到你,也才能实现你的升职理想!

不要空想,要去做

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空想无法带来成功,只有将想法种入行动的沃土,才能生根发芽,结出让你引以为傲的果实。

工作中,我们要加强自我行动力管理,不但要有计划、有想法,更要按照规定和思路,一步步去实现。比如,我们想获得晋升,就应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主动地去做一切对晋升和发展有利的工作,哪怕有些工作暂时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也应主动去多做一些,尽可能地引起老板的关注。

安妮在一家公司做秘书,她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写、打印一些材料,很多人都觉得这项工作很单调乏味,但安妮依然做得很认真。

除了做好秘书工作,安妮总是通过那些经手的文件,分析公司的运营状况。她每天都细心地搜集一些资料,甚至是过期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整理分类后进行分析,为此,她还查询了很多有关经营方面的书籍,最后她写出了一些建议,打印后交给了老板。

老板起初并不在意,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安妮的这份建议,感到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个平常毫不起眼的年轻秘书,居然如此关心公司的发展,而且她的分析井井有条,细致入微,逻辑严密,他马上采纳了其中的大部分建议。

老板为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骄傲和欣慰。当然,安妮也被老板委以重任,成了别人眼中平步青云的人物。

所有的晋升都不能仅仅归因于运气,踏踏实实地工作,并且让老板知道你的所作所为,才是晋升的王道。我们不但需要伯乐的提拔,也需要自己的主动表现,才能实现梦想。

想晋升的人太多,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技巧性的事,为自己的形象和价值加分。

汉德森从学校毕业后没多久,就进入了一家大公司工作。

在上千人的大型公司工作,晋升谈何容易。汉德森心想:要让高层主管知道我的能力,起码得先要让他们认识我。

但是怎么才能够让高层主管认识我呢?汉德森除了做好工作,一有时间就琢磨这个问题。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年底了,依照惯例,公司根据年终盈余发放年终奖金,大伙儿也按照惯例,不管拿多少奖金,都要批评、讽刺一番,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表现出自己一年来工作的辛苦。

发放奖金之后的第二天,一封感谢函静静地躺在公司总经理和几位高级主管的桌上,内容是感谢各位主管辛苦的指导和带领,署名是汉德森。

第三天,总经理笑着来找汉德森:“噢!你就是汉德森吧?你跟我来一下,我想和你好好聊聊……”

第二年,职员汉德森就成了主管汉德森。

做好自我行动力管理,最关键的就是说服自己跳出“想”的界限,要大胆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靠近晋升的目标。

马上行动,不要拖延

拖延是工作的大敌。许多原本可以做好的工作,由于没有及时处理,最后却只能仓促完成,甚至做得一塌糊涂。久而久之,工作质量自然越来越差,老板也会质疑你的能力。

马上去做,这是提升自我行动力的要诀。只有快速行动,才能在变幻莫测的职场中占尽先机。如果你慢半拍,就有可能让别人捷足先登,那你的创意、你的努力、你的升职机会,都可能付诸东流。

美国成功学家格林曾多次讲起自己因为没有及时着手工作而导致的遗憾,他甚至开玩笑地说,美国最大的快递公司——联邦快递,其实是他发明的。

他并没有夸大其词,因为做快递的主意确实是他先想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格林刚刚起步时,在美国做公司间的联系工作,每天都生活在赶截止日期、并在限时内将文件从美国的一端送往另外一端的时间缝隙中。当时格林想到,如果有人开办一个能够将重要文件在24小时之内送到任何目的地的服务该有多好。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盘旋了好几年,但他始终没有着手去创办一个这样的公司。直到有一个名叫弗列德·史密斯的家伙真的把这个主意转换为实际行动,他才后悔莫及。

当你有了一个想法时,当你手头来了工作时,当你希望得到某份资料时,当你想跟老板探讨一下公司的发展时……马上去做!因为没有行动的想法,永远等于零。只有通过自我行动力管理马上采取行动,才能让一切变成现实。

加快行动的速度

怎样才能让一块石头沿着水面飞起?答案是:速度!

职场中同样如此。要想提升执行力,要想飞得更高,就必须努力加快自我行动的速度。速度是执行力的保障,一个磨磨蹭蹭的人,绝不可能是一个高效执行者。

有一个温州商人,就靠抓住机会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执行而成为富翁。

1992年金秋,上海街头梧桐叶黄了,诱人的糖炒栗子满城飘香。某晚,酒足饭饱后,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朱厂长去逛街。忽然,一家食品店门口排长队买糖炒栗子的人们引起了朱厂长职业性的条件反射。因为他深知: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定有财神爷在微笑。

朱厂长开始仔细地观察,他发现急于尝鲜的上海人买了糖炒栗子后,都急猴似的咬着、剥着吃,而常常又把栗子肉弄得粉碎,一副狼狈相。

“能不能搞个剥栗器?”朱厂长的大脑迅速开始转动。他马上掏出纸笔,画出了剥栗器的草图,材料用镀锌铁皮,成本每只0.15元,出厂价0.30元……10分钟后,朱厂长推开了商店主管室的大门。主管说:“这是一项发明,顾客肯定欢迎,不过,上市要越早越好,两个月够不够?”朱笑了:“两个月?我一个星期后就送货上门。”主管认为这根本不可能。

当晚,朱厂长就用传真将剥栗器草图传回了乐清五金机械厂,一副模具两个小时就出来了,冲床开始运转。3天后,一卡车剥栗器就涌进了上海,大大小小商店门口的糖炒栗子摊主成了朱厂长的经销商。

在速度制胜的时代,不懂得提高行动力的人,必定无法成就完美的事业。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我们要专心工作,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会降低工作效率;我们要学会寻找方法,不能一味地苦干却进展不大;我们还要学会利用时间,不能轻易被外界事物打扰,占用了宝贵的时间;我们更应该要求自己养成不堆积工作的习惯,一有活儿就马上去做。做到这些,我们必能大大提高行动的效率。

落实要注意细节

世上没有真正的完美,但执行却需要一个追求完美的心态。工作马马虎虎的人,永远不知道自我管理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多么重要,也永远得不到老板的信任和提拔。

细节决定成败。落实工作时,我们要做好自我细节管理。只有细节处理到位,才能避免出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悲剧。细节是造就完美执行力的基础,也能让我们的行动更有效。

著名导演卡梅隆就是一个十分注重执行细节的人,他对细节的关注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他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电影里的船是一艘只建了半边的泰坦尼克号。由于在码头上出航的时候,这半边船的方向和历史上的实际状况不符,所以必须用计算机将方向翻转过来。结果,为了翻转方向,卡梅隆要求工作人员,每件行李标签上的字都要倒着写,这样船的方向翻转过来后字不会颠倒的。

其实,那么大一个场景里面,行李标签上的字从镜头里根本看不出来。但卡梅隆就是这么注重细节。

当我们观赏《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不禁为其中逼真的特效而惊叹。但如果没有卡梅隆强烈的追求细节的完美精神,也许最后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粗糙煽情的爱情剧而已。

很多时候,也许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就能帮助你实现工作中的突破,甚至改变职场的命运。所以,我们在工作时要关注细节,对每一个变化、每一件小事都全力以赴。细微之处见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才有做大事的气魄。小事堆砌起来的事业大厦才是坚固的,小事堆砌起来的执行力才是最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