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24

第24章 敬业,执著

在职场上,什么样的优秀员工可以创造出10倍于普通员工的业绩?综合统计、分析后发现,具有忠于职守、永不放弃等自我管理特质的员工,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

敬业让你出类拔萃

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职业,全心付出。敬业是一种典型的自我管理态度,只有具备强烈敬业精神的员工,才能从不断进取中积累更多经验,从而获得老板的重视和提升。

敬业是帮助你从平凡到优秀的重要条件。敬业就应该对工作全力付出,大胆尝试,找到更好、更高效的方法;敬业也应该培养自己的自发态度,让每天的工作顺理成章地做到极致;敬业还应该做个工作中的有心人,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为继续发展提供基石。一个具有高度自我管理能力的人,必定是具有敬业精神的人。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大受欢迎,职业发展也会更加顺畅。

艾伦10多岁时,利用假期在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了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人都不愿意做,可艾伦却兢兢业业地做得非常好,仅仅一个假期,祖父的储草间里就堆满了他的工作成果。

一年后,又到了假期打工的时候,艾伦的祖母来接他,并告诉他:“艾伦啊,祖父要给你一个新的、更好的工作。你将拥有自己的马匹,去帮我放牧。因为去年夏天你捡牛粪时表现得非常敬业,我相信你放牧也会极其出色。”这样,他在工作岗位上得到第一次提升,敬业的信念也在他脑海中萌生。

后来,艾伦成为一名每星期挣1美元的肉铺帮工,这份工作好多人不屑一顾,但艾伦却秉持敬业的心态,认真执行肉铺师傅的每项命令。正因为他的敬业,一个美联社的管理人员看中了他,让他进入美联社实习。他成为每星期50美元的美联社记者,而永远敬业也继续作为工作信条,指导着他时刻努力。很多年过后,他成了年薪150多万美元的首席执行官。

艾伦·纽哈斯现在是美国阅读面最广的报纸《今日美国》的总裁。回想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感叹道:“是否敬业,决定了一个人的职业命运。”

用忠诚加重自己在老板心中的砝码

对老板来说,最看重的员工品质就是忠诚,因为忠诚是团队执行的根基。许多人宁可重用忠诚但才能稍欠的人,也不愿任用那些聪明却不够忠诚的人。因为才能可以培养,而忠诚作为人的一种高尚品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只有做好自我管理,让自己成为一个忠诚的员工,才能越升越高,成为公司的核心员工。

恩坦因曼思原来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他在落魄时,一家小工厂的老板录用了他,并为他提供了马达技术人员的职位。恩坦因曼思通过刻苦努力,很快掌握了马达的核心技术。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马达坏了,公司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无法修好,他们只好找到了恩坦因曼思,请他来看看。

恩坦因曼思来了之后,什么也没做,只是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3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画了一道线,写上“把这儿的线圈去掉16圈”几个字。福特公司的技术人员照办后,电机很快正常运转了。

福特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恩坦因曼思十分欣赏,先是给了他1万美元的高额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他加盟福特公司。但恩坦因曼思却拒绝了。他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

福特先生先是感到遗憾万分,继而又感慨不已。在所有人都以进福特公司为荣时恩坦因曼思却因为忠诚而舍弃了如此好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收购恩坦因曼思所在的那家小工厂。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无名小工厂,怎么会进入福特先生的视野?

福特先生说:“人才难得,忠诚更难得,因为那里有恩坦因曼思。”

忠诚是职场之本,忠诚比才能更让老板欣慰。通过自我管理,做个既有能力又忠诚的员工吧,这样才能成为老板心中的职场明星,获得信赖和支持。

忠诚的员工,应该充满热忱地投入工作,不斤斤计较,不挑三拣四。他们能严守公司秘密,把维护公司利益和荣誉作为自己的天职。他们以成为公司的一分子为荣,全心全意地守护公司形象。他们总是不自觉地站在公司的立场考虑问题,理解公司、体谅老板。他们不会敷衍塞责,在人前人后都一样忠于职守。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做到。

比特是美国爱德华电子公司的骨干工程师,但爱德华公司的状况很不好,在强大对手伏尔公司的步步紧逼下,穷途末路,面临倒闭。

这时,伏尔公司的首席工程师约翰把比特约出来,跟他说:“你把爱德华公司的核心秘密技术透露给我,我就给你10万美元。”

比特愤怒地站起身,气得浑身哆嗦:“您这是侮辱我的人格。无论如何,我一定不会出卖我们的公司。”

约翰的眼里流露出赞赏的神情:“好的,别激动。”

几个月后,爱德华电子公司倒闭,比特也投入了重新找工作的失业大军中。

这时,他接到了伏尔公司人事总监的电话:“亲爱的比特,你愿意到我们公司做高级工程师吗?”比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为什么这样信任我?”人事总监微笑着说:“因为你的正直和忠诚!”

忠诚的人不为诱惑所动,能够经得住考验,这样的人不仅不会失去机会,反而会有更多晋升的可能。有时候,忠诚比智慧对你的职业生涯更管用。

主动解决问题

忠于职守不是事事被动,而是主动为公司做事。一个懂得自我管理的员工,必定是一个爱开动脑筋、主动完成任务的人。

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员工,首先会把老板分配的任务做好。他们做事情时,不会呆板地亦步亦趋,而是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事情办得超出老板的期望。他们遇到困难时也不会一味抱怨或者逃避,而是积极开动脑筋。他们把解决难题当成工作的常态,不会逃避退缩或者讨价还价。这样的员工,必定会得到老板的赏识,从而备受重用。

1998年4月,海尔在全集团范围内掀起了向魏小娥学习的活动,学习她“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的精神”。

1997年8月,33岁的魏小娥被派往日本,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整体卫浴生产技术。在学习期间,魏小娥注意到日本人的产品废品率为2%。

“为什么不把合格率提高到100%?”魏小娥问日本的技术人员。“100%?你觉得可能吗?”日本人反问。

魏小娥觉得,自己应该超越98%的标准,向100%达标迈进。她没有因为学会了日本的卫浴技术而沾沾自喜,而是利用每一秒抓紧学习,决心建立新的海尔标准。

一天,魏小娥下班已经很晚了,吃饭时她仍然在想怎样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突然,她从女儿正在用的卷笔刀那儿找到了思路,她顾不上吃饭,马上在灯下画起了图纸。第二天,一个专门收集边角料的“废料盒”诞生了,压出板材后清理下来的毛边直接落入盒内,避免落在工作现场或原料上,这就有效地解决了板材的黑点问题,也为实现产品100%达标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魏小娥在试模前一天,在原料中发现了一根头发。这无疑是操作工在工作时无意落入的。一根头发丝就是一枚定时炸弹,万一混进原料中就会出现废品。魏小娥马上给操作工统一制作了白衣、白帽,并要求大家统一剪短发。又一个可能导致2%废品的因素被消灭在萌芽中。

时隔半年,日本模具专家宫川先生来华访问,见到了“徒弟”魏小娥,她此时已晋升为卫浴分厂的厂长。面对着一尘不染的生产现场、操作熟练的员工和100%合格的产品,他惊呆了,深深被徒弟主动解决问题、精益求精的做法打动。

主动解决问题,不要只做老板吩咐的事。只有尝试自我管理、自我驱动,你才能跨越普通员工和优秀员工的界限,从平凡走向优秀。

其实,没有谁天生就乐于主动解决问题。主动性是通过自我管理培养的。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李开复列出了远离被动的7个自我管理步骤:

◇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

◇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

◇积极尝试,邂逅机遇。

◇充分准备,把握机遇。

◇积极争取,创造机遇。

◇积极地推销自己。

唯有积极主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赢得机会、获得成功。当你养成这种主动的习惯时,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忠于职守、勇于承担责任、具备领导特质和潜能的人。

不要轻易放弃责任

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做到了自我管理的员工,必定不会随便推卸责任。相反,他会勇敢地告诉所有的人:“这事由我负责!”

敢于负责,才能被委以重任。负责是成为优秀员工的必经之路。只有坚决地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重视。

孙墨是一家连锁餐饮集团公司北京分店的普通营业员,平时工作非常负责。

有一次,孙墨所在店的店长出去办事,临走前吩咐孙墨,有事打他手机,或者自己斟酌处理。店长刚走,店里就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一位食客进餐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众人惊慌失措,怀疑是食物中毒,甚至有人拿出电话通知报社和电视台。在这关键时刻,孙墨发扬了勇于负责的精神,她一方面指挥其他店员打急救电话,一方面竭力安抚顾客,保证不是食物中毒,但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有的甚至用手抠挖嗓子眼,想吐出食物。孙墨挺身而出,当场吃下了很多饭菜。为了防止谣言扩散,她还请求大家不要走,等急救车到了,由医生评判,大家的情绪才渐渐稳定下来。

不久,急救车过来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告诉大家,所谓“中毒”顾客实际上是“羊角风”发作了。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赶到后,孙墨将事件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卫生措施,坏事变好事,让一则负面报道变成了正面报道。她的大胆机智和勇于负责让公司避免了一场公众灾难,不久总部就下令提升她为店长。

当危机发生时,作为店员的孙墨完全可以推卸责任,给店长打电话让领导来处理。但那样势必会导致谣言扩散,对公司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正是由于孙墨的勇于负责,才让一件坏事变成好事,宣传了公司的正面形象。孙墨的晋升,也就顺理成章了。

忠于职守是自我行动力的重要要求。一个对工作忠诚、负责的员工,也必是可以与公司同甘共苦的员工,这样的人自然可以得到老板的信赖和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