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20

第20章 主动工作,不找无用的借口

有一句话说得好:“真想干,总是有办法的;不想干,总是有理由的。”所以,工作中应该严格自我管理,不要过分纵容自己,为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开脱。要知道,找借口虽然也可让老板暂时相信你,但日久天长,你不但会让老板失望,连你自己也会认为那些借口是理直气壮的,也会认为自己完成不了、做不好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了。养成这样的习惯后,你就永远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所以,接到任务时,不要想它有多难,而要先问问自己,要想完成它,我该怎样做?

积极主动,别说这不是我的事

有些员工容易满足,总觉得只要做好分内的事就是对工作负责了。实际上,现在的职场中,岗位划分并非十分清晰、严格。有时候那些看似和你的工作无关的事,却可能大大影响你的工作效率。所以,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之余,不妨对自我要求严格一些,督促自己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工作有帮助的事。

比尔是某学院的一名普通职员,他主要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工。当时他们学校的签到系统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现差错,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一些教室拥挤不堪,而另一些教室却人员空缺。比尔意识到这种情况,尽管这不属于他的工作范围,但他还是主动开发了一个新的签到系统,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领导对此非常高兴,不久就在组织机构改组中,推荐比尔为副主任,直接协助领导工作。

要想让老板相信你的能力,不但要做好“分内”工作,还要不失时机地在“分外”工作上露一手。只有这样,老板才会看到你的忠诚和能力,认识到你的真正价值,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相反,那些死守着“本职工作”,一点多余的工作也不肯干的人,只会给老板留下斤斤计较、不热情主动的坏印象,永远得不到晋升。

一天,一个制造工厂的首席执行官决定到基层转转,进行“走动式管理”。随后,他碰上了一个名叫特德的设备操作员,他正无事可做。首席执行官问他怎么不干活,这个员工解释说,他正在等技术员来校准设备,并抱怨说他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了,可还不见人来。

首席执行官问:“特德,请你告诉我,这台设备你用了多长时间了?”

特德回答说:“哦,大概有20年了。”

首席执行官继续问:“特德,我知道你可是我们最好的机械师,难道你用了20年设备,却不知道怎么校准它吗?”

“哦,先生,”特德自豪地回答,“当然,我闭上眼睛都能校准这个设备。但你知道,校准设备可不在我的工作范围内。我的工作描述上说了,我只负责使用这台设备,校准方面的问题是技术员的活儿。我没有义务替别人干活。”

首席执行官忍不住了,大声说:“现在,我将为你写一份更有意义的全新工作描述。”他将旧的工作描述撕得粉碎,并很快在一张白纸上写上新的东西,递给了特德。

新的工作描述就一句话:“用你的脑子。”

积极主动地去工作,始终保持工作热情。也许你只是比本职工作多做了一点点,但老板知道后却会因为你主动做了分外的工作而另眼相待。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热情饱满而又不找理由讨价还价的员工,正是老板最需要的。而那些看起来很有才能却不积极主动地去做事的员工,是很难得到提拔的。因为他们缺少了自我管理的能力,缺乏忠诚、责任和主动性。

每次只专注于一件事

专注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不仅能让你做起事来更轻松、快速,而且更有效。所以,通过自我管理集中注意力,是高效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通过自我注意力管理,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对你最重要的那件事上。只有承认一件事最重要,你才会投入全部精力去做它。做事时不要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换到另一项工作,先完成最重要的,然后再做次要的。在做每件事情时都心无旁骛、全神贯注,这样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在纽约中央火车站的问询处,每天都人潮拥挤,匆匆的旅客都争抢着询问问题。问询处工作人员的紧张与压力可想而知。

可是,有一位服务人员却做得从容不迫、又快又好。面对大量缺乏耐心的旅客,他竟然可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镇定自若,这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

以下是他的做法:

在他面前有一位矮胖的妇女,头戴头巾,大汗淋漓,满脸焦虑与不安。这位服务人员便问:“请问,您要问什么?您要去哪里?”

这时,一位穿着入时,衣冠楚楚的男子,试图插话进来。但这位服务人员却旁若无人,只和这位妇人说话:“您要去哪里?”“春田。”“是俄亥俄州的春田吗?”“不,是马萨诸塞州的春田。”他马上说:“那班车是在10分钟之内,在15号月台出车。您不用跑,时间还多得很。”“你说是15号月台吗?”“是的,太太。”“15号?”“是的,15号。”

女人转身离开,这位服务人员立刻将注意力移到下一位客人——那位衣冠楚楚的男子身上。但是,没多久,那位太太又转回头来问:“你刚才说是15号月台?”可是这次,这位服务人员却集中精神回答那位男子的问题,不再理会这位头戴丝巾的太太了。

有人问那位服务人员:“能否告诉我,你是怎样做到面对大量的询问旅客却依然高效、镇定地工作的?”

那位服务员回答:“我并没有面对大量旅客,我只是单纯地处理一位旅客。忙完一位,才换下一位。在一整天的工作之中,我一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每次只专注于一件事,这就是秘诀!许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却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没有遵循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原则。当我们通过自我管理让自己也做到每次只做一项工作时,我们一整天的工作效率,一定可以大大提高。

迅速完成手头的事情

能力一般的人如果能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迅速完成手头的工作,日积月累,他完成的工作量也必定惊人,这样的人也一定能大有作为。

很多时候,我们接手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拖延的理由。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自我管理,将工作化整为零,逐个击被。要想做大事,就必须先完成手头的具体小事。只有迈出第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可能聚沙成塔,取得难以想象的成就。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与“不做”之间徘徊,最后发现错失了很多机会。当一个任务摆在面前时,如果它是我们必须做的,那就应立马挽起袖子大干一场。自我管理要求我们不要找太多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因为老板更关心结果。哪怕你的理由再充分、完美,如果不能给他带来效益就等于零。要想做一个高效的人,就必须改掉随时准备找借口的坏习惯,像西点军校的学员一样,大喊一声:“报告老板,没有任何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