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21

第21章 敢于创新,及时完成工作

创新是一种对自我管理要求很高的行为。不会创新的员工很难获得发展,因循守旧的人即使工作十分努力,结果还是无法超越别人。只有适时创新,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

积极思考,主动创新

不创新的员工,只能沦为平庸,自然也就得不到老板的欣赏。在这个以新求胜、以新求发展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必须通过自我管理提升创新能力,让自己具备实力,成为升职的最佳候选人。

创新需要多思考、多动脑。作为员工,应该积极主动地考虑一些和公司利益相关的事情,并想方设法帮助公司提高效益,而不能安于现状。平时可以多思考以下问题:怎样才能提高客户满意度?怎样才能减少浪费?怎样才能开拓新的市场?国家政策和规定,对本公司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利弊?脑子越用越灵,提问的次数越多,思考得越深入,就越可得到新的想法,寻找到新的办法,为公司解决更多问题。而老板也会赞赏你的聪慧和忠诚,加深对你的好感。

马克是一家洗衣店的员工,他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洗衣店洗衣服。他知道很多洗衣店都要在烫好的衬衣领子上加一张硬纸板,以防止其变形。他想,能不能在这硬纸板上做文章呢?

他在硬纸板的正面印上彩色或黑色的广告,背面则印上一些小游戏、小菜谱等。有些家庭妇女为了收集马克的食谱,就拿更多的衬衣来烫洗,这使得洗衣店大赚一笔,他也被老板提拔为助理。

优秀员工的重要特点就是用脑做事,敢于创新。即使知识渊博、专业能力很强,如果无法创新,也会给老板留下未来发展潜力不足的印象。因此,只有加强自我管理,经常产生一些好想法,才能引起老板的关注。

打破现状,淘汰自己

也许你自认为已经做得很好,保持现状就可以了;也许你以为周围一片风平浪静,可以好好休息了。当你有这类想法时,其实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在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谁知道下一秒谁是胜利者。所以,不要坐等别人来淘汰你,而应主动打破现状、淘汰自己!

不断淘汰自己,听起来似乎对自己很残忍;可自己淘汰自己,总比被对手淘汰要好!自己淘汰自己,是积极上进、不满现状的表现,更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体现。每一次自我淘汰都是一次蜕变,它能让你变得更强大、更优秀!

当美国流行穿短皮靴的时候,罗拔也开了一家小小的皮鞋工场。他的工场虽然规模不大,但生存无忧。可罗拔却不是个小富即安的人,他不满足于现状,决心以新取胜。通过不断设计新的样式,淘汰原有样式,与大公司争夺更多的客户。

美国人的好奇心极重,他们看到这些款式新颖又舒服的皮鞋,怎能不掀起一阵购买的狂潮呢?所以罗拔的皮鞋工场总能收到大量的订单,发展欣欣向荣。

虽然罗拔的皮鞋工场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小作坊了,但他依然将创新视为生命。由于订单太多、人手不够,很多时候工场无法按时交货,因此大大影响了信誉。面对危机,罗拔又开始了新的大规模创新之举。他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将原来用手工制鞋的方式转变为机器造鞋,一下子解决了工人短缺的问题,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利润。

罗拔的成功在于他永远不安于现状,大胆创新,一次次淘汰自己,给自己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向罗拔学习,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是具有高度自我管理能力的表现,也能让我们因此提升工作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敢于冒险,挑战难度

创新就意味着主动冒险。一个人要在职场上脱颖而出,越来越依赖于其自我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中规中矩,都将导致失败。

难度决定高度。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员工,要敢于主动冒险,挑战艰难任务。这样才能实现创新,开辟一片全新的领域,从而率先抓住机遇、获得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女孩都穿着毫无特色、古板过时的衣服,而所有人都以为这理所当然。可年轻的设计师玛丽·奎恩特却大声说:“我要设计20世纪的年轻女装。尽管这一工作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总有一天它要让所有人震动。”

1955年,玛丽·奎恩特推出了后来闻名遐迩的“迷你裙”,这在新闻界和时装界都爆出了一个大冷门。虽然当时玛丽尚属无名之辈,但许多人都预感,时装界的革命即将到来。尽管著名的时装大师让·帕杜曾嘲笑短裙是“笨伯头脑创造出来的”,但玛丽·奎恩特依然用其激烈的辩辞,捍卫着自己的设计和信念。她提出的战斗口号就是:“剪短你的裙子!”

1965年,迷你裙风靡全球,玛丽·奎恩特进一步把裙下摆提高到膝盖上4英寸,英国少女的装扮已成为令人羡慕和效仿的对象。这种被誉为“伦敦造型”的服装潮流,很快成为国际性的流行样式。

工作中的创新也是一种冒险,也许会受到众人的批判、嘲笑,但无论如何,想成就优秀就必须创新,大胆挑战更高的难度,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当然,创新也是自我管理的内容之一,不经有意识地自我管理而去冒险、去创新,只能是蛮干,甚至可能带来不良后果。这不是聪明员工的选择。

创新可从小处着手

创新不是高不可攀,也并非神秘异常。只要我们善于自我管理,就能从工作的小事中发现创新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创新突破,提高做事效率。

世界著名的日本企业东芝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也像全世界所有生产电扇的厂家一样,被堆积如山的积压产品搞得焦头烂额。董事长石板公然宣称:“谁能引领东芝走出困境,就给他10%的股份!”

那时全世界的电扇一律都是黑色的,仿佛不涂抹上黑色就不叫电扇了。对此,一个小职员向自己的上司提出建议:“为什么我们的电扇不可以是其他颜色的呢?”

“是啊,为什么我们的电扇不可以是其他颜色的呢?”那位上司恍然大悟。

于是,东芝公司就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彩色电扇,这些彩色电扇一经推出,立马在市场上掀起了抢购狂潮,短短几个月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也正是这次小小的尝试,让东芝开始了新的腾飞。而那位小职员也很快被晋级、加薪,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和利益。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问题,它们虽然不会对工作产生实质性的破坏,但却或多或少降低了效率。此时我们也要想想,能不能通过创新,解决这些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呢?

美国一位年轻的铁路邮递员,起初和其他邮递员一样,也用陈旧的方法分发信件。大部分的信件都是凭借这些邮递员不太准确的记忆挑选后发送的,所以许多信件往往会因为邮递员的记忆差错而无谓地耽误时间甚至无法投递。这位年轻的邮递员是善于创新的人,他开始寻找新办法,希望提高工作的效率。他发明了一种把寄往某一地点去的信件统一汇集起来的制度,就是这件看似简单的事,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生涯。他的图表和计划吸引了上司们的注意,很快他就获得了升迁的机会。5年以后,他成了铁路邮政总局的副局长,不久又被升为局长,并当上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经理。他的名字叫西奥多·韦尔。

从小事入手,往往可以让创新变得更加容易,而且创新的结果也可能对提高工作效率更有效。所以,运用自我管理多多寻找和搜集降低工作效率的原因,并通过新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解决,也许一次小小的创新,就能让你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迈出超乎想象的一大步。

本章提示

要想做一个职场卓越人士,就必须先成为一个高效人士。而要成为一个高效人士,就必须先做好自我管理。

高效可以让我们在职场中尽情驰骋,在同样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得更加出色;也可以让我们大幅提升绩效,为晋升再添沉甸甸的筹码。一个高效人士必是老板眼中的宠儿、同事心中的骄子,也必能因为自己的高效而在工作中更加信心百倍、卓越超群。

高效是自我管理能力的直接体现,是成就职场精英的必备武器。只要学会正确地做事、坚定地执行、大胆地创新,你就能借助这些自我管理的方法,踏上通往辉煌职业生涯的康庄大道。

对个人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例如建立人际关系、自我培训、未来发展规划等。

对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重要,而且很紧急,必须马上处理的事情,例如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务危机等。

对工作进程不太重要,但需要马上处理的紧急事情,例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部门会议等。

对工作和发展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例如上网、闲谈、发邮件、写博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