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19

第19章 时刻围绕目标工作

工作目标是工作的目的和标准,只有时刻围绕目标工作,工作的结果才能有效。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紧盯目标,时刻记住自己想要什么,然后通过自我管理将所有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实现目标中去,从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一开始就确定最终目标

通过自我管理,一开始就确定最终目标,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这意味着我们始终清楚自己现在在哪里,要走向哪里。这样可以保证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会在一阵忙碌后才发现自己和目标背道而驰,白白浪费了时间。

有一则寓言被广泛传播:工人们走进一片丛林,开始清除矮灌木。当他们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清除完这一片灌木林时,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当他们直起腰来,想享受一下完成工作的喜悦时,却猛然发现,这不是他们要清除的丛林,他们的目标是旁边那块丛林!有多少人在工作中,就像这些砍伐矮灌木的工人一样,光顾埋头砍伐矮灌木,却没有意识到,要清除的并非是那片丛林。

工作最初就确定最终目标,这是自我目标管理的要求,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能力和工作习惯,能培养我们的眼界和思维,这是优秀员工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

盯紧目标,不要分散注意力

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奉主人之命,追赶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树洞里却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奔跑,并爬上了另一棵树。仓皇中兔子没站稳,失足掉了下来,一下子砸晕了正仰头观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说:“兔子不会爬树啊,而且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兔子怎么能跑得过三只猎狗?”

“还有呢?”老师继续追问。

直到学生不再提问了,老师才说:“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土拨鼠哪里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学生的思路拉到了猎狗追寻的目标上。因为兔子的突然出现,大家的注意力不知不觉被分散了,竟然把最重要的土拨鼠给忘了。

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呢?本来计划今天要完成一份报告,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一直忙于其他的事。等稍微喘口气想做这件和目标有关的任务时却发现时间不够了。自我管理能帮助我们牢记根本目标,避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最后取得想要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寓言:小鹰问老鹰:“怎么才能飞得高呢?”老鹰望了望天空回答道:“孩子,你只管往高处飞,别去看地平线在哪里。”

是的,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通过自我管理,朝着目标的天空全力飞翔,不要去管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飞出梦想的高度。

使日程安排和目标保持一致

当你在做自我日程管理时,一定要记得帕金森定律指出的那个现象:工作会自动地膨胀直至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所以在做任何工作前,都必须确定它对完成目标是否有利,且指定一个完成的具体时间。如果不这样做,你就很有可能花费比实际需要多几倍的时间。

每天开始列日程时,先问自己下面的问题:

我今天能尽可能多地完成一些任务吗?

有没有什么其他事情需要我去做?

我今天做的事情对明天有促进作用吗?

我今天做的这些事情,是否为完成目标必须做的?

通过这些问题的答案来修正自己的日程表,减少那些无效的事情所占用的时间。只要你坚持每天进行以上自我提问,就一定能取得进步,自我管理的能力就会增强,对完成工作目标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大。

围绕目标开展工作,让日程和目标保持一致,是为了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以便更好、更快地实现目标。这是提升个人内在竞争力、进入职场发展快车道的必经之路。要想时刻围绕工作目标,就必须做好自我时间管理和自我日程管理,养成良好的自制习惯和培养能动性。只有管理好自己,让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工作目标,才能超越大多数人,成为职场中引人注目的黑马。

目标第一,规定第二

我们说目标第一、规定第二,并非鼓励破坏规定,而是说当规定和目标相抵触时,应学会适当变通,不能墨守成规,不要忘了规定本身也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我管理,判断什么时候应该遵守规定,什么时候应该为了目标而“破坏”规定。

凯拉是一家公司负责接待的秘书。一天,来了一位客人要见经理。凯拉不让,因为老板曾说过,客人来访都要先预约。所以,尽管凯拉知道当时经理正闲着,却没有去通报。客人非常生气,一甩手就走了。经理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就问:“你明知我当时没事为什么不通知我?”凯拉说:“因为您之前告诉过我,没有预约就不能告诉别人您的行踪啊!”经理说:“你就不能变通一下吗?他是重要的客人,你难道忘了公司的目标就是客户至上吗?”

规定是人定的,是为完成目标服务的。我们在执行时,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合理的改变和调整。如果不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只是死板地执行,那就和被控制的木头人没有两样。这样的人,永远无法得到老板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