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18

第18章 第一时间执行,及时解决难题

第一时间执行是做事高效的突出表现。雷厉风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是高效工作的最有效保障。尤其在遇到工作难题时,一定要及时解决、处理,否则可能越拖越久,最终陷入不可收拾的泥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管理自己、督促自己,让自己拥有强大的自制力去促成任务的快速完成。

计划是执行力的前提

计划为执行力提供了行动的指导,减少执行时出现偏差的几率,让你时刻朝着工作目标前进。一个完美的工作计划就如同一张绝密的军事指挥图,能指引你精准、有效地靠近目标,实现突破。所以,通过自我管理制订出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计划,必将对你提高执行力、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美国商业巨子卡耐基是个高效工作者,他的执行力也是一流的。据他介绍,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很大部分得益于他能够每天制订一个计划。卡耐基习惯在早餐的15分钟时间内静静地思考,把当日应处理的工作排列一下,看看什么该先做,什么该暂时放下,什么该这样处理,什么又该另想办法。想好之后,写在一个小册子上,然后按照计划去办事。所以,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办好许多的事,而且不会顾此失彼,把事情搞砸。有人说,他在自己的一生中比别人多做了三四倍的工作。

我们可以向卡耐基学习自我计划管理,每天上班前先花几分钟时间列出要做的工作,然后按照重要程度排好顺序,进而一项一项地依次完成。

马上行动,不要拖延

大多数人都有无意识拖延的毛病,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很难有起色,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如何改善。我们必须通过自我管理,克服这种不自觉的惰性,防止自己因拖拖拉拉的习惯而耽误工作进程。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自我管理者,你就不应寄希望于从等待中找到奇迹。只有立刻去做,事情才可能顺利解决;只有运用有计划、有规律的工作方法,才能将任务完成得更出色、更高效。拖延是高效的头号敌人,优秀的员工不会找任何借口拖延、逃避,他们总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勇敢地主动挑战困难。因为他们知道,拖延只是暂时的逃避,可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压力反而会更大。

某人总是忙得焦头烂额却无法做好事情,他就去请教一个工作出色的人。但他只在这人身边呆了十几分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说:“我的手头总堆满了要处理的事情,因为我总习惯把事情拖到心情好的时候再做。可你不同,你会立马处理每件事情而不是留到最后。原来,立刻去做,就是高效工作的诀窍。这个方法很简单,却很实用。”

控制你自己,管理你自己,接到工作后立刻去做,这样你才能将自己培养成为高效的人!

工作从难开始

克服拖延,以更快的速度做更多事情的最好办法之一——先做最难的工作。这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自我管理技能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培养自己“从难开始”的习惯:

◇在一天工作结束时,列出你第二天要做的工作的清单。

◇利用80:20规则审查这个清单。

◇找出最重要的事情。

◇把你开始和完成这件事所需的一切都准备好,第二天一早就着手处理。

◇彻底清理工作场所,把做最重要事情所需的材料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以便第二天上午顺利开始此项工作。

◇先做最难的事情,不要中断,做完后再做其他事情。

◇每天都做到以上几点,坚持21天,直到养成习惯。

经过这个训练,你的工作效率肯定能在一个月内翻倍。这种方法可以让你改掉拖延的习惯,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前途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先做最难的工作是一种好的工作习惯,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当我们不断重复以上训练以后,这根线也不断地得到巩固,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

时间安排的四象限法则

要想高效地做事,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先做重要的、紧急的事情,把那些不重要、不紧急、对实现目标暂时影响不大的事情,往后推迟或者干脆不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的四象限法则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时间管理,从而更有效地做好工作。该法则如下图所示:

工作时,我们可以先做既紧急又重要的,接着做重要但不紧急的,再接着做紧急但不重要的,最后如果还有时间,再做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运用四象限法则的关键,在于对第二类和第三类问题进行排序时,必须认真区分。另外,也要注意划分好第一类和第三类事情,因为它们都是紧急的,区别在于前者能带来价值,对实现目标有重要作用,而后者不能。

及时地解决难题,可防止自己围着一大堆事情手忙脚乱却没有效果。通过自我管理提升执行能力,第一时间解决难题,让自己每天的工作有条不紊、高质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