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百岁不是梦
18682400000015

第15章 快乐是什么

从古至今,“祝你生日快乐!祝你节日快乐!祝你健康快乐!”已成为人们互相祝福的美好吉祥的常用言词。但什么是快乐?怎样获取快乐?人们知之不多,也很少深究探索。实际生活中,快乐是客观存在,快乐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快乐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快乐确实能丰富美化人们的生活并有益人的健康长寿。为了更好地创造并享受快乐,我们必须认真细致地剖析快乐。

快乐是什么?一般字典定义为“快乐是感受到幸福和欢乐”,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美国伦理学家爱默生说“简单就是快乐”等等,即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论述看法。有个小学生在其作文《快乐是什么》里写到:“小草的快乐是尽自己之力给大地换上绿装;花朵的快乐是绽放灿烂的笑脸和释放宜人的清香;太阳的快乐就是给人间带来温暖和光明;鱼儿的快乐就是不碰鱼钩,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小鸟的快乐就是在空中自由飞翔,在树林里尽情地歌唱。”从这篇质朴真实的散文中,我们知晓不同动、植物对快乐都有不同的认识理解,人是进化最完善、思维能力更高级的动物,其对快乐的认识理解就应该更加丰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快乐亦有不同的标准与答案。诸如:种田农民的快乐是在丰收季节,运动员的快乐是在领取金牌的国歌声中,学生们的快乐是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身患病痛之人的快乐是久病后的康复。还有:有的人认为锦衣玉食是快乐,有的认为长命百岁是快乐,有的认为仕途通达是快乐,有的认为儿孙满堂是快乐,有的认为富甲天下是快乐……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但所有这些仅是人们对快乐的一种看法或感觉,并非快乐的本质或真谛。因为人们在锦衣玉食、长命百岁、仕途通达、儿孙满堂、富甲天下等等之后,又是什么呢?谁也说不清。更何况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锦衣玉食、长命百岁、仕途通达、儿孙满堂、富甲天下后并不快乐。相反,一些人并非高官厚禄、吃穿不愁,甚至连温饱都尚未解决,却也活得快乐自在,这正所谓“皇宫里有悲哭,茅屋里有笑声”。因此,我们要透过快乐的种种外在表现或形式,深入地了解快乐的本质或真谛。

一、快乐是一种心态

伟大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有一句名言:“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快乐生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积极良好心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体现。当今世事繁多、人生多变,很多人都觉得工作繁忙、诸事不顺、生活很累、缺少快乐,而且他们把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归于他人或各种环境因素,却忘了审视自己的心态。美国心理学界经长达10年的时间,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人调查研究发现“快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感受”,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它与人的种族、年龄、职业、地位和财富等没有多少内在联系。这就证明:快乐是人们思想处于愉悦欢快时刻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即快乐的心态决定快乐的生活和命运。一个人快乐幸福的源泉就在其心中。为说明这个道理,我们讲一则传说:在天堂中,某一天,上帝和天使们正开一个有关幸福快乐的讨论会。上帝说:“我要人类在付出努力之后才能找到幸福快乐,但我们把人生的幸福快乐秘密藏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肯定难发现。”上帝听了摇摇头。另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大海深处,人们一定发现不了。”上帝听了还是摇摇头。这时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人类的心中比较好,因为人们总是向外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而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这幸福快乐的秘密。”上帝听后,微笑地点点头,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从此,人类幸福快乐的秘密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尽管这是一个神话寓言般的传说,但它反映了人类快乐的确存在于人的心中,是人们积极心理状态的表现。其中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老有所乐等就是积极心态使人获取并享受快乐的集中体现。相反,愤怒、忧愁、悲痛等不良情绪使人产生的不快乐并非主要来自外界的人、事、物,而主要是来自人内心的认识和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这就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心理健康、心态良好,我们就能到处看到光明、享受快乐。

二、快乐是一个过程

一位哲人说:“有些人执著于目的地,总是忽视路边美丽的风景。”实际生活中,不少人给自己确立不同的奋斗目标,如官至哪一级、财至多少万、要当什么“家”等等,并以此目标的实现为快乐,而在目标尚未或不能实现时,他们感到迷惘、觉得不快乐,而且会活得很苦很累。其实,人生的快乐不仅仅是成功或目标实现后的那种喜悦,更多的则是在自己工作奋斗过程中探索和创造生命价值所感受到的快乐。说到这里,不妨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小孩从小喜欢画画,梦想成为一个画家,父亲见他如此痴迷,就带他去拜访一位老画家,老画家问孩子:“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呢?”孩子很自信地说:“我想成为一个画家。”老画家提醒说:“并不是每个学画画的人都能成为画家的”,并再问小孩:“你画画时觉得快乐吗?”小孩美滋滋地回答:“快乐!”老画家说:“那就足够了!”孩子听后似懂非懂,老画家接着说:“世界上有两种花,其中一种花能结果,而另一种花不能结果。但不能结果的花也很美。比如我们喜欢的玫瑰、郁金香,他们并不因不能结果而放弃绽放自身的快乐和美丽。人也像花一样,有一种人能结果,成就自己的梦想;而另一种人可能一生也没有什么结果,但这样的人未必不快乐!”,孩子这才恍然大悟并点了点头。临别时老画家又鼓励孩子:“去享受画画过程中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吧!”孩子长大以后,仍然保持画画的习惯,只是目的不再是“为了当画家”,而是为了享受画画过程中的快乐。类似这样的实例还很多,诸如:“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因为飞翔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留下痕迹,而是为了尽情地享受在天空中飞翔的快乐;“钓胜于鱼”是真正垂钓者的乐趣,即钓鱼主要不在于钓到多少鱼,而在于享受钓鱼过程中那种“宁静、悠闲”的快乐;旅游的目的并非仅仅是你照了多少张照片、买了多少纪念品和向别人吹嘘自己到过某地,重要的是在旅游过程中观赏了文物美景、增长了知识、广交了旅友、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从而使自己心旷神怡。以上各例反复证明:快乐不一定要达到某种目的或获得某种结果才能得到,快乐主要体现在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

三、快乐是一种享受

快乐是人生的最高享受,且这种享受主要和更多的是精神心灵上的享受,而并非金钱物质的过多追求和满足。因为充裕的精神世界往往与金钱无关,这正如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法·迪纳共同研究提出:“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更加快乐。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快乐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是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标准。”现实生活中无数事例证实美国这两位心理学家结论的科学性,因为人们心灵的快乐来源于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生活不要求太多的金钱物质来支撑,简单生活的本质就是摆脱过剩的物质。特别是在人们解决了温饱之后,我们需求的越少得到的快乐就越多,越简单越快乐。例如;只要我们迈开双腿,睁开两眼,到大自然中观花赏景,呼吸新鲜空气,就有益身心健康,令人心情陶醉;只要每天我们面带微笑工作,既给人快乐,自己也感到快乐,这是多么廉价合算的事;工作和劳累之后,我们闭目静坐,听听音乐,或与家人闲庭散步,又是多么轻松自如。这些快乐如此简单廉价,不需分文。相反,一些拥有显赫权势或巨额财富,住在海滨别墅,开着高档轿车,吃着山珍海味,穿着时尚名牌服装的人,却很难享受到如此廉价简单的快乐,而且会在官场、商场或各种地位的争斗中陷入困惑与烦恼。

当今,使世人触目、震撼和深思的事例是: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52岁的黄金年龄毅然辞去总裁职务并提前退休,同时把580多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献慈善基金会,分文不留给自己的子女,这是多么崇高伟大而令人称颂。从中我们感悟到比尔·盖茨的快乐幸福并非建立在巨额财富之上,而是在其过去为微软公司拼搏奋斗创业和将来为慈善事业无私奉献的过程中,去品尝享受心灵的幸福和快乐。

全球第二富豪、股神华伦·巴菲特慷慨捐出所有财产的85%(总数达310亿美元)作为基金,可自己却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至今仍住在奥玛哈小镇一栋三房小屋,他以独有的价值观告诫人们:“钱是人创造出来的,但钱不会创造人;与其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倒不如把钱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远离信用卡的物欲;别走入名牌的迷恋,穿你觉得舒服的服饰即可;过你自己想过的简单生活吧!”与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相类似的中华民族大有人在,迄今2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就是一个,他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打败吴王夫差后,弃官经商致富,先后“六聚六散”,即先后六聚财致富后,又六次把80%的财富散发济贫,被道家尊为“文财神”,与武财神“关公”齐名。当今中国部分富豪也继陈嘉庚、李嘉诚、包玉刚之后,加入了慈善的行列,其中,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就是一例,他在“5.12”汶川大地震仅2小时之后,就亲率60台大型工程车赶赴灾区,成为全国民间首支最快到达灾区的工程队,并捐款物7000余万元,被温家宝总理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应当学习讴歌的榜样。

与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事例相反,我还要讲一个我经历的真实故事:粉碎“四人帮”一年后,在夏末的一天中午,我与爱人在营院一垃圾堆旁,看见一对拾荒的50多岁的老夫妇,正坐在树荫下的石头上,旁边放着一个装满废旧物品的背篓和一个塞满废品的编织袋。老两口边吃着当时两分钱一根的冰棒,边谈笑着,老妇看见老头脸上沾有泥巴,还笑着用袖角为其搓去……看到这清贫和谐的一幕,我俩投去羡慕的目光。当时我爱人说了一句话:“这老两口感情真好!”可我们没有细想就走开了,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写此书时眼前反复出现这老两口的画面,并使我深思:作为拾荒者的老两口为什么会如此和谐快乐?就是因为他们的快乐并非依赖过多的物质财富,而是建立在现实中的一小点满足(一根冰棒和一袋废品)心灵的享受上。

四、快乐是一种习惯

史蒂文先生指出:“快乐,主要取决于我们自身。只要养成快乐的习惯,进而养成快乐的性格,我们就能成为快乐的主人,每时每刻都快乐幸福地生活。”快乐的确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习惯,少数人是由于遗传因素而生来就有的,即天生的乐天派。但大多数人则是后天在自己的修炼和社会、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养成的,即真正的革命乐观主义者。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除了“圣人、神仙”,没有一个人能随时随地都感到百分之百的快乐。人的一生,甚至每天既会碰到一些成功、顺利、令人欢喜高兴的事,也会碰到不少烦恼、困苦、令人忧心不快之事。真正的明白人、聪明人是培养快乐的习惯,选择快乐进而调整情绪,忘却忧愁,正确对待人生曲折、磨难,做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代宗师孔子指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在一生之中,特别是周游列国考察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遭到不少磨难和冷遇,但他小利不贪,小患不避,“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豁达大度,乐而无忧,是古代乐观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在当时医学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还享年73岁。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更是当代有名的革命乐观主义者,在数十年的革命征途中,他敢想、敢干、敢说,他有一句名言“怕什么,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多么幽默乐观!他“三起三落”,受到了很多诬陷、打击、迫害,被定为“全党第二号走资派”、“右倾翻案风的总代表”等,但他乐观大度、泰然处之,不仅使自己一次次转难为安,而且在危难中拯救了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成为全党、全军、全民,甚至世界颂扬的伟大人物之一,并且在又抽烟又喝酒的情况下,还享年93岁。

综上所述,快乐的本质是人们积极心态的表现或反映,快乐的真谛是简单的心灵享受,越简单,越快乐。如果我们要给快乐下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定义,是否可以这样表述,即:快乐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在积极心态的作用影响下,逐渐养成的一种自我心灵和机体的简单欢悦的享受的习惯。再简单明确一点,快乐就是人们简单的心灵享受习惯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