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上善若水
18681700000003

第3章 老子道学高深的传说

那是在我国西周时期,在中原地区有一条涡河,河北岸有个村庄叫郑店村。这里南临涡河、谷水两条河流,北枕龙山之峰,环境清幽,风水极佳。

郑店村的中心有一片李子树林,春季里,一树白花,犹如朵朵雪花飞落林中,堆满枝头。李子熟了,果大如拳,芳香四溢,色泽光亮,呈紫色或澄黄色,好似一颗颗透明的玛瑙镶嵌在青枝绿叶间,实为罕见。

郑店村有一个大户人家,家中有个女儿叫玉女,年方二十,模样俊俏,温柔大方。这一天,玉女到谷水河边洗衣服,衣服刚洗完,忽然听见震耳欲聋的水声响起,抬头一看,只见迎面顶水漂来一样东西,还大声地叫着,仿佛游龙一般,摇头摆尾地向玉女身边游来。在离玉女两三米远时,水浪逐渐消失。

这时,玉女见一枚果子慢慢游到近前。她伸手拣了起来,只见是一枚李子,又红又大,闻着喷香。此时,玉女突然感觉口渴难耐,连果皮和果核都没吐就把水果吃了。

玉女自从吃了这颗水果后就怀孕了。但十月怀胎并未分娩。直至怀胎八十一载,当时20岁时吃李子怀孕的姑娘,已经101岁了。

有一天,天气比较热,玉女来到李树果园,又感觉口渴的受不了,就来到一棵较大的李树旁,伸手去摘一颗较大的水果,抓着树枝往下拽。

这时,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只听“咔嚓”一个响雷,一个男孩从玉女肋叉中蹦了出来。

玉女此刻也把水果摘了下来,往地上一瞅,只见地上跪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口中说道:“孩儿拜见母亲,不孝孩儿给母亲叩头了!”玉女见状,急忙说道:“你胡子都白了,怎么喊我母亲?”男孩就把母亲吃水果怀孕带他81年的前后经过讲了一遍。

男孩一生下来连走9步,步落之处,莲花绽开。他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我当宣扬无上道法,普渡一切众生。”

这时,阳景重耀,九天称庆。只见男孩鹤发龙颜,顶有日光,面凝金色,美眉广颊。

玉女带着男孩到水池中洗澡,忽见9条龙腾空而来,化作9条巨鲤,吸水为他喷浴。此刻,又有万鹤翔空,翩翩起舞。

这时,9条巨鲤又化做9条龙,忽然从地下涌出。龙飞之处,出现三眼神井:第一条龙涌出的地方叫第一井,后来被美誉为“华夏第一井”;第六条龙涌出的地方叫金六井,后来被美誉为“华夏金六井”;第九条龙涌出的地方叫九井,后来被美誉为“华夏九井”。

玉女生下男孩不久,她的父亲得道成仙,飞上天庭,玉女也要重返仙界。玉女临行前对男孩说:“我要走了,会有太乙元君教你炼丹之术。”说毕,已有天上真人拥抬着八景玉舆,迎玉女升天了。

此消息很快传遍方圆百里,十里八乡七十二行的状元,都前来拜见。由于男孩雪白的胡须长垂于地,像个有道的高人,大家一致公认他为老子。

由于老子道学深厚,凡是受过老子教诲的人,大都能领悟修身养性的人生境界,有所成就。至此,老子的名气越来越大,威望也越来越高。

据传,老子是尧舜时期著名长寿者彭祖的后裔。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庄周在《庄子·刻意》中记述彭祖时说: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之所好也。

意思是说,嘘唏呼吸,吐出胸中浊气,吸纳清新空气,像黑熊攀树那样缘引身体,像鸟儿展翅飞翔那样伸展四肢。这是延年益寿的方法。这样做乃是舒活经络气血的人,善于养身的人,与像彭祖那样延寿的人所追求的一样。

另据后来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描述,身为众仙之祖、众圣之师的鸿钧有3个弟子,即元始天尊、老子和通天教主,他们分别创立了三个不同派别的宗教。

在当时,这3位教主共立封神榜,后来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老子应邀闯阵,在阵中与通天教主一场大战。

酣战之中,老子把青牛一拍,跳出圈子来,把鱼尾冠一推,只见头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霎时间,从东、南、北方向来了上清、玉清、太清3个鹤发童颜的道人,俱各霞光万道,将通天教主团团围住。在混战中,通天教主中了老子几扁拐,落荒而逃。这就是著名的“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故事。后人有诗赞曰:

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

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

老子其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当时无人知晓,因其留下的《道德经》相互传诵,越传越奇,遂将老子奉为寿与天齐的神仙,并以神话的方式传颂他的事迹。

老子之所以有《道德经》传世,是因为他有着满腹学问。老子曾经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守藏史”之职,主管国家图书馆存藏的竹简。

周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的朝政议论。当时等级森严,除周武王可伏几而坐外,朝臣们只能无依无靠地席地而坐。然而,老子却被特封为“柱下吏”,可依柱而坐,记录政事。

周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干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大秦是我国古代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竺干就是天竺,是古印度的别称。由于老子仙风道骨,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当时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

轮到周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这尔虞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居修行。

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遁,就诚恳地请老子著书,将自己的哲学思想,智慧结晶留给后人。于是老子写下了洋洋五千言,这就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道德经》。

其实在老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著作,例如《伊尹》、《辛甲》和《太公》等。相比之下,老子的《道德经》则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宇宙观。

先秦时期将黄帝和老子联称,产生“黄老之学”,老子也就成了这个学派的祖师。后来在西汉初年,由于西汉政府崇尚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对老子非常崇拜。

由于对老子的渲染越来越多,黄老学说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和信仰,就尊奉老子为祖师,称他为“太上老君”。他写下的《道德经》,被奉为最高经典,为信徒所推崇。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道德经》全部内容,主要是发挥“道”和“德”两个概念。这两个名词也就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

老子对于“道”和“德”的描述,多层次地剖析了宇宙、国家、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内涵。老子之“道”运用到社会方面就是他的政治思想;运用到人体内部就是他的修养之法。他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说,人们要根据自然规律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其实,最能表达老子的“道”的一个词就是“自然规律”,它包含了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道就是对自然欲求的顺应。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天然的自然欲求,谁顺应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与外界和谐相处,谁违背了这种自然欲求谁就会同外界产生抵触。

所以,在这里蕴含了人们看待世界的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老子以言简意赅的话语,深邃而透彻地指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诸多学派的学者所奉行,在当时诸子百家中很有影响力。

[旁注]

涡河 淮河第二大支流,淮北平原区河道。发源于河南省尉氏县,东南流经开封、通许、扶沟、太康、鹿邑和安徽省亳州、涡阳、蒙城,于怀远县城附近注入淮河。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与之相通。相传老子的出生地就在涡河岸边的郑店村。

九天“九天”是数量词,九天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天是指天有极多极多重,古代有九重天的说法,即: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总之是指天之极高处。

彭祖 姓籛,彭氏,名翦,也称篯铿、钱铿、彭铿。上古帝王颛顼的四世孙。自尧帝起,历夏王朝和商王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论述。

神魔小说 源于鲁迅的提法,该类小说在明清时期较为兴盛。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不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写了大量作品。

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公元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历之子,西周奠基者。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之位,故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周文王为姬昌。

函谷关 我国古代关卡。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黄老之学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该流派尊奉传说中的黄帝和春秋时期的老子为创始人,所以得名。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则是在两汉时期,黄老之术与新产生的谶纬之说相结合,就逐渐演变为自然长生之道,对道教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诸子百家 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而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不仅引领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而且影响到周边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他们建立文化体系的坐标。

[阅读链接]

在老子的家乡河南鹿邑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称为赶山鞭。

相传老子成仙后,为了解救家乡百姓被隐阳山阻隔之苦,乘青牛飞回家乡治山。他一鞭下去,被削去的山顶飞到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把山腰打到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老子把手中的鞭杆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这个铁拄子的来历。老子乘青牛飞走了,而那鞭杆就永远留在了那儿。从这以后,老子家乡就过起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