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诚信知报
18681000000009

第9章 韩信诚守诺言报大恩

应运而生——守诚报恩

秦汉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代儒者更加注重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使古代礼治思想进一步走向了成熟,诚信思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儒家提倡的孝、仁义、诚信、报恩等道德伦理,对当时的人们遵守诚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两汉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如知恩图报的韩信、知书达理的乐羊子妻、诚实守法的苏章、立信于民的郭伋、守信履约的范式、传承诚实家风的杨家,以诚服人的诸葛亮。他们之所以杰出,诚信起到了很大作用。

诚信思想贯穿于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当时的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引导作用。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就是诚守诺言,以德报恩的典范之一。

那是在韩信小的时候,他喜读兵书,积累了不少学识,立下了很大志向,想着有一天能披挂上阵,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当个将军。当时的韩信很贫穷,日子过得清苦。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可是刻薄的嫂嫂非常讨厌他读书。

有一次,韩信的嫂嫂看到韩信又在点灯读书,就呵斥道:“你读书有什么用,光是浪费我买的灯油!白天又不好好干活!以后不许再读了!”

可是,韩信还是偷偷地读书。结果又被嫂嫂发现了。她大发雷霆,要把韩信赶出去。他哥哥也不敢阻止,韩信就这样被赶出了家门,什么也不能带,只带走了祖宗传下来的一把旧剑和一本残破的兵书。

韩信从此流落街头。他年纪还小,也没有什么本事,就想帮人做做劳力活,可没什么人愿意雇他。他找不到活干,东乞西讨的,只能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辛生活。

为了糊口,韩信经常到江边去钓鱼,碰上好运气,倒也能换些钱勉强度日。可是钓鱼也很不容易,每当钓不到鱼时,他就要饿肚子了。

有一天,韩信又到江边去钓鱼,眼看着已经过晌午了,可是连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韩信又饿又累,最后晕倒在河边。

这情景刚刚好被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婆婆看到了。老婆婆心地很善良,她看到这孩子瘦成这样,知道他一定是饿坏了,就赶紧从家里端来一碗饭,给韩信吃。饿昏的韩信闻到饭的香味,慢慢醒了过来,他马上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转眼间就把饭吃完了。

这样一连几十天,老婆婆都端饭给韩信。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婆婆立下誓言:

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老婆婆听了韩信这话,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却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只希望你有出息,不要再说报答我的话。”

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他想尽办法去找活干来养活自己,即使工钱少得可怜,他也愿意干。因为他要的工钱低,也就有人来找他干活了。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韩信逐渐长大了。除了给别人干活,他有空时就仍然翻看那本破得不能再破的兵书,也常温习书上画的剑术套路。

在韩信的家乡淮阴城,有些年轻人看不起韩信。韩信常常受到一些人的白眼,甚至有人欺负他。

有一天,一个少年无赖看到韩信身材高大却常佩带一把剑,认定他是个胆小鬼,便在闹市里拦住韩信,说:“你这小子,挂着把剑是吓人的吗?你要是有胆量,就拔剑刺我;如果是懦夫,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围观的人知道这是故意找茬羞辱韩信,都想看看韩信到底会怎么办。

韩信压根儿就对街头打架斗殴很鄙视,他的志向是做大将军,怎么能因为这等区区小事误了远大目标!只见韩信想了一会儿,一言不发,趴在地上,就从那人的裤裆下钻过去了。

当时在场的人哄然大笑,无不认为韩信是胆小怕死、没有勇气的人。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后来,韩信投入项羽的楚军,没有得到重用;他又改投到刘邦的汉军,依然只是无名小卒。他觉得在军队中没有出头之日,就决定逃走。但刘邦的军师萧何认定他是个将才,于是“月夜追韩信”,将他追了回来,推荐给刘邦。

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果然,韩信胸怀韬略,率领军队常打胜仗,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将领,立下许多功劳。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他成为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韩信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成为名载史册的人物。

韩信功成业就后,想起了那位在河边给他饭吃的老婆婆,就说:“我说过一定要报答她老人家的,现在是时候了。”

韩信派人到原先河边那一带去找那个老婆婆,没费多少事就找到了。韩信很高兴,立即带着仆从们赶回家乡淮阴。楚王威风的队伍到了淮阴,轰动了全城。当年让韩信钻过裤裆的那个少年无赖已变成了牛高马大的汉子,被韩信的卫士抓到了楚王的跟前。

那汉子吓得苦胆也破了,跪在地上直哆嗦。韩信对他说:“我还要谢谢你!当年要不是你那样侮辱我,我就不会那样发愤,也就不会有今天!”韩信赏给他一些银子。那汉子感动得直流泪,围观的人无不佩服韩信那大度包容的胸襟。

随后,韩信赶快去见老婆婆,对她说:“老大娘,你可还记得,多年前有一次去河边洗衣服,给一个饿坏了的孩子吃了一碗饭吗?后来又连续几十天给他饭吃?那个孩子就是我呀!那时候我说以后会报答你,现在我来实现我的诺言了!”说完,命人拿来1000两黄金,双手捧给老婆婆。

老婆婆说:“你不要拿这些钱给我,一来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天了,要这么多钱没有什么用了;二来我也没有为你做过什么大不了的事,哪能要你这么多的钱呢?”

韩信恳切地说:“当年我饿肚子的时候,您给我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对我来讲这帮助是很可贵的,更何况您那时是在自己生活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帮助我的。现在我有能力了,理应报答您老人家!而且当年我也说过等我以后做了大事,一定要好好报答您的!”

他还说:“我知道,您当年不是为了要我报答才帮助我的。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更感到您是真心对我好。所以,我就更应当好好地感谢您,报答您!”

济困、报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信在困顿时得到过那位老婆婆的接济,并声称要好好地报答她老人家,这属常理。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后,报答那位老大娘,这是践诺,这是守信。

[旁注]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汉代开国皇帝。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对汉民族的发展,对我国的统一和强大,以及汉文化的保护发扬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萧何(约公元前257年~公元前193年),秦代末期做沛县狱吏,后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代的律令和图书等资料,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订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阅读链接]

萧何曾经多次同韩信交谈,十分赏识韩信的才能,就向刘邦力荐,予以重用。韩信不负众望,为辅佐刘邦立下汗马功劳。

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沉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司马迁的评价韩信说:他对于西汉王朝的贡献,简直就可以和周代的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