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诚信知报
18681000000025

第25章 宋濂一生坚守信义

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忘报恩外,明代儒生宋濂的坚守信义,同样值得大书特书。他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学识渊博,为人处世也非常讲信用。

宋濂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钻研学问。但是他家里很贫穷,上不起学,连书都买不起,只好向有书的人借书读。宋濂学习十分刻苦,在学习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阅读了大量书籍。当他遇到好书的时候,爱不释手。可是书是借别人的,不能不还,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把书抄写下来。

冬天,有时天气特别冷,外面滴水成冰,室内也非常冷,连砚台都结了冰,手指也冻得几乎拿不住笔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加紧抄书,抄完之后,及时把书还回去,从来没有耽误过还书的日期。

由于宋濂诚实守信用,不少人都信得过他,才肯把书借给他读。那些藏书多的人家,原本就对求学者支持,所有常常把书借给他读。

宋濂成年时,当地能读到的书,他都读遍了。可是求学的要求更加迫切了,就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师求学。他手拿着经书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

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宋濂就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再说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就这样,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在求学过程中,有时还要背着行李,赶不回去,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忍饥挨冻也灰心。

有一次,宋濂和一位名师约定上门求学,正好碰上下大雪的天气。上路之后,雪越下越大,路上的积雪几尺深,但他为了不失约,顾不得天降大雪,还是步行赶去了。宋濂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

先生的仆人很热心,见这个书生为了求学受苦,很受感动,就用热水给他浇洗,用被子围盖在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

宋濂在外地学习,有时寄居在客店里,生活很艰苦,为了节省开支费用,一天只吃两顿饭,衣服穿得补了又补,很破旧。但他以求知为快乐,别的什么都不在意。就这样,宋濂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学,终于取得了成就,被朝廷重用,就任江南儒学提举。

宋濂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开私家藏书风气者,首推宋濂。

宋濂庆幸自己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因此,他在官场一直坚守“信义”两字,严于律己,从不说半点假话。

有一次,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明太祖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以考察他的诚实度。第二天,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话回答。

明太祖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宋濂说:“身为臣子,欺骗皇上,就犯了大逆。这绝不是为臣者该做的事情!”

明太祖曾经向宋濂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明太祖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会了解他们。”

宋濂的回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让明太祖十分满意。

有一次,主事茹太素上奏章10000多字。因行文太长,明太祖听说后,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有的地方不合法制。

明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

不久,明太祖认真看了茹太素的奏章,觉得有值得采纳的内容。于是,又把朝臣都招来,斥责那些妄加评判的人。然后,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宋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宋濂诚实做人做事,尽到了为臣之道,不仅受到明太祖的喜爱,也在同僚在树立了威信,更对明初的务实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旁注]

砚台 称为“研”,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唐宋时期,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主事 古代官名,属于封建品级制度中较小的底层办事官吏。东汉时期有光禄主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中书通事舍人之下有主事;唐代尚书省与六部及中书、门下二省均有主事;明代为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级,官阶正六品;清沿袭,进士分到各部,先补主事,递升员外郎、郎中。

[阅读链接]

在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明王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订,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他的文章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有的篇什如《送东阳马生序》,成为后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