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18680800000004

第4章 闽越族加速汉化进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全国划分为36郡,随后派兵南下平百越。大约公元前214年平南越后,秦兵打到福建,削去无诸等王号,置闽中郡,从此福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

刘邦登帝位后,大汉朝廷对闽越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从公元前202年起,先后把闽中地分封给闽越王无诸、东瓯王摇、南海王织。同时,还有13人被封为侯。

无诸复国后,加快汉化进程。分别在福州和武夷山建起完全表现汉代风格的宫殿官署。

这一时期,铁器使用已很普遍,器形和中原汉代铁器遗物相似。

同时,农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手工业生产,产品种类增多,制造十分精美,如荃葛、珠现、犀角、汉羽等,成为驰名且专供诸王侯享用的精品。

同时,当地已有一定规模的商业活动,货币普遍使用。后世在建瓯、崇安开山时,发现23窖汉代铜钱;在邵武、福州及闽北各地也发现汉钱。可见汉代闽越社会经济已初步繁荣。

闽越国社会以宗族为纽带,族权是王权的支柱。王位是继承的,并获得汉王朝的认可。王以下有将军、侯、户将和队将等封建职官。在无诸时代,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于是国势日渐强盛,成为东南地区最强的一支。

到郢和余善时代,则经常“举兵侵陵百越,并兼邻国”,在福州、邵武、建阳、武夷山、浦城建筑城邑,与汉廷相抗衡。

汉文帝初年,属于闽越族一支的南海王举国被迁于江西上淦,南海之地遂归闽越王所有。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濞为首的七王国叛乱,不久失败。吴王逃到东瓯,吴太子驹逃入闽越。

公元前138年,闽越王郢主动向汉廷请求,举国40000多人迁移于庐江郡,东瓯地盘也为闽越占有。

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郢之弟余善在王国内威望高,“国民多属”,武帝就封余善为东越王,“与越繇王并处”。

公元前110年冬,汉武帝以“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终为后世患”为由,下令将闽越民众全部迁往江淮间安置。

渐渐地,闽越人融狄、夷或濮、闽、越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有自己的发展史、有自己的信仰和习俗。于是,后世的福建人,也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形象、语言、风俗等而被视为闽越传人。

城村古粤城是福建最早的一座王城,它是八闽2000年前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为八闽祖庙,在古城中,确有一座瓯越宗坛!

在古粤城东门外北侧有一个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的祭坛遗址。它以一个南北长约70米、南宽32米、北宽22米的台基为主体,高出台外地面3至7米,并有明显的两层宽达数米的大台地。

台成三阶,正合“土基三尺、阶三等曰坛”之说。《越绝书》中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这座祭坛却远超出这个规格,面积几乎扩大了四倍,可见其规模之大,想必与闽越国势渐盛有关。

这座祭坛没有祭坑,与“七闽之地从未发现祭祀坑”之史实相吻合。

古粤城的祭坛,是无须以杀牲、杀人为代价的;相比于那种血腥的祭祀,这种单纯的祀坛似乎要纯洁许多。

据考证,这座祭坛的兴衰与闽越的兴衰同步,一代又一代的闽越君王们,在这座瓯越宗坛上举行过多少次祭祀大典呢?神灵又给予他们多少次启迪、多少次庇佑呢?他们或许不止一次地在这座神圣的祭坛上祈求神灵庇佑闽越安康、富庶、强盛。

汉代闽越王遗址是占地48万平方米的汉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研究价值。它是我国长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址,在创建选址、建筑手法和风格上独具一格,是我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我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闽越王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珍贵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筑材料、文字瓦当、铁器、青铜器等,分别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体现了我国文明的最高水平,为研究汉代闽越族盛衰及江南经济文化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闽越王宫殿后院的王宫御井,水质纯净,清冽可饮,有“华夏第一古井”之称。

[旁注]

刘邦 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汉文化的发扬有突出的贡献。登基后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荃葛 荃和葛,都是古代百越族所用的细布名,清高士奇《天禄识馀·白越荃葛》中记载:“白越、荃葛,皆细布名。”

汉武帝 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文化上结束了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开疆拓土,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越绝书》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

瓦当 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称为瓦当,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圆形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阅读链接]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民族融合,文化交汇,即使这样,这里的民众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实属不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乡有一俗。”是福建民俗的真实写照。

八闽文化实则是从中原而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闽越文化,以及外来的西方海洋文化相互碰撞、磨合、融会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