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散文之道
18680500000024

第24章 川渝散文考察行

2005年10月25日

下午乘飞机到山城重庆,应邀参加“重庆女作家散文研讨会”。

邢秀玲大姐与她女儿黄玲开车来江北机场迎接。邢大姐是青海人,在高原上工作了几十年,写了不少好散文,出版了《情系高原》散文集。她1991年随先生调到重庆,在报社上班。她为人热诚、正直、受到朋友们的尊敬和好评。在她的牵头下,重庆市成立了散文学会,又组织了女作家沙龙。现在她虽然已退休,但比上班还忙、还操心。这次研讨会,就是她一手操办组织的。

住宿雨林宾馆,晚上“新女报”副总编吴景娅请客,在观音岩“刘一刀”吃火锅。来宾有“重庆商报”的刘建春、“重庆晚报”的朱一平、“商界时尚”的雨馨、“女性人才”的兰碧春等。大家畅谈文坛,气氛很好。得吴景娅的赠书《镜中》《与谁共赴结局》,兰碧春的赠书《边走边唱》。

晚上去朝天门码头,建筑太多,视线不好。记得20年前第一次来重庆,站在江边长长的高高的石台阶之顶,放眼望去,大江奔流,心头浩然之气顿生,立即想学伟人吟诵一首什么。如今,广场上虽有个金碧辉煌的大灯船景观,近在咫尺,可心里距离很远。

2005年10月26日

上午乘车去南山清泉镇南天阁,重庆女作家散文研讨会在这儿举行。市作协党组书记王青山,《重庆文学》主编陆大献、副主编万龙生、黄兴邦等到会指导。与会女作家有邢秀玲、吴景娅、蓝碧春、越儿、雨馨、李融、罗焱、胡晓莉、李兆兰、周淑红、程华等10多人。她们中间有蓝色的精灵,紫色的蝴蝶,红色玫瑰,白衣天使之称。大家发言涌跃,我在会上谈了西部散文的艺术特点、作家结构、创作现状、对重庆散文的印象等,当然也介绍了《美文》杂志和中国散文研究所的情况。

午饭后参观小镇风景,这儿的泉水鸡、桂花酒很有名。下午3时,大家乘车返回市区。

晚上李钢来宾馆看望,带来他的著作《李钢漫画笔记》,有文有图,好玩。

自从1997年他来西安参加《美文》创刊五周年座谈会之后,又是八年没见了。现在他满头白发,但神采依旧。李钢很健谈,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的散文创作。李钢认为现在散文进入了一个深度的浮躁期,文学被商业冲击,要5年以后才能走出来,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对于散文写作的标准,他觉得首先是语言好,其二是不能有套,其三是表达要自然。对于散文阅读,他推崇明清笔记《夜航船》《幽梦影》,汪曾祺的作品,余光中后期文章。

李钢现在是重庆文化界的名人,因此社会活动多,什么评审组、专家组都拉他。连房地产分司,饭馆酒店也请他写短文,他也不清高拒绝,但要价很高,千字万元。他从小在父亲的严督下练书法,还是用左手写,如今一字千元,重庆街头不少版匾题字出自他的左手。

2005年10月27日

上午去磁器口古镇玩,记下了茶馆的一副对联:“死谒千年偈不如喝茶去,八盏爱至味一壶得清趣。”

下午《重庆文学》在铁山坪森林公园滴水山庄召开选题组稿会,邀我参加。认识黄济人、孙善齐、赵晓玲、万启福等人。听他们说重庆有火锅文化、长江文化、码头文化、巴文化、巫文化、抗战文化,还有三峡现象、美女现象等,真是题材丰富。遭遇车祸去世的援藏女作家龚巧明生前说,她每年要来一次重庆,认为这地方一是有个性,二是有立体感。也对,重庆有山有水,全国最富立体感的省会城市恐怕只有这地儿了。

晚饭的主菜是“眼镜蛇炖仔鸡”,这也是重庆文化吧。饭后乘黄济人主席的小车回宾馆。

晚上雨馨开车过来,去江北“在水一方”她的书房喝茶。风景很好,站在5楼的阳台上可以看到近处的“宝圣湖”。她学中文,吕进的研究生,有车有房,算是成功女性了。但她认为文学是血液中的东西,是一种灵魂的归宿,写作可以让人宁静下来,没有写作人会空虚。房子车子是身外之物,说不定突然消失,可文学不会。名利、感情都是漂浮物,文学则永远不会背叛你。

雨馨送我一本诗集,在《水中的瓷》一书的扉页上写了:“观湖、听雨、晨起看白鹭……诗如雨。”这种人生状态,让人羡慕。

11时返回宾馆休息。重庆人对文学的热情,让人心怀冲动。

2005年10月28日

早9时乘上去成都的“沃尔沃”大巴车,一个人无聊,用耳机听MP3中的“冲动的惩罚”,感受一种旅人的情怀。刀郎从四川流浪到新疆,他对行旅体会很深。那种沙哑的吟唱,把苍凉感灌入人心。

途经内江市简阳县,想起20多年前在铁道边一个乡政府采访周克芹的情形。那时他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刚发表,还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上班。随后不久调入省作协主持工作,可没几年就去世了。人啊,真是祸福难料。

下午3时到成都,住一个部队招待所。晚上刘馨忆请客,去吃“三只耳”鱼火锅(名字很奇怪)。饭后散步到玉林西路沙子塘,在诗人翟永明办得“白夜酒巴”喝茶。这个酒巴面积不大,但装修的高雅,吊顶像起伏的音符,墙壁上挂着很多艺术家的照片,一个大书架上排满书籍、画册,可以随手取阅。7张桌子,20多个座位,顾客了了,听说每到周末有聚会,人就多了。坐到9时多,未见主人翟永明驾到,就回招待所休息。

2005年10月29日

来的真巧,眉山市有个文学座谈会,刘馨忆给主办者打个电话,邀请我一同去参加。

我们在新南门乘上中巴车,一个小时后,就到了眉山市苏轼饭店。东坡区文联在这儿召开《百坡》杂志座谈会,来了50多位文学界人士。看见一位熟人,是四川省作协《当代文坛》副主编夏述贵,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其夫人、《四川文学》副主编高虹。《百坡》虽是眉山的一个内部文学刊物,但档次不低,每期都有一位名家新作打头阵,像张承志、张炜等。

午饭后,由刘小川陪同,去参观“三苏祠”,面积不大,却幽静雅致。前边是苏轼父子的介绍,后院荷塘绿莹,回廊曲折,是电视剧《红楼梦》的取景地。游罢园林,坐在竹林下喝茶,听刘小川摆龙门阵。他在“眉山日报”工作,喜欢海德格尔的哲学,并且读解尤深。他已出版了长篇小说《色醉》,还在“上海小说”上发表关于苏东坡的长篇纪实。他认为现在是文化黑暗时期,商品化俗文化淹没一切,还把速成文化加给孩子们,就像肥料加多了一样,会耽误一下代的。听了这些言论我吃一惊,没想到眉山还有这样的锐者,真是东坡之遗风咧。

晚饭由眉山市发改委主任周仲明(作家周闻道)做东,当地的散文作者沈荣均、周全生做陪。饭后闻道送了他的新书《点击心灵》,还邀我参加下月4号他们组织的“新散文批判”座谈会。

晚上乘夏述贵驾驶的小车回成都,路上谈到旅行,原来他们夫妻俩也是高级“驴友”,述贵要在几年内走遍四川的古镇。

到招待所才9时许,今天是周未,就散步到“白夜酒巴”,遇翟永明正会见别地客人。待她稍有空闲时,就邀她一起聊聊。她高高的个子,方脸大眼晴,笑起来很纯真,言语表达不是非常流畅,感觉有点外国遗传。翟永明认为好散文的标准的是:真实的表达感情,独到的观察视角,有自己的发现,能打动人。她喜欢读古代的赋,外国的兰姆,现代的张爱玲、林徽英。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一边经营酒巴,一边写作,最近在写关于女性艺术(主要是美术)的散文。她自己会开车,曾跑了国外的20个州,近年常驾车去阿坝、甘孜藏区玩。

分别时,翟永明签名送了我一本散文新作《正如你所看到的》。

2005年10月30日

上午去玉林西街拍照,这儿是成都市的酒巴休闲一条街,有“小酒馆”、“老酒巴”、“老树咖啡”、“格林威治”、“圣彼得堡”、“芭提亚”、“香榭丽舍”、“樱花”等店名,所谓的“万里欧亚行,百米风情街”。

中午去川大花园拜访曾绍义先生,他家的客厅很大,书柜上粘着刚写好的书法条幅。曾教授这些年从事着一项巨大工程,就是主编《中国散文百家谭》,全书分上下卷,共6册,200万字,是一套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资料库。他从1984年开始做起,至今20年了,因资金所限,下卷3册还未出版,但他想各种办法要继续完成。听他介绍说上海有个小伙子叫许波,除了上班就是淘书,收藏全国各种散文集,要编“中国散文著述提要”一书。许是水电学校毕业,每月工资才1600元,自己身体也不太好,可为了散文不惜全力。曾教授和许波的精神,实在让散文人敬佩。

下午去红星路省作协家属院见冉云飞,然后一同到对面的大慈寺西蜀禅院内老茶馆喝茶。这叫喝坝坝茶,露天平地上,几十张桌子摆在院内,数百人坐在一起吞烟喷雾、品茶聊天,图的就是个热闹气氛。冉云飞属于奇貌奇才类型,他是江南土家人,个子不高,眼神也不好,但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满身书斋气。他是作协干部,还为川大的研究生教版本学。他觉得现在的散文空的假的多,缺乏有冲击力的作品。对于四川的散文,他最推崇流沙河与钟鸣。现在有人喜欢制造新名词,其实散文没有新与旧的区分,只有好与差的区别。他一直在写《中国告秘史》和《百年中国语文变迁》,一看就是冷门和奇书。他认为真正的学问都是有趣的,鲜活的,只有杂家才能把文章写好。苏东坡是杂家,诗书画通吃,对各种文体都进行尝试。身体好,是营养全面;文章好,也要学识全面。他带来了《冉云飞诗歌选》,签名送给我。

晚上8时半,到“白夜酒巴”见洁尘。她是高产作家,原先在一家报社上班,后来辞职回家专事写作。她在“天涯社区”中的博客点击量非常高,她说这相当于自己办了一份报纸,发行量不错。她每年要写三本书,其中《华丽转身》影响很大,是国内电影随笔的始作俑者。她把电影做为支撑点,来写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她把《私人版本》和《提笔就老》二书签名送给我。

谈了半个小时,由何小竹掌镜,为我与洁尘、翟永明照了几张像。然后他们有事,是南方周未的《人物周刊》来拍照,做成都的专题,洁尘、永明、小竹、柏桦、华秋、木嘎等10多青年文化人就聚集在“白夜酒巴”了。

2005年10月31日

因了我的到来,四川作协副主席、巴金文学院的院长徐康先生就临时召集了一些散文作家,上午到作协会议室座谈。

四川散文学会编书、编刊物,组织笔会,搞得轰轰烈烈,这与会长卢子贵先生的威信有关系。他说:“散文要有包容性、多样性。作协是正规军,组织集团作战;我们散文学会则是游击队,更深入民间。但我们每月都有一次活动,自己找钱找赞助。我们的会员文人相亲,难能可贵。”高虹说:“现在的学者散文吊书袋,新散文琐碎,诗人知识不全。我对什么什么散文宣言,一律泼冷水。”冉云飞说:“好散文要语言功夫好,知识储备量大。李密的‘陈情表’是美文,李颉人的批评文章也是美文。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很好的先进性学习材料。流沙河的文章短,可信息量大,几百字要写几天。钟鸣的散文是文体革命,他读怪书、读西书,很快就据为己有。慕容雪村有篇‘作爱的经济学分析’,纵横上下趣味横生。”洁尘说:“散文的好坏归在文本上,不要加标签。不少散文期刊都有一股‘腔’,让人没有阅读的欲望。纯散文容易陈腐,报纸上的东西则鲜活,有生命力和热情。”马平说:“小说是说假话多,本来散文要说真话,现在也开始说假话了。散文是精神的,是聪明人的事,散文作家应该对什么都感兴趣。”何映森说:“要探讨怎样写好散文,不要探讨定义。”陈霁说:“散文要写出诗意、味道,要开阔一些。”冯小娟说:“散文要走向基层,关心苦难。”曹蓉说:“写散文重在感觉”刘馨忆说:“怎么写好散文,自己越来越困惑了。”

座谈到12时,大家一起吃饭。得到徐康的赠书《微雨中的蝉声》《推窗看云》,卢子贵的赠书《云中小札》,伍松乔的赠书《姓甚名谁》《随遇而乐》,王敦贤的赠书《何处是故乡》,何映森的赠书《小路悠悠》《放飞感怀》,曹蓉的赠书《月亮的鞭子》《我是中国人——雪源大师传奇》,陈霁的赠书《诗意行走》,冯小涓的赠书《倔犟之眼》《在想像中完成》等,沉甸甸一大包,收获不小。

下午3时,由徐康带路,去拜访流沙河先生。10年前我曾来成都,找老先生组稿,所以他还记得。谈起散文观点,他说:以后的散文会向应用文发展,像博客日记之类。文学两个字要改变,应改成文章。知识、阅历、感觉,是散文创作的基础。董桥的散文语言很讲究,他不用“便”,因为容易让人想起大便小便。过去的散文很宽广,到了五四才转向为抒情的。

不好太影响老人的休息,谈了多半个小时就告辞。沙河先生送我《老成都》一书,还用小毛笔在上面签了名。他的书法很秀美,上次曾送我一张条幅,写着“竹影摇书案,泉声入砚池。——长吟先生长吟之”。

5时多去吃饺子,然后徐康安排了作协的小车,让曹蓉为代表送我去双流机场。

晚8时乘飞机返回西安。

2005年11月4日

接周闻道电话,又一次邀请我到眉山参加他们主办的散文笔会,于是没隔几天,再返成都。

下午2时乘飞机(买了5折票,才390元,与火车卧铺价格差不多了),一个半小时就到了成都,周闻道开车在双流机场等候,同时还接了“天涯社区·散文天下”的编辑朴素,《散文海外版》编辑王燕。

会址在眉山的“银鹏酒店”,住后院的二层小楼,与湖南《文学界》主编王开林一室。晚上与山东作家高维生喝酒,聊的投机。

2005年11月5日

上午是笔会的开幕式,题目很大,叫做“走进中国诗书城,走进散文的故乡——散文笔会”,主题是“中国新散文批判”。看来眉山喜欢弄一些响动大的事情,有些人对此颇具微词。

这还是带点全国意味的会议,嘉宾有北京的周晓枫,天津的王燕,湖南的王开林,海南的朴素,山东的高维生,辽宁的宁可威,四川的夏述贵、高虹、蒋蓝,本地的张生全、沈荣均、奔哥、棱子、徐炯、西门佳公子等。

宣传部长胡舒讲话:“眉州是陆游说的‘千载诗书城’,现在常发表作品的散文作家,有50多位。”看来叫散文的故乡,不是吹得。

然后是主持者周闻道发言,他对新散文概念提出批评。

下来就是研讨了。王开林说:“散文没有新旧,只有好坏。湖南有人写‘新乡土散文’,其实是城市的一批青年人,他们只看到贫富的表面差别,并不深入。写散文要求新求异,与别人不同,世界可爱是因为千人千面。中国文化有个问题,就是太求大同。”周晓枫说:“今天的好散文不在于多么像以前的东西,而在于不像。过去是开门见山,现在我偏不见山。这是一种背叛,而我们过去的学习是误读。‘禁止入内’可能是军事禁区,也可能是未开发的桃花源。写青春的散文我不喜欢,太抒情,风尘气,自恋倾向。新散文在形式上的区别是:一、篇章长;二、虚构,呈现作者想像力的可能性,更真实的反映自己;三、美的区别,过去的美是花朵式的,真善美不是一个概念,真不是真实,而是真像,要克服对美的简单迷信,现在的美更具苍凉味。过去写散文是美化自己的过程,热爱什么事物,抒发情感,是个人的赞美诗;过去写英勇斗争,新散文则写对恐惧的屈服,不是神性而是人性。写作要坚持边缘化,不要想去成为主流。没用的东西有时候是艺术,比如杯子是用来装水的,但它除了装水,本身是艺术。”朴素说:“散文贵在自由,如今主流散文已成了概念化。新散文则拒绝模式,摒弃传统。”蒋蓝说:“新散文注重文体、文本,但没有宣言,缺乏价值系统的东西。细节很重要,没有买桔子就没有朱自清。”高虹说:“给人留下深刻记忆的是细节,是感动人的生活场景。散文的门坎低,但上台阶不容易。新散文太琐碎,作者自己津津乐道,读者却很疲惫。”高维生说:“当代作家复制成群。一个人走多远,不是作品多少问题,而是精神力量和个人魅力。”周强说:“衡量散文,文字的好坏、境界的高低是标准。新散文杂碎琐细,自恋作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东西少。单薄的内容,浮浅的思想,刻意去创新,所谓的‘百人百篇’其实大同小异。文学还是有功能的,成为玩品就糟了。”

与会作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对散文的探讨比较认真到位,这是一个高质量的笔会。

下午去三苏祠、彭祖山参观。三苏祠已看过,不提。彭祖山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又叫仙女山。当年彭祖的女儿彭山娥,曾救过刘秀,于是得到皇家认可。据说彭祖活了130岁,娶了49个老婆,生了50多个孩子,是长寿之祖,他注意养生和修练。前边那个彭祖殿,挂了很多图画,介绍彭祖的性技巧和经验。这里强调,人除了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还是第三种,就是性生活。药疗不如气疗,气疗不如人疗。以人疗人,真得其真。后院有个八卦坛,是练气场,人站在上边喊一声,会传到很远的地方。彭山县30多万人,百岁老人30多位,80岁以上的有3000多人,是名不虚传的长寿之乡。

晚上住在黑龙湖畔的宾馆里,浏览王开林送书《心灵的巷战》,沈荣均送《内心的花朵》,刘小川送书《色醉》,蒋蓝送书《哲学兽》《玄学兽》,棱子送书《夏日午后》,林歌尔送书《月亮与生活》,袁瑛送书《芙蓉哪里开》。

2005年11月6日

早上醒来听到鸟叫,看见窗外绿色山影挤进屋来。湖区很安静,远处的小岛半隐在朦胧的雾纱中。爬上楼顶,王开林与高维生也已起来,为他们拍照留念。

早饭后游湖,水质清沏,树林茂密,柔技剪影在湖面,漾成斑驳的图案。一个半岛上生长着丰富的花木,有些美丽的树姿树皮以前没有见过。中午就在湖边吃鱼宴,没有污染,香。

午饭后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去乐山看大佛,我则踏上归途,另有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