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堂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也的确如此。一些长寿老人、知名人士现身说法,他们的养生实践与经验,最能够使人信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国传统医学正是在这灿烂的文明史中得以孕育和发展的。时至今日,传统医学中的一些优秀的长寿养生之道,仍为人们所广泛应用,而这也正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传统医学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古人的养生之道与养生之术
如今,常有人都将养生之道等同于养生之术,其实不然。古代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1)养生之道
古人的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其内容主要有以下4点:
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养生的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古代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
审因施养:古代中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正所谓“审因施养”和“辨证施养”。
(2)养生之术
养生之术,则是要求在养生之道的指导下实施。其内容包括以下7方面:
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了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制法多为粗加工调剂,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术养:是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总之,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古人的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仍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古人饮食养生秘诀
饮食养生,是指合理地摄取饮食物中的营养,以增进健康,强壮身体,预防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孙思邈就曾说过:“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气以资血气”,但同时,孙思邈也指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通过饮食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的呢?
(1)饮食勿偏
《保生要录》中说:“凡所好之物,不可偏耽,耽则伤身生疾,所恶之物,不可全弃,弃则脏气不均。”
(2)食宜清淡
宋代《养生秘诀》中说:“味薄神魂自安”;饮食要“去肥浓,节酸咸”;“薄滋味养血气”。
(3)饮食有时
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要长寿,三餐量腹依时候”;“食味调和,百病不生。”
(4)适温而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温暖,不可寒冷”;“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沧沧。”
(5)食要限量
《管子》记载:“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登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6)食宜缓细
对饮食宜缓问题,古人早有认识:“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三: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补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呛噎咳,三也。”
(7)进食专心
孔子《论语》中云:“食不语,寝不言”。有利于胃纳消化。
(8)怒后勿食
药王孙思邈说:“人之当食,须去烦恼”;“怒后勿食,食后勿怒”。良好的精神状态于保健有大益。
(9)选食宜慎
元代《饮膳正要》载:“诸肉臭败者勿食,猪羊疫死者不可食,曝肉不干者不可食,煮肉不变色者不可食。”
(10)餐后保健
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孙思邈补充道:“食毕当漱口数次,令人牙齿不败,口香。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则食易消,益人无百病;饱食则卧,食不消成积,乃生百病。”
谨防过劳致病
劳伤,是指过度劳累引起疾病。《黄帝内经》中云:“劳则气耗”,即指形体过度劳倦主要伤及人体的正气。《黄帝内经》中还具体指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强调了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都会引起劳倦致病。
(1)久视伤血
眼受血而能视,五脏之精上注于目,乃能照明万物。人若过度使用眼力,轻则两眼疲劳,重则导致眼疾。
中医认为,“目属肝”,“肝藏血”,久视则会伤血耗气,引起肝血不足,目失所养,产生头晕心悸、两眼干涩、视物不请,甚至发生夜盲症等。因此,人们在看电影、看电视、看书报时,时间都不宜过长,应每隔一定时间就闭目养神一会儿,以防视觉疲劳。
(2)久卧伤气
适宜的睡眠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但若长时间卧床,则容易造成精神不振、身倦无力和动则气喘的气虚症。古人云:“凡睡至适可而止,则神宁气足,大为有益。多睡则身体软弱,志气昏坠。”所以,切不可没事卧床不起。
(3)久坐伤肉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久坐则脾气不健,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传输,反使肌肉松弛,肌纤维萎缩,四肢倦怠,机体软弱无力,食欲减退,步履维艰。久坐不动,气机运行和血液流通受阻,容易患慢性消化道疾病,以及腰肌劳损、痔疮、冠心病等。因此,老年人切忌久坐,坐一段时间后,要有意识地起来散散步,活动活动四肢。
(4)久立伤骨
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衰弱,全靠动静结合来调节平衡、维系健康。如果站得时间过长,会影响气血运行,使部分组织、细胞的营养失调,气滞血凝,发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引起腿软、足麻、脚背浮肿,还容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腰膝关节发炎等疾病。所以,应站站、坐坐、走走相结合。
(5)久行伤筋
足受血而能行,人的行走以气血两类物质为基础,还须调动脑、心、肌肉和筋骨的功能作用。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适当的行走有利于气血流动,畅达气机,活动关节,祛病防老。但若不顾年迈体弱而长时间进行步行锻炼,跋山涉水,超越应有的负荷,不仅有损气血,还会损伤各组织器官,容易发生脚筋扭伤、脚痛、膝关节疼痛,或跌倒甚至引发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故人不宜久行,尤其是老年人。
古人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人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依此类推至亥时21~23点。
古人以一天十二时辰为基础,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明代石室道人称之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之为“十二时无病法”。十二时辰养生法是我国传统保健养生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卯时(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6、7遍;揉搓两耳5、6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然后去室外活动。
辰时(7~9点):活动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巳时(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午时(11~13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饭后不宜立即饮茶。静坐或午休。
未时(13~15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申时(15~17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
酉时(17~19点):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戌时(19~21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亥时至子时(21~次日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丑时至寅时(1~5点):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人以二十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
古人养心与养生
养生须养心。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养心,是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古人十分重视养心。庄子说,有修养的人“平易恬,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
那么,具体来说,古人是如何来养心的呢?
(1)正心
正心就是道德之心,仁义之心。“仁者寿”就是“仁德者高寿长命”的意思。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孔子也精辟地指出:“大德必得其寿”。
(2)静心
静心就是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高雅境界。明《养生四要》一书中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
(3)清心
清心就是真诚、专注、持久,不受外界干扰,不为刺激伤害的情绪。诗人白居易有一妙句:“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碳逼心神。”
(4)宽心
心胸宽广,其生存的天地也必然宽广。《礼记?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其中的“胖”即指安祥舒泰之意。
(5)忍心
百心需要忍心,即忍受和排除一切败坏心境的因素。中医有“怒伤肝”、“多怒则百脉不定”、“气逆不顺,足以伤身”等观点。诗人陆游也是“扫尽世间闲忿欲”,忍过后,脉冲疏导,心胸畅然,妙味无穷。
(6)操心
人不能一味地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明朝养生家吕坤的《呻吟语》曰:“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明,身愈劳愈健,但自不可过耳。”操心不过分,对身体大有裨益。这和华佗的“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其耳”是一样的道理。
《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我国医学史上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内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养生,《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即论述了人的寿命长短,不在于“时世之异”,而在于个人是否善于养生。
在整体恒动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的指导下,《内经》更重视作为整体的人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且十分重视精神情志因素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养生观。
(1)顺应四时以养生
人禀天地之气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素问?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系统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相应收受通应,密切联系。
人身是一个与自然规律相同相应的小天地,自然变化会使人产生相应的变化,人与自然服从着同一规律,“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至真要大论》),表现在人的生理、病因、病机、寿天等都与自然节律密切相关。
(2)形神兼养
《内经》形神兼养理论既重视“养形”,又强调“养神”,两者不可偏废。形即形体,养形是通过保养精气而实现的。神即精神,包括五志、七情等心理活动。养生必养神,只有养神,才能达到神与形俱;只有养神,才能全形。
养神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心态须保持恬淡虚无,清静愉悦,《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二是须善于调节情志,要恬淡虚无,少思寡欲,思维情志活动必须在一定的范围进行,必须遵循适度的原则而有所节制。调节情志,即《灵枢》所说“和喜怒”。
人的形体是与精神相对而言的有形之体,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内的形体,应处于经常的运动之中,根据《内经》养生理论,形体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应顺应四时之序;其次,应适应人体阳气的变化;再者,应因人而异;最后,还应做到适量有度,劳逸结合。
(3)惜精固本,保养肾气
《内经》认为,阴精是构成人体生命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以及防病康复的基础物质,所谓“人始生,先成精”,“精者,身之本也”,肾主藏精,主生殖,肾精所化之肾气关系到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
在《内经》中,不论男女,其发育期、成熟期、衰老期,都分别以肾气盛、肾气平均、肾气衰来说明。因此,积精全神,保养肾精、肾气就成为养生的根本原则。具体方法有节房劳,保阴精,戒醇酒,保精气等。
养生在《内经》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在整体恒动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的指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观。这也是中医学预防保健的主导思想,亦即《黄帝内经》养生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古人养生“一至九”
养生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虽然古代科学水平、医学水平有限,但古人在养生方面仍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之谈对当代人们的养生健身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守时,四曰却疾。”
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乐
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乐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传统中医养生精要
养生之道,秉承古今。养生之精义在于从重视情致到注意饮食宜忌,从讲求劳逸结合到避免邪气伤害。传统中医养生学着重三大平衡,即人的心态平衡、人与天地自然的平衡、人的脏腑平衡。平衡则百病自愈,失愈则杂病丛生。
具体来说,应用中医养生文化,遵循自然规律进行非医疗的养生调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悦情志
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2)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大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3)远房室
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4)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5)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等多处论述。孙恩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6)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陀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7)顺性情
欲健康长寿,应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8)服药饵
人生在世,禀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