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22

第22章 瀛湖景象

瀛湖风景区位于安康市城区西南18公里处的汉江上游,是安康水电站筑坝形成的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7.8平方公里,是独具秦巴汉水自然风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以周围山岭、植被、人文景观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观光旅游、水上游乐、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瀛湖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湖中有岛屿近百座,素有“陕西千岛湖”之称,其中适应旅游开发的岛屿、半岛四十余处,沟湾九十余处。有省内外驰名佛教圣地天柱山、白云寺以及织女石、红娘洞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瀛湖核心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开发了金螺岛、玉兴岛、翠屏岛,建成了鸟语苑、名贵植物和珍稀动物园,深受游客青睐。

2006年6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视察安康,亲赴瀛湖现场取水,检测结果显示:溶解氧、氨氮、氢化物等三十多项检测指标均符合国家 Ⅱ类饮水标准。他当即通过安康市委、市政府向安康人民为北京守护一江“生命之水”表示感谢。

这个结果来自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前些年,由于滥捕滥捞,周边农民使用抬网、粘网、电鱼、炸鱼、毒鱼等手段捕鱼,导致库区中鱼类种群数量、鱼类资源锐减,自然优良野生鱼种几近绝迹。藻类和浮游生物失去了消耗者和降解者而大肆繁殖,生物链遭到破坏,致使水生态失衡。

2002年上游山区特大暴雨引发洪水,瀛湖库区竟出现近百万方漂浮物带,将一段河谷挤得满满当当,上边可以行人。国家安排包括兰州军区、南京军区和陕西省武警部队在内的数万军民参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亲临陕西为打捞部队送行,并提出:“确保安康大坝安全,确保汉江、丹江、长江水质不受污染,确保不因漂浮物而引发疾病”的抢险目标,军民齐心协力,展开保卫一江清流的壮举。

后来,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安康市委、市政府提出经营绿色安康的发展战略,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2004年,又启动了大瀛湖绿化治理工程,先后在汉滨、岚皋、紫阳、汉阴4县区20个乡镇进行荒山造林、退耕还林、造护岸林、造护路林,完成植树32.2万株。据了解,全市已投资20.3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6.4万亩,完成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174.9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4%。现如今,无论荡舟瀛湖还是步入乡村,无论深入田间地头还是走到农户院落,都是一派郁郁葱葱、绿树成荫的景象。

水源区的生态建设,提高了当地群众生活的质量。一直生活在瀛湖边的船主、湖心村村民唐瑞邦告诉采访者:“我们这里的山更青了,水更绿了,这要归功于市上实施大瀛湖绿化治理工作。”

瀛湖镇林特站站长马兴民告诉采访者,现在湖边根本看不到过去随处可见的一块块曾被称为“大字报”的裸露荒山了,这为涵养水分、减少污染奠定了基础。大瀛湖绿化治理不仅促进了瀛湖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良性转化,也极大地增强了周边村民的环保意识。湖心村支书罗上富说:村里的路、电、水、人居环境如今也得到改善,现在村里开商店、办农家乐、搞水上旅游项目的超过一百户,另有一百余户通过种植绿色环保蔬菜、养殖环保家禽家畜服务旅游业,直接间接从瀛湖旅游受益的近三百户。

一座水库就是一个人造的美丽湖泊,一个休闲的旅游胜地,一个宜居的绿色家园,一个产生多方面效益的富民工程。按照规划,汉江上游要进行梯级开发,已竣工了石泉水电站、喜河水电站、安康水电站,在建和待建的还有黄金峡、旬阳、蜀河、白河水电站。将来,会有7座水电站、7个湖泊出现在汉水之上。

汉江,正在成为水源之江,能源之江,乐源之江。

汉江这位女神,身上挂满了时代的装饰品。

但是,保护她的任务就更重要了。

现在,安康市林业局顺应形势,趁热打铁,正在实施将瀛湖绿化推向汉江两岸的计划,这是又一项生态治理标志性工程。建设起点高,投资规模大,实施期限长,区域规划涉及石泉、汉阴、紫阳、岚皋、汉滨、旬阳、白河6县1区39个乡镇,流长340公里,两岸直观坡面荒山荒坡,规划总面积102.8万亩。其中实施新造林20.92万亩,封山育林30.4万亩。建设期累计投资5.99亿元。

这一工程的绿化治理范围从石泉县左溪口入境至白河县城关镇木瓜沟口出境,惠及241个行政村的19万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