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18678100000270

第270章 所树非人

原文:

魏文侯之时①,子质仁而获罪焉②,去而北游,谓简主曰③:“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④,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⑤,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⑥,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种也。”

——《韩诗外传》

注释:

①魏文侯:战国时代魏国的开国君主。

②子质:人名。

③简主:赵简子。赵简子是春秋时代人,早于魏文侯。魏文侯与赵简子均为寓言人物。

④堂:殿堂。士、大夫:皆官员,士的地位次于大夫。

⑤劫我以兵:拿着武器拦击我。

⑥蒺藜:有刺的植物。

今译:

魏文侯在位的时候,子质作官犯了罪,他离开魏国北上谋生,他谒见赵简子并说:“从今以后,我不再对别人施恩德了。”简子说:“为什么呢?”子质说:“魏国殿堂上的士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朝廷里的大夫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边境守卫的人由我培养提拔的也占一半。如今殿堂上的士在君主面前说我的坏话,朝廷里的大夫用法律威吓我,边境守卫人拿着武器拦击我,所以我不再对别人施德了。”赵简子说:“噫!您的话错了,如果春天栽种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桃李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李树的果实。如果春天栽种蒺藜,夏天就不可以采摘它的叶子,秋天也只能得到它长成的刺啊。由此看来,在于栽种什么样的树。现在您所培养提拔的人不对啊。所以君子应该事先选准对象再培养提拔。”

精彩直击: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领导人在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时候,应该仔细地加以比较和衡量,选拔出真正品德和才学兼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