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1世纪中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18673500000018

第18章 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调查

要对中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就必须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引起我们对心理素质教育问题的警觉和重视。为此,我们从大学生调查、中学生调查、性发育调查、优等生调查四方面统计了心理调查结果并分析了表现特征。其中对大学生的调查是着眼于由果溯因的思想方法,以图发现中学教育的问题;最后两项调查则是基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以及应试教育中的热门话题而确定的。

(一)大学生调查:由中学而来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它与中学教育有什么关系?”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从调查统计表的分析研究入手。

“我开始对自己说话/说些自己也不懂的话/身旁电话七个数字之后/只是冰冷的回答……”(摘自小诗《我对自己说话》)

从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精神疾病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因精神疾病而休学、退学甚至死亡的人数在休学、退学和死亡的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例如浙江大学学生在1979—1987年间造成休学、退学和死亡的诸多原因之中,神经衰弱和精神病占28%;到了1990年以后,因神经衰弱、精神病而休学、退学和死亡的人数所占比例上升到30%以上。

第二,在大学生因神经症、精神病而休学、退学甚至死亡的人数所占比例上,名牌重点大学的比例一般地要高出普通大学的比例,例如清华大学在死亡和退学的学生中,精神分裂症占60%,而另一所普通大学因患精神分裂症而死亡的学生仅占死亡学生总数的33.3%。这一特点的存在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名牌重点大学的课业负担远远超过其他普通大学,使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是考入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都是中学的尖子优等生,而中学尖子优等生的心理疾患程度超过了考入普通大学的一般优等生。

第三,我国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严重程度既表现在数量比例上又表现在涉及范围上。从数量比例上看,进入80年代以后内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并需要心理帮助的人数超过了20%,而同期香港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并需要心理咨询的人数仅约2%左右,显然,内地大学生的心理疾患人数比例远远超过了香港大学生。从心理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看,它包括7大类30小类的问题,其范围之广令人吃惊:婚恋和性问题(如择偶标准、异性交往、失恋、单相思、性行为、性心理等);个性心理问题(如苦闷、孤独、自卑、胆怯、忧郁、情绪紧张等);个人发展问题(如价值观困惑、人生目标的选择、职业选择等);人际关系问题(如人际关系紧张、沟通困难、交往障碍、代沟差异等);学习问题(如学习动力、考试焦虑、专业思想、学习方法等);身体问题(如失眠、神经衰弱、生活无规律等);其他问题(如娱乐、法律、违规行为等)。这里仅就孤独、苦闷疾患作些分析,所录小诗把一个大学生孤独者的寂寞和凄清描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作者因为找不到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故而希望在电话中倾吐心声,但当他拿起电话的时候也许因为得不到对方的共鸣,于是只好听着话筒里嘟嘟的空响声而自说自话。

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障碍问题并非突如其来的,而是从他们在小学、中学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起就逐步产生并发展而来的。大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由人际关系不良而引起的苦恼忧虑、因经济攀比而引起的心理失衡,以及恋爱和性问题产生的心理困扰等,其中有一些是早在中学甚至早在小学就萌发了的;这些问题在小学、中学阶段未能得到解决,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越来越严重起来,只要注意一下的数字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除了中小学教育阶段存在有明显缺陷,使学生缺乏最起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之外,更在于长期以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处在被忽视被放任自流的境地。人们经常持有的一个观点,即认为“青少年阶段处在人生最为快乐活泼的时期”,就是忽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这一教育误区确实存在的有力证据。所以,我们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先从对大学生的调查入手,正是基于由果溯因的思想方法的。也许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入手,更容易发现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吧!

(二)中学生调查:情绪忧郁而痛苦的社会群体“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他们是否最为快乐活泼的一代?”要回答这一问题,也必须从调查统计表的分析研究入手。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学生心理问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学生忧郁、痛苦心理的形成与“望子成龙”的家长密切相关。家长们盲目地以“孩子可塑性强”为依据,无视孩子的个体差异,硬逼着孩子拼命跳跃着“摘取树上的果实”,一律要求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必须进“名牌”,成绩95分以下则属不及格,学校作业完了还要加做家庭作业,如此日复一日地超负荷读书,产生逆反心理的孩子其大脑得不到调节进而产生读书恐惧症等疾患。

第二,中学生忧郁、痛苦心理的形成还与中学生对自身缺陷的忧虑密切相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生意识到“自己能力太差”或“独立生活能力弱”并因此而痛苦,而且“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人数也超过了三分之一,这些都说明有相当多的大中学生缺乏自我认识能力,也缺乏独立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能力。

第三,中学生忧郁、痛苦心理的形成更与应试教育密切相关。教师和家长只要求孩子专心学习,而对其他活动则抱着消极乃至抵制的态度。在这种不完整教育的影响下,中学生无法经历一个完整的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缺乏使中学生无法具备足够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一旦面临这些方面的现实问题时,中学生就难免陷入心理困境。

第四,中学生忧郁、痛苦的心理具有很大的矛盾性。他们一方面企盼独立,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对家长和亲友的依赖性;一方面否定传统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建立不起新的价值观。实际上,他们的心理痛苦是社会化过程中矛盾冲突的反映,例如以往的早期社会化过程缺乏对个体在环境适应、社会交往、独立性等方面的足够训练,而实际的社会生活又对个体这些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难免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大中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乃至发展为社交恐惧症。

第五,中学生忧郁、痛苦的心理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矛盾的必然反映。与小学生的视野只在学校和家庭不同,中学生的视野已由学校、家庭转向更为广大的社会,并已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应该如何走。面对各种矛盾的社会现象,他们开始对理想化的学校教育产生怀疑,从而处于困惑与迷惘之中;中学生的痛苦程度也与大学生不同,大学生多已完成了对理想化学校教育的怀疑而面临着价值观的重新选择,而中学生因年龄、知识及阅历的关系尚难以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解脱出来,的确是心理最为困苦而且最为脆弱的社会群体,遇到一点挫折或困惑便会感到自己无力解决从而深陷绝望之中,自杀的念头便会油然而生。

(三)性发育调查:渴望了解又羞于启齿的问题

中学生在与青春期发育密切相关的性问题上,处于一种既渴望了解又羞于启齿的状态,这种状态给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带来普遍的心理恐慌乃至心理障碍。中学生的性心理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中学生在性问题上的心理障碍大多与无从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生理卫生知识密切相关。尽管中学设有“生理卫生”课,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或因师资缺乏、或因重视不够往往草率从事,以致本来就课时少得可怜的该门课程形同虚设。男生在这方面与家长几乎是从不沟通的,所以他们只得向各个电话热线询问异性生殖生理问题,深感难以解答的咨询工作者只好建议中学生们阅读有关的医学书籍或卫生报刊。“抽刀断水水更流”,咨询员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往往更加激发了中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中学生在性问题上的心理障碍还与截至目前我们尚无行之有效的青春期性教育方法有关。青春期性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的一大难题,至今尚无行之有效的办法。例如,青春期少年的性好奇心该如何满足,异性交往该允许到什么程度,性教育该如何实施等问题,都使教师和父母感到棘手,于是成人们大多采取回避态度。回避的结果是,青春期缺乏性教育的青少年到了婚恋成家以后往往出现性心理障碍,由此而导致婚姻破裂、家庭解体的事件时有发生。

第三,女中学生在性问题上的心理恐惧发展下去,会演变为严重的抑郁症。人们对于自己未知的事物往往难免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身体发育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当属自己知之不多有时甚至完全是未知的现象,他(她)们为自己身体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感到神秘而恐慌是很自然的,如果父母或教师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不良的后果。一位11岁即出现初潮的女孩因毫无这方面的知识而惶恐万分,对此始料不及的母亲只是忙着传授各种注意事项,生怕孩子不注意卫生而落下毛病,惟独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并忽视了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女孩在听完了母亲“不能这样”、“注意那样”的指教愈加不安,把行经看成既肮脏又可怕的事情,由此陷入与月经同步的长期的心理痛苦之中,到后来竟然发展为周期性抑郁症,久治而不愈。

(四)优等生调查:智力上的巨人心理上的矮子常听到有人说:“三好生、优等生是学校中的明星、家长和教师的宠儿,他们应该没有心理问题”。事实是否如此?我们仍从调查统计表的分析研究入手加以回答。

典型心语

“几年的三点一线式生活已把我变成一台按既定程序操作的计算机,我渴望外面的世界,却又不得不完成他人规定的角色。这学期来,孤独的影子紧随我每个脚印和座位。为了排遣孤独,我在课桌上写满不知与谁对话的文字;在街头简陋的餐馆喝得大醉,挨磨掉一整夜。我害怕过假日,一到假日我便借助酒精或空耗体力的扑克麻将游戏,想使自己睡得更死更久。有时,还会在深夜跑到空旷的操场上,对着黑黝黝的天空吼喊一阵……”

优等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优等生大多存在一些与极度关注个人形象有关的不良心理以及个性缺陷。因为优等生在老师和同学、家长和亲友的心目中业已树立了“学习好、表现好”的良好形象了,所以他们极为关注个人的形象并竭力使其不受损害。基于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过分看重表扬和奖励,惧怕老师批评,惧怕失去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他们好为人师,好表现自己,害怕失去在班级中的威信,害怕丢掉既得的优越地位和荣誉。由此,他们逐渐变得虚荣而多疑,惧怕暴露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过分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敢于冒险;他们嫉妒心特强,容不得其他同学的进步,见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好压制别人而抬高自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个人好恶作为衡量事物的是非标准,并要求别人也接受这样的标准,合我心意者赞成,逆我心意者反对;其中有少数人甚至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优异成绩的取得应该归功于个人脑袋的聪明以及自我奋斗,而与教师的教诲无关,自以为“将来成就大事业者,舍我其谁?!”故而对师长桀骜不驯,对同辈颐指气使(许多在中学阶段为优等生的学生考入大学或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他中学时代的老师变得十分冷漠,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似乎可以作为“自命不凡”这一心理特征的诠释)。

第二,优等生对于批评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就像经受不住风雨的温室花朵一样。由于优等生总是生活在学校教师的表扬声中和家长亲友的溺爱之下,遇到的多是成功和掌声,从未体验过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所以一旦遇到批评或坎坷,他们的心理痛苦就会超过其他学生好多倍,“一落千丈”的感觉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比一般学生更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乃至出现心理崩溃。一些优等生在受到突如其来的挫折时,就仿佛高温加热过的玻璃器皿突然掉入冰窖就会炸裂一样,眨眼之间在行为和道德方面会变得与往常“面目全非”、判若两人,成为各类悲剧中的“主角”,或者伤害他人,或者伤害自己。我们经常从媒体上发现,接受不了教师批评而跳河自杀的中学生是班干部或“三好生”、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跳楼自杀的孩子是省市数学竞赛的冠军……如此等等的新闻正是由于心理脆弱而导致心理崩溃的典型事例。与优等生相反,成为家长和教师批评焦点的差生因成天挨批而锻炼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反而不易成为各类悲剧中的“演员”。

第三,优等生的心理缺陷往往是应试教育的结果,并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隐蔽性。优等生的“优”往往表现在学习成绩上,所以把他们说成“智力上的巨人心理上的矮子”并不过分。书面考试成绩的“优”掩盖了他们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不足,智育佼佼者的“光环”掩盖了他们在心理上的种种弱点和缺陷,所以那些一贯受到学校表扬老师喜爱也让家长放心的优等生或班干部,往往是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心理素质不良者。这是因为具有双重迷惑作用的“优等成绩”,一方面遮住了别人的眼睛,使他们不易看清优等生的心理缺陷,有时即使偶尔看到了也往往因“学习成绩好”而加以原谅;另一方面遮住了优等生自己的眼睛,使他们不易看清自己身上的弱点,自恃“学习好”而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第四,优等生的心理缺陷或弱点,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性。现实的高考制度正是从这些具有心理缺陷的中学优等生中选拔高校新生的,如果这些优等生的心理缺陷不及早克服,就会随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前进台阶而逐步恶性发展,总有一天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1994年6月,逃亡了八个月之久的抢劫杀人犯芮煜明终于在一个边陲小镇束手就擒。案发前他是某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和中共党员。看看他的自白就可以知道这位高智商知识分子的心灵扭曲到了什么程度:“我是人人仰慕的博士生,所有人都把我看成天才。可谁又知道,做一个‘天才’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我得时时刻刻绷紧自己的神经,决不容许第二个人超过我。我生活得很孤独,没有朋友,没有娱乐,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做……无论干什么,我都是最棒的。这一次我相信也不会出事。”可以认为,是中学时代的心理缺陷、大学和研究生时代的心灵扭曲把芮煜明铸造成一个危害社会的定时炸弹的。面对此类悲剧,我们除了谴责罪犯之外,难道不应该对造成优等生心理缺陷的现行教育制度、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方法作些深刻的反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