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生成长的关心大多集中在饮食起居、生理发育、学业成绩以及尖子生培养等问题上,而与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关系甚为密切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素质教育等问题却被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但是,许多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水平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劳动、考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等方面存在着心理困扰,其中严重者甚至发展为心理疾患以及存在有违法犯罪、自杀轻生等行为;而且,这种情况与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呈现正相关的关系。青少年学生在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方面表现出严重问题的现实,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推到了一种不能不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的地位。
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升学竞争激烈导致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社会大环境的某些负面影响;心理辅导与教育极度缺乏。前三个原因已为人们所熟知,惟独第四个原因对于许多人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这是因为心理咨询辅导事业在我国起步甚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初露头角,到现在不过十多年的历史;截止目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少数城市由青少年报社、社区医院以及教育部门发起组织了为数不多的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咨询门诊,而在中小学校内附设心理咨询室的城市只有上海市。这样一种与国外相比极为落后的局面,使得心理咨询辅导对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与作用,远未被家长以及中学教育工作者所认识,更不被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士所了解。
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严重问题的产生原因,本章从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入手,阐述了心理健康对于维持一个人的全面健康所具有的意义;统计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了其表现特征;最后从中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训练、中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等方面,论述了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问题。
要对中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我们有必要首先从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谈起。为此,本节讨论了与健康概念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心理和生理,并从患病的角度分析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心病是导致体疾的重要原因;接着在介绍国外多维度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衡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尺度问题;最后,分析并纠正了一些与心理健康概念相悖的偏颇认识。
(一)心理和生理:与健康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什么叫健康?怎样的人才算得上健康的人?”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数人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吃得多、跑得快、干活好、睡得香就叫健康;也有人认为,只要做到“吃饭快、排泄快、说话快、走路快、入睡快”这几个快就可以称得上健康的人;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大概要数那句众所周知的广告词了:“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健康概念多是从生理因素这一方面来理解的,只要吃好喝好睡好身体强壮,没有生理方面的缺陷和障碍就叫做健康;也就是说,仅仅在生理方面达到健康的人就可以叫做健康的人。
其实,上述对于健康概念的理解是片面的,这些看法只说对了一半甚或是一小半,因为健康的含义在当代获得了充实与更新。就健康概念的外延来说,它不仅指生理方面的健康,而且包括心理方面的健康。《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健康是指“使个体长期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以及社会方面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的健康概念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指身体无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两个大同小异的定义都是既提到了躯体生理方面的健康,又提到了人在心理方面的健康。因而可以说,心理和生理是与人的健康状况最为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对于真正的健康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健心至少应与健体同等重要。
现在我们分开来看,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含义各是什么?一般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不受外界影响而正确地辩证地认识事物,其内心能经常地处于相对平衡和满足的状态。更为具体地说,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社会的或自然的环境中,遇到突变、挫折或困难时能够做到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进而正确地对待并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生理健康则是指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组织和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全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并始终处于一种正常运转的状态。如果我们完整地看,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综合起来,既健心又健体,那么我们就会成为追求身心和谐统一发展的人,就会使我们进入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相适应的完美状态。按照这种和谐统一的健康概念,它应该包括七项内容:正常的智能发展水平;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基本的自主独立性;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目标的全面的健康概念。
综上所述,真正的健康概念至少应包括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这样两个基本内容,再加上以两个基本内容为基础的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所以,我们可以用“(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适应社会能力=健康”这一公式来表示真正健康的完整含义。
(二)心病和体疾:前者是导致后者的重要原因上面,我们只是说明了真正健康的概念应该至少包括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这两个方面,但是并未研究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状态的优劣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生理状态的优劣,恶劣的心理状态(心病)是诱发各种生理病症(体疾)的重要原因。据一些国家统计,在医院门诊中有50%耀60%的患者其发病原因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更有人曾对100名白血病和淋巴瘤病人进行患前生活经历的调查,发现大部分病人都曾有过忧愁凄惨的个人遭遇或者横来飞祸的家庭不幸。为什么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人的生理状况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都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和紧密联系的,当一个人受到外界的恶性刺激自己又不能正确调控而导致心理状态失衡时,他的大脑功能就会紊乱,进而引起体内新陈代谢的失调和生理疾患的发生。更为具体地说,这是因为人的情绪要受大脑皮层支配,其边缘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以及植物神经又直接控制着人体内脏的活动;当外界信息经过各种感官作用于大脑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反应。当这种情绪体验处于心理失衡状态时,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或减弱,尤其是导致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最终引起生理器官的组织病变或机能的障碍。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生理状况。那么,什么又是决定人的心理状态的因素呢?心理学家和医学专家认为,人的心理状态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知与评价:个体对外界刺激持有积极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时,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趋于平衡乃至优化;个体对外界刺激持有消极而偏激的认知和评价时,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趋于失衡乃至恶化。心理状态恶化的人发展演变到患病、疯癫甚至自杀,那就是毫不奇怪的事了。例如,著名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死就与心理状态的失衡有关,而其心理状态的失衡又直接起因于对外界刺激的过度敏感——在受到包括与他人争吵在内的几次挫折打击之后,凡·高先是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继而精神错乱以至郁郁而终;又如著名女作家三毛也是在某些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患上了精神忧郁症,年仅48岁就撒手人寰;《红楼梦》主人公黛玉更是由于所处大观园恶劣环境的“风刀霜剑严相逼”以及自己“多愁善感”的双重原因而导致精神忧郁以及其他疾病,并最终走上惨死道路的人物典型。虽说这是个艺术形象,但这一形象既不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又不违背医学和心理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在我们生活的普通人圈子里,因不能正确对待在升学就业、婚恋家庭、升迁晋级等方面遇到的挫折或失意而陷入恶性心理的泥坑却不能自拔,最终导致走上疯癫、自杀等悲剧道路的例子,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只是因为这些不幸者是普通人,所以他们的不幸遭遇不可能像凡·高、三毛那样广为流传而尽人皆知罢了。
(三)多维度模式:衡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尺度在中学生群体中,情绪紧张、焦虑过度、羞怯自卑、孤独忧郁、不敢交际、精神恍惚、挫败感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常会导致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疑病症、恐怖症、精神分裂症乃至自杀的恶果,可见,对中学生开设包括心理咨询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十分普及的社会化教育运动了。心理健康教育运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心理困扰者和社会适应不良者,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预防和发展两个层次,教育个人或团体使其具有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来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支配自己的生活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目前在发达国家,比较通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六维度模式:
躯体维度——旨在增进心血管的耐性、弹性和力量之训练的维度。通过身体活动扩大对食物和营养知识的了解,不鼓励烟、酒消费,禁止毒品。通过教育让人们学会监测自己的生命信号并理解自己身上的警告信号,能理解营养与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医生的帮助。其口号是:“身体好胜过一切。”
智力维度——旨在促进创造性智力活动的维度。能够使用有效的策略去拓展知识、开发潜能,鼓励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读报、读杂志,探讨问题和进行创造性学习,以此来保证个体不至于落后于时代。其口号是:“用创造性的追求来拓展我们的思维胜过简单的自我物欲满足。”
职业维度——旨在为将来获得个人满足富裕的工作做好准备的维度。教育个体把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干贡献给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工作,通过参与活动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学会识别什么时候自己处于健康的职业生涯上,什么时候自己的工作是激动人心的。其口号是:“选择一项与我们的个人价值、兴趣和信念一致的职业比选择别的工作要好。”
社交维度——旨在强化为社区环境共同利益作出贡献的意识的维度。该维度强调个体与他人、个体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强调家庭的和谐统一。使个体认识到自己在社交圈中的角色和地位,借助信息交流来积极改进自己的主观世界,意识到自己在改进社区人际关系、社区环境上所具有的责任和能力。其口号是:“为社区共同利益作贡献胜于只考虑个人私利。”
情绪维度——旨在强调对自我情感的意识和接受的维度。通过教育使个体保持对自我生活的积极态度,使个体提高处理自己情绪和相关行为的能力,使个体正确认识自己的局限性并能有效地应付紧张。该维度的目的有二:一是让人们意识并接近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二是认识到寻求他人帮助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独立生活和工作。其口号是:“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更好。”
精神维度——旨在寻求人类存在之意义和目的的维度。通过怀疑、失望、恐惧、绝望等不愉快体验的经历和高兴、愉快、幸福等情感的体验,让个体认识到这些经历和体验对于自己价值系统的构成来说都是重要而必要的。通过教育,使个体思考和整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信念,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目标体系。其口号是:“按自己的价值和信仰生活要比做别的事和感到欺骗自己要好。”
上述六维度模式强调的是,在构成人的生存状态的各个方面创造出平衡态的重要性,其中每一个维度都相互影响并决定人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参考这些维度标准去塑造中学生,必将使他们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人;学校理应参照这些方面的标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加以经常性的衡量和评价。但要强调的是:第一,上述六维度模式是从发达国家介绍过来的,他们有他们的国情和文化历史背景,未必所有方面以及其中的所有要求和提法都适合于我国公民尤其是我国的中学生,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心理健康标准。第二,心理健康是一项积极而有意识的选择过程,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是主动而非被动的,所以要求每一个希望心理健康的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例如,在自我心理调控方法的掌握上就必须依靠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仅仅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这些方法的掌握过程是一种实践操作的过程,同时又是自我感受体验的过程,别人无从代替。
(四)偏颇的认识:与心理健康概念相悖的误区针对心理健康概念,我们已进行了如上三方面的论述,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由于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误解而引发的种种似是而非的议论。这些偏颇的认识和议论实在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必须予以澄清:
“只要有了思想政治工作,就完全可以取代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在工作任务、工作性质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两项事业,它们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既是缺一不可的又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主要是端正政治方向,亦即由党政领导、党团组织、宣教工作者来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社会的安定与进步;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则是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亦即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帮助心理障碍患者摆脱消极情绪,使患者确认自身的存在价值,保持平衡的心态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一项既助人又自助的事业。从实际情况看,一个政治方向问题已获基本解决的人也有可能存在心理疾患,也仍需要得到心理咨询人员的疏导和帮助。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决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等同起来,更不能用思想政治工作来取代心理咨询。
“只要把学业成绩和身体搞好了就行了,心理问题无关紧要。”这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糊涂看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能否拥有健康的人格、能否使自己适应变化和竞争的社会,简直可以说是关系到每个人立足之本的大事。否则,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果缺乏乐观自信、坚韧主动、宽容自制等优良品质,不仅现在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还在其他方面也得以充分发展,而且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也会处处碰壁进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所以,学习好身体好固然重要,但有无好的心理更为重要;有了最后一好能保证前两好,没有最后这一好便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我们在后面讲到的芮煜明由博士生变为杀人犯的例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没有住进精神病院,就说明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是一种把事物绝对化了的认识,也是没有掌握量变与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糊涂看法。精神病仅仅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发展到极端的表现,从正常的心理状态到精神病发作是一个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没有住进精神病院的人并不等于其心理就完全健康。实际上,每个人都处在上述渐进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上,心理上的不健康是绝对的,而心理健康则是相对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属于没有精神病的基本健康的人,但在某些时间内则完全有可能处于一定程度的不健康心理状态中,例如我们在丧失信心、悲观沮丧、动怒难抑的时候便是如此。
“所有疾病都是纯粹由生理方面的障碍所致,只要加紧药物治疗就行了。”“心病”导致“体疾”,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所以,忧郁、愤怒、烦恼、过度焦虑等心理失衡状态会通过心理作用影响到生理模式,造成躯体的消化性溃疡、失眠、哮喘、偏头痛、神经性厌食等生理疾病。像这些主要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只有诊断出致病的社会心理因素,消除其心理障碍,才能彻底地消除隐患,使病人康复。现代医疗心理学认为,人的致病原因既有“生理上的疾病产生模式”,还有“心理上的疾病产生模式”,更有二者兼有的综合模式。随着新世纪信息化快节奏生活时代的来临,“心理模式”出现的几率将肯定比“生理模式”更大,纯粹由生理方面的障碍所导致的疾病会越来越少了。
“小偷小摸、乱说乱动、逃学说谎是道德品质问题,必须进行纪律制裁。”表面上看起来是相同的不良行为,从产生根源上看则既有可能是品德不良的反映,也有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或者道德品质与心理原因兼而有之,所以不能简单从事,一刀切地处理。例如注意力涣散、课堂上乱说乱动的学生很可能患有儿童多动症,因害怕某一位老师而逃学的学生有可能患了学校恐怖症,习惯性偷窃则可能属一种强迫性行为。所以,负有育人责任的教师和家长,应该通过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正确区分心理不健康行为与品德不良行为,对症下药来处置。确属道德品质问题者,实施纪律制裁乃至少年管教等法制手段是必要的;若属心理健康问题者,则一定要通过心理咨询疏导加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