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努尔哈赤传
18671600000063

第63章 两军交战 大汗改策略

皇太极多日野外征战,脸色晒得黧黑,方脸两鬓与漆黑的唇髭,都长得老长。近年,当年跟随老汗王起兵征战的费英东、博尔晋、劳萨、叶克书相继战死、病死,统帅的重担就落在他肩上。连日来,他出营入阵,战场拼杀,甚觉疲倦。但由于节节胜利,众军士气甚高,他依然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此次,皇太极出战侯大胡子,依然白盔白甲,骑着白马,他放下过去使用的虎枪改用双刀,迎战侯大胡子的双锤。

清晨,满洲军与明军摆开阵势,皇太极首当其冲,第一个与侯世禄交锋。

侯世禄眼见皇太极单骑来到眼前,立刻拍马上前,抡起双锤,如流星赶月,虎虎生威。他时而抡起左锤朝皇太极天灵砸去,时而又抡起右锤直奔对方的前胸。皇太极左挡右架,刀锤撞击,迸发出片片火花。

两人交战片刻,侯世禄开始有些气喘。这时皇太极转守为攻,挥起双刀,寒气袭人,六十四路刀法施展开来,只见刀光闪闪,如瑞雪纷纷,顿时只见刀光不见身影,逼得侯大胡子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皇太极越杀越猛,一会儿来一招“金龙大张口”,一会儿又换一招“叶里藏花”,一会儿“海底捞月”,一会儿“刀劈华山”。最后,皇太极把侯大胡子逼到一处水塘,侯大胡子坐骑顿时陷进泥坑,侯世禄见无路可走,便陡然跳下马来。

“嗖!嗖!”趁侯大胡子行将下马之机,皇太极弯弓搭箭,一箭射中侯大胡子的咽喉。名噪一时的大将侯世禄,便中箭倒在烂泥塘里。

明军的左右卫队,见主帅侯世禄落马,立刻蜂拥而上,侯世禄的几个亲信跳进泥塘趁侯世禄尚有一口气,便把他架上马背拨马回城。

明军眼见主帅负伤而归,士气大减。不一会儿,只见大小明军跟着侯世禄的战马,拼命而逃。这时,满洲军乘势杀去,明军大败。

此次参战的朱方良本无心恋战,可惜身为总兵,不能做主。再加之袁经略持有上方宝剑,不从者立斩,他不能不从。他上阵以后,只是督战,并不冲锋。他坐在马上,远远看见侯字大旗向城内败退,心中暗喜,便带着几个亲信,丢下帅旗,偷偷向南山跑去。

朱方良率领的一路大军,眼见主帅南逃,便紧随其后。

皇太极见此阵势,亲率二旗兵将,咬尾直追。明军兵卒,哪经得住训练有素的满洲骑兵追杀。当皇太极率军追出六十里,兵至鞍山小城时,明军已四处逃散。

傍晚,皇太极回到辽阳,与满洲大军会合,当晚就露宿辽阳城南。

车夫赶着篷车,到了太子河北岸的芦苇荡,忽听背后人沸马嘶,自觉战事不妙,就掀帘对梨花递了个眼色,示意把皮廷相丢在芦苇里,改道更辙。梨花本来就惦记着沈阳的战事,不愿离开沈阳,她见车夫递眼色,就顺水推舟地点了点头。于是车夫把睡得昏昏沉沉的皮廷相拖下车,丢在芦苇荡里,挥起鞭子,向太子河下游走去。

皮廷相一觉醒来,已半夜时辰,他独自爬起来,向河岸走了半里路光景,来到一片坟茔地,他狐疑地正向前走,忽然坟堆处冒出三个大汉,未等他弄清东西南北,就被蒙面人捆上,不一会儿涉过河,被推进满洲大营。

这时,老汗王正坐在牛皮大帐里审问辽阳城内的一个军士。皮廷相被推进帐内,解下绳子,摘去蒙面巾,一时愕然。

“皮总兵!”受审的军士望着皮廷相,一惊,情不自禁地脱口呼出。

老汗王听到叫声,便向皮廷相瞅了两眼,随之下座,把皮廷相让到右边的座位上笑道:“久闻大名,想不到竟在此相会!”

老汗王的客气,感动了皮廷相,他屁股刚着木扎子,又连忙站起,牛眼珠子一转,慌忙施礼道:“多谢汗王赐座。”

老汗王见皮廷相很随和,就把手一挥,对侍卫道:“拿酒来!”

不一会儿,侍卫把斟满的两碗白酒用托盘端上。老汗王端起一碗递给皮廷相,自己又端起另一碗道:“为我们初次相会干!干!”

皮廷相受宠若惊,涨红的脸儿一仰,一饮而尽。此人,脑瓜活,骨头软,他想:既然身进夷营,生路已断,何不先发制人,绝处求生。想到这里,他又一次施礼道:“卑职在明营,虽身兼要职,实则混饭度日,无所事事。汗王陛下,日后自有用处,敬请吩咐!”

“好,好!真是快人快语。”老汗王满意地再一次给皮廷相让座,一一问明辽阳城内的情况,然后征询道:“皮总兵,你身在辽东多年,依你之见,若取辽阳,何为上策?”

皮廷相道:“辽阳乃关外重镇,城池牢固,又近大河。多年来,驻守辽阳官将,凭借护城之河,没有哪家大军攻进一兵一卒。因而,依卑职之见,不破护城之水,断难取胜!”

“高见!高见!”老汗王道,“皮总兵,你平日和袁经略、张御史过往如何?”

皮廷相摇头叹息道:“袁、张二人,为人多疑,自他们来到辽东,凡异己多已剪除。卑职虽身为总兵,但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为他们卖命的走卒。唉!当今的大明朝官场,是鸡狗相斗,狼虎相争!”

老汗王听皮廷相一番伤心之谈,把原想让皮廷相打进城里的念头取消了。当晚老汗王对皮廷相热情款待之后,与众部将商议,决定对辽阳先放水,后强攻。

第二天清晨,老汗王下令左翼四旗由额亦都统率,去城西挖开泄水闸放水。右翼四旗由皇太极统领,去城东叠坝堵水。然后,伺机攻城。

令下不到一个时辰,皇太极统领的右翼四旗大军首先到达城东,叠坝堵水,河口顿时黑压压挤满人群,一时挖土的挖土,抬石的抬石,河上河下一片繁忙。

这时,站在东城楼上的袁应泰,身着盔甲,翘首远眺,发现了护城口的满洲军,他自觉不好,惊叫道:“不好!”

坐在城楼里歇息的张铨听到惊叫,神经质地跑过来,朝城东南一瞥,也发觉军情危急,就凑到袁应泰身边,道:“袁大人,护城河历来是护城天堑,河内的水一旦被放光,岂不等于为满洲人打开了城门?”

袁应泰果断下令,立即出动三万步骑兵,打开东城门,沿着护城河列阵布炮,以阻止满洲军挖河。

“轰”、“轰”,一门门火炮,向对岸的满洲军轰来。应着炮声,倒下一片挖土担石的兵士。

掘闸受到了干扰,老汗王站在高坡,急得额上渗出汗珠。不一会儿,皇太极跑来,对汗王道:“阿玛,我看挖河很难一时奏效,先夺下吊桥,压住明军,方能护住掘河的兵士!”

老汗王点头赞许,皇太极立即组织一百名水手,泅水渡河,夺下吊桥。

对岸的明军发现了皇太极的行动,便拼命地向下水的满洲兵士射箭,刹那间有数人中箭,死于河中。这时,皇太极红着眼睛,对身边的三千弓箭手喊叫着下令放箭,立刻压住对方的明军,致使守桥的明军抬不起头来。袁应泰站在河岸发现护桥的兵士压不住对方,便火急调出五门火炮,到吊桥增援。未等火炮运到桥头,满洲的泅水兵士已游到岸边,巴什泰第一个跃出水面,冲上河岸,挥刀砍断吊桥大缆,只听一声巨响,大吊桥眨眼间横在河面。

满洲军呼叫着,奔跑着,冲上吊桥,一股人流顿时涌向护河的明军,展开了厮杀拼搏。

明军的火炮变哑了,护城河的水渐渐变浅了,高处的河底开始露出地面。这时,四旗兵士一字排开,一个接一个跳进城池,踏着泥泞的河底,开始攻城。接着铺草垫路,推着防箭的盾车越过城河,逼近城下。明军兵士,一个个张皇后撤,龟缩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