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努尔哈赤传
18671600000032

第32章 下旨除梁 诈死躲祸患

俗话说,狡兔三窟。李成梁本就狡猾、多疑。多年来,他领兵镇守辽东,平日里生怕身居边陲,难晓朝中动静,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性命,早就在京城安下了不少耳目。因此,张御史等人的行动,李梁成早就知晓。张御史等人刚一出京,这消息早就传到了广宁。

这天,李成梁正在广宁城东北角的虎圈喂虎。他坐在深坑似的虎圈东边的太师椅上,手扶木栏杆,用手抓起一斤成块的马肉,往虎圈里扔食。那花斑东北虎见肉块从天而降,就耍着欢,大吼一声,竖起后腿,立起身子,去叼美味。这花斑虎训练有素,一大块肉,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嘴里。李成梁每当睁大眼睛,看见虎叼食的雄姿,都禁不住用左手抿着胡须,哈哈大笑,怡然自得地敲起木栏杆,哼起塞外小曲。

可是,在他兴致正浓,又一次伸出右手,到肉盆里抓肉时,忽然府内总管送来一封京城传来的密信,他手抓肉块,示意总管把信打开。李成梁急忙一目十行地看到第二页,声闻皇上已派出钦差要调他回京的消息时,禁不住额头渗出冷汗,四肢发凉,身子发软,昏昏然脑袋下垂,身子前倾。若不是总管手疾眼快扶他一把,非摔到虎圈里不可。

李成梁为何如此恐惧?有道是“文官怕宣,武将怕调”。武将一调,不是祸将灭门,就是撤销兵权。等李成梁清醒过来,府内总管马上唤来轿夫,把李总兵抬回府内。

李总兵回到府内,坐卧不宁,茶饭不进。留在他身边参与军机的三儿子李如桢,及在外任军职、回家省亲的二儿子李如柏,听说后十分焦急,不一会儿都来到李成梁身边。

李如桢长得小鼻子小眼,招风耳,丑陋瘦小,为人愚笨、怯懦,平日又仰仗老子的权势,欺压部下,抢掠百姓。他听钦差即将到来,心里也十分害怕。他一时没有主见,急得只在父亲身边转来转去。

五月的天气,室内又闷又热,加之屋内群蝇不断,嗡嗡乱飞,闹得李成梁十分心烦。他见三儿子像苍蝇似的转来转去,就骂道:“都是你们这些不肖之子,给我招惹是非,弄得我有话说不出口!”他霍地从软榻上坐起,操起檀香木拐棍儿,连声吼道:“滚!滚!”

坐在椅子上相貌酷似其父的李如柏,见三弟被父亲训斥赶走,就暗生一计,安慰老父,道:“老爹爹,何必为此事不安?孩儿有个主意,不知该说不该说?”

“说!”李成梁拄着拐杖,支撑着年已六十五岁臃肿的身子,迫不及待地答道。

李如柏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到李成梁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

李成梁听罢,沉思片刻,摇着头道:“不妥,不妥!万一叫皇上知道,可要犯欺君大罪呀!”

李如柏见父亲不解其意,就又申诉道:“如今皇上已被人蒙蔽,置我父子多年的军功而不顾,吹毛求疵,想置您于死地。爹爹,眼下已火烧眉毛,您就别发愚了吧!”

李成梁坐下来又思索了半天,最后一扬拐杖,听天由命地道:“事到如今,就由你一手去操办吧!”

十天以后,钦差张御史一行来到广宁城。车马黄轿刚到南城门,只见随行仪仗,鸣锣开道,车喧马叫,好不威风!

仪仗步入城门,走近大佛寺西路口,仍不见李府派人迎接。张御史坐在轿里,掀帘朝外看了看,心中十分纳闷。

车马拐过十字街向东,不一会儿来到总兵府门口。这时才见李如柏、李如桢两兄弟身披重孝,满面愁容地迎了出来。他二人一见气宇轩昂的钦差,慌忙鞠躬施礼,恭敬地说:“吾兄弟二人有父孝在身,钦差驾到,有失远迎!望大人海涵。”

张御史听了觉得十分意外,忙下轿问道:“怎么,李总兵已经作古了吗?”说着,随着李氏兄弟,来到总兵府客厅。

落座见礼后,张御史问道:“总兵大人年轻时一向以身强力壮著称,不知身患何病,与故友乡亲长辞而别?”

李如桢一边给张御史敬烟,一边答道:“父帅是偶感风寒……”

“风寒?”张御史眨眨眼睛,疑惑地问道。

“这个……”坐在张御史身边的李如柏未等李如桢再回话,就慌忙向其弟递了个眼色,恭敬地解释道:“是风寒引起的宿疾,百医无效,竟于昨日作古!”

张御史为人机警,他见李如柏给其弟递眼色,举止拘谨,就心中生疑,接着问道:“李总兵尚有宿疾卧病不起,怎么京城连点动静都未曾听到呢?”

李如柏身不由己地站起,弯着腰,脸色不自然地说:“家父唯恐军心有变,不许我们外传!”

说话间,李府总管进来,禀报道:“禀少帅,诸事准备停当,灵柩就要发引了!”

李氏兄弟二人连忙向张御史施礼,道:“大人,我兄弟俩人有事要料理,请驿馆安歇。有关事宜,容过日细禀!”

张御史连忙站起,惋惜地说:“平民百姓凡遇丧事,尚需停丧数七,广做法事,怎么总兵大人发丧,却如此匆忙?”

“遵父遗命!”李如桢挺着胸脯答道。

张御史点头赞许,伤心地道:“总兵与吾同殿称臣,理当一祭!”

接着张御史脱去蟒袍,换上素装,由李氏兄弟两人陪着,向灵棚走去。

灵棚在后院,新搭的草席棚下,并排放着同一式样的五口红松木棺椁。供桌上烧香设供,供桌下纸钱串串。张御史以礼拈香致奠,挥泪致哀,李家亲朋叩首还礼。吊唁完毕,张御史一行就到驿馆歇息。

张御史回到驿馆十分纳闷,他衣冠未脱,就把努尔哈赤找来,问道:“都督,你往日曾在总兵府内充任幕僚,可曾知李总兵有什么老病没有?”

努尔哈赤摇摇头,笑着说:“往日巡抚大人跟总兵开玩笑,说他壮得像匹马儿,未听说他有什么宿疾。”

张御史更加生疑。他跟努尔哈赤说出自己的疑虑,希望他探出真情。

烈日西斜,此时的广宁城鼓乐喧天。接着,总兵府内就涌出了百十名的亲兵将校,一行人沿街列队站立。三声礼炮响过,一行卫队做为前导,三十二名士兵抬着黑漆棺椁,井然有序地直奔广宁城南的迎恩门。又过了一会儿,又在一行卫队的引导下,连续抬出了四口同样的黑漆棺椁,分别奔向四个不同方向的城门。顷刻之间,锣鼓震天,广宁城内的大街小巷都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一个个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五门出殡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