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成吉思汗传
18670500000018

第18章 人狗大战死伤过多 铁木真多智出奇招

1220年冬,蒙军进入阿塞拜疆境内。当时,这里的统治王朝是阿答毕地方王朝。1246年,伊拉克国王封自己的一个突厥奴隶为阿答毕,相当于“太傅”,负责治理阿塞拜疆。不久,这位阿答毕即成为该地的国王,从此“阿答毕”一词也是“国王”之意。其首都在帖必力思,即今阿塞拜疆的大不里土。后来,此地成为旭烈兀王朝伊儿汗国的都城。者别、速不台远征时,阿塞拜疆的阿答毕名叫月即伯(斡思别),人称突厥王月即伯。月即伯年老迷恋于酒色之中,压根儿不想用武力与蒙军对抗。刚刚听说蒙军向帖必力思进军的消息,他就带着一些亲信、宫女跑到其他地方避难去了,授命城中的贵族、官吏与蒙古人讲和。这些贵族、官吏向城民勒索了大量货币、衣物、马畜等,献给蒙军作为献城费,于是帖必力思得到一份成吉思汗的文告,没有遭到蒙军的屠杀和掠夺。“蒙古军遂退出阿哲儿拜占境外,驻冬于里海沿岸木干之原。”

木干草原位于里海西岸的阿腊斯河以南,今大部在阿塞拜疆境内。如此看来,当时蒙军没有制定进攻谷儿只的作战计划,只是为了寻找驻冬营地,“便道”“路过”谷儿只境内,但谷儿只派一支万人大军前来迎击,双方才展开了战斗,这就是发生在一二二一年二月的梯弗利思第比利斯者别、速不台将当地的突厥人及曲儿忒人编成一支前锋军,由阿塞拜疆的玛麦里克部人阿忽失率领,首先杀人谷儿只境内。这只军队“所向焚杀”,直指梯弗利思。“谷儿只军来御,阿忽失军力战不利,多所损伤;而谷儿只军亦因以疲弱,蒙古军乘势继进,突击败之,斩杀过半。”由于蒙古人发现谷儿只境内“丛林茂密、行军困难”,才没有继续前进。

这是蒙军对谷儿只的第一次攻击,这次战争蒙古人之所以能够取胜,主要得力于突厥蛮人和曲儿忒人的踊跃“应募”,得力于这支前锋军的“焚杀”和“力战”。在这里,宗教矛盾、当地的民族矛盾又成为一部分人投靠外敌、残杀异己的借口。1221年春,蒙古军第二次来到了贴必力思,当地的都督送来了很多贡税,于是他们满意地离开了。随后,蒙古人围攻了蔑刺合城。由于当时城主为一女王,女王住在鲁因的思,城中无人决策抗战。但是蔑刺合居民却同蒙古人展开了战斗。蒙古人将伊斯兰教徒俘虏用去攻城,退者即斩。就这样,他们相互厮杀了好几天。最后,城被强攻下来,平民、贵族全都一律杀死。蒙军攻城,往往采取“借兵于敌”的策略,“置俘虏于前,其为敌兵所杀害者,故以此种不幸之人为多。”蔑剌合的被残灭固然与城民拒不投降、奋起抵抗有关,但这种抵抗却是没有首领,民自为战,而且有许多的居民并未投入战斗。长期的和平生活和宗教精神使当地居民丧失了自卫的能力和勇气,面对着蒙古人的进攻和屠杀,敢于奋起反抗的人竟为数寥寥,多数人则是伸颈就戮,难怪当年几万蒙古骑兵竟然可以横扫欧亚,所向披靡。

不久,者别、速不台得到情报,说花剌子模的奴隶者马剌丁阿必额等人在哈马丹发动叛乱,杀死了蒙古长官,并将亲附蒙古人的阿剌倒剌抓起来关在位于罗耳的一个州内的哈里惕堡内(该堡位于今北卢里斯坦的侯腊马巴德之南)。于是蒙古人重新向哈马丹进军,者马剌丁阿必额出来迎降,但蒙古人并没有放过他,他与他的那些同谋者全部被处死了。一二二一年秋,蒙古军回师北进,第三次来到贴必力思城下。阿塞拜疆国王阿答毕月即伯之子哈木失表示愿意归降,蒙古人将玺书和木牌发给了他。

在这一年之内(1220年秋至1221年秋),者别、速不台的远征军扫荡了伊拉克,击溃了谷儿只,三临帖必力思,降服了阿塞拜疆,从而为蒙军进军钦察除去了后顾之忧。

者别、速不台率军离开阿塞拜疆后,就进入阿儿兰地区。“阿儿兰”位于高加索山以南、库拉河和阿腊斯河会合后形成的三角洲中,西方古文献中称其为“阿勒班尼国”。其大部在今阿塞拜疆境内,一部分属于亚美尼亚。据《史集》说,阿儿兰的首府为别儿答阿。

公元1220年夏天,在攻陷撒马耳干之后,成吉思汗就在奈撒夫避暑。

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奈撒夫是河中地区最凉爽宜人的地方。

奈撒夫城地处绿洲,有伊萨尔山作为屏幛。同撒马耳干比起来,奈撒夫的草木更多,树荫生凉,草木苍翠,特别是这里花园更多,也更加美丽迷人。

在这片草地上,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兵马在这里休养,让那长途奔波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带来的疲惫不堪,随着那阵阵吹来的习习凉风一起消失在葱绿的草叶尖头。

夏天过去,秋季来临,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这里得到了休养生息,兵壮马肥了,他与幼子拖雷率领大军七万人,向呼罗珊地区进军。

这个呼罗珊地区,是指阿姆河以西,科贝札特山脉以东,北至卡拉库姆沙漠的大片区域。

成吉思汗的大军,穿过黑沙石的草地和矮树林,经过碣石,越过铁门关,进抵忒耳迷。

这座忒耳迷城堡,有一半建在阿姆河上,城墙又高又厚,全是从附近山上运来的大石块筑成,因此易守难攻。

城内居民多以牧放牛羊为业,不少人家都拥有数百头牲畜,日子过得十分富裕。

在忒耳迷的西、南两面,全是高山森林,由于山林里野兽众多,这里的人们家家养狗,每户至少三两条,多则七、八、十来条,以至城里狼狗成群,吠声不断,有人竟把忒耳迷称之为狗城。

蒙古大军一来,忒耳迷守将名叫古不纠五,当即开会向守城的几名将领车宏达里兀思、萨姆福兀丕,以及何里尤骨等下达坚守的命令。

古不纠五说道:

“我们忒耳迷城堡墙体坚固,不怕蒙古人的骑兵,后面是阿姆河作屏障,他们又没有船只,我们怕他们什么?”

主将车宏达里兀思是古不纠五的女婿,是个足智多谋的将领,在忒耳迷军中威信甚高。他也接着说道:“别看蒙古人攻下了撒马耳干和玉龙杰赤,那是因为守将守得不坚决,军民又不能一心,以致被蒙古人钻了空子。”古不纠五又说道:“等到成吉思汗来攻城时,可以放我们的忒耳迷狼狗出城咬他们一下,让蒙古人也知道忒耳迷城不是容易攻打的!”这时,几位将领都笑了,萨姆福兀还说道:“大约计算一下,我们忒耳迷狼狗的数目,不少于三千五百条,一旦放出城去,真是一支特殊的队伍哩!”

古不纠五立即说道:

“我看还是训练一下,让它们见了蒙古人便咬,免得到了战场上不听指挥,说不定再回过头来咬我们忒耳迷人,那就麻烦了。”

众将领听了,一起哄笑起来,大家的目光一起投向何里尤骨,于是车宏达里兀思说道:

“这件事非何里尤骨莫属,再不听话的狼狗,到他手里,不出三天,便驯服了。”

何里尤骨立即说道:

“好吧,那请城主下一道命令,让城里每产居民送两条狼狗到兵营里去,我好集中突击训练一下,不然,到用它们的时候,仓促上阵,难保不出问题。”

古不纠五听了,立刻点头应允,他扭头对身旁的司秘官说道:

“快去出告示,要求居民在明日将狼狗送到,否则,罚交牛羊各十头。”

古不纠五又向女婿车宏达里兀思说道:

“城上要加强布防,除擂石、滚木以外,要多设弓弩射位,尤其是射石机要安装好。”这次会后不久,成吉思汗就派出使者来劝降了,古不纠五向那使者问道: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我投降?”

蒙古使者回答道:

“凡太阳照射之处,全属我蒙古帝国所有,你怎敢不投降呢?”

古不纠五又说道:

“我要坚守忒耳迷城堡,你们蒙古人又能怎么样?”

蒙古使者冷笑道:

“请城主三思而后行,你们花剌子模国王早被我们蒙古军队穷追而死,你们的新旧都城全被攻占了,你这小小的忒耳迷城能够阻挡得住蒙古大军的进攻吗?”

古不纠五气愤地说道:

“忒耳迷城堡虽不大,但是,我有军队。我有城民,我有守械的装备,我有权力能够杀死你!”

使者道:

“自古以来,两国相争,不杀来使,你怎能不懂得这个文明惯例呢?”

一听这话,古不纠五更加气愤地大喝道:

“你也配讲文明二字!你们蒙古人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野蛮得比魔鬼还猖狂,这是文明么?”

这位城主越讲越激动,竟一拍桌子喊道:

“来人!把这个可恶的蒙古人拉出去杀了!”

蒙古使者见城主真要杀他,不由心慌道:

“我……我劝你冷静点,你要是杀了我一个人,你们得要用成千上万的人来偿命呀!”

那位蒙古使者一路喊着,被拉出去杀了。

古不纠五杀了蒙古使者觉得还不解恨,便又下令把那使者的人头砍下来,挂到城头去,让蒙古人也知道我们的厉害!这消息很快传到成吉思汗那里,他冷笑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量这座忒耳迷城堡,也难以挡住我蒙古铁骑的冲击!”

于是,立即下令攻城,他派遣术赤、察合台各领千万兵马,从西、南两面攻城。

突然,城门大开,一群灰色的狼狗,狂吠着窜出城门,向蒙古骑兵冲来。

有的狼狗很凶猛,它们竟能扑上去,一口把马腿咬断,或是窜跳起来一口咬住骑兵的脖子,立刻就能把骑兵咬死。

成吉思汗得知消息以后,忙令窝阔台领兵来救,可是那些狼狗纵跳自如,彪悍凶猛,骑兵们稍不注意,便被拉下马来咬死,或是被咬断脖子而死。

眼见蒙古兵马成片地倒下来,车宏达里兀思又趁机指挥兵马,跟随在狗群后面,继续追杀,窝阔台也觉得无力挽回败局。

就在这时,忽听“轰!轰……”连续几声炮响,耶律阿海领着他的炮队已经赶来了。他立即命令炮兵瞄准狗群,连续开炮。

可是,那些狼狗动作灵活,窜跳速度快,往往又与蒙古骑兵混在一块,使炮手很为难:若是开炮,未必能打中那些狗,说不定,会打死自己的骑兵。

稍一迟疑,那些咬红了眼的狼狗,忽然冲到炮队前面,吓得那些炮兵丢下弩炮,四散逃去,于是狼狗随后便追着咬。

这一场人狗大战异常激烈,自午前一直拼杀到傍晚,蒙古兵马在混战中死伤惨重,两万多骑兵损失半数以上。

忒耳迷主将车宏达里兀思取得了一场全胜,他得意扬扬地领着人马,带着狗群回城去了。

当晚,成吉思汗一直睡不着觉,心里烦躁不安起来,心里一直在想着:怎样才能破这狗阵呢?

他在屋里走来走去,那烛火一闪一闪的,他正在看着那明亮的烛火沉思默想时,突然一只飞蛾扑向了烛火,只听“嗤啦”一声,那飞蛾便被烧死了,再看桌子上的烛火依旧在燃着。

于是,他眼睛一亮,脑袋里仿佛吹进一股凉风似的,顿时觉得清醒异常,顺口说道:

“火,火!用火攻,用火攻!再凶猛的狗,一定会怕火的。”他嘴里不停地说着,然后大声喊道:

“来人!”

两名护卫队员走了进来,问道:“大汗有什么事吩咐?”

“快传我的命令:让全体将领过来议事!”

不一会儿,一个个睡眼惺忪的蒙古将领,以及大汗的几个儿子,齐集帐下,一起用疑问的目光看着他们的统帅,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成吉思汗兴奋地说道:“我已经想到了对付这群狼狗的办法——用火攻!”

他看着众人眼里露出惊疑之色,继续说道:“别看那群狼狗不怕刀枪,不怕弓箭,也不怕炮火,它们一定怕火!只要用火对付它们,准能取胜!”他的三子窝阔台首先醒悟,说道:“父汗说得对,那些狼狗一定怕火!我们可以一手举着火把,一手拿着兵器,迎着它们冲去,必然吓得它们掉头就跑了!”

窝阔台说着,又站起来演示给大家看,大帐里热闹起来了,你一言,他一语,议论纷纷,都觉得这办法好,一定能够打败这群狼狗的进攻。

次日,蒙古军队依然军容整肃地摆开阵式,城上的古不纠五指着城外的蒙古大军,笑道:

“昨日一战,被我们的狼狗咬得死伤那么多人,今天又来送死了。依我说,把狼狗都放出去,狠狠地再咬他们一阵,成吉思汗就要退兵了!”

那位训狗的何里尤骨忙说道:“我看那些蒙古人手里都握着一把什么东西,黑乎乎的,看不清楚。”

萨姆福氏打断他的话说道:“管他们拿什么?我们的狼狗连刀枪、大炮都不怕,还怕他们有什么新兵器吗?不如准备出城吧!”

这时候,主将车宏达里兀思也说道:

“也好,趁蒙古人立脚未稳,打开城门,让狗群出去,狠咬他们一阵,然后我们一起领兵冲出城去,再追杀蒙古人一阵,说不定能把成吉思汗活捉呢!”古不纠五立刻说道:

“好!我也想出城去,亲手杀几个蒙古人,为那些枉死的同胞们报仇!”

车宏达里兀思立即制止他道:

“你还是在械头为我们掠阵吧,有我们出城已经绰绰有余了。”

话音刚落,忽听“咣当”一声,城门大开,何里尤骨发出一声忽哨,只见那些狼狗一起大声吠着,争先恐后地冲向蒙古人的阵前。就在这时,忽听“轰隆”一声炮响,蒙古人忙把手中的火把烧着,在空中一挥,那些洒了油的火把立刻烧得更旺了!

这时,蒙古人一边挥舞着手中的火把,一边手执明晃晃的刀枪,迎着冲来的狗群,齐声呐喊着,冲向前去。

那些飞奔而来的狼狗,一见前面火光熊熊,先是一愣,不禁停了下来,吃惊地看着。又见大火嗤嗤地烧着,如火海一般,铺天盖地的烧来,愈来愈近,吓得那些狼狗慌作一团,掉头就跑,无论它们的驯师如何吹口哨,那些狼狗只想逃命去了……

成吉思汗站在高处看得分明,立刻命令军队乘胜追击,冲进城去!

蒙古的骑兵如狂风骤起,“呼”的一声,像箭一样冲向前去,叫喊声震荡着大地,随风飘荡在阿姆河上空。

不到一个时辰,蒙古的兵马已经占领了城头,把守住了城门,全城军民一个也没有逃出去,以古不纠五为首的守城将领,全被活捉,一个个被蒙古人绑在兵营门外的廊柱上。

城里的士兵主动投降了,那些狼狗逃回它们的训练营地,被蒙古士兵驱赶到几间大屋子里面关着。

根据“顽抗者一律消灭”的惯例,成吉思汗命令部下将男女居民都赶到城外,有比例地分给士兵们,然后将他们全部杀死,无一获免。

攻占忒耳迷城堡之后,成吉思汗任命帖里戈里留在这里当城主,负责管理这里的幸存者。接着,又采取恩威并用的手段,占领了罕忽耳忒、巴达哈桑等地,然后领兵向呼罗珊的重要城市-一巴里黑进军。

蒙古军队在忒耳迷的屠杀行动,早已传到了巴里黑,守城将领不列帖地深感无力抵抗蒙古军队的进攻,便主动派人向成吉思汗请求降附,并献上了各种食品和财物。

成吉思汗向部下说道:

“谟罕默德虽然已经死去,但是。他的长子札兰丁逃到呼罗珊地区以后。已召集了众多人马,现正驻军在哥疾宁,时刻准备向我们反扑。这座巴里黑城离哥疾宁很近,若不将其摧毁,必然会成为札兰丁的地盘,对我们是不利的。”

部下将领不大赞成,术亦先说道:

“父汗向来对投降者宽大,赦免他们的死罪,如今此城守将不列帖地已主动归降,若再屠城,岂不自食其言,丧失人心么?”

察合台也说道:“对降者杀戮,这不是父汗一贯的政策。”成吉思汗不耐烦地对两个儿子说:“这座巴里黑城,是呼罗珊的重镇,不仅人多、城坚,而且军队数量很大。不少于一万人,一旦为札兰丁所拥有,必将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不可不除啊!”

于是他不接受两个儿子的建议,便以检查户口为名,将巴里黑人统统驱赶到城外,按惯例分为百人、千人一群,命士兵将他们全都杀了,并纵火焚烧了该域的园林,摧毁了它的外城,把城里的楼房、宫殿、寺院等进行毁弃。

然后领兵离去,但是,刚走不远,哨探又来报告道:“巴里黑的城民藏在山林里很多,如今又回到城里去了。”成吉思汗一听,立即又领兵回来,把那些逃回来的人又全部杀死,并下令把那些立着的墙垣统统推倒,又一次洗劫了巴里黑。

公元1221年二月,成吉思汗命令幼子拖雷领兵马七万人,进攻呼罗珊另一个重镇——马鲁城。

马鲁,又称谋夫(那今土库曼马勒),是呼罗珊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它位于木尔加布河下游的绿色平原上,这里文化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