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是人们运用口语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才能,也是口语表达技巧的展示。具有非凡口才的人之所以具有感人的魅力,能使听话者为之陶醉、折服和倾倒,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口才的言语特征,熟悉口语在表达方面的奥妙。
口才的言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白易懂——口语化。
话是说给人听的,自然要让人听懂,还得让人喜欢听,这就不能不考虑话该如何说了。俗话说:“话须通俗方传远。”所谓通俗,就是说话要大众化,要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要口语化。因为口语化的语言通俗平易,浅白清晰,好说易懂,说之上口,听之入耳,容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口才表达的口语化首先表现在词法上。具体地说,就是表现在词汇的通俗化和用词的通俗化上。口语化的词汇一般由俗语词、具有地方色彩的词和日常会话用词等所构成,在语音形式上多为单音节,具有亲切、朴实、轻松的风格。它拥有大量表情性和描绘性的词语,如“真可爱”、“幸福极了”、“扑通”、“哗啦”、“雪白”、“飞跑”、“笔直”、“挺帅”、“特靓”、“血淋淋”、“黑不溜秋”、“叽里咕噜”、“慌里慌张”等。它还可以充分利用语音因素,如双声(“美满”、“改革”)、叠韵(“玫瑰”、“响亮”)和儿化(“小孩儿”、“红花儿”),或利用惯用语(“开后门”、“吹牛皮”)、俗话(“一干二净”、“指手划脚”)、谚语(“天下乌鸦一般黑”、“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歇后语(“大路上的电杆——告边站”、“窗户口吹喇叭——鸣(名)声在外”)等。这样说浅白易懂,人们喜欢听。
口才表达的口语化还表现在句法上。人们的交谈总是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的,而且大多数是随意谈话,话题灵活多变。在交谈中,往往只消一方说出一言半语,甚至几个主要的词儿,就可为对方所理解和领会,给以意义上的补充、拓宽,使之完整、全面,而达到思想感情交流的目的。因此,口语化的句型,一般都较简短,在言语形式上不受严格的语法约束,甚至还存在某些非规范化的成分,如“请坐您!”、“人家别人早想出来了”等。有时还可省略某些词语和某些语法成分。省略之后,留下必要的主干词语,有时只留下具有指示作用的语气词,就可起到传情达意的功用。
口才表达的口语化在修辞上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这就是:语音中的语调、重音、停顿、笑声、哭声、叹息声等与自然有声语言一起成为话语信息的主要承担者;词语以选择通俗易懂、使用率高、生动活泼、生命力强的基本词为主;句式稳定,句法关系一目了然;大量运用眼色、表情、手势等态势语言来辅助交流;对言语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等。
由于口才表达的口语化生动活泼,绘声绘色,富有个性,不落俗套,亲切自然,形之于声,会之于意,引人入胜,所以,能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当然,口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语言,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虽然生动活泼,精彩鲜明,富有表现力,但难免粗糙、不纯,带有杂质。因此,口才表达的口语化,就要求加以规范化,尽可能采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口语,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语,以免造成言语障碍。还有,口语化、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畸趣化,它与文明、高雅是并不矛盾的。因此,在运用词语、句式时,一定要有所选择。
声情并茂——节奏感。
节奏是连续的符合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人类有声语言的节奏就是以语音的选择、组合、调配和控制为主,以语义、语词、语法和表现手法的调节为辅的一种综合性的、有秩序的、符合规律的言语表达形态的变化。口才表达的这种节奏有效发挥的实际成果,就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它是口才表达声情并茂魅力的直接渊源。
根据语音形式、语意内容、文辞风格、逻辑格式结构及表现手法的不同组合特征,词语节奏可以概括为六种基本模式:
高板式。高板式是以声调高亢铿锵,内容相对凝练,语速稳中有快,风格浓烈刚正为主要特征的节奏形式。一般来说,高板式常用于各类工作动员、激励式演讲、施政声明等讲话中,感情色彩比较浓烈,震撼力较大。
低板式。低板式是以声调轻细平和,语速持中略缓,内容相对悠散,风格柔和雅致为主要特征的节奏形式,人们常用娓娓而言,侃侃而谈,和风细雨,行云流水一类的词语来形容这种板式。它在劝说、交友、应酬等多种口才表达中广泛应用。其感情色彩一般比较优雅柔和,渗透力较强。
快板式。快板式又称连珠式,是以语速快,停顿短,内容、风格及手法的变换较快、较多,层次结构特别紧凑为主要特征的节奏形式。快板式在现代西方人的口头语言中用得较多,这大概与西方生活的快节奏有关。快板式节奏还常见于论辩、申辩、问答等言语形式中。
慢板式。慢板式是以语速慢,停顿长,内容、风格及手法等的变换较缓、较少,层次结构相对松散为主要特征的节奏形式。一些庄重场合的讲话,如政治演讲、工作报告等就常采用这种节奏。其感情色彩一般显得比较深沉和稳重。
中板式。中板式是发音不高不低,声调不抑不扬,语速不快不慢,停顿不长不短,内容相对平淡,风格、手法无明显变化的节奏形式。如切入正题的严肃谈判,陌生人之间的问答,会议上的勉强表态或发言,均采用这种节奏板式。其感情色彩通常比较苍白贫乏。
综合式。短小的言语交际大都采用单一的节奏板式,但稍长的说话其节奏板式的采用就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板式的交织组合。这种多板式的交织组合的节奏形式,就叫综合式。这种板式的表现力较强,感情也比较丰富。
维妙维肖——具象性。
具象,与抽象相对而言,指的是具体而鲜明、生动而形象。口才表达的具象性,是指主体说出的话不仅浅白易懂,声情并茂,而且维妙维肖,活灵活现;不仅要口语化、通俗化,而且要生动化、形象化。这也就是要求主体采用富于具体可感的口语来描绘生活现象或事物形象,从而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受。
具象性的言语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一般言语所不及的特别长处,这主要体现在“易”、“快”、“情”三个字上。也就是说,具象性的言语具有传感直接(易)、明晰浅显(快)、感情浓烈(情)三个特点。
传感直接。这里说的是“易”,即言语的传达和感受都是直接的,使受体易于接受。例如,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上对被打散后又重新集结的起义队伍作了一次演讲。他说:“我们的工农武装现在的力量还很小,就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反动派现在的力量还很大,就好比是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咬咬牙,挺过这一关,我们这块小石头总有一天会打烂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在这里,毛泽东用“小石头”和“大水缸”这些出身工农的起义战士非常熟悉的形象来说明革命必胜的道理,极鲜明、生动的具体形象在起义战士心目中可见可感、可触可摸,从而起到了直接传感的作用,达到了不仅明理,而且传情的目的。
明晰浅显。这里说的是“快”,即言语的表达明晰浅显,一目了然,使受体很快就能接受。例如,在北京有两家湘菜馆,一家的招牌上写的是“湘菜风味,色香味美”;另一家招牌上则写着“红烧猪肉、火焙小鱼、麻辣鸡丁、家乡豆腐……”前者抽象,后者具体。如果在北京工作的湖南人想吃家乡菜,或外省人想换换口味,一定会对前一个湘菜馆犹豫迟疑,而欣然走进后一个湘菜馆。因为具象性的言语明确具体,人们很快就能理解和接受。
感情浓厚。这里说的“情”,即具象性的言语常常带有的浓厚的感情色彩,受体容易受其情绪所感染。俗话说:“言语贵在情真,功在情深。”讲话时运用饱含真挚感情的言语,最容易打动对方,达到口才表达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口才表达具有具象性呢?一般说来,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善于运用描摹的手法,即通过摹声、摹色、摹状和摹味的手法,把客观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味道等具体生动地描摹出来;二是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简明化、通俗化,使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三是适当地运用典故,使听讲者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机智风趣——幽默感。
善说者必善幽默,有口才的人必是擅长幽默的人。幽默是口才表达主体的思想、学识、阅历、经验、智慧和机敏在言语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在现代社会里,幽默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需要。言谈幽默能使口才如虎添翼,倍增魅力,还可使口才表达主体富于人情味,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言语幽默既是一种人生态度,又是口才表达主体不可或缺的一种美好的素质。
幽默的口才大体上可分为愉悦式幽默、哲理式幽默、讥讽式幽默和解嘲式幽默四种。
愉悦式幽默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口才表达主体运用具体的幽默性谈话,表现出自己的智慧、风度和素养,赢得人们的好感,从而借助轻松愉悦的氛围,达到口才表达的目的。这是一种一举多得、深受欢迎的口才表达方式。
哲理式幽默是使自己的言谈内容精当,见解深刻,有个人独到的看法,通过理性的内容揭示出生活中的哲理,引发人们对人生、对社会的严肃思考,并从中受到某种启迪和教育。
讥讽式幽默是采用倒错、乖谬、背理的形式,通过“寓庄于谐”的手法,嘲讽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歌颂真、善、美,批判假、丑、恶,以达到鞭挞邪恶,伸张正义的目的。
解嘲式幽默是当别人有意无意地戏弄了你,或当你不意处于尴尬地位的时候,借助于自我解嘲的言辞,使自己体面地摆脱窘境。这是一种豁达大度和充满智慧的表现,是处于这种境况下再好不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