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父爱
18664200000053

第53章 我那蹬三轮的父亲哟

芷安

似乎在早一两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前,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怀着一种留恋纪念着上海滩最后一批黄包车的风景,宛如黑白影像在人们面前缓缓流转。我不知什么时候,可能就在明天,会有人为我们家的那种三轮车致悼词。虽然我也希望上海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内心实在是希望在我完成学业找到工作之前,三轮车不会被淘汰。因为我们安定的生活、我的学费,即使是现在我手中的纸和笔,都得靠这辆三轮车,靠父亲迎着寒风、顶着烈日,一脚脚地蹬出来……

父亲很早就远离家人到兰州煤矿里做工,所以,小时候的我并未得到过父爱的滋润,而是在外公外婆和母亲的呵护下一点点长大。而我是那么快乐而满足,从来没觉得父亲不在身边有什么两样,有什么不妥。转眼,我6岁了,突然有一天我被告知是有父亲的,并且他要来看我。

还没等我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一个黑黑瘦瘦、个子矮小的男人出现在我视线里,甚至在我还没来得及想象我的父亲该是如何的高大魁梧时,现实就已摆在眼前,想闭上眼睛拒绝一回也赶不及了。

比外婆都矮的父亲给我一个打击,我竟有些恨他,全然没有亲切的感觉。“爸爸”这两个字眼,我使用的频率极低,有这样一个父亲是不值得我引以为豪的。

我渐渐“懂事”,每次与他上街总是先“扫描”一下,看看四周有没有熟人。如果有,我立即跳下他的车,很要面子地自己朝前走,装作与他没有关系似的。他呢,也从来不追,更不问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看着我“拙劣”的表演。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就在父亲接连地找到工作又接连地失去工作的喜喜忧忧中过去了。我渐渐明白,兰州十几年的煤矿生活并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除了仅存的一份死力气。那些技巧性的、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就能赚到钱的工作注定与小学都没毕业的父亲无缘。

在承受了别人的白眼和妻女疑惑的眼神后,父亲不声不响地买回来一辆破三轮车,埋头修理并重新油漆了一番后,于是,父亲的“运输公司”草草开张了。

尽管我在作文中歌颂过清洁工,赞美过搬运工,但那是没摊在我身上——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在骨子里,我对这种廉价劳动力的工作是有些轻视的。我毫不掩饰对父亲的反感,但父亲对我的皱眉、撅嘴视而不见,每天早早晚晚地把三轮车推进推出。

渐渐,我和母亲习惯了父亲每天在餐桌上告诉我们蹬三轮时看到的新鲜事,沉闷的父亲竟也有这样绘声绘色的口才。我们也习惯了父亲每天清晨把三轮车“砰”的一声推出去,平平淡淡说一声“我出去了”的招呼。渐渐,我对同学说起父亲的职业时已不会脸红。父亲对他的工作是那么充满希望,甚至引以为荣。父亲在用他的踏实和诚实无声地告诉我:工作不分贵贱高低,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尽力,就一定会有所得。

就在不知不觉中,我开始习惯缠着父亲撒娇,讨点零花钱,看父亲憨憨又得意地笑着:“拿去吧。”在不知不觉中,家里充满了和谐的笑声,我叫起父亲来声音那么清亮。

若有一天,你和我一同上街,看到前面有个黑黑瘦瘦的男人挥汗如雨卖力地蹬三轮,听到我大声地叫“爸爸”后,你一定会看到掉转头的那一张满足而快乐的脸……

父亲啊,女儿为你加油,更为自己加油,早日长大,助你一臂之力,要让已经年迈的你早日“不蹬”,多过上几天舒坦轻松的日子。

心灵感悟

职业的不同阻碍不了爱的表达,家庭的铸就也离不开家人之间的那份情感,文中父亲是伟大的,孩子同样是懂事理的,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