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父爱
18664200000054

第54章 永久的思念

向晴

父亲离开我们八年了,八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怀念着他。

每年的父亲节,是我最难过的一天。望着父亲生前的照片,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有着非常传奇的经历。18岁的父亲,响应国家支援建设西藏的号召,怀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雄心,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那时候进藏交通条件异常艰苦,乘坐的是军用大卡车,路上要走一个多月的时间。随着海拔的增高,越来越严重的高原反应折磨着父亲。头痛、胸闷、四肢无力,即使这颠心裂肺的“煎熬”,也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以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踏上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当他第一眼看到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布达拉宫的时候,立刻就被这座宫殿式的建筑群震撼了。雄伟的布达拉宫是一个神秘而充满遐想的地方,是勤劳朴实的藏族同胞心中的一片净土,望着她,那种虔诚之感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建设者,他同时也目睹到这里的贫穷和落后,整个拉萨市没有一条马路、一座公共厕所,更没有任何公共服务设施。所有的建设亟待完善,这是一座百废待兴的城市。

为了改变藏族同胞的居住环境,他和同伴们踏遍了拉萨的角角落落,规划建设着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火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了他们年轻的肌肤;无情的风沙吹裂了他们娇嫩的脸庞;早生的不只是华发,还有那满脸的沧桑。睡地铺、吃干粮,一切生活标准都是最低的,无论条件怎样的艰苦,他从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为的是建设出一个崭新的拉萨。就这样一干就是六年,在这漫长而又忙碌的六年里,父亲一直在默默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作为长子的他,竟没有探过一次家。

每当回忆起在西藏这段特殊的经历,父亲总是感到自豪和骄傲。认为那是自己最有价值的人生体验,是记忆中最为珍贵的记录。

回到家乡后,父亲的工作性质仍然是在外施工,一年难得回几趟家。可能是因为接触少的缘故,我从小就敬畏他,和他的感情很生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始终认为父亲不疼爱我。

记得我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到一个很远的工地去。从没离开过家门的我对此产生了畏惧心理,一上车,眼泪便不争气地流出来。坐在旁边的父亲不但不安慰,反而大声地训我:“没出息,成不了大气候。”我整整地哭了一个小时,他竟然不理不睬,连一句话都没再说。好一个心肠硬的爸爸,我心里多少有点怨恨。

可是当到了工地,父亲却忙前忙后地为我购买生活用品、换好饭票、支上蚊帐,好像我是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小孩子。下午当父亲要返回时,他千叮万嘱要我照顾好自己,想家了就写信。

两个月后,我回家听母亲说,那天在车上父亲见我哭了,知道我是离不开家。可他不敢劝我,怕我哭得更厉害。当我第一封家信寄回的时候,父亲为了先睹为快,一把从母亲手中抢过信急急地看起来,只因为不放心远在他乡的我,竟跟母亲吵了起来,嫌她拆信拆得慢。

听完母亲的叙述,我热泪盈眶,原来是我错怪了父亲,认为他从没把我放在心上,其实他是爱我的,时刻在牵挂惦记着我。

更让我难忘的是,在我出嫁的那天。当我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走向迎亲彩车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看到了满脸笑容的父亲眼里竟噙满了泪水。我知道他是为女儿高兴,却又舍不得女儿像长大的鸟儿一样飞走啊!

有些事情总是在过去以后,才显出它的意义并让人失悔于当时的漫不经心,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都是天意吧。

就在我结婚的第二年元宵节,父亲非要到我家过,母亲嫌我们家的房子小不想来,找了许多借口试图说服他。通情达理的父亲那次非常的犟,坚持要来。谁也没有想到那会成为父亲最后的一次出远门,从我家回去第十天的深夜,原本健康的父亲熟睡后竟没有醒来。

世上有许多东西,当你知道要珍惜的时候,却永远地失去了。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父亲说,可他再也听不到了,留给我的只是永久的怀念。

心灵感悟

父亲的爱是无声的,那对孩子的思恋是以自己的行动来体现的。父亲要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开心快乐,孩子理解,所有人都理解,对于那些,我们应该备加珍惜,否则最后或许留下的就是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