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品读中国城市人性格
18659400000040

第40章 到处歌楼到处花——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历史概况】:乌鲁木齐,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战国时,属古车师人活动范围,当时乌鲁木齐南郊已居住着较多的人群。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居住着较多的人群。

西汉时期,乌鲁木齐及其周围地区居住着十几个部落的游牧民,史称“十三国之地”。到了东汉,乌鲁木齐成为车师六国的一部分。贞观22年(648年),唐政府在距今乌鲁木齐以南10千米处设置轮台城,是当时丝绸之路新北道上唯一的收税城、管理城和供给城,也是乌鲁木齐第一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诗句。18世纪中叶,城市雏形开始形成。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将扩展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设置行省,以迪化为省会,遂取代伊犁成为天山南北的政治中心。

新中国成立后,迪化成为自治区首府,并于1954年2月1日恢复乌鲁木齐市名。

乌鲁木齐人性格经典词汇:爽朗、大气、团结、豪放。

一句话概括乌鲁木齐人的性格:像风一样爽朗,像云一样无拘无束。

城市符号:国际大巴扎

1.乌鲁木齐女人

漂亮指数:70

时尚度:75

【乌鲁木齐女人的万种风情】:乌鲁木齐是多变的城市,乌鲁木齐的女人也是多样风情的。无论你有着怎样的审美情趣,都能在乌鲁木齐的街头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寒北之地女人的大气爽朗;江南水乡儿女的柔媚多情;西北大漠女子的狂野豪放。还有本地的唯吾尔族女人,大眼厚唇,身材修长,四肢健美,扎着美丽的艾德莱斯头巾,用奥斯曼草汁描着眉,再用点唇草轻勾一抹唇线,艳丽得惊心动魄。就是这些各具特色、各自美丽的女人,构成了乌鲁木齐女人的千种妩媚、万种风情。

【“闻香”识乌鲁木齐女人】:没有一个城市的女人像乌鲁木齐的女人一样,对熏衣香草的味道有着这般狂热的爱好,大概这个习惯源于维吾尔族少女都用熏衣草果挤出的汁做香水。乌鲁木齐女人把它轻扑在手腕上,所到之处清香宜人。这种清香不是那种遍地可闻廉价的恶俗香水,也不是名流场所昂贵的贵妇香水,而是一种更为接近原始的花草的香气。闻香识女人,乌鲁木齐女人必定也如熏衣草一样,自然大方,宛若天成。

【“浑然天成”的乌鲁木齐女人】:乌鲁木齐女人的外貌是无懈可击的,她们很懂得怎么样打扮能令自己锦上添花,所以乌鲁木齐女人的消费水平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乌鲁木齐女人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女人的内在和外在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乌鲁木齐女人宁愿在外表上一掷千金,也不会买一本修身养性的书。经常在乌鲁木齐看到养眼的女子,却在听到她们说话时,好感尽失。不仅仅是她们的言语不得体,单就听她们满口晦涩的方言,就令人大失所望。

2.乌鲁木齐男人

【不事修饰的乌鲁木齐男人】:俗话说“物极必反”,乌鲁木齐女人在装扮方面花去了高额的费用,而乌鲁木齐男人却只用很少的金钱去打理形象,这也造成了乌鲁木齐男人的不事修饰,面目平淡。但是乌鲁木齐男人普遍身材高大结实,毛发浓密,皮肤黄黑,长的也还算不错。有的维吾尔族的男人长的鼻高眼凹,活脱就是一外国人。不事修饰的乌鲁木齐男人对吃的倒是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概念里,可以不穿衣服,但是不能不吃饭。这可能也是造成乌鲁木齐男人不事修饰的原因之一。

【乌鲁木齐男人的本质】:在乌鲁木齐生活的人,大部分都受到唯吾尔族很深的影响,他们讲究集体的团结,注重朋友兄弟之间的感情。生活在乌鲁木齐的男人大多不修边幅,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身上常常充满一股蛮不讲理的痞子气,但不要被乌鲁木齐男人的形象吓到,其实,强壮的乌鲁木齐男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他们多数人都保持着真诚的态度,只不过是他们强悍的外表掩盖了其善良的本质,让人们对他们敬而远之。

【不讲道理的“野蛮男友”】:生活在西部城市的乌鲁木齐男人,不喜欢坐下来与人讲道理,他们崇尚用武力解决问题。不要试图通过文雅的方式跟乌鲁木齐的男人讲道理,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言的。但这里的人并不是胡搅蛮缠,他们只是更加原始,更加直接。如果你想跟一个乌鲁木齐的男人处好关系,一定要记得不在他们面前摆出清高的样子,要适应他们的处事之道,这是跟其相处的前提条件。

3.乌鲁木齐商人

【团结的乌鲁木齐商人】:维吾尔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相对于汉民来说,他们的人数比较少。但是在有些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气魄令我们自愧不如。在本族人受外人欺负时,会一拥而上,维护本族人的利益,乌鲁木齐商人就继承了这个性格。不管窝里明斗暗斗的互不相让,一旦外敌入侵,就会全部放下仇怨,积极抵抗外敌。“攘外必先安内”不过只是汉人的智慧,在真正大难临头的时候,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了家里的人一条心。

4.乌鲁木齐的文化性格

乌鲁木齐处于祖国的西部边陲,在这里人们受到的封建礼数约束和文化熏陶都较少,生活在这块广袤土地上的人们性格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更加原始的野性,他们向往蓝天、白云,跟自然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亲密关系,他们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去在乎别人的眼光,生活在乌鲁木齐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信仰快乐,快乐是他们做各种各样事情的原由,他们很难被某种道德观念束缚。

5.乌鲁木齐丰富的资源

乌鲁木齐资源极为丰富。因地处准噶尔储煤带的中部,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故有“煤田上的城市”之称。加之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又被称为“油海上的煤船”。境内油页岩、食盐、芒硝储量均以亿吨计,石膏、石灰石、磷、铁、铀、锰、金等矿产储量十分可观,待开发的光、热、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达坂城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境内有高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164平方千米,皑皑白雪化为涓涓细流,浸润着98万亩耕地,963万亩天然草场,135万亩森林。域内盛产粮食、油料、蔬菜、瓜果、啤酒花等作物和各类牲畜。

6.乌鲁木齐购物

乌鲁木齐最大的商业中心位于解放路与民主路、中山路相交的大小十字一带。这里集中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商场,商品琳琅满目,行人来往如潮。而最具民族特色的商业街,还得数二道桥一带,这一带不仅是维吾尔族市民的居住区,还是新疆著名的大巴扎(巴扎,维吾尔语的音译,“集市”、“市场”之意)。一般游客来到乌鲁木齐,都会到二道桥逛逛,一来领略新疆的民族风情,二来品尝这里的风味小吃,三来选购一些特产。这里有维吾尔族商人开设的店铺、餐馆和清真寺,在街道的两侧还有各种民族特产出售,主要有维吾尔族花帽、手工刺绣、金银首饰、玉雕制品、地毯、木雕、羊角鞭、锡伯族烟袋、皮靴、艾得里斯绸、英吉沙小刀、和田地毯等,都是手工制作的,可以买些作为留念。土特产有鹿茸、阿胶、鹿血酒、伊犁特曲、葡萄酒等。最吸引人的,还是各种新鲜的水果,如葡萄、哈蜜瓜、石榴、巴旦杏、无花果、蟠桃、伊犁苹果以及各种各样的水果干。

特别值得推荐的还有奥斯曼草汁,这种草汁有使眉毛变黑的功效,是天然的美容品。维吾尔族的女孩子从小就用它画眉,因而维族姑娘的眉毛都是又黑又浓的。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